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评

当你老了,孤独一人,要不要跟子女住在一起?这样才是聪明的做法

时间:2022-07-18 15:02:05 热评 我要投稿

王维在《终南别业》中写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这首诗是王维中晚年时期的作品,这首诗也是他的隐退生活写照,透露出一种看透世俗的既悲凉又通透的心境。

当我们步入老年之后,是否也能看透生活,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那个平衡点呢?

有一个邻居,自己独居了五六年。她在另一个城市安了家的儿子,说让她卖了老房子,然后他们合力买个大些的房子,一家人住在一起,方便照顾。

人老了,都会觉得孤独。听到这个提议,邻居就开始联系了房产中介。老房子并不好卖,过了两三个月没有动静,邻居的儿子又打来了电话,说是看中了一套房,让邻居也过去看看。

邻居同意了,儿子又问邻居手里还有多少存款,要是看房合适的话就先交了定金。于是,邻居把所有存款汇在了一张卡上,带去了儿子所在的城市。

那套房最终没有买,之后又看了几套,也没有太合适的。邻居就在儿子一家的邀请下,住了下来。

最初还算适应,大家相敬如宾。可是日子一久,矛盾就显露出来了。

作息时间不同、生活习惯不同、看问题的角度方式不同……住在一起,并没有邻居想象的那种子孙绕膝、其乐融融的景象。

反倒是她要过得小心翼翼,很不习惯。小两口上班、孩子上学之后,她还要料理家务、做一家人的饭菜,还不如她自己一个人过的时候轻松自在。

想出去转转,不认路,也没有老邻居可以聊天,闲逛。小两口回来后,儿媳辅导孩子作业、儿子接了私活补贴家用,也没有时间陪她闲聊。

看着儿媳辅导孩子作业,鸡飞狗跳,邻居的血压都升高了,不得不到小区楼下去坐坐。

后来,家里传来了有人想要买房的消息,邻居却犹豫了。最终,她把自己手里的存款给了儿子,自己还是回到了老房子住。

人老了,离子女近些,确实便利。但是要长久地住在一起,早晚会产生摩擦。

这不是子女孝不孝顺、老人慈不慈祥的问题,就像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非黑即白,而是存在灰色地带一样,夫妻之间都有矛盾,何况两代人。

《安家》中包子铺老夫妻的遭遇,给我们提了个醒。

包子铺老夫妻拼尽一生,每天凌晨起床做包子,攒钱给儿子在上海买了房。而这老两口,半辈子都挤住在狭小、闷热的包子铺里。

当他们的包子铺租期到了,老两口拖着行李想住进自己给儿子买的房时,却直接被赶了出来。别说同住,连借宿的资格都没有。

都说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实际上,当你老了,头发白了,往往陪伴你最久的是你的老伴,而非子女。

我们操了一辈子的心,有些父母为了子女甚至失去了自我。

其实我们的人生大可不必这样选择,父母和子女不过是场缘分,尽到各自的职责就好。无论怎样的爱,也不必把自己变成另一个人的附属。

子女长大了,就会有自己的家庭,形成自己的人格,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生活。

如果生育子女的初衷,只是养儿防老的话,那我劝你转换思想,否则很容易纠结、感伤,甚至怀疑人生。

龙应台在《目送》中,写过这样一段话,流传已久: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永远不可能活成完完全全独立的个体。所以我们会涉及到各种人际关系,夫妻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同事关系。

每一段关系都是为了相聚,而只有一种关系与生俱来,却是为了分离。那就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从最初的亲密,到最终的独立。当然,如果孩子飞累了,也会回归巢穴休息,但并不是永久地停留。当他们调整好自己之后,还会继续出发。

所以作为父母,要做好孤独的准备。当孩子成家之后,不要把自己和孩子的小家庭搅在一起,那样对彼此都没有益处,也都会成为彼此的负担。

当然,也并不是说子女和父母的缘分就断了。更多的是,在保持距离的基础上相互依存。

转换到实际中就可以理解为:人老了,不要选择与子女同住一片屋檐下,而是可以选择在子女居住地的附近,同一个小区或同一个片区内,或租或买一间房子。

既方便了彼此照顾,又预留了合理的安全交际空间。老人和子女,虽然是亲近的血缘关系,但仍然需要保护彼此的尊严和自由。

-END-

世界那么大,感谢你,可以看到我!

【文|唯唯安:笔有温度、为情发声,一个热爱文字的不典型写作者,邀请你共同感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