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纠纷作文奇闻兴趣阅读
家庭阅读
常识投稿
阅读职场
家居中考
兴趣安全
解密魅力
奇闻笑话
笔记写作
作文企业
饮食时事
纠纷案例
初中历史
说说童话
乐趣治疗

《易水送别》骆宾王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11月7日 先锋客投稿 造句
  原文
  易水送别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词句注释
  易水:也称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西部的易县境内,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为战国时燕国的南界。燕太子丹送别荆轲的地点。《战国策燕策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此地:原意为这里,这个地方。这里指易水岸边。别燕丹:指的是荆轲作别燕太子丹。
  壮士:意气豪壮而勇敢的人;勇士。这里指荆轲,战国卫人,刺客。发冲冠:形容人极端愤怒,因而头发直立,把帽子都冲起来了。冠:帽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昔时:往日;从前。《东观汉记东平王苍传》:“骨肉天性,诚不以远近亲疏,然数见颜色,情重昔时。”人:一种说法为单指荆轲,另一种说法为当时在场的人。没(m):死,即“殁”字。
  水:指易水之水。犹:仍然。
  白话译文
  在此地离别了燕太子丹,壮士荆轲愤怒发已冲冠。昔日的英豪人已经长逝,今天这易水还那样凄寒。
  创作背景
  唐高宗仪凤三年(678),骆宾王以侍御史职多次上疏讽谏,触忤武后,不久便被诬下狱。第二年(679年)秋遇赦出狱。冬,奔赴幽燕一带,侧身于军幕之中,决心报效国家,此诗大约写于这一时期。
  赏析
  清人陈熙晋说:“临海少年落魄,薄宦沉沦,始以贡疏被愆,继因草檄亡命”(《骆临海集笺注》)。这四句话大致概括了骆宾王悲剧的一生。骆宾王对自己的际遇愤愤不平,对武则天的统治深为不满,期待时机,要为匡复李唐王朝,干出一番事业。可是在这种时机尚未到来之前的那种沉沦压抑的境遇,更使得诗人陷入彷徨企求的苦闷之中。《于易水送人》一绝就是曲折地反映了诗人的这种心境。
  第一联“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道出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壮士发冲冠”用来概括那个悲壮的送别场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意。此时在易水边送别友人,想起了荆轲的故事,这是很自然的。但是,诗的这种写法却又给人一种突兀之感,它舍弃了那些朋友交往、别情依依、别后思念等等一般送别诗的常见的内容,而是芟夷枝蔓,直入史事。这种破空而来的笔法,反映了诗人心中蕴蓄着一股难以遏止的愤激之情,借怀古以慨今,把昔日之易水壮别和此刻之易水送人融为一体。从而为下面的抒情准备了条件,酝酿了气氛。
  第二联“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是怀古伤今之辞,抒发了诗人的感慨。这首诗的中心在第四句,尤其是诗尾的“寒”字,更是画龙点睛之笔,寓意丰富,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受。“寒”字,寓情于景,以景结情,因意构象,用象显意。景和象,是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描绘;情和意,是诗人对客观对象在审美上的认识和感受。诗人在自然对象当中,读者在艺术对象当中,发现了美的客观存在,发现了生命和人格的伟大表现,从而把这种主观的情和意,转移到客观的景和象上,给自然和艺术以生命,给客观事物赋予主观的灵魂,这就是诗歌创作和欣赏当中的“移情作用”。“寒”字正是这种移情作用的物质符号,这是此诗创作最为成功之处。诗人于易水岸边送别友人,不仅感到水冷气寒,而且更加觉得意冷心寒。诗人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伟大孤独中,只好向知心好友倾诉难酬的抱负和无尽的愤懑。诗人感怀荆轲之事,既是对自己的一种慰藉,也是将别时对友人的一种激励。这首诗题为送别,可又没有交待所别之人和所别之事,但“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的壮别场景如在眼前。所咏的历史本身就是壮别,这同诗人送友在事件上是相同的。而古今送别均为易水河岸,在地点上也是相同的。这两句诗是用对句的形式,一古一今,一轻一重,一缓一急,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同时交待,易水跨越古今,诗歌超越了时空,最后统一在“今日水犹寒”的“寒”字上,全诗融为一体。既是咏史又是抒怀,充分肯定了古代英雄荆轲的人生价值,同时也倾诉了诗人的抱负和苦闷,表达了对友人的希望。诗的构思是极为巧妙的。
  从诗题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从诗的内容上看这又是一首咏史诗。这首诗题目虽为“送人”,但它并没有叙述一点朋友别离的情景,也没有告诉读者送的是何许人。然而那所送之人,定是肝胆相照的至友。因为只有这样,诗人才愿意、才能够在分别之时不可抑制地一吐心中的块垒,而略去一切送别的常言套语。骆宾王长期怀才不遇,佗傺失志,身受迫害,爱国之志无从施展。他在送别友人之际,通过咏怀古事,表达对古代英雄的仰慕,也寄托自己对现实的深刻感慨,倾吐了自己满腔热血无处可洒的极大苦闷。全诗以强烈深沉的感情,含蓄精炼的手法,摆脱了初唐委靡纤弱的诗风影响,标志着唐代五言绝句的成熟,为唐诗的健康发展开拓了道路。
  作者简介
  骆宾王(约626684后),唐代文学家。字观光。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曾任临海丞。后随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作《讨武瞾檄》,兵败后不知所终,或说被杀,或说为僧。他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以诗文齐名,为“初唐四杰”之一。有《骆宾王文集》。
评论 转载

造句:易水送别骆宾王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造句:易水送别骆宾王原文及翻译注释赏
《梅花》崔道融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原文梅花崔道融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朔风一作:逆风)作品注……《月下独酌四首》李白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原文月下独酌四首李白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初春小雨》韩愈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原文初春小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作品注释呈:恭敬地送给。水部张十八……《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原文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卖炭翁》白居易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原文卖炭翁苦宫市也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杜甫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原文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杜甫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1。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2。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3。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4。穷……《易水送别》骆宾王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原文易水送别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词句注释易水:也称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西部的易县境内,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为……《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甫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原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甫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1。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2。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3。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4。……《淮上喜会梁川故友》韦应物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原文淮上喜会梁川故友韦应物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词句注释……《于易水送别》骆宾王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原文于易水送别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词句注释易水:也称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西部的易县境内,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蜀道后期》张说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原文蜀道后期张说(yu)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注释蜀道后期:指作者出使蜀地,未能如期归家。后期,是落后于所预定的归……《送梁六自洞庭山作》张说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原文送梁六自洞庭山作张说(yu)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注释梁六:即梁知微,时为潭州(今湖南长沙)刺……
杂诗十二首原文翻译注释赏析杂诗十二首其五原文翻译注释赏析杂诗忆我少壮时原文翻译注释赏析杂诗十二首其二原文翻译注释赏析杂诗白日沦西阿原文翻译注释赏析杂诗人生无根蒂原文翻译注释赏析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九原文翻译注释赏析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原文翻译注释赏析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原文翻译注释赏析读山海经十三首原文翻译注释赏析读山海经原文翻译注释赏析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富德生命人寿将两笔河南暴雨灾害出险理赔款送到客户手中饭后半小时是养生黄金期,坚持这些习惯,做。。。男宝取名寓意好的字长城和运河的课程教学设计北财物流学院(由词目及其释义等构成的中文知识性百科条目)“钢铁”干部岂能“锈”手旁观降价也上瘾!15天内再次降价,特斯拉车主们还坐得住吗?业务员入职合同书CBA的奇葩跟山东球迷对着干的山东高速,你的主场还要不要球迷专业实习报告往年同在鸾桥上,见倚朱阑咏柳绵。意思翻译、赏析如何彻底永久删除电脑文件?
©2025网站地图最近更新文明上网我要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