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中秋节的意义

导读:

1、 中秋节的由来

2、 中秋节的习俗

3、 中秋节的意义

01

中秋节的由来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

也有传说,中秋节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据史书记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嫦娥此举所付出的代价是罚作苦役,并终生不能返回人间。嫦娥自己 虽觉月宫之好,但也耐不住寂寞,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圆夜清之时,返回到人间与夫君团聚,但在天明之前必须回到月宫。 后世人每逢中秋,既想登月与嫦娥一聚,又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 因此,许多人在焚香拜月之时,祈求“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 桂 ……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年复一年,人们把这一天作为节日来庆祝。

也有历史学家认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总之,中秋节的来历比较多,根据史料记载,结合诗词中的中秋记录,比较可信的就是,中秋自唐朝确定的。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02

中秋节的习俗

根据中秋节的来源,就可以知道,中秋节肯定有拜月、祭月的仪式和风俗。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等,均源于此。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现在的月饼样式也越来越多,各种口味都有。

全国各地风俗也不一致。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浙江有观潮的习俗,像钱塘江大潮,一般在8月15这一天潮头最大。

南方还有赏桂花、饮桂花酒的习俗。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

中秋还有燃灯的风俗。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悬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江南一带的民间在中秋节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

江苏省无锡县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江西省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用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时就会有香味飘满全村。

四川省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悬于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

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胶东地区有上坟祭祖的风俗。山西省潞安则在中秋节宴请女婿,大同县则把月饼称为团圆饼,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河北省河间县人认为中秋雨为苦雨,若中秋节下雨,当地人则认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陕西省西乡县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论贫富,必食西瓜。

很多地方,中秋还有走亲戚的习俗,通过互相赠送月饼等礼物来增进感情。总之,中秋习俗各地有共同点,赏月、吃月饼,也有很多独特的风俗。

03

中秋节的意义

自古以来,中秋节因为是在丰收季节,所以很多人都会庆祝丰收,往往阖家团聚一起感谢神灵的保佑,祈祷日子越来越好。以前中秋不放假,反而是秋忙的时候,尽管很忙,但是人们还会抽出时间来表达丰收的喜悦。

古代,月亮常用来表达时间,一圆一缺就是一个月,在月圆之际,人们容易思念亲人,尤其是远在异地的亲人。“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节日是家庭团队的促进剂,有着强大而又神秘的力量,“团圆”是老子“道法自然”的产物,是“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的高度体现,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价值理念。花好月圆之夜,就是骨肉团圆之时。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尤其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从天上的月亮联想到人间团圆,这是中国人特有的。人世间总是离多聚少,流浪天涯的哀愁与人生的失意总是难以避免,因此,追求团圆就不仅仅是一种现实的需要,还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

现在中秋节被列为法定节假日就是让人们有时间去看望远在异地的父母儿女,满足人们家庭团圆的需求。

中秋 节 期待着丰收,因此也期待着和谐美满。 “和”是我国的核心价值追求。 中秋佳节阖家团圆、邻里和睦、社区安定、民族团圆、家国和谐、世界大同,其乐融融。 正如苏东坡说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张九龄说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中秋节前,人们往往自制糕点或购买月饼,互相赠送,既让人们品尝了各种口味的月饼和糕点,还拉近了人们之间的关系,共同庆祝丰收的喜悦,祝福未来生活像八月十五的月亮一样圆满。

中秋节是除了春节以外,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从走亲戚,互赠礼品来看就能知道,只有这两个节日,人们放下工作,去互相拜访,增进感情。中国农业社会时间漫长,人们对丰收的期望就是对生活的希望,中秋承载着人们对美满生活的向往。

搜索建议:中秋节的意义  中秋节的意义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