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闻

北大韦神被嘲无房无车?一张“工资表”曝光,扒光当下社会最虚伪的遮羞布

时间:2022-08-27 09:22:32 热闻 我要投稿

你来晚了,戳蓝字一键关注 Kyle

回复“ 晚安 ”,可以获得一条特别的推送

文:蒋叔

首发:蒋三观(ID:jsgj3g) 

大家好,我是Kyle。

北大“韦神”又被顶上风口浪尖。

起因是,疑似一张北大“补贴工资表”流出。

韦东奕榜上有名。

补贴那栏写着, 无房教职工。

消息一出,键盘侠立刻群起而攻之。

有人阴阳怪气道:

“封神了,还买不起车和房,就问你们可不可笑?”

“还以为他年薪几百万,原来也只是个打工仔。”

更有人信誓旦旦地说,“他月薪才一万出头。”

事实真的如此吗?

很快,有知情网友称:韦东奕月工资收入快达到3万了。

如果属实,年收入36万,加上各种津贴,可能少则50万。

再结合北京的房价,买不起房并不奇怪。

但对韦东奕来说,房子很重要吗?

答案留到后面再揭晓。

韦东奕一心只沉浸在数学世界里。

可当大隐隐于市的天才,跟贪婪的流量相遇,注定有故事要发生。

韦东奕 走红,要从一个采访视频说起。

去年6月,记者在北大随机采访了一位男生。

视频中,男生左手提一个矿泉水瓶,右手拎着一袋馒头。

穿着朴素,头发凌乱,眼神似有迷离。 

横看竖看,都给人一种平平无奇的感觉,甚至有点木讷。

从“口齿不清”的言语中,得知他曾通过数学竞赛保送北大,拿过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金牌,在北大硕博连读,毕业后留校任教。

采访最后,记者让他给即将高考的学生送句祝福。

他思索许久,才略带羞涩地说:“加油,欢迎来到北京大学。我也不会说别的。”

一副“朴实无华”的形象跃然纸上。

可这不修边幅的形象,给他招来了“麻烦”。

有些网友直接上升人身攻击,对其外貌评头论足。

“我知道我为什么上不了北大了,我太帅了,口齿清晰,这都是阻碍我好好学习的绊脚石。”

还有人很狂妄地说,“除了学历,没一样比我强。”

虽无心走红,但避免不了成为舆论焦点。

随着视频广泛流传,人们才后知后觉,他居然是“神”。

原来,他就是韦东奕。

北京大学毕业生,现任北大助理教授、北大数学科学学院研究员。

还是数学天才,陈景润接班人,五百年才能出一个的传奇人物。

传说北大有四大“疯人院”,集结了各学科天才,而他就是来自头号“疯人院”。

故而, 他被北大学子称为“疯人院院长”、“韦神”。

但很多网友还是想不通,明明在顶尖学府任教,为什么形象如此“邋遢”?

这些疑问,从他的人生经历中,或许能窥见一斑。

关于“韦神”的传说,北大学子早有耳闻。

有一次,教授让韦东奕讲习题。

他唰唰两步走到台上,语速飞快,写满一黑板书。

题讲完了,可在座的学生们一脸迷茫。

学生们表示没听懂,要求教授重讲一遍,结果教授说:“我也没听懂……”

还有一次,教授带着韦东奕去上课。

向学生介绍韦东奕时,教授说:

“以后在数学题目上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我不懂的,可以问韦助教,如果他也不懂,那肯定是题目出错了。”

从那以后,他被“封神”,但他的传说远不止于此。

网上有很多韦东奕的上课教学视频。

视频里,黑板上写满字母,密密麻麻。

有网友说,“我只听懂了两个字,覆盖。”

但很快被打脸了,“哥,你没听懂,他说的其实是复概。”

韦东奕的厉害,已经超乎想象。

时间回到更早前,他已经触碰过天花板,以他名字命名了“韦东奕不等式”。

当时,他才高二。

所以,他被称为“神”一点都不奇怪。

但蒋叔深知, 他能成为“神”,不是奇迹,而是有迹可循的因果。

1991年,韦东奕出生于书香世家。

他父母都是高校教授。

父亲是数学教授,一位有声望的大家。

他对韦东奕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七岁时,父亲给韦东奕带回一本书《华罗庚数学学校》。

他爱不释手,沉迷其中,由此打开数学王国的大门。

老师们也察觉到他与其他学生不同。

比如,老师在课堂上解题,他会提醒老师说,“我有更简单的方法。”

说完,他洋洋洒洒写下解答方法,老师看得目瞪口呆。

但除了表扬和惊讶,没有人多想。

直到遇到恩师张永华。

当时,恩师给他出了几道题,他答得又快又好。

恩师发现他的天赋异于常人,“这是匹千里马。”

千里马终遇伯乐,他的传奇人生从此开启。

在国际上,韦东奕拿到第49届、第5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两届的金牌,两次都是满分。

要知道,他可是战胜了“神童”陶哲轩,斩获金牌。

而这些,还只是奇迹池里的“小浪花”。

到北大后,韦东奕的神话和传说,也带到了北大。

2010年,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上,他创造了“一个人单挑清华”的传奇。

这个竞赛,是国内水平最高的数学竞赛。

他还一举拿下其中四个项目的金牌及个人全能金奖。

北大学子不禁怒赞, “韦教主凭借一己之力,就碾压了我们的主要对手,清华和中国科大。”

顷刻间,他成为众人仰望的对象。

他的传奇人生,还在续写。

江湖上还流传着很多关于韦东奕的传说。

据说, 他每个月的生活费不超过300元。

平时不上网,除了查资料,没有微信,不看微博。

他注重环保,一般选择用1.5L的矿泉水瓶装开水喝。

同事以为是不舍得买,于是送他一个保温杯。

但他仍继续用矿泉水瓶,当被问起时,他说: “保温杯看着很贵重,舍不得用。”

还有一个原因是, 怕影响师德师风。

吃穿方面,他也不太讲究,上文采访视频里的他,一身黑衣,白开水加馒头,是常态。

认识他的人说:

“他是个很自律的人,经常看到他在食堂里吃着馒头,菜是豆腐等,比较清淡。

他的成绩很好,一年奖学金是超十万的。

但生活很朴素,衣服穿得简单,吃得也简单。”

真正的学识,从来不写在脸上。

在他身上看不到太多物质和欲望,只为数学而生。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会为自己的成就沾沾自喜,而是保持谦虚低调。

当被夸赞时,他总会说,“没有啦,不是这样的。”

但他会经常表扬别人:“你好厉害,很有水平。”

他喜欢去各个宿舍闲逛,把同学的书都扫荡一遍。

他还会和同学一起玩狼人杀,由于太正直,学不会撒谎,成了“游戏黑洞”。

韦东奕也许不是不懂人情世故,而是更希望沉淀下来,在数学世界里有更大的突破。

正如他恩师所言:

“他就是个天才,内心和思想十分纯粹,让他静下心搞研究,一定可以震惊世界。”

确实如此,大多数人都在泥泞里,但总要有人仰望星空。

而韦东奕,恰好就是其中之一。

但有些人并不认同。

比起成就,他们更热衷于评论他的皮囊。

“我想问一下,这样的男生在婚恋市场上会受女生欢迎吗?”

“这,能找到对象吗?”

“要是这样,我宁愿我儿子不上北大。”

“看这个样子,我真不敢再逼着孩子考大学了。”

看到这些言论,不禁感到后背发凉。

到底何为丑?何为美?有标准吗?

一个如此纯粹、专注的奇才,也逃不过被抹掉光环,扔进婚恋市场,对他评头论足。

一如买房买车,对他而言,这些东西意义何在?

这世间,人人生而不同。

有人光鲜亮丽,年入上千万,各个高级场所游刃有余;

有人天赋异禀,任由兴趣翱翔,哪怕朴素一生。

韦东奕属于后者,他活得纯碎,一箪食,一瓢饮,痴迷于数学。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不需要用华丽的外表来装饰。

可在喧哗的网络世界里,人们热衷先造神,再毁神。

令人们狂欢的,从来不是正义和功绩,而是谣言和诋毁。

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每想到这,我五味杂陈。

像韦东奕这样的人,百年一遇,是我们的幸运。

但与此同时,我们要还他以尊重,少点嘲讽。

这也是他所希望的。

采访时,他坦言: “我不在意外界的评论,但希望不被外界打搅,因为感觉怪怪的。”

天才,需要被善待,需要被保护。

唯有这样,他才能摒弃尘世杂念,转身继续遨游求知世界。

点亮【赞+在看】,一起护送韦东奕奔赴属于他的星辰大海。

◆作 者:蒋叔,超爱生活,超爱码字,写男欢女爱,也写人生百态,一个内心温暖的睿智大叔。文章首发于蒋三观(ID:jsgj3g)。本文图片来源 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交流咨询微信:kylehello003

◆很多读者说想和我有更多交流,欢迎添加我的私人微信:

#Kyle#有话说

这世间,人人生而不同。 有人光鲜亮丽,年入上千万,各个高级场所游刃有余; 有人天赋异禀,任由兴趣翱翔,哪怕朴素一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