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韦应物的一首绝妙山水诗,意境深幽,后人赞其为绝唱!

每天诗词猎奇

韦应物是唐朝山水田园派诗人,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清新自然。他以描写景物和隐逸生活著称,偶尔也会在和平之中展露出一丝幽愤之情,写一些反映民间疾苦的诗,颇富有同情心,是中唐艺术成就较高的诗人。

就他的山水诗作来说,在艺术上他常效法陶渊明,也受到了王维的影响。如这首七绝《滁州西涧》写得优美如画:

"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

此诗是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韦应物就任滁州刺史时所作。那时候,他常常独步郊外踏青,滁州西涧便是他常光顾的地方。一天,当他游览至滁州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对眼前西涧清幽的景色喜爱之极,便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

宋顾乐在《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中赞道:写景清切,悠然意远,绝唱也。起头“独怜”二字很特别,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宋代王安石也有写过“绿阴幽草胜花时”之句,写初夏之景,与此同一立意。首句,写静;次句,则写动。树丛深处,莺啼婉啭,似乎打破了的沉寂和悠闲,但其实在诗人静谥的心田荡起更深一层涟漪。

后两句侧重写荒津野渡之景:傍晚时分,突下大雨,西涧水势顿见湍急。郊野渡口,本来就荒凉冷漠,此刻愈发难觅人踪。只有空舟随波纵横。“春潮”与“雨”之间用“带”字,好像雨是随着潮水而来,把本不相属的两种事物紧紧连在了一起,而且用一“急”字写出了潮和雨的动态。这两句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情。

关于这首诗中有无寄托,所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一部分人认为这首诗有政治寄托,说是写“君子在下,小人在上之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但过于穿凿附会,难以自圆其说。也有人认为诗人用“独怜”的字眼,寓意显然,表露出诗人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

读书狗子

每天一首古诗词

唐诗|宋词|古文|历史

搜索建议:
热传

 我国男性法定结婚年龄是多少

一、我国男性法定结婚年龄是多少我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第一千零四十七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我国《民法典》...(展开)

热传

 周初地理考,9

(十六)禹会诸侯,与丹朱封国,舜死地,皆近。那么为何又称为栋山呢?回答是:《越绝书》是这样说的,栋其实就是镇字。《大荒南经》又说:“帝尧、帝舜、帝喾葬在岳山。”...(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