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树的三个特点(白杨树图片和特点) (一) 小雨点儿找妈妈 风来了,小雨点儿想妈妈了。于是,她就问风婆婆:风婆婆,风婆婆,我妈妈在哪里? 风婆婆指着一朵云说:可能在那儿吧! 小雨点儿飘哇飘,飘到了云层,问:云阿姨,云阿姨,你是我妈妈吗? 云层回答:不是,孩子。你往下落,就会找到妈妈。 小雨点儿沙沙沙,不一会儿就滚落到地上。 这时,一个温暖的声音响起来:孩子,你终于回到妈妈的怀抱啦。 1。小雨点儿找妈妈,她先问了,又问了。(4分) 2。小雨点儿的妈妈是()。(2分) 大雨点儿大地小河 3。小雨点儿回到妈妈的怀抱后,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4分) (二) 我画了个绿绿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高山、田野、街道、校园,到处一片清凉。 1。选文共有()句。(2分) 2。作者为什么要画一个绿绿的太阳呢?在正确答案后面画。(4分) 太阳是绿色的。() 绿色的太阳好看,人们喜欢。() 因为夏天非常炎热,我画个绿绿绿的太阳,让大地一片清凉,人们就不会再感到炎热了。() 3。你觉得选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愿?(4分) 参考答案 (一) 1、风婆婆云阿姨 2。 3。示例;妈妈,我终于找到你啦! (二) 1。2 2。 3。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不受炎热的折磨,能舒舒服服、清清爽爽地过夏天的心愿。 二年级 (一) 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他仔细观察,只见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列宁走到那所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就是那个养蜂的人。 1。这段话共有()句。 2。列宁一边走一边(),发现()。 3。列宁能找到养蜂的人,是因为他()。 4。你想对列宁说些什么?把它写下来。 (二) 猫的舌头上有肉刺(c),它经常用舌头理理身上的毛。狗的舌头再天热时总是伸(shn)出来帮助散(sn)发身体中的热量。啄木鸟的舌头是细长的,能把害虫从洞里钩出来吃掉。动物的舌头是多么奇妙(mio)啊! 1、这段话有句。 2、写了、、三种动物。舌头的作用。 3、请用画出啄木鸟舌头作用的句子。 参考答案 (一) 1、3 2。看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 3。仔细观察 4。略 (二) 1、4 2、猫、狗、啄木鸟 3、略 三年级 (一) 翠鸟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芦杆上了。他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1、填空。(2分) 这两个自然段具体描写翠鸟()的事,说明翠鸟()的特点。 2、用在第二自然段中,划出描写翠鸟捕鱼时动作的句子。(分)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等候()锋利() 、仔细读一读划线的句子,这个句子告诉我们翠鸟的眼睛()。(分) (二)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五月,正是它摆开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婆娑(su)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 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它的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它总爱三只一群、五只一伙地生长着。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黄了。来过这里的人都会对家乡的银梨赞不绝口。 走进果园,微风阵阵,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当好客的主人把又大又甜的银梨送给你品尝时,你就会知道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可口极了,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媲(p)美。 我爱家乡的银梨。 1、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内。(2分) ()的细雨()的露珠()的绿叶()的海洋 2、把写银梨果特点的词语按要求填在横线上。(2分) (1)形状: (2)颜色:开始呈,后来 3、用画出一个比喻句。(1分) 4、短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银梨的,表明时间的词语有:阳春三月、、。(1分) 5、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上。(1分) 6、从文中选一个你认为用得最好的词语写在下面,并造句。(2分) 参考答案 (一) 翠鸟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芦杆上了。他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1、填空。(2分) 这两个自然段具体描写翠鸟(捉鱼)的事,说明翠鸟(机灵、灵活)的特点。 2、用在第二自然段中,划出描写翠鸟捕鱼时动作的句子。(分)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等候(等待)锋利(锐利) 、仔细读一读划线的句子,这个句子告诉我们翠鸟的眼睛(锐利无比)。(分) (二) 家乡的银梨树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五月,正是它摆开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婆娑(su)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 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它的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它总爱三只一群、五只一伙地生长着。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黄了。来过这里的人都会对家乡的银梨赞不绝口。 走进果园,微风阵阵,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当好客的主人把又大又甜的银梨送给你品尝时,你就会知道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可口极了,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媲(p)美。 我爱家乡的银梨。 1、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内。(2分) (蒙蒙)的细雨(甜润)的露珠 (婆娑)的绿叶(银色)的海洋 2、把写银梨果特点的词语按要求填在横线上。(2分) (1)形状:扁圆扁圆的 (2)颜色:开始呈淡绿色,后来变黄了 3、用画出一个比喻句。(1分) 4、短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银梨的,表明时间的词语有:阳春三月、五月、中秋时节。(1分) 5、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上。(1分) 6、从文中选一个你认为用得最好的词语写在下面,并造句。(2分) 赞不绝口:同学们对小明漂亮的钢笔字赞不绝口。 4年级 (一) 三月桃花水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啊,河流醒来了!三月的桃花木,舞动着绚丽的朝霞,向前流淌。有一千朵樱花,点点洒在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三月的桃花木,是春天的竖琴。 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那细白的浪花,敲打着有节秦的鼓点;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咚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那急流的水浪声,是在催促着村民们开犁播种啊! 三月的桃花木,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片片花瓣;边疆看见村庄上空,很早很早,就升起了袅袅炊烟 比金子还贵啊,三月桃花水!比银子还亮啊,三月桃花水! 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木,叫人多沉醉。啊!掬一捧,品一口,让这三月的桃花水盛满我们心灵的酒杯。 1、理解短文内容填空。 (1)第一自然段作者把比作了铃铛、丝绸,写出了河水的情景。 (2)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淌。这是一种的写法,写出了 。 2、感悟全文,请你从三个方面说说桃花水的美。 3、看到这么美的三月桃花水作者会是怎样的心情? 4、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说说你聪明镜中看到了哪些景物。我看见 ;我还看见 5、写一句关于春天的谚语。 (二)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十几年前,一位年轻的摄影爱好者深入大别山地区采访希望工程。在安徽省金寨县,他遇到了一群每天跋涉30里路求学的孩子,在众多孩子中间发现了一双闪亮的大眼睛。这个大眼睛的小女孩年龄最小,最叫他担心,因为她上学走的是蜿蜒的山路,其中一段还在一座大水库上面。可是,这个大眼睛的小姑娘十分坚强,不管刮风下雨,她总是按时到校。这位记者十分感动,一天早晨,他随着这个孩子走进教室,拍下了《我要读书》这张极具感染力的照片。从此,照片中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打动了无数的热心人,也在小朋友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看,这双大眼睛,是那样明亮,那样专注。它注视着前方,生怕漏掉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每一个字,生怕漏掉老师讲的每一句话 你看,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虽然清晨教室光线并不明亮,虽然她上学前连梳头洗脸的时间也没有,可是就连这样的学习机会她也担心会失去 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你,看着我,向我们讲述着成千上万濒临失学的儿童的故事。 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大人,看着孩子,看着所有人,从心灵深处唤起人们的同情和关心。 这幅照片发表后,大眼睛很快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标志。这双忧郁而充满渴望的大眼睛激起了海内外千百万人的爱心,无数援助之手伸向了渴望求学的孩子们。无数同龄的孩子也自愿向贫困地区的孩子捐献文具图书,把省下来的零花钱积攒起来援助小伙伴。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希望工程开展十年后共收到捐款17。82亿元人民币。220。9万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重返校园,贫困地区崛起了7549所希望小学。因此,希望工程被公认为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为改变教育落后面貌所付出爱心的一块丰碑。 直到今天,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还在注视着人们,召唤着更多的人投入到希望工程当中,激励着千百万孩子更加努力学习。 1、课文题目中的大眼睛加上了引号,其作用是() A、特定称谓B、着重指出C、表示引用 2、阅读第1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 (1)大眼睛是怎样读书的? (2)记者为什么要拍摄这张照片? 3、课文是怎样描写大眼睛的?从第2~5自然段中各找出一个关键词语。 4、第2自然段中的两个生怕写出了小女孩。第3自然段中加点词语虽然写出了学习条件的,可是说明了小女孩对的渴望,以及内心充满的原因。 5、这双大眼睛还生怕什么呢?展开想象写一写。 6、用和从文中分别画出一个排比句和一个比喻句。 7、大眼睛为什么能成为希望工程的标志? 8、你了解希望工程吗?你曾经为它做过什么呢? 附参考答案 (一) 1、 (1)三月的桃花水融化,欢快地向前奔腾 (2)拟人河水映照着朝霞向前流动的情景 2、 (1)美在有声 (2)美在有色 (3)春水如油,滋润万物,美在有情。 3、惊喜、高兴、激动。 4、提示:写出能代表春天的特点的句子。 5、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答案不唯一) (二) 1、A 2、(1)可从每天跋涉30里路、走的是蜿蜒的山路、其中一段还在一座大水库上面、刮风下雨是常有的事、年龄最小等方面抓住十分坚强这个词语来回答 (2)可抓住十分感动感染力打动几个词语 3、专心渴望讲述唤起 4、对知识的渴求艰苦知识忧郁 5、(略) 6、(略) 7、第6自然段 8、如果学生只答出其中一个问题,也可给满分 5年级 (一)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这首诗是()代诗人()的作品。(2分) 2、从诗中找出两对反义词下来。(2分) ()()()() 3、你还知道哪句诗中也隐藏着反义词?请写出这句诗。(2分) 4、有时候,人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这首诗中:一句也是说的这个道理。(2分) 5、《题西林壁》的意思是()(1分) A、以西林壁为题 B、题写在西边树林里的诗 C、题写在西林墙壁上的诗 D、题写在庐山北麓西林寺的墙壁上的诗 6、解释词语意思(2分) 不识: 缘: 7、写写后两句诗的意思(2分) (二)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就很快地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遇到风沙还是雨雪,()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那么坚强,不软弱,()不动摇。 1。这段话选自课文《》。(1分) 2。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1分) 3。这段话中写了、、、这样几种自然灾害,相信你还能写出至少两种来:、。(3分) 4、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的三个特点:(3分) (1) (2)(3) 5、文中画线的句子是()(1分) A、外貌描写 B、神态描写 C、动作描写 6、这段话运用了的写法,借赞美白杨树赞美了。(2分) (三) 最佳的小路 世界著名建筑大师格罗培斯设计的迪斯尼乐园,经过了3年的施工,马上就要对外开放了。然而各景点之间的道路该怎样联络还没有具体的方案。施工部打电话给正在法国参加庆典的格罗培斯大师,请他赶快定稿,以便按计划竣工和开放。 格罗培斯大师从事建筑研究40多年,攻克过无数建筑方面的难题,在世界各地留下了70多处精美的杰作。然而建筑中A微小得不值得一提的一点路径设计却让他大伤脑筋。对迪斯尼乐园各景点之间的道路安排,他已修改了50多次,没有一次是让他满意的。接到催促电报后他心里更加焦躁。巴黎的庆典一结束,他就让司机驾车带他去了地中海海滨。他想清醒一下,争取在回国前把方案定下来。 汽车在法国南部的乡间公路上奔驰,沿途是法国著名的葡萄产区,漫山遍野是当地农民的葡萄园。一路上他看到人们将无数的葡萄摘下来提到路边,向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吆喝,然而很少有人停下来。当他们的车子进入一个小山谷时,发现在那里停着许多车子。原来这儿是一个无人看管的葡萄园,你只要在路边的箱子里投入5法郎就可以摘一篮葡萄上路。据说这座葡萄园主是一位老太太,她因年迈无力料理而想出这个办法。起初她还担心这种办法能否卖出葡萄。谁知在这绵延百里的葡萄产区,她的葡萄总是最先卖完。她这种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大师格罗培斯深受启发,久缠在他心头的难题终于迎刃而解。格罗培斯B出乎意料的高兴,连忙让司机调转车头返回巴黎。 回到住地,他给施工部发了一封电报:撒上草种提前开放。施工部按要求在乐园撒了草种,没多久,小草出来了,整个乐园的空地都被绿草覆盖。在迪斯尼乐园提前开放的半年里,草地被踩出许多小道,这些小道有窄有宽,优雅自然。 第二年,格罗培斯让人按这些踩出的痕迹铺设了人行道。1971年在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1。、给红色的字注音(2分) 吆喝()看管()撒种()铺设() 2。、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2分) 糊涂()粗俗() 3。、将短文中画的部分各用一个成语代替。(2分) A、 B、 4、对迪尼斯乐园各景点之间的道路安排,他已经改了五十多次,可没有一次是让他满意的。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2分) 参考答案 (一) (一)1、宋代,苏轼 2、远近高低 3、(任意一句都可)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无声。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当局者迷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D 6、不识:不知道 缘:因为 7、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我自己身在庐山之中。 (二) 1、《白杨》 2、不管不管总是也 3、风沙雨雪干旱洪水泥石流沙尘暴(答案不唯一) 4、(1)高大挺秀(2)适应性强(3)不惧灾害(意思对即可) 5、B 6、借物喻人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建设者 (三) 1、hknsp 2、清醒优雅 3、微不足道喜出望外 4、格罗培斯工作一丝不苟,严谨负责。 5、因为迪斯尼乐园路径的设计是从实际出发,尊重游客的选择,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所以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6年级 (一) 下一次就是你 阳光的温暖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微弱的生命! 有一个女孩对足球十分痴(ch)迷,一个偶然机会,她被父母送到了体校学踢足球。 在体校,女孩并不是一个很出色的球员,因为此前她并没有受过规范的训练,踢球的动作、感觉都比不上先入校的队友。女孩上场训练踢球时常常受到队友们的嘲笑,说她是野路子球员,女孩为此情绪一度很低落。每个队员踢足球的目标就是进职业队打上主力。这时,职业队也经常去体校挑选后备力量,每次选人,女孩都卖力地踢球,然而终场哨响,女孩总是没有被选中,而她的队友已经有不少陆续进了职业队,没选中的也有人悄悄离队。于是,平时训练最刻苦认真的女孩便去找一直对她赞赏有加的教练,教练总是很委婉地说:名额()不够,下一次就是你。天真的女孩似乎看到了希望,树立了信心,又努力地接着练了下去。 一年之后,女孩仍没有被选上,她实在没有信心再练下去,她认为自己虽然场上意识不错,但个头太矮,又是半路出家,再加上每次选人时,她都迫切希望被选上,因此上场后就显得紧张,导致平时训练水平发挥不出来。她为自己在足球道路上黯(n)淡的前程感到迷茫,就有了离开体校的打算。 这天,她没有参加训练,而是告诉教练说:看来我不适合踢足球了,我想读书,想考大学。教练见女孩去意已决,默默地看着她,什么也没说。然而,第二天女孩却收到了职业队的录取通知书。她激动不已地立马前去报了到。其实,她骨子里还是喜欢着足球。女孩这次很高兴地跑去找教练了,她发现教练的眼中同她一样闪烁着喜悦的光芒。教练这次开口说话了:孩子,以前我总说下一次就是你,其实那句话不是真的,我是不想打击你而告诉你说你的球艺不精,我是希望你一直努力下去啊!这个女孩就是获得20世纪世界最佳女子足球运动员称号的我国球星孙雯。 1给下列词语中红色的字注音。(4分) 微弱()职业() 委婉()闪烁() 2立马的意思是立刻,类似的词语还有。(写出3个即可)(3分) 3下面句中红色的词语可用哪个词代替?请将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中。(4分) a着迷 b致使 c渺茫 d闪耀 e欢喜 f婉转 (1)有一个女孩对足球十分痴迷。() (2)教练总是很委婉()地说:名额不够,下一次就是你。 (3)她都迫切希望被选上,因此上场后就显得很紧张,导致()平时训练水平发挥不出来。 (4)她发现教练的眼中同她一样闪烁()着喜悦()的光芒。 4每个队员踢足球的目标是()(2分) A锻炼身体 B调节生活情趣 C进职业队打上主力 D赚大钱 5文章开头写道:阳光的温暖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微弱的生命!结合孙雯的经历选出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2分) A阳光能照到地球上的每个角落。 B失败是成功之母。 C成功会青睐每一个付出努力的人。 D只要相信自己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二) (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有所(),有所(),有所()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选词在文中填空。 发明发现成就创造 2、发现真理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举了三个事例,分别是 3、读读划横线的句子,写下自己的感受。 (2) 20世纪30年代,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即使是坐公共汽车你也要永远坐在前排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者太难了之类的话 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的要求可能太高了,但他的教育在以后的年代里被证明是非常宝贵的。正是因为从小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 玛格丽特上大学时,学校要求学五年的拉丁文课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的精神,硬是在一年内全部学完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考试成绩竟然名列前茅。 其实,玛格丽特不光是学业上出类拔萃,她在体育、音乐、演讲及学校的其他活动方面也都一直走在前列,是学生中凤毛麟角的佼佼者之一。当年她所在学校的校长评价她说:她无疑是我们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她总是雄心勃勃,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 正因为如此,四十多年以来,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才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就是连续四年当选保守党领袖,并于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坛长达11年之久,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永远都要坐前排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激发你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在这个世界上,想坐前排的人不少,真正能够坐在前排的却总是不多。许多人所以不能坐到前排,就是因为他们把坐在前排仅仅当成一种人生理想而没有采取具体行动。那些最终坐到前排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不但有理想,更重要的是他们把理想变成了行动。 一位哲人说过:无论做什么事情,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撒切尔夫人的父亲对孩子的教育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1第一自然段中空白处缺少标点,请你加上。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凤毛麟角: 难以置信: 3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 4、下边这段话应该加在第段和第段之间。 在以后的学习、生活或工作中,她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事事必争一流,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坐在前排。 5作者列举玛格丽特的哪些行动来说明她实践着永远坐在前排?6、用画出最能代表作者观点的句子,并谈谈这句话给你的启示 参考答案 (一) 1ruzhwnshu 2立即即刻马上 3(1)a(2)f(3)b(4)de 4C 5C (二) (1) 1、发现发明创造成就 2、3、略 (2) 1、:,,,,。。 2、 3、略 4、下边这段话应该加在第2段和第3段之间。 5、她用一年时间学会了本该五年级学会的拉丁文,并且成绩名列前茅。在体育、音乐、演讲、活动中也是佼佼者。最终成了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任女首相。 6、略。
造句:白杨树的三个特点白杨树图片和特点
造句:白杨树的三个特点白杨树图片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