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清朝后宫每3年选一次后妃,于秀女而言,入选有时不如落选

清朝后宫每3年选一次后妃,皇帝选剩的秀女有2种下场

一队队的骡车已经进了皇城,如长蛇一般的队伍非常壮观,百姓们纷纷驻足翘首,想要看出个究竟。

可是骡车四处已经被封的严严实实,实在看不出端倪,那么这一乘乘骡车上究竟装了什么东西呢?

其实,只要留心就不难发现,能有这样规格的除了皇家便绝无第二人了,而骡车上也并非金银珠宝,而是八旗中的适龄女子,她们此行便是要参加三年一次的后宫选秀。

剧照

如果能成功通过这次选秀,等待她们的将会是荣华富贵,宠爱万千,她们的脸上有期待、有懵懂,她们幻想着被世间最尊贵的男子选中,然后一步步走向惹人羡慕的顶峰。

可是她们并不知道如果没有被选中,将会面临什么样的下场。

清朝时期盛行的选秀制度并非电视剧中那样无暇,真实的历史告诉我们,皇帝选剩的秀女只有两种下场。

选秀女制度

在许多宫斗主题的电视剧中,选秀都是一出大戏,导演甚至不吝惜数十分钟来呈现选秀场面,而之所以有这样的剧情安排,不过有两点原因。

剧照

一是选秀对于清朝时期的女子来说,意义非凡,甚至可以说选秀是一次逆天改命的机会,如果能被皇帝看上,留在宫中,就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二来则是选秀表示“一入宫门深似海”,进皇宫之前,这些女子还是纯真无邪的少女,可是进了皇宫之后,所有女子面对的都是四方四角的天儿,为了争宠,她们的性情也不再纯粹。

两相对比之下,古时女子的悲惨命运便刻画得生动形象了,而在真实的历史上选秀也是一件大事。

首先就要从选秀的制度开始说起。

清朝时,为了保证皇室血统的尊贵和纯正,顺治皇帝规定:每三年八旗中年满十四岁的女子都必须来京朝圣,参与选秀,为皇帝充实后宫,绵延子嗣。

而同样适龄的包衣三旗秀女也要参选,但是与八旗女子不同的是,包衣三旗每年选秀一次,而包衣三旗秀女进宫后也只能做女婢,但是八旗女子却能做妃嫔。

从秀女出身的差异上就不难看出选秀制度的严格,这时有人会问为什么那些秀女不选择在宫外找一个相爱的夫君,过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生活,反倒偏要与其他女人分宠?

其实并非那些女子不想过平凡人的生活,而是法律不允许。

剧照

选秀制度中规定从十四岁秀女第一次参选之后,直到十七岁,秀女共有两次机会参加选秀,如果两次都未被选中的女子方可另行婚嫁。

言外之意就是八旗中的适龄女子都是后宫嫔妃的候选人,如果皇帝没有下命令,这些女子即使不在宫中,也是属于皇帝的。

这样的制度体现了天子至上的腐朽观念,但是在当时,她们必须要服从,否则等待她们的将会是非常严酷的惩罚。

历史上就曾出现过这样的例子,结果换来的不仅有皇帝的斥责,还有家族未来被画上了问号,甚至被其他各族超越等等下场,所以很少有人拿前途在太岁头上动土。

剧照

当然,除去选秀制度之外,秀女选秀的流程也极为复杂。

选秀的流程

选秀乃是天子之命,没有人敢不听从,时间久了,这些女子也就认了命。

为了在宫里生活的好一些,得到皇上的青睐,她们便会拼尽全力在未进宫之前充实自己,以方便日后成为秀女中的佼佼者。

为了让皇帝有一眼万年的感觉,这些待字闺中的女孩饱读诗书,知礼知节,或者精通音律,知晓女红,秀外慧中。

总之,当“成为皇帝的女人”成为一种普遍认知后,进皇宫就变成了极其幸运的一件事,

但是进皇宫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其中还有一套非常复杂的流程。

首先就是学规矩,当女子到了年纪之后,在参加选秀之前,宫里都会派出掌事姑姑去各个秀女家中教导,其中包括皇宫内的礼仪,参选时会遇到的突发情况等等。

有时候,这些掌事姑姑收了秀女们的钱还会透漏一些皇帝的喜好,所以每当到了大选之年,这些奴才们便拼了命的想要出宫,毕竟这可是个肥差。

等到秀女们学得差不多了,进宫的日子也快到了,这时,秀女们会收到一两银子,这银子将会作为差旅费来使用。

因为皇宫内规定秀女参加选秀时必须乘驾统一规格的骡车,所以这些银子就为那些家境一般的旗中女子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等到秀女们从全国各地赶到皇城根儿后,这场选秀才算拉开帷幕,她们需要经专门的引路人带着,从偏门进入,这也是极有讲究的。

因为在宫里只有皇后才是皇帝明媒正娶的,所以只有皇后才能走正门,而对于秀女们而言,即使进了宫,她们也只是皇帝的妾室,所以她们必须走偏门,以示身份。

穿过漫长的宫道,骡车也终于到了选秀的地点,清朝时共有三处园林用作选秀,分别是御花园、体元殿和静怡轩。

秀女入宫

到了这里,秀女们要做的便是低眉顺眼,等候通知,一般情况下,这些女子会按照花名册的顺序一一排好队,然后来到正式的“面试”地点。

而“面试官”则有许多人,太后、皇帝、皇后、受宠的妃嫔等等都有权利参加评判,这时也是秀女们离皇帝最近的时候。

通常情况下,皇帝选秀女的标准不是样貌,而是品行和门第,当然,品行的好坏并非一眼就能看的穿,所以主要依赖的还是门第。

当秀女们一字排开站好后,便要开始向皇帝请安,这时,手持花名册的太监会先报名号,比如:“某某尚书之女”或“某某少卿之女”。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皇帝明白台下的这些女子的家室背景,毕竟对于皇帝而言,他的绝大多数精力都放在了治国上,他选妃嫔也有很大原因是保证皇权的稳固。

如果皇帝觉得这个女子不错便会“留牌子,赐香囊”,以此来告诉秀女通过了初试,而那些未被皇帝看中的秀女则会被“撂牌子”。

被留了牌子的女子还要等待下一轮复试,但是秀女那么多,一天根本就选不完,这时候就要面临住宿问题。

这个问题也是最考验秀女的环节,在皇宫中一整晚,她们都要面临很多危险,比如哪句话说的不对,她们都有可能直接被治罪。

清皇后婉容和后宫女子旧照

所以在进宫之前,掌事姑姑都会告诫各位秀女“祸从口出”,警示秀女们不要妄议,度过了漫长的黑夜,选秀仍在继续,复试环节便要考验秀女们的智商了。

对于皇帝而言,他需要一个体己的爱妃,而绝不是会筹谋划策的臣子,所以在回答问题时必须要做到滴水不漏。

就像《甄嬛传》中的当皇帝问起沈眉庄,平日里喜欢读什么书时,如果回答《孙子兵法》或《资治通鉴》必然会被刷下去,反之,如果说读了《女则》、《女训》等更让皇帝喜欢。

如果复试也通过了,秀女们算是一脚踏进了后宫,接下来,她们便要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吸引皇上注意上了。

这时便有人问:那些被撂了牌子的秀女是不是就能开开心心的回家与所爱之人结为姻缘了呢?

答案是不能。

被撂牌子后,这些秀女还要等待下一次参选,除非这名秀女在参选时已经满了十七岁,也就是说这是她人生中最后一次参选秀女了,否则,她们便要在等下一次。

而且,即使是最后一次也没有被选中,这些秀女也有专门的去处,想要与普通人成亲,还要经过一道程序。

最后的结局

当秀女落选后,她们绝非就此落魄了,而是还有两个好去处。

通常情况下,这些被撂牌子的秀女还会被王公贵族挑选,其中不乏模样俏丽的最后成了皇室子弟的妻子或者小妾。

如果王公贵族也挑选完了还是没有被选中,这些秀女还会被大臣们挑选一番,带回家里做妻妾,总之挑到最后,这些秀女基本都有了好去处。

其实,比起成为皇帝的女人,这两个去处对于秀女来说也未尝是一件坏事。

首先从感情上讲,皇亲贵胄绝不会像皇帝一样妻妾成群,基本上三四个就是极限了,这就保证没有那么多人分走宠爱。

而且如果和这类人结婚,夫妻之间的地位差距并不悬殊,女方见到丈夫的次数会比妃嫔见到皇帝的次数多,可以保障感情的稳定。

其次从人身自由的角度来讲,皇宫就像是一座牢笼,纵使古代女子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是比起在皇宫中面对枯枝残柳,宫外的生活更有趣。

作为官员家的妻妾,她们也不必整天拘着礼,日子会更轻松一些,如果能得到丈夫的欢心,她们也能时常见到自己的父母,不必像皇妃一样整天在深宫中,只有怀孕才能召见母家。

从人身安全的角度来讲,在皇宫中,妃嫔之间勾心斗角,拉帮结派的情况非常多,稍有不慎可能就会成为别人的活靶子。

但是做了官员的家眷,她们面对的敌人很少,而且也不会因家族问题被连累,所以,那些没有被皇帝选中的秀女才是最幸运的。

而且很多进了宫之后的秀女都曾经幻想过,如果当初不入宫,光景是否就会不同,因为她们在宫中也并不好过。

后宫的角斗

那些秀女们以为进了宫就能得到皇帝的宠爱就大错特错了,对于一个皇帝来说,他最忌惮的就是成为别人口中的好色昏君,所以刚进宫的秀女基本不会得到皇帝的召幸。

那她们人生地不熟的又能做些什么呢?她们会想家,会想念亲人,而在这深宫之中,没有朋友就只能把这些苦楚往肚子里咽。

剧照

刚进宫时就有很多秀女因时常哭泣而受到责罚,在后宫那样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地方,这样哭哭啼啼的事情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恐怕想要得宠就堪比登天了。

即使熬过了最想家的那段日子,以后也很难度日,尤其是有幸在进宫几个月就得到了皇帝的临幸,更是一件头痛的事情。

每每这时,被宠幸的秀女都会提心吊胆,因为雨露就意味着树敌。

承宠后,她要面对的有两拨敌人,一是宫中原有的妃嫔,她们担心后起之秀后压过她们,所以便会在秀女尚未站稳脚跟时先下手,除之后快。

二是和她一起进宫的秀女们,所谓“枪打出头鸟”,如果别人都是平平无奇,单她一人承蒙雨露恩泽,那么剩余的秀女自然会将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即便是成功的晋了贵人之位,日子也并不好过,后宫中的贵人不计其数,想要熬出头就必须为了位份而争宠,但是清朝时有规定,后宫嫔妃晋位份是有原则的。

如果后妃没有诞下龙种,或者入宫年头短,再或者家中的功绩不高的话,想要升一级是非常困难的。

这也就证明了为了什么后宫人人都想生下皇子,与其说是为了与丈夫有一个爱的结晶,倒不如说孩子是一件战利品。

剧照

在深宫中,谁是敌,谁是友都像是迷雾一般,每个妃嫔都如履薄冰,因为她们不仅仅代表自己,更代表身后的家族。

如果她们不慎说错了话,做错了事,那么就很有可能被打入冷宫,一旦进了冷宫,想要有出头之日就难了。

换个角度来看,如果没有被宠幸反倒是一件好事,因为按照清朝的规定,如果秀女到了二十五岁还没有被皇帝宠幸,那便可以被送出宫,找一个可心的人嫁了。

反之,如果被皇帝宠幸,即使后半辈子皇帝一次不召见,也必须与深宫冷清作伴了,总之,选秀对于女子来说是一件极为残酷的事情。

她们就好像菜地里的韭菜,一茬接着一茬,新人换了旧人,她们没有了灵魂,没有了自由,成为了封建统治中的牺牲品。

搜索建议:
热议

 2022年,年轻人都「进宫跑步」...

就算一个人再卷,他也一定许过这样的愿望:如果有一种运动,躺着打打游戏看看剧就能完成该多好。现在,这个愿望至少能实现一半。你甚至脱离了打游戏看剧的低级趣味,直接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