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07年河南农村拆迁,老头成最牛“钉子户”,请来建筑专家鉴定古宅

二〇一七年八月,几个爱好历史的年轻人站在任家古宅的大门前,他们并不着急进门,反而对门口的栓马桩起了浓厚的兴趣,“哇,这可真是古时候的高门大户呀,这么多栓马桩!”

一个年轻人一时来了兴致,仔仔细细的数了一下,发现在任家古宅门口,居然有多达三十多个拴马桩!

“听说这里还差点被拆迁了呢!”另一个年轻人感慨地说,“幸好还是留下来了,这样的古建筑要是被拆了就太可惜了!”

古宅的历史

的确,任家古宅完工于清嘉靖年间,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东史马村,这座古建筑到现在已经有二百八十多年的历史了。

在接近三百年的时间里,这座古建筑保存的相当好,是不可多得的文化历史珍贵资料。

说起任家古宅的祖辈,真正是古时候的高门大户。

早在清乾隆年间,任家的一位祖先任君选就开始着手修建这座大宅院,不过因为各种原因,这座大宅院并没有很快建成。

一直到了任君选的曾孙任德润这一辈才算竣工,从开始修建到完工一共花费了60多年。

任家世代在清朝廷为官,任德润更是道皇帝时期的一位二品高官。因为政绩突出,得到过皇帝赏赐的牌匾“辅翼国政”。

所以,这样一个家族的住宅,肯定是大费心思,不管是门窗装饰还是建筑的规划,都非常细致精巧。

在大宅子刚刚落成的时候,就已经相当有规模,院子和住宅占地已经超过了二十亩。

当时一共有五进院落,在大宅的东边有一个很大的花园,这个花园的占地面积就有十多亩地。

可想而知,当时的任家人在这座大宅院上花了许多心思和金钱。

后来,因为任家一直有人在朝为官,所以不断的在扩建宅院。

到了任德润的时候,又在原先宅子的基础上多加了两进院落,整个宅子的面积已经超过了三十亩地。

道光皇帝时期已经是晚清时期,随着整个国家的命运改变,任家自然也渐渐衰落下去。

慢慢的,这个庞大的家族开始分化,家族产业也随之一点点被分了出去,其中自然也包括这个大宅院。

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曾经的大家族都已渐渐没落,不少祖辈居住的祖宅被卖出、改建。

国家经济和基础建设不断的发展,城市化越来越大,许多原本是农田和乡村的地方,现在已经成为高楼林立的繁华地区。

在走过200多年的时光后,任家古宅也来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间点。

此时,原本一共有七进院落的任家大宅,早就由于分家等原因,缩小到只有两个完整的院落了,其他部分已经改建或者变卖。

此时,这两个院落的主人正是,从小就住在东史马村的任金岭。

就在本世纪初,东史马村的居民们得知了一个令他们非常高兴的消息:这一带要拆迁了。

这就意味着居民们不但能够得到赔偿款,还能够换上新房子!一时间,大家都在研究拆迁政策,兴奋得憧憬着以后的生活。

大家可能都知道,城市扩张的时候,有可能会出现大规模拆迁的事,一些拆迁户因为拆迁赔偿可以说一夜暴富,网上甚至还调侃的出现了“拆二代”之类的玩笑。

意思就是说只要家里有拆迁房,那么也可以跟富二代相媲美了。所以拆迁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件好事,但是有一些人却并不是这么想的。

比如此时任家古宅的主人任金岭,在得知可能被拆迁后,他却开始犯愁了,因为他一点也不希望这座镌刻着历史痕迹的老宅子,就这样被拆掉。

这里是他生长的家,往上数,已经有七代任家人居住在这这里。

更重要的是,任金岭认为,这样的老宅子不应该湮没在拆迁中,不管是建筑本身还是其承载的意义,都是值得好好保留的。

不过城市开发的进度不会因为任金岭一个人的想法就停滞下来,很快就有开发商的工作人员来到村里,开始一家一户的商量拆迁的事。

当对方找到任金岭的时候,告诉他,因为老宅面积较大,所以任家能够得到比别人更多的赔偿款。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任金岭一口回绝了拆迁的要求。

费尽心思保古宅

任金岭表示,这个大宅院既然传到了自己手上,那么他一定不会为了钱就把祖宅卖掉。

当时开发商以为任金岭只是以此为条件,想要提高赔偿款,所以曾经开出了很高的价格,据说还曾经提出过1亿元人民币的赔偿金额。

不过任金岭却说,不管是给多少钱都不同意拆迁。

当时由于对方态度不好,所以任金岭还曾经说过气话:就算是给100亿都不会同意!

在他内心深处,这虽然是赌气说的话,但是也的确是他真实的想法。

在他心目中,这座古老的宅院是任家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是整个家族兴衰的见证者,怎么可能因为钱而轻易放弃?

任金岭一直非常爱惜自己的祖宅,虽然这个大宅院是精心修建的,但是也毕竟有了200多年的历史 ,宅院内很多砖石和木材已经在岁月的长河中变得脆弱腐朽。

任金岭把这些情况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专门去学习了木工和雕刻等技巧,亲自动手修复了许多损伤的地方。

但是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当年还有村里的其他老宅子,慢慢的都被拆除了。

任金岭非常担心同样的命运会降落在任家老宅身上, 于是特意找到相关部门,希望有专家来考察这座有280年历史的古宅,从学术角度证明这个宅子是值得被保护起来的 。

相关部门在接到任金岭反馈的情况后,也非常重视,很快就有考古专家和建筑专家到访,进行详细的实地考察工作。

当专家们来到之后,眼前的这座古宅让他们感到十分惊讶,因为能够如此保存完好的清代中晚期建筑并不多见。

虽然在彼时曾经有不少高官在家乡修建大宅院,但是他们大都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就算有一部分保留下来,也并不完整。

在历史学和建筑学的角度来看,像任家古宅这样的古建筑,对于研究清代中晚期的建筑风格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专家们在得知任金岭曾经拒绝拆迁之后,都纷纷觉得万分庆幸:“确实拆不得啊!”像这样的古建筑,如果被拆了就太令人扼腕了。

专家们的意见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2009年,郑州市的相关部门认定任家古宅是保护单位,因此也不能被拆迁。

任金岭一家总算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看来这座延续了200多年的大宅院还能继续矗立在这里。

当然开发区其他地方的房屋和道路修建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一些人在看到任家古宅岿然不动的时候,还以为是一家不愿意拆迁的钉子户。

一时间网上的各种传言沸沸扬扬,有的人说任金岭是最牛钉子户,还有的人说就算开发商给出了100亿的价格,任金岭也没同意拆房子。

不过这些传言对于任金岭来说都不重要,首先让他感到欣慰的是,自家祖传的房子总算是能够合法合理的保留下来。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周围的施工没有给他们带来任何麻烦,实际上当周边地块在施工的时候,任家人是经受了一段很不愉快的日子。

周围的施工工地上每天都沸反盈天,各种各样的机器不断轰鸣,家里和四周都是尘土飞扬。

而且更糟糕的是,由于来来往往的人,很多老宅里的一些老物件常常被人顺手牵羊。

到了2016年,周围的扩建工作还在进行中,此时工程车已经开到了任家古宅的东边。

在施工过程中,任金岭认为对方已经进入了古宅的范围内,特意跑去提出这个问题。双方就此发生了冲突,不但工地停工,就连警察也被惊动了。

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任金岭找到了郑州市文物局,希望对方能够给予任家古宅一些帮助。

我国的各级政府部门一向相当重视文物保护工作,特别是河南这些历史底蕴深厚的省份。

在大家一起研究后决定,将任家古宅进一步升级为一个博物馆。

2017年,在任家古宅门外,挂起了一个崭新的牌匾:“郑州天祥博物馆”。

在这个博物馆里,任金岭以及妻子、女儿、儿媳等人,就分别担任馆长、讲解员等工作。

那么为什么这个博物馆被命名为“天祥博物馆”呢?这当然也和任家古宅的一段历史有关。

天祥博物馆

以前,这里其实叫做天祥寨,在战乱年代,人们的生活过得很艰难,如果再遇到旱灾、洪灾或者虫灾,几乎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

任家是一方大族,可以调动更多的人力物力,于是就在寨子周围修建起防护墙来保护当地百姓。

防护墙修好之后,一块刻着“天祥寨”三个大字的石匾挂在了北门上。

后来,天祥寨的围墙都被损坏殆尽,那块石匾也被拆下来扔到了野地里。任金岭对这一段过往知之甚详,他一直想要找回天祥寨的石匾。

2012年,村里的拆迁和修建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任金岭看见到处都有大型设备在挖掘,于是就跟着四处转悠,看看能不能找到石匾的踪迹。

功夫不负有心人,过了几天,还真让他给找到了!

虽然已经有些破损的地方,但主体基本都还保存着。 现在,这块石匾就放在博物馆最大的展厅里。

在博物馆的展厅里,除了摆放着这块代表着任家古宅历史的石匾,还有一些别的珍贵文物。

例如一些精美的古建筑部件,其中也包括斗拱。

对中国古代建筑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特有的部件,很多历史悠久的建筑之所以能存留至今,就是由于这个部件的存在。

虽然任家古宅现在只剩下了两进院落,但是之前在拆除别的院落时,任金岭把那些精致的木质部件都完好的保留了下来。

现在它们陈列在展厅内,默默的向大家展示古人的智慧和历史的沧桑。

在展厅内还有一件非常独特的绿色笔筒,笔筒上的图案是荷花,但是与其他荷花图案不同,这个荷花是向下盛开的。

在古时候只有文人雅士才会使用笔筒,之所以做出荷花向下盛开的图样,其寓意是文人们要低调求学低调做事的意思,这也是任家一直以来所宣扬的谦虚精神。

在另一个展厅里,悬挂着一件用镜框裱起来的清代蟒袍。

乍一看蟒袍和龙袍十分相似,但其实是有很大区别的。

这件展厅里的蟒袍上,一共绣了八只蟒。从这件衣服上就可以看出蟒袍和龙袍的差别,龙袍自然只有皇帝能穿,颜色也是明黄色。

而蟒袍并不是清代官员的制服,而是一种表示皇帝嘉奖的恩赏。

袍服上所绣的蟒为四爪,而龙则为五爪。现在摆在天祥博物馆展厅内的这件蟒袍也是五爪,这是皇帝赏赐给任家先祖的“五爪”蟒袍。

这样的衣服质量当然远远赶不上龙袍,颜色也只能是蓝色或者是青色。

除了这些比较重要的文物,在博物馆里还保存着许多清代时期使用的瓷器、生活用品以及文具等等。

任家古宅内,木雕和砖雕也相当精致,各种各样的纹饰被匠人们雕装饰在门楣和门框上,这样的工艺现在已经不多见。

在天祥博物馆内,大家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作为一个私人博物馆,任金岭决定一直免费让大家参观。

现在剩下的两进院落,前院是博物馆的各个展厅,而后院则是任金岭以及家人生活的地方。

结语

任家古宅从落成至今,已经经历了200多年的岁月沧桑。

现在在古宅周围都是崭新的高楼大厦,这座保留着历史痕迹的老宅子,将以天祥博物馆的身份继续伫立在这里,任家的后人们也将继续守护这座珍贵的老宅院。

-完-

编辑 | 阿琰

搜索建议:
热传

 《惊雷》风波具体是怎么回事?

谢邀,我是情感领域创作者@情感MIX大叔 我来回答你的问题。《惊雷》这个事件爆发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有一些网友是目睹了事件发生的全过程。但也有一些吃瓜群众 一脸懵...(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