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评

《史晨碑》高清 单字 临习指导

时间:2022-04-19 07:42:44 热评 我要投稿

此文内容如下:《史晨碑》原石,碑阳明拓,碑阴选图,高清单字选图,临习指导,何绍基临本,邓散木临本

《史晨碑》是孔庙碑刻的珍品,碑文的风格为东汉后期汉隶走向规范、成熟的典型代表。

《史晨碑》原石

▲史晨碑山东曲阜孔府汉魏碑刻陈列馆经典碑刻

《史晨碑》全碑

▲史晨前碑(全)

▲史晨后碑(全)

《史晨碑》又称《史晨前后碑》, 两面刻均有刻文,碑身高173.5厘米,宽85厘米,无碑额。之所以称《史晨碑》是“前后碑”,是因为,两面所刻文字的时期并不一致。碑阳是前碑,全称为《鲁相史晨奏祀孔子庙碑》,刻于东汉建宁二年(169)三月。十七行,行三十六字。碑文记载当时鲁相史晨及长史李谦奏祭祀孔子的奏章。碑阴为后碑,全称是《鲁相史晨飨孔子庙碑》,记载了孔庙祀孔的事情。刻于建宁元年(168)四月。十四行,行三十六至三十五字不等。此碑在刻建宁元年刻文时将先刻的内容转向后面,致使后刻的内容在前面。

此碑用笔古朴浑厚,端庄典雅。碑文经历代摹拓,但保存几近完好,磨灭处非常少,笔画较清晰。历来被奉为隶书初学入门的门径。《前碑》的结字略显拘谨,不够伸张。而《后碑》的运笔及结字比较外拓放纵。总而言之,《史晨碑》的结字规整有度,在汉代隶书中属于平整一路的碑刻,可作为当时官方字体来看待。这也是其宜于初学的原因。

《史晨碑》帖页欣赏

《史晨碑》是孔庙碑刻的珍品,碑文的风格为东汉后期汉隶走向规范、成熟的典型代表。此碑用笔古朴浑厚,端庄典雅。碑文经历代摹拓,但保存几近完好,磨灭处非常少,笔画较清晰。历来被奉为隶书初学入门的门径。《前碑》的结字略显拘谨,不够伸张。而《后碑》的运笔及结字比较外拓放纵。总而言之,《史晨碑》的结字规整有度,在汉代隶书中属于平整一路的碑刻,可作为当时官方字体来看待。这也是其宜于初学的原因。

《史晨碑》虽非同年所刻,至于其书丹者也未能考证,但其前后碑字体如出一人之手,相传是东汉蔡邕所书。至于蔡邕的墨迹至今已然不存,至今所知蔡邕精工篆隶,尤其是隶书最为精善。他的隶书结字工整精细,中敛而四面拓张,波挑分明,呈方棱形,笔致古朴,神韵超绝,为汉隶成熟期方整平正一路书法的典型,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后世对于《史晨碑》的评价颇高,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碑学大兴的书法界,更是对汉代的碑刻推崇不已。如明代郭宗昌在《金石史》中赞道:“分法复尔雅超逸,可为百代模楷,亦非后世可及。”清时杨守敬《平碑记》中评价说:“汉代隶书并不是都是佳作,但是《史晨碑》的古厚气象是不可企及的。”可见,史晨碑的地位并非一般。

《史晨碑》高清单字选

《史晨碑》临习指导

石怀佐

笔画

《史晨碑》的笔画的书写方式主要以其纤细、虚和几近乎于秦篆的运动进行呈现。但它笔画书写给人以挺拔遒劲之感,笔画中透露着明显的古拙浑沉的气质。《史晨碑》起笔的“蚕头”意味并不十分明显,它大多以露锋着纸的用笔为主;但却能露而能藏,尖而寓圆,变化也就极为自然。不过,它对磔笔处的“雁尾”却非常地着重,一波三折的特色也较为典型。

隶书上承秦篆,用笔多带篆意,和楷书与行书的用笔是不同的。“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雁不双飞,蚕无二设”这些都是隶书的基本点画要求。在《史晨碑》中也遵循这样的规范。书写《史晨碑》时要求每一笔的起、行、收都要笔笔到位,一气呵成,干净利落。起笔的关键是要逆锋起笔,只有逆锋起笔,笔毫才能藏在点画之中,使得笔画饱满圆润。行笔的过程要铺豪逆势涩行,行笔中虽有迟涩的感觉但整体流畅,万毫齐力才能增加用笔的质感。收笔之时应根据需要调整方式,一者要送到即止,一者要送到后有承接下一笔的笔势,所以收笔时速度要适当放慢笔笔送到。

▲波磔

▲曲弧

隶书之中最具有特征性的笔画莫过于“波磔”和“曲弧”,在所有的隶书中,书写这两个笔画在用笔上基本相同,只是在行笔过程中角度和轻重略有区别。“波磔”书写时要注意起笔逆锋,行笔时速度稍快但要沉稳,略有提按的变化。行笔至中间后渐行渐按,收笔处重按调整好笔锋后向右上行笔。“曲弧”顾名思义,就是弯曲的笔画,既然弯曲,就要注意曲的程度如何,往往在弯曲时不会向左上方行笔,以免使得笔画分割的空间过于拘谨。收笔时要注意饱满圆润。

结体

隶书的结体是横向取势,左右开张,字形大都是扁平状。但是,汉字的结构很是复杂,字的笔画繁简不一。因此在书写时字的字形就要适当变化,不能都写得扁平,而是要顺其自然。如“书”、“晨”二字,硬要压扁,反而不甚美观。对于一幅作品来说,为了整体的效果,将某些字进行适当的调整是很有必要的。

结构的变化繁多,基本可以简单概括为三大类。一是对称型,二是不对称型,三是包围型。以下就简要对这三种类型进行分析。

对称型结构

对称型结构的主要特征就是强调其对称性,主要是左右对称的结构,在《史晨碑》里这种结构出现次数很多,书写这一类的字一定要找准中心线,左右两边的部分长度和重量上要大致相同,不能一边胜过另一边。如不然就如同天平一样会失去平衡,字的重心就会不稳。

“年”字就是典型的左右对称型结构,但在书写过程中进行了巧妙的安排使得整个字的重心平稳。左边部分横的部分要比右边多一个,这样就如同天平一边的东西放的多了,想要使得平衡就要使笔画少的一边的重量有所增加。所以在右边的“波磔”收笔处铺毫重按增加右边的重量感,以此使得两边平衡。

而“帝”字书写就比较简单,其结构左右重量非常均匀,中间的书画使两边几乎成对称状态。只是需要注意书写时不能将下面的书画写得“状如算子”,他们之间不是平行的,长短也不一样。书法艺术的美就在于能于同处见不同。

不对称结构

不对称的结构大都是左右大小不一,独体字,上下结构宽窄上有区别而造成的。书写这一类的字就要借助于各部分之间的对比关系进行分析才能写好。

“顿”是左右结构的一个代表,左右两边的高低错落,左边部分高出右边,而右部的下面比左边的还要靠下很多。左右两边的笔画粗细较均匀,因为“页”的内部两横书写较细使得右边在这么多笔画的情况下也不显粗重。

独体的“力”很是伸展,将曲画尽力左伸,在行笔过程中力量不断加重,左边的笔画显得厚重有力,而其他笔画则要写得瘦劲很多。

“荡”字书写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字头很明显是由下部托起的,并且字头的两边书画也因下部笔画的繁简程度做了调整。下面的部分就是左右结构了,可以参考“顿”字结构的一些原则来写。唯一不同的是,书写时还有多考虑与字头的关系。

包围机构

包围结构在整碑中主要是有半包围和全包围。书写全包围型的结构往往会在笔顺上产生错误,经常会出现先把整个外框部分写好,再填满整个内部。正确的笔顺应该是最后才把口封起来。

“罪”字本身不是包围结构,但在“史晨碑”中,很多的这种字被写成了包围型的,主要是将两边的笔画伸展成竖画。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两边的竖画并不是笔直的书写下来,书写中有弧度的变化,内部的“非”虽有雁尾,但不明显,没有过多的伸展。

全包围的“因”字内部的上横与右边的竖画有连接,这就形成了虚与实的变化,使得整个字更有韵味。相同情况的字还有“国”字。所以书写时要特别注意内部的笔画与边框的关系,即便内部不与边框连接,但边框书写也不会把所有的笔画都死死的连接在一起,为的就是“似断还连”的效果。

章法

《史晨碑》是汉碑中的代表之作,在章法形式上与摩崖石刻大相径庭,摩崖石刻是因山变化而有变化。《史晨碑》立于孔庙,自然书写要端庄秀丽,不能草草书刻失了庄重。所以评价《史晨碑》的章法可谓是气度典雅型。其章法的工整精致主要体现在三点之上。第一,字距行距都非常清晰;第二,就单个字而已,笔画结构书写细致精微;第三,整个碑板由这些精致的单字整齐排列更显的庄重典雅。对于初学者来说从《史晨碑》入手,无论是字形结构,还是大的章法布局,都是值得深挖和学习的。可以说《史晨碑》是学习汉隶规矩法度的必由门径。

历代书家有很多临习过《史晨碑》,他们的临作各有千秋,均值得我们学习。以下分别是清代何绍基和近代邓散木先生节临的《史晨碑》作品。这些作品皆忠实史晨原貌,属于精临,特辑录于此,供大家临习借鉴参考。

《史晨碑》邓散木临本选

《史晨碑》邓散木临本选

▍素材来源:书法空间

▍综合整理:书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