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一句话、三个案例,讲透传统企业为什么要转型“数字化”?

当大家都在高速上跑运输,你还在走国道,那就是你的问题了!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熏得我忍不住咳嗽,此时的老板和十来位管理人员已是个个面红耳赤,感觉档位已在16℃的空调也压不住燥热。这次会议已经持续了五个多小时,连续的疲劳消耗已经让我身心俱疲。

我只是朋友介绍来聊聊的,最初并没有预料到会参与到这次会议当中。

一开始,老板与我闲聊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思路,希望寻求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开展转型。这家公司虽然属于传统的供应链行业,但是老板是危机感比较强的人,时刻都在寻求企业像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可能性。

聊着聊着,老板有些激动,一会儿大口抽烟,一会儿站起身来回踱步。看样子,老板应该是把自己聊明白了,然后吩咐了秘书,召集管理人员临时会议。会议也没什么议题,核心就是探讨企业数字化转型。

“我们还要数字化?OA系统不是用得好好的吗”。

“我是说个实在话吧,现在的人就喜欢偷换概念!”

“生存难啊,咱们哪儿有闲工夫搞数字化呢。”

高管们不满的发着牢骚。我虽然一言不发,却又在想着中小企业转型都必须面临这一关,转型也是对过去的利益链条的一次挑战。看似在探讨企业数字化转型,实则大家在抵触未来的不确定性。

老板问我,“你能说说为什么我们要数字化转型吗?给大家解释解释。”

老板打断了短暂的沉默,把这个包袱抛给了我。此刻我已经很累,没有太多闲工夫长篇大论。我坐的位置正好面对着会议室的窗户,能够看见远处的一条高速公路,我缓慢的说,“我给各位做一个比喻吧,这样理解数字化可能更直接:当大家都在高速上跑运输,你还在走国道,那就是你的问题了!”

企业是人的聚合体,企业的思路就是人的思路。当人面对新事物的时候,内心可能会产生恐惧。尤其是传统企业,因为传统企业的管理模式、管理思路都是线性的,而数字化存在非线性,不确定性更大,当然获益的机会同样更大。所以在企业转型数字化的过程中,会有很多不安。

下面的文章我将分别用三个不同行业的不同案例来说明,聊一聊为什么要数字化,给到各位读者参考,案例分别是: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物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科技公司(华为)的数字化转型。

1.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银行属于典型的传统行业,且历史悠久。而在人们心目中一项如此传统的行业,在技术应用领域,数字化改革方面,一直走在前沿,并且投入的成本往往巨大。

从早期的“钱庄”到后来的银行,银行的基本功能与定位始终没变。在老百姓看来,银行最大的功能就是存储,在企业看来,银行最大的功能就是借贷。但是,银行业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它们对于客户的获取是极其贪婪的,在这种贪婪的刺激下,银行业大胆的启动了数字化转型,而且是非常超前的。

我们先梳理一下银行几个典型的转型场景:

a.ATM机:存、取、转账;

b.手机银行:APP前身,依靠人工客服对接并下达指令;

c.自助服务机:开户、补卡、业务办理,远程审核;

d.APP银行:综合金融服务,如贷款、存取、支付、消费等。

有一点我们需要留意的是,虽然今天银行业的数字化程度很高了,但是过去的很多服务模式并没有取消,而是更加精细化了。如ATM机依旧存在,手机银行改为了咨询为主,现场的人工服务依然提供原有的一切服务,只是更精细化了,效率更高了。APP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可以直接办理业务。

由于银行业的数据非常庞大,对大数据应用的投入往往是重点。通过技术研发,挖掘大数据信息,建立银行客户的数据模型,这是银行内部干的事情。而到了用户侧,用户最直接的体验就是:存取、转账,完全不用等待,小额贷可以“秒审”。一个普通的打工人,下几个APP,几十万立即到账,这一切的背后都是大数据模型在支撑。

之所以说银行是技术投入的重点行业,不仅在技术研发上,也在于银行业对于新技术的探索,如区块链。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行业对区块链的研发程度超过银行。可见银行早已走在了数字化时代的前列。

银行业的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贪婪可以让银行持续地追逐新技术的支撑,以维护甚至扩张自身的生存空间。如果你的企业不够贪婪,那可能说明你们的竞争不大,大部分人都在养老。

2.物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每年的“双十一”都会对物流行业进行一轮“严酷拷打”,物流行业就是这样“被逼出来的”。而物流行业的数字化是一个“被动”转型的典型行业。

物流行业最初给客户印象是:一台货柜车,一个司机,千里万里的奔走在高速上。然而我的货走到哪里了,完全不知道。我的货物流转了地点,什么人经手的,更不知道了。另一方面,对于物流公司而言,运营成本很重,经常“有去无回”(回程空载)是极大的成本浪费。最终,数字化技术解决了物流行业的很多问题,同时使得客户体验极速飙升。

(物流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细分了几条路径:同城/长途运输、同城/短途运输、B2C快递众包、C2C专人直送。)

人们对于物流效率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客户永远都想现在下单,下一分钟马上收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迅速,体验加速,电商平台培养了用户希望“极速送达”的惯性思想。而这,是物流公司最终努力的大方向。虽然实现起来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通过数据分析,要实现常规类物件快速到达完全是可以的。

当然,效率的提升仅仅依靠物流公司自身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可以发现,物流公司与互联网平台电商平台、分包平台有着广泛的深度合作,在一部分关键数据上实现了共享。这些平台的模式有一部分区别,如快递类的公司基本上都会绑定电商平台,或者C2C模式的快递依靠自己独立经营,大型货物走众包平台等。

在模式上,通过与平台合作,物流公司获得了数据,可以提前对自己的线路、人员进行调度规划。同时,平台通过数据的综合分析,为长途运载公司返程提供适配的订单,减少物流公司的损耗。

如今,物流行业人人都在用APP,尤其是个人挂靠的司机,与公司对接的方式就是APP,实现了管理、管控数字化,业务运营数字化、客户服务数字化。不过,由于一部分物流公司进入数字化太晚,已经沦为了最下游的服务商,利润非常之薄。这类物流公司转型已经无望。

物流公司往往是依靠“外力”来实现数字化转型,如平台会让物流公司使用特定的APP、特定的SASS软件,通过这样的方式,反向促进了物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物流行业是一个数字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值得我们学习的是物流行业的“兼容性”,当供应商/客户提出要求的时候,物流公司能够快速对接、积极相应,从而让自己的步调跟上供应商/客户的要求。供应商/客户/物流公司,三方共同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效率发展。

3.科技公司的数字化转型

科技公司需要数字化转型吗?可能有人会产生疑问, 而我要说的是,必须转型。

我曾经研究过所有的关于华为的数字化转型书籍、案例、文章,以及华为高层关于数字化转型的演讲,这一节我们就拿华为来举例。

华为作为一家高科技公司,在我们看来,他们拥有成熟的技术、优秀的员工、扎实的业务根基等等。虽然华为拥有这么多优势和商业地位,但是一直有非常强烈的危机感。华为发现,随着数字时代的科技进步,客户对服务的效率、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简单来说就是——体验。

每一家公司数字化转型的“抓手”都会存在区别,有的可能是改进业务体系,有的搭建管理系统等,但是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获客并改进用户体验。所以,从本质上来说,数字化转型的首要目标必然是——用户体验。

对于体量庞大的华为,用户不仅遍全球且数量众多(本文仅指华为的B端用户)。如何面对用户越来越多的需求,变化越来越快的定制化需求,是一个必须解决的事情。

从传统的解决方式来看,解决分散服务的方法就是在每个国家甚至地区设立一个办事处,客户有需求就能最快的解决。这样的方式存在的问题就是,一来,成本很高,二来,有些复杂问题需要多个专家共同解决,这个时效和成本更高。

为此,华为采用数字孪生的方式,将现实中的业务场景、设备,嵌入到数字仿真系统中,通过网络视频、传感器等技术,再连接技术专家远程“会诊”解决问题。从而极大地提升了效率并节省了高额成本。最重要的是,客户的体验变好了。

对内,比如华为的数字化合同管理、报销管理、人事管理等,都是为了增加业务部门效率而进行数字化的改造。华为作为一家科技巨头尚走在数字化的改革浪潮之中,中小企业更应该闪电出击。

从华为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一切数字化行为,都是为了用户体验。以往,我们偏执的认为人事管理、档案管理、合同管理、流程管理等等,既然跟业务无关,那就不需要数字化。但是从数字化的角度来看,为了增加服务体验,这一切都必须要改革,都跟用户直接相关。假设用户想查询一份已签署的档案,一天出结果跟一小时、一分钟出结果,能一样吗?人事管理系统减轻了人事部的低级工作量,转而为业务部门垂直服务,这效率能一样吗?

4.写在最后

无论企业是因为贪婪,还是因为被动改革,数字化都是为了——用户体验。

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