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模仿扎克伯格,盗信息、评颜值、一键脱衣,马某某为何惹了众怒?

一个优秀的人才,一旦道德败坏,对社会便是极大的危害。

7月1日,有网友爆料,中国人民大学硕士毕业生马某某,通过不法手段获取全校学生个人信息

他利用自己的技术,获取信息后,创建了一个名为“RUC IR FACE”的网站。

在这个网站里,有从2014级到2022级所有人大本科、硕士、博士的个人信息

信息详细得堪称可怕,包含姓名、学号、籍贯、学院、生日、身高等等。

网站还直接摆出学生的照片,用户可以给人打分,分数会影响颜值排行榜。

公子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窥探和评头论脚的猥琐目光 。

尤其是这个网站,已经存在了3年之久,要不是有人曝光在人大论坛“小喇叭”,大部分人大的学生,都不知道有这个网站。

而马某某大概率还会长久运营下去,掌握的信息只多不少,提供给“小圈子”的人欣赏。

事件曝光后,还有不少人借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的例子,给该网站洗白,抹黑中国 。

扎克伯格在成名之前,也做过类似的事情。

2003年,扎克伯格在哈佛念书时,黑入学校系统,盗走同学照片,制作了颜值对比网站Facemash。

校方发现后,立刻叫停这种恶劣行径,使得Facemash“胎死腹中”。

而扎克伯格却因此吸引了投资人的注意,最终促使知名社交网站Facebook的诞生,他一举成为硅谷巨头。

但今时不同往日,那时候互联网刚刚兴起,网络环境野蛮生长,相关领域的法律还是一片空白,很多人没有线上隐私的意识,他才得以逃脱法律的制裁。

现在,相关法律已经有所完善,人大马某某做的这个网站,很明显侵害了他人信息,涉嫌违法。

即便放在“自由”的美国,扎克伯格今天敢再干这事儿,也会面临巨额罚款和民事诉讼的风险。

网站曝光后,有学生借着网站信息顺藤摸瓜,揪出了网站的开发者马某某

这一查,还真让人意想不到。

背刺全校同学的,竟然是本校“自己人”——优秀毕业生马某某,一位荣誉加身的“信息学院大佬”。

他本硕就读于人大的计算机相关专业,发表多篇一作论文,拿下的奖学金多得令人赞叹。

毕业前就收到腾讯、字节、微软等互联网大厂的offer,还被学校公开宣传。

没出事之前,校友们都觉得他人品不错,技术高强,待人友善。

谁能想到,这样的一位学霸,背地里却是另一幅面孔,暗自盗取他人信息的猥琐男!

据说,他现在就职于腾讯微信事业部,任职搜索算法工程师。

如果他利用职务之便,盗取用户信息,结合微信的用户量,后果简直是不堪设想 。

另外,他除了创建颜值打分网站,还被扒出在GitHub网站上分享涉黄代码。

GitHub上聚集了一大批编程爱好者,他们会上传一些免费的开源代码,本意是为了分享技术,交流经验。

但马某某“不一般”, 他分享的是“给小姐姐一键脱衣”的demo,将才华用在了耍流氓上。

公子想起了今年3月,有人造谣,在广州地铁上,有美女公然脱衣服,还有图片为证。

但其实,所谓的“裸照”,是有好事者偷拍别人照片,然后利用AI技术,恶意P图,实现一键脱衣。

这里的技术,用的正是类似马某某分享的“一键脱衣”源代码。

如果这种“神秘的科技力量”,被不法份子掌握,会有越来越多的受害者出现。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被造黄谣的女子,不得不一遍遍跟身边人的解释,自己没有做这样的事。

她还要耗费时间、精力,打官司,维权。

可见,当科技用在不正当的地方,对社会来讲,是多么大的灾难 。

科技理应向善,如果才华和智慧不用在有益的地方,还不如做一个平庸的人,不要掌握科技的力量。

某某本人还发微博炫耀,对自己的技术沾沾自喜。

(马某某的微博)

即便知道做这种网站是“坏事”,还是惦记了很久,最终和“志同道合之士”一起做下去。

网站建好后,语气中还带着些许委屈,怕被别人指责,只好不发朋友圈了。

这下好了,怕被别人“打拳”,现在被法律的铁拳一把打趴下了。

只能说,学历和人品,还真不能混在一起谈,学霸滤镜说碎就碎。

就像川大的新闻研究生张某,素质不如被冤枉的农民工大叔,引导网友网暴大叔,恰极端女权流量。

北大学生吴谢宇,用哑铃砸死母亲后,把从亲戚骗来的钱花在嫖娼和买彩票上。

复旦研究生林森浩,因为日常冲突,在宿舍饮水机投毒,导致舍友死亡。

这些人虽然拥有高智商、高学历,但是没有健全的人格,内心阴暗。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执迷不悟的结果,便是迎来法律的重拳出击。

7月3日,官方发布情况通报,马某某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人大也表示,会积极配合警方调查,将依法对他起诉。

如果情况坐实,25岁的马某某,原本前途一片光明的人生,算是亲手搞砸,弄得满盘皆输。

随着他的落网,最好能把同伙一并揪出,查查他们还有没有创建别的非法网站。

更重要的是,马某某事件,也为网络信息安全敲响警钟。

人大的回应速度和态度,虽然值得好评,但被学生轻易地盗取信息,背后是否存在漏洞问题?

个人信息的保护系统,不该只是摆设,尤其是像学校这种,经常让人填写表格信息

这些信息有的会变成学籍信息,有的会被录入个人档案,重要程度可想而知。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储存和管理,这些信息大多会转化为电子数据。

那么,在享受信息电子化的便利时,也要考虑被人盗取的风险性,如果保证不了信息安全,每个人会被迫在虚拟空间中“裸奔”。

就像我们有时候会接到电信诈骗电话,或者指名道姓的广告推销。

有校友反映,马某某曾在学校信息中心勤工俭学,做过学生助理,有机会使用高权限账号,说不定正是因为如此,才让他有了可乘之机。

其实,高校被迫泄露信息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就在去年,西北工业大学遭到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网络攻击,黑客利用钓鱼邮件,窃取师生邮件数据和公民个人信息

为什么这所大学会被美国盯上?

因为我们西北工业大学的很多重点科研项目,属于国家级保密资料。

西工大为我国航空、航天、航海“三航”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甚至在某些方面的技术水平领先于美国。

因此美国对其虎视眈眈,不惜使出黑客攻击的手段。

当时,已经有人提出要重视网络信息安全,为数字化战略保驾护航。

诚然,建立网络信息安全,不是一蹴而就的。

但学校加强数据库防火墙,对能获取信息的工作人员严加管理等,还是比较好实现的。

关键是学校等网络平台,要有保护个人信息的意识,愿意提升相应的保护机制。

不然,没了一个马某某,还会有张某某,李某某……

他们像阴暗的老鼠一样,悄悄躲在信息安全盲区,非法盗取个人信息

当然,伸手必被抓,在法律面前,一经曝光,等待他们的,必将是被惩治的下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伯格  伯格词条  一键  一键词条  扎克  扎克词条  众怒  众怒词条  某某  某某词条  
热评

 拒绝浪费标语一句话

【微倡议:珍惜粮食,拒绝浪费!】1、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2、适量定餐,避免剩餐;3、光盘行动,拒绝剩宴;4、桌上美餐是好货,常剩将军不要做;5、剩余饭菜,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