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轩庆:关于气节的名人小故事

王一凡的回答:

1、不食周粟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立叔齐为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又让位给长兄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意愿。”于是就逃开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避了。国中的人就只好立他们的另一个兄弟。 正当这个时候,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敬养老人,便商量着说:我们何不去投奔他呢?等到他们到达的时候,西伯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用车载着灵牌,尊他为文王,正向东进发,讨伐纣王。伯夷、叔齐拉住武王战马而劝阻说:“父亲死了尚未安葬,就动起干戈来,能说得上是孝吗? 以臣子的身份而杀害君王,能说得上是仁吗?”武王身边的人想杀死他们,太公姜尚说:“这是两位义士啊!”扶起他们,送走了。武王平定殷乱以后,天下都归顺于周朝,而伯夷、叔齐以此为耻,坚持大义不吃周朝的粮食,并隐居于首阳山,采集薇蕨来充饥。 待到饿到快要死了的时候,作了一首歌,歌辞说:“登上首阳山,采薇来就餐,残暴代残暴,不知错无边?神农虞夏死,我欲归附难!可叹死期近,生命已衰残!”就这样饿死在首阳山。 2、苏武牧羊 苏武,字子卿,杜陵(今陕西西安西南)人,代郡太守苏建之子。早年以父荫为郎,稍迁中厩监。天汉元年(前100)拜中郎将。当时中原地区的汉朝和西北少数民族政权匈奴的关系时好时坏。 公元前100年,匈奴政权新单于即位,汉朝皇帝为了表示友好,派遣苏武率领一百多人,带了许多财物,出使匈奴。不料,就在苏武完成了出使任务,准备返回自己的国家时,匈奴上层发生了内乱,苏武一行受到牵连,被扣留下来,并被要求背叛汉朝,臣服单于。 最初,单于派人向苏武游说,许以丰厚的奉禄和高官,苏武严辞拒绝了。匈奴见劝说没有用,就决定用酷刑。当时正值严冬,天上下着鹅毛大雪。单于命人把苏武关入一个露天的大地窖,断绝提供食品和水,希望这样可以改变苏武的信念。 时间一天天过去,苏武在地窖里受尽了折磨。渴了,他就吃一把雪;饿了,就嚼身上穿的羊皮袄。过了好几天,单于见濒临死亡的苏武仍然没有屈服的表示,只好把苏武放出来了。 单于知道无论软的,还是硬的,劝说苏武投降都没有希望,但越发敬重苏武的气节,不忍心杀苏武,又不想让他返回自己的国家,于是决定把苏武流放到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让他去牧羊。 临行前,单于召见苏武说:“既然你不投降,那我就让你去放羊,什么时候公羊生了羊羔,我就让你回到中原去。”与他的同伴分开后,苏武被流放到了人迹罕至的贝加尔湖边。 在这里,单凭个人的能力是无论如何也逃不掉的。唯一与苏武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汉朝的使节棒和一小群羊。苏武每天拿着这根使节棒放羊,心想总有一天能够拿着回到自己的国家。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使节棒上面的装饰都掉光了,苏武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变白了。 在贝加尔湖,苏武牧羊达十九年之久。十几年来,当初下命令囚禁他的匈奴单于已去逝了,就是在苏武的国家,老皇帝也死了,老皇帝的儿子继任皇位。 这时候,新单于执行与汉朝和好的政策,汉朝皇帝立即派使臣把苏武接回自己的国家。苏武在汉朝京城受到热烈欢迎,从皇帝到平民百姓,都向这位富有气节的英雄表达敬意。 3、击鼓骂曹 祢衡字正平,是平原般县人。他少年的时候很有才华,但崇尚气节,为人刚直傲慢,看不起别人。只与鲁国孔融和弘农杨修关系友善。孔融也很深爱他的才华。当时祢衡才二十岁,孔融已经四十,但两人还是结交为朋友。 孔融很深爱他的才华,多次向曹操称赞他。曹操也想见他,但祢衡一向看不起、痛恨曹操,就自称狂病,不肯前往,而且对曹操还多有狂言。曹操因此怀恨,但因为祢衡的才气和名声,又不想杀他。 曹操听说祢衡擅长击鼓,就召他为鼓史,于是就大宴宾客,检阅鼓史们的鼓曲。各位鼓史经过时都让脱掉原来的衣服,换上鼓史的专门服装。轮到祢衡上场,他正演奏《渔阳》鼓曲,容貌姿态与众不同,鼓曲声音节奏悲壮,听到的人无不感慨。 祢衡上场径直来到曹操面前停下,下吏呵斥说“你这鼓史为何不换衣服,就胆敢轻率进见吗?”祢衡说“好!”,于是先脱掉近身的衣服,接着脱掉剩下的衣服,赤身裸体站在那里。 又慢慢取过鼓史专门的衣服穿上,完了,又去击鼓之后离开,脸色一点都不惭愧。曹操笑着说:“本想羞辱祢衡,没想祢衡反而羞辱了我。” 孔融回来后就数落祢衡,顺便说了曹操对他的诚意。祢衡答应去给曹操赔罪。孔融再次拜见曹操,说祢衡得有狂病,现在祢衡请求亲自来谢罪。曹操大喜,命令守门的有客人来就通报,且等待祢衡很晚。 祢衡却穿着普通单衣、缠着普通头巾,手里拿这三尺长的大杖,坐在大营门口,用大杖捶着地大骂。曹操很生气,对孔融说:“祢衡这小子,我杀他就像杀死鸟雀、老鼠罢了。但这个人一向有虚名,远近的人会认为我不能容他,现在把他送给刘表,你认为怎么样。”于是派人把祢衡送走。 后来祢衡又侮辱、轻慢刘表,刘表觉得羞耻,不能容忍,认为江夏太守黄祖性情急躁,所以把祢衡又送给黄祖,后来黄祖在大船上,宴请宾客,但祢衡出言不逊,使黄祖很难堪,就斥责祢衡。 祢衡更是仔细地盯着黄祖,说:“死老头!”黄祖非常生气,想要打他。祢衡更是大骂,黄祖气愤到极点,就下令杀祢衡。祢衡死时年二十六岁。 4、不为五斗米折腰 东晋大诗人陶潜,字元亮,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他少年时心怀高尚,知识渊博善于做文章,洒脱大方不拘谨,自得于真性情。因为考虑亲人年迈,家里贫穷,开始做了州祭酒的小官,但是他不能忍受官吏这个职务,没几天就自己回家了。 州里聘用他为主簿,不去,自己种田来养活自己,于是得了身体虚弱的病,只好又做镇军、建威参军的小官,陶潜向来简朴自爱,不谄媚长官,就对亲戚朋友说:“想做个文官,来挣些补贴家用的钱。”管这些事的人听说了,就任用他为彭泽令。 这是陶潜最后一次做官,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在朋友的劝说下,又出任彭泽县令。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有人告诉陶潜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 陶潜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 5、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正月,因元军大举进攻,宋军的长江防线全线崩溃,朝廷下诏让各地组织兵马勤王。 文天祥立即捐献家资充当军费,招募当地豪杰,组建了一支万余人的义军,开赴临安。宋朝廷委任文天祥知平江府,命令他发兵援救常州,旋即又命令他驰援独松关。由于元军攻势猛烈,江西义军虽英勇作战,但最终也未能挡住元军兵锋。 次年正月,元军兵临临安,文武官员都纷纷出逃。谢太后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派他出城与伯颜谈判,企图与元军讲和。文天祥到了元军大营,却被伯颜扣留。谢太后见大势已去,只好献城纳土,向元军投降。

?﹏??﹏﹏﹏的回答:

百度一下,很多

李天衡的回答:

1、洪皓 洪皓(1088—1155年),字光弼,宋饶州乐平县金山乡岩前村(今属乐平市洪岩镇)人,南宋初年著名爱国英雄。 他出使金国,被羁留15年,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坚贞不屈,死守大宋使节印符,不辱朝廷使命,历尽艰辛,终于全节而归。 其事迹当时就声震华夏,被宋高宗称誉为“忠贯日月,志不忘君,虽苏武不能过”,史称其“独处冷山,节侔苏武”,是垂范史册的风节名臣。乐平历史上称之“洪公气节”,则缘由于此。??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洪皓知泗州(今江苏盱眙北)兼淮南、京东等路抚谕使,对付叛军李成。五月,宋高宗准备将都城由杭州迁往建康(今南京),以避金兵锋芒。 洪皓不顾职位卑微,上书谏阻。他的意见虽未被采纳,但却因此为高宗赏识。高宗特意召见他,擢升其为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任大金通问使,率队出使金国。八月,赴金国至太原,被金扣押,十二月被迁往云中(今山西大同市),在同行的副使被诱降的情况下,洪皓宁死不屈。 在云中,见到金国权臣完颜宗翰,完颜宗翰不许洪皓请归二帝之要求,逼迫他到金廷操纵的伪齐刘豫政权去当官。洪皓严词拒绝。完颜宗翰大怒,下令推出斩首。 两名壮士“执剑夹承”,拥之以下。洪皓面不改色,从容而行。一位贵族见状,深受感动,不觉失声说道:“真忠臣也。”遂用目光制止剑士暂缓行刑,并亲自跪下请求完颜宗翰免除洪皓一死。完颜宗翰虽然免洪皓死,但决定把洪皓流放到遥远的冷山去。 2、伯夷叔齐 传说有伯夷、叔齐两个人是孤竹国的王子。老国君临死时,想让小儿子叔齐接班。而小儿子叔齐却打算把国家让给大哥伯夷。大哥怕弟弟违背父命,就逃走了。弟弟也不想当国君,也逃走了,于是中间的儿子当了国君。 伯夷叔齐在外流浪多年,终于彼此相遇。他们听说西伯侯姬昌很仁慈,就一起去投奔他。结果,等他们到了姬昌的领地,西伯侯姬昌已经死去,他的儿子周武王姬发带着父亲的灵位带兵伐商。伯夷叔齐双双在马前扣头说:“父亲死了却不埋葬,还让他经历战争而不得安宁,能算孝顺吗? 以臣子的身份,却去杀自己的国君,能算忠诚吗?”。左右的士兵打算抓住他,却被姜子牙解救说:“这两个人是义士啊,不能杀”,就扶着他们离开了。 周武王打败了商纣王,进而统一天下,成为天子。但伯夷叔齐却觉得这是件可耻的事情,就发誓不吃周朝的粮食,在首阳山隐居,以野菜(蕨菜)为食,最后饿死山里。 3、岳飞 南宋名将岳飞北伐中原胜利在望,一口气收复了颍昌、蔡州、陈州、郑州、郾城、朱仙镇等地。消灭了金军有生力量,金军全军军心动摇,金兀术连夜准备从开封撤逃。 却在这种抗金有所转机的时候,遭到来自朝廷内部的摧残。高宗赵构担心一旦收复中原,金人放回钦宗,他的皇位便保不住了。于是伙同秦桧给岳飞连发十二道金牌,召其入京。 一回到临安,立即陷入秦桧、张俊等人布置的罗网。1141年(绍兴十一年),他遭诬告“谋反”,被关进了临安大理寺。监察御史亲自刑审、拷打,逼供岳飞。与此同时,宋金政府之间,正加紧策划第二次和议,双方都视抗战派为眼中钉。 金兀术甚至凶相毕露地写信给秦桧:“必杀岳飞而后可和。”在内外两股恶势力夹击下,岳飞正气凛然,光明正大,忠心报国。 从他身上,秦桧一伙找不到任何“反叛朝廷”的证据,但岳飞却仍于绍兴十一年农历除夕夜,被赵构“特赐死”,杀害于临安大理寺内。年仅三十九岁。岳飞部将张宪、儿子岳云亦被腰斩于市门。 4、不为五斗米折腰 东晋大诗人陶潜,字元亮,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他少年时心怀高尚,知识渊博善于做文章,洒脱大方不拘谨,自得于真性情。因为考虑亲人年迈,家里贫穷,开始做了州祭酒的小官,但是他不能忍受官吏这个职务,没几天就自己回家了。 州里聘用他为主簿,不去,自己种田来养活自己,于是得了身体虚弱的病,只好又做镇军、建威参军的小官,陶潜向来简朴自爱,不谄媚长官,就对亲戚朋友说:“想做个文官,来挣些补贴家用的钱。”管这些事的人听说了,就任用他为彭泽令。 这是陶潜最后一次做官,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在朋友的劝说下,又出任彭泽县令。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有人告诉陶潜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 陶潜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 5、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正月,因元军大举进攻,宋军的长江防线全线崩溃,朝廷下诏让各地组织兵马勤王。 文天祥立即捐献家资充当军费,招募当地豪杰,组建了一支万余人的义军,开赴临安。宋朝廷委任文天祥知平江府,命令他发兵援救常州,旋即又命令他驰援独松关。由于元军攻势猛烈,江西义军虽英勇作战,但最终也未能挡住元军兵锋。 次年正月,元军兵临临安,文武官员都纷纷出逃。谢太后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派他出城与伯颜谈判,企图与元军讲和。文天祥到了元军大营,却被伯颜扣留。谢太后见大势已去,只好献城纳土,向元军投降。

于佳慧的回答:

搜索建议:轩庆:关于气节的名人小故事  
热评

 关晓彤有多高?

关晓彤1997年出生于北京一个演员世家,学生、演员。祖父关学曾是北京琴书大师,父亲关少曾是影视演员,由于家庭文化的熏陶,她从小也热爱艺术,喜欢舞蹈和钢琴。关晓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