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评

豆瓣的命运轮回,本可以一骑绝尘,硬是把自己活活弄残了

时间:2022-06-23 04:24:59 热评 我要投稿

时光荏苒,2022年距离豆瓣成立已经过去了17年。

这个被视为中国文艺青年聚集地的网站,是中国互联网产业里第一个没有借鉴国外模式而自行开发的产品。

在风起云涌的互联网行业,豆瓣是一个异数,它特别长寿,有上亿死忠粉,但又长时间不赚钱。

现在提起豆瓣,很多人都只把它当做电影评分网站,看电影追剧之前先去查一下片子烂不烂,而最近几年的豆瓣也屡屡因为电影评分问题遭到质疑。

曾经的文艺小清新圣地在如今不少人的眼里似乎只有“打分水军”和“八卦制造地”的标签。

豆瓣看似还是那个豆瓣,然而却在一次又一次的变革中经受了不同声音的检验。

触摸品质,发现未来,欢迎观看十万个品牌故事之《豆瓣:文艺不死》。

2019年年初,豆瓣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中国现象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上映后,票房口碑双丰收,然而在豆瓣的电影评分却持续下滑。

影迷们质疑豆瓣恶意修改电影评分,报复性的跑到应用市场给豆瓣APP刷一星差评。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豆瓣第一次因为电影打分事件而受到质疑了。

早在2016年,电影《长城》上映时,就因为无数观影者在豆瓣上的一分差评,而导致豆瓣、猫眼电影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一篇《豆瓣、猫眼电影评分面临信用危机恶评伤害电影产业》发文引发争议,质问豆瓣、猫眼是否参与“故意操纵网站评分系统,给本土电影差评。”

之后猫眼电影主动取消了专业电影评分功能,处于舆论中心的豆瓣则一如既往地不为外界流言所扰,低调行事。

几次打分事件也让沉寂许久的豆瓣又再次回到大众视野。

时光退回到2005年,这是中国互联网的黄金时代。

各路大佬征战江湖,互联网世界风起云涌。

这一年,腾讯收购了张小龙的Foxmail,几年后,它孕育出的微信改变了几亿人的社交和生活方式。

百度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李彦宏身价超过九亿美元。

互联网的风吹得越来越大。

而此时,在北京一个胡同附近的星巴克里,多了一位30多岁的中年人。

一身休闲装扮,固定的每天下午,在店里点上一杯咖啡,带着一台脱了漆的苹果电脑噼里啪啦地敲代码。

几个月后,他一个人创立和运营的豆瓣网站上线了,当时网站叫“豆瓣评论”。

这个人,就是豆瓣的创始人杨勃,但网友们都亲切地叫他的网名—阿北。

那时阿北住在豆瓣胡同,所以他给网站注册了“豆瓣”这个名字,好记、上口又草根。

阿北从小就是我们口中“别人家的孩子”,16岁凭借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一等奖的资格,被保送进了清华大学物理学系。

1989年赴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物理学系攻读博士。

毕业后,在IBM担任顾问科学家。

和我们很多故事里提到的品牌创业家一样,阿北也觉得那种一眼就能看到头的工作和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于是他决定辞职回国创业。

刚开始,他想做旅游网站,连名字都想好了,叫“驴宗”,说给朋友听完后,朋友觉得市场太窄,所以放弃了。

因为爱看书,阿北将目标转向了书。

“如果有一个网站可以让大家共享观后感应该是一个有趣的事”,带着这样的想法,阿北把网站做出来了,这个网站,就是豆瓣。

创办1年后,除了阿北,豆瓣公司只有两名成员,还是兼职。

直到2006年2月豆瓣成立快一周年,阿北才迎来自己的第一个正式员工。

阿北与豆瓣也在业界被戏称为“一个人的豆瓣”。

最初的豆瓣只有一个功能—豆瓣读书,用户可以标记想看的书,看书评,再通过豆瓣去第三方购书平台买书。

网站上线第一天,就有人通过豆瓣转到当当网去买书。

阿北曾自豪地表示,豆瓣可能是中国互联网里面很少见的,上线第一天就有收入的公司。

随后豆瓣小组、豆瓣电影和豆瓣音乐等也出现在豆瓣的专栏上,豆瓣慢慢成为一个书影音三足鼎立的兴趣社区。

靠着这三个板块,豆瓣很快成为文艺青年们评论和交流的聚集地。

尤其是豆瓣网讨论度最高的豆瓣电影,帮助豆瓣快速地完成由小众精英到普通大众的转变,只不过豆瓣之后经历的风风雨雨也多聚焦于此。

大量优质内容的积累,也让豆瓣在互联网这个更迭很快的领域,保持了平稳的发展。

上线一年之后,豆瓣的注册用户就超过1万。

2006年,豆瓣就拿到了200万美元的融资。

2007年11月,豆瓣用户突破100万大关。

2009年,豆瓣用户达到千万。

随着用户量逐渐增大,更多的传奇开始在豆瓣产生,豆瓣用户鲍鲸鲸在小组里写下的第一神帖,拍成了票房黑马《失恋三十三天》,后来凭搞笑视频大红大紫的papi酱,也是当时的豆瓣用户之一,还有网友们津津乐道的豆瓣三大女神,晚晚,张辛苑和南笙……

2011年,豆瓣迎来了它的巅峰时期。

这一年,豆瓣完成了第三轮5000万美元融资,创始人阿北也在这一年宣布,豆瓣已经基本实现盈利。

之后,豆瓣开始了更加主动的商业化尝试。

2012年5月,豆瓣先后上线豆瓣阅读和电影购票功能,随后推出了付费版豆瓣电台Pro;2013年9月,豆瓣上线了豆瓣东西,进军电商领域;2016年6月,豆瓣宣布成立子公司 “飞船影业”,扶持青年导演创作;2017年3月,豆瓣上线了以营收为目标的豆瓣时间,进军知识付费领域。

只是这些商业化的步伐,沉重且迟缓,大多并未成功。

2012年,移动互联网开始兴起,面对全新的互联网场景和使用习惯,豆瓣将网站功能一一划分,上线了14个移动APP,然而过于精细的产品划分,割裂了产品的关联性,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不便,也导致了豆瓣顾此失彼,始终难以聚焦发力。

最终豆瓣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其他新产品的出现,一点点蚕食了自己的领地。

在失落了三年之后,2014年,一款名叫豆瓣的APP才姗姗来迟登录各大应用商店。

豆瓣的创始人阿北后来也亲口承认,豆瓣因为对自己的技术和产品过于自信,而错失了三年时间。

往昔PC时代文艺范聚集地的王者风光已经不再。

时至今日,豆瓣的第四轮融资迟迟没有到来,时有听说的上市消息也偃旗息鼓。

反而是豆瓣FM和豆瓣阅读在沉寂之后再入局,分别单独完成了来自腾讯和柠萌影业的融资。

虽然不像其他互联网公司那样强势,豆瓣也算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在商业化道路上前进。

只是在日新月异的平台竞争前,文艺的豆瓣太慢了。

微信公众号,微博知乎等自媒体平台兴起后,给用户带来的巨大流量和流量直接变现的财富,对以兴趣为导向的豆瓣,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用户流量和变现问题,一直围绕在豆瓣的发展路上,到现在,豆瓣似乎也没能找到一条大规模盈利的商业模式。

许多年来,豆瓣在中国互联网上就相当于精神乌托邦的存在,就像2016年豆瓣的首支宣传广告里,自称是“我们的精神角落”。

如今打开互联网,依旧会有类似“豆瓣评分最高的100本书”,“豆瓣排名最高的100本电影”,“豆瓣上那些神奇的小组”等这样的内容,被传得满世界都是。

有人曾说,豆瓣见证了论坛、博客、SNS、微博等一代又一代浪潮兴衰,自己却驻留在时空停滞的地方,颇有“山中方两日,人间已千年”的得道风范。”

2022年3月,豆瓣迎来了它的17岁生日。

这十四年,豆瓣由寂寂无名长成参天大树,而后又渐渐从互联网世界的喧嚣里回归平静。

但无论如何,我们仍想祝豆瓣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