说说纠纷作文奇闻兴趣阅读
家庭阅读
常识投稿
阅读职场
家居中考
兴趣安全
解密魅力
奇闻笑话
笔记写作
作文企业
饮食时事
纠纷案例
初中历史
说说童话
乐趣治疗

《蜀道后期》张说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3月11日 喵小咪投稿 造句
  原文
  蜀道后期
  张说(yu)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注释
  蜀道后期:指作者出使蜀地,未能如期归家。后期,是落后于所预定的归期的意思。蜀,今四川一带。
  客心:客居外地者的心情。争日月:同时间竞争。
  预期程:事先安排好日期和行程。
  不相待:不肯等待。
  洛阳:当时的首都。武则天称帝后定都洛阳。
  翻译
  客居思归的心总在争取时间,来来往往事先已计划好日程。
  秋风性情急迫竟然不肯等待,抢先回到了我的家乡洛阳城。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武则天天授年间(690年九月692年三月),其时诗人任校书郎,曾两度奉使入西蜀。诗人本已预期规程,却因事而被迫推迟,因而创作此诗。
  赏析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八十九。下面是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广东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刘逸生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这首诗是张说在校书郎任内出使西川时写的,虽只寥寥二十字,却颇能看出他写诗的技巧和才华。
  一个接受任务到远地办事的人,总是怀着对亲人的眷恋,一到目的地,就掐指盘算着回归的日期,这种心情是很自然的。但张说能把这种幽隐的心情“发而为诗”,而且压缩在两句话里,却不简单。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客心”是旅外游子之心,“争日月”,象同时间进行一场争夺战。这“争”字实在写得好,把处在这种地位的游子的心情充分表露出来了。“来往预期程”,是申说自己所以“争日月”的缘故。公府的事都有个时间规定,那就要事先进行准备,作出计划,所以说是“预”。十个字把诗人当时面临的客观情况,心里的筹划、掂量,都写进去了,简炼明白,手法很高明。
  这十个字又是下文的伏笔。本来使蜀的日程安排是十分紧凑的,然而诗人回归之心更急切,他要力争按时回洛阳。他是洛阳人,在洛阳有家,预期回归,与家人团聚。
  下文忽然来个大转折:“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不料情况突变,原定秋前赶回洛阳的希望落空了。游子之心,当然怅惘。然而诗人却有意把人的感情隐去,绕开一笔,埋怨起秋风来了:这秋风呵,也是够无情的,它就不肯等我一等,径自先回洛阳城去了。
  这一笔,妙在避开了率直无味的毛病,而且把人格化了的秋风形容为“无情的秋风”。这秋风先至,自然要引起许多烦恼。可以试想,秋风一至洛阳,亲人们必然要翘首企盼;而自己未能如约的苦衷就更不用说了。淡淡一笔,情致隽永深厚。
  在这里,诗人到底是埋怨秋风,还是抒发心中的烦恼?诗中没有明说,颇费人寻绎,正是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不过可以想见,诗人对于这次情况的突然变化,确实感到意外,或有点不满,不过他用的是“含蓄”的语言罢了。
  张说早些时就写过一首《被使在蜀》诗:“即今三伏尽,尚自在临邛。归途千里外,秋月定相逢。”归期定在秋月,即此诗所谓“预期程”。不料时届秋令,秋风已起,比诗人“先至洛阳城”,他却落后了,即诗题所谓“后期”。秋风本是按时而起,无所谓“先”;只因诗人归期“后”了,便显出秋风的“先”来。两首合看,于诗中的情味当有更深的体会。
  作品点评
  《唐诗偶评》:体格奇而肌理细。《唐诗正声》:吴逸一评:诗意巧妙,非百炼不能,又似不用意而得者。《唐诗广选》:“争”字、“预”宇,见得题中“后”字出,一字岂可轻下?《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想头远异。《增订唐诗摘钞》:“后期”者,不果前所期也。此何干秋风,而怨其不相待?“诗有别趣,而不关理”,即此之谓。《而庵说唐诗》:人知其借秋风作解嘲,而不知其将秋风来按捺日月,故“争”字奇,“不相待”更奇。《唐诗别裁》:以秋风先到,形出己之后期,巧心浚发。《网师园唐诗笺》:烘托入妙(末二句下)。《唐人万首绝句选评》:“后”字从对面托出,一句不正说,妙绝。责秋风微妙、此谓言外意。
  作者简介
  张说(yu)(667年730年),男,字道济,一字说之,河南洛阳(河南洛阳人,唐朝政治家、文学家。张说早年参加制科考试,策论为天下第一,历任太子校书、左补阙、右史、内供奉、凤阁舍人,参与编修《三教珠英》,因不肯诬陷魏元忠,被流放钦州。后来,张说返回朝中,任兵部员外郎,累迁工部侍郎、兵部侍郎、中书侍郎,加弘文馆学士。拜相后,因不肯党附太平公主,被贬为尚书左丞,后拜中书令,封燕国公。姚崇拜相后,张说被贬为相州刺史,又贬岳州刺史,在苏颋进言下,改任荆州长史。张说在担任天兵军大使时,持节安抚同罗、拔曳固等部,讨平突厥叛将康待宾,被召拜为兵部尚书。后又讨平康愿子叛乱,建议裁撤镇军,整顿府兵,升任中书令,加集贤院学士,并倡议唐玄宗封禅泰山,进封右丞相。张说脾气暴躁,与同僚关系不睦,而且生性贪财,因此遭到弹劾,被免去中书令,后被迫致仕。不久,张说被起复,先为右丞相,又任左丞相。开元十八年(730年)病逝,时年六十四岁。追赠太师,谥号文贞。张说前后三次为相,执掌文坛三十年,为开元前期一代文宗,与许国公苏颋齐名,号称“燕许大手笔”。
评论 转载

造句:蜀道后期张说原文及翻译注释赏
造句:蜀道后期张说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梅花》崔道融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原文梅花崔道融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朔风一作:逆风)作品注……《月下独酌四首》李白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原文月下独酌四首李白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初春小雨》韩愈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原文初春小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作品注释呈:恭敬地送给。水部张十八……《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原文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卖炭翁》白居易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原文卖炭翁苦宫市也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杜甫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原文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杜甫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1。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2。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3。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4。穷……《易水送别》骆宾王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原文易水送别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词句注释易水:也称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西部的易县境内,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为……《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甫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原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甫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1。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2。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3。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4。……《淮上喜会梁川故友》韦应物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原文淮上喜会梁川故友韦应物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词句注释……《于易水送别》骆宾王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原文于易水送别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词句注释易水:也称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西部的易县境内,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蜀道后期》张说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原文蜀道后期张说(yu)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注释蜀道后期:指作者出使蜀地,未能如期归家。后期,是落后于所预定的归……《送梁六自洞庭山作》张说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原文送梁六自洞庭山作张说(yu)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注释梁六:即梁知微,时为潭州(今湖南长沙)刺……
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意思翻译、赏析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意思翻译、赏析觉来眄庭前,一鸟花间鸣。意思翻译、赏析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意思翻译、赏析鸟飞千白点,日没半红轮。意思翻译、赏析绿暗红稀春已暮,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意思翻译、赏析尽日空濛无所见,雁行斜去字联联。意思翻译、赏析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意思翻译、赏析鸿雁向西北,因书报天涯。意思翻译、赏析微吟不道惊溪鸟,飞入乱云深处啼。意思翻译、赏析风日薄、度墙啼鸟声乱。意思翻译、赏析日夕北风紧,寒林噤暮鸦。意思翻译、赏析
租型(由词目及其释义等构成的中文知识性百科条目)桂东县(由词目及其释义等构成的中文知识性百科条目)关于第七条猎狗读后感350字网约车违章扣分申诉可免罚的情形有哪些五年前,秦海璐冒险生下巨婴症儿子,五年后,孩子的现状如何好文:江边美景的句子热闻聚热点网 樱桃白兰地是用樱桃作原料酿制的吗是的但一般制成樱越是特殊时期,越能检验一个人的本性:克制,是最了不起的自救力《蘑菇七种》(由词目及其释义等构成的中文知识性百科条目)矿泉水瓶手工制作花瓶趣味变废为宝手工制作NO3(由词目及其释义等构成的中文知识性百科条目)掌握这三个技巧,科目二不再难过,要学车该了解一下
©2025网站地图最近更新文明上网我要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