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关于马踏飞燕的简介(马踏飞燕是什么朝代的)

中勇2021年9月摄于甘肃省博物馆

马踏飞燕

铜奔马,又名马踏飞燕、马超龙雀等,为东汉青铜器,国宝级文物,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为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铜奔马通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1厘米,重7.3千克,造型矫健精美,作昂首嘶鸣,疾足奔驰状,显示了一种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是中华民族伟大气质的象征。

奔马三足腾空、一足超掠飞鸟的瞬间,飞鸟回首惊顾,更增强奔马急速向前的动势,全身的着力点集注于超越飞鸟的一足之上,准确地掌握了力学的平衡原理,具有卓越的工艺技术水平。

1983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96年被国家文物局专家组鉴定为国宝级文物;200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展览的珍贵文物。

中勇2021年9月摄于甘肃省博物馆

中勇2021年9月摄于甘肃省博物馆

注:

1969年9月10日,甘肃武威新鲜人民公社新鲜大队第13生产队的村民挖防空洞,无意间发现一座有大量青铜俑的古墓。很快,墓葬中的各种殉葬品被送到了大队部。此事被新鲜公社书记了解后,他阻止了文物的变卖和毁坏,并向上级政府反映。

1969年12月,甘肃省有关部门决定,将雷台出土的文物全部上调甘肃省博物馆保存。

1971年9月19日,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偕夫人于立群陪同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宾努首相带领的政府代表团访问我国西北地区时,专门参观了甘肃省博物馆,仔细查看了雷台汉墓出土的这批青铜俑,当他看到铜奔马后,发出了天马行空,独来独往,就是拿到世界上去,都是一流的艺术珍品的感慨。郭沫若到回北京后立即向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详细介绍了这批青铜俑,尤其是铜奔马的情况,并当场商定马上将这批文物调京,充实北京故宫正在举办的全国出土文物展。

铜奔马在京展览后,立刻震动了史学界和考古界,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一些专家纷纷在有影响的报刊上发表评赏文章,说铜奔马是无价之宝。

关于此文物的名称,众多专家从不同角度为之命名,最后将其定名为铜奔马,这也是被认可的名称,除此以外还有马踏龙雀、飞燕骝、紫燕骝、天马、马神天驷、马踏飞燕等说法。一件艺术品的命名有这么多的说法,在艺术史中绝无仅有,可见其在艺术史上的巨大影响力。

这些不同说法的分歧点在于马足所踏之鸟的种类。铜奔马,定名平实,不会有任何失误,避开了对于鸟形底座本身属性的认定。

铜奔马在动态飞扬下站立的实际问题。东汉铜奔马是一件在三维空间中展开的有体积和重量的物件,而且动感强烈,呈三足腾空之势,在其足下加上鸟形底座以固定,显然经过精心设计,既合力学原理,又使奔马的轻盈和物体的稳定得到完美解决,体现了其高超之处。具体而言,鸟形底座平,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鸟的头、双翅、尾呈现伸展状,正如三角支架,增大了稳定性。所有这些使马的重心通过足踏于飞燕背上而能保持平稳,构思之精巧无出其右。

铜奔马用鸟形底座,在艺术上也是一种创造。制作者在固定奔马的同时,将底座的实用功能与艺术创造结合起来,这一大胆而又巧妙的做法,增添了作品的艺术效果。塑造一匹马的逼真形象这并不太难,而要将一件静止的物件表现出动感,特别是要表现匹日行千里的良马风驰电掣的神速,这就不那么容易了。制作者匠心独运,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把奔马和飞鸟绝妙地结合在一起,大胆地让马的右后蹄踏在一只凌空飞翔的鸟身上。衬托出马的迅疾,使一匹静止的铜马活灵活现地呈现于世人面前。

铜奔马是东汉青铜艺术的精品之作。东汉铜奔马的造型方式,沿用了当时通行的奔马的形象,并且创造性地加上了飞鸟,既起到了实际中的固定作用,又增加了马飞奔的气势。整体上看,它是汉代人勇武豪迈的气概、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的表现,反映了汉王朝的强大与富底。

中勇2021年9月摄于甘肃省博物馆

搜索建议:关于马踏飞燕的简介  
热文

 夏天的作文400字

【推荐】夏天的作文400字3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你知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