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周初地理考,9

(十六)禹会诸侯,与丹朱封国,舜死地,皆近。

那么为何又称为栋山呢?回答是:《越绝书》是这样说的,栋其实就是镇字。《大荒南经》又说:“帝尧、帝舜、帝喾葬在岳山。”岳山和镇山是同一座山。在当时来说,会稽山大概也有岳山和镇山的称呼。这样说来,禹大会诸侯的地方,就是丹朱的封地,也就是舜巡视时死去的所在。或者诚如《史通》所怀疑的那样“舜巡视到方而死,是大禹私下的密令所致。”这个部分不用深论,此处的关键在于丹朱的封国,帝舜巡视途中死去的地方,和禹大会诸侯的地点,都应该在今天安邑的附近,那么会稽山的地望,大致上也就可以确定了。(《吕氏春秋·安死篇》舜葬在纪,《墨子·节葬篇》说是南己的集市,《太平御览》五百五十五写作南纪,《路史》注:“纪就是冀,河东皮氐东北有冀亭。”鸣条在安邑的西北,两地比较接近。按照今本《竹书纪年》说的禹即位后居住在冀,而五子之歌说:“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今失厥道,乱其纲纪,乃底灭亡。”同样也可以作为上面这些论述的一个证据,也就是丹朱封国、舜死地以及禹国都相近的论述。)

(十七)鲧化羽渊,禹娶涂山,皆在河南,为夏故土。

接下来我们论述涂山!《尚书》:“禹在涂山娶妻,辛壬癸甲①。”《天问》:“禹从天上下降到人间,用治水的功绩奉献给舜,怎么会得到那个涂山女,而且与她在桑林中私通的呢?”《左传》哀公七年(前488年):“禹在涂山会见诸侯,拿着玉和帛前来的诸侯达到一万个。”

后代研究地理的人,都说涂山在今天安徽的寿春。以会稽山的例子来推论,禹根本没有到过江淮流域,寿春的说法自然很难成立。

《水经注》:“伊水发源于陆浑县西南的王母涧,涧的北面山上有王母祠,就是古代的三涂山。”《方舆纪要》:“三涂山在河南府嵩县西南十里。”我怀疑大禹所娶的涂山氏女子,就是王母。

《吕氏春秋·音初篇》:“禹巡视治水之事,途中娶涂山氏的女子。禹没有来得及与她举行结婚典礼,就到南方巡视去了。涂山氏之女就叫她的侍女在涂山南面迎候禹,她自己于是作了一首歌,歌里唱着:‘候望人啊’,这是最早的南方音乐。周公及召公采集南方音乐,以为《周南》、《召南》。”以二南的地望来推断,可以知道涂山应该靠近伊嵩地区。

《山海经》:“南望禅渚,禹的父亲鲧羽化之处。”《水经·伊水注》:“陆浑县东禅渚是其地。”《元和志》:“河南府陆浑县的伏流城,就是今天的县理城。东魏武定二年所筑,因为城北的焦涧水伏流地下,西有伏流坂,因此得名。”《水经注》:“刘澄之《永初记》称陆浑县西边有伏流坂,今天山在县城南崖口北面二十多里处,说西边看来是错的。禅渚在高地的山坡上,方圆十里,水草丰美,长满了芦苇,鱼儿也很多。”那么禹娶涂山女和鲧羽化为渊,发生的地点相近。

《国语》:“夏族的兴起,先祖融降生在崇山。”以前的说法是崇山在秦晋之间(陕西和山西之间),我怀疑有崇氏是否有嵩氏呢?鲧娶的是有莘氏的女子而生下禹,有莘国也在河南嵩县,和伊水的地望接近。当年有莘氏的女子在伊水河边采桑叶,得到一个叫伊尹的婴儿,就是一个证据。

《史记·夏本纪》:“舜死后三年丧事已毕,禹辞官以避让舜的儿子商均去了阳城,天下的诸侯都离开商均而去朝见禹,禹于是就接受了天子的位子。”《世本》:“禹的都城在阳城。”臣瓒说:“汲郡的古文也是说禹居住在阳城。”赵岐的《孟子注》:“阳城在嵩山脚下。”《括地志》:“嵩山在阳城县西北二十三里。”所以夏族的兴起之处断然是可以辨识的。

伯鲧称为有崇,是因为他的部族在嵩山一带,传说把鲧在羽山分尸其实是鲧退回故土。《后汉书·贾复传》,下江、平林义军起义时,贾复也在羽山聚集了数百人。贾复是南阳冠军人,羽山也应当是在冠军县。沈钦韩说:《一统志》,禹山在邓州西南六十里,禹、羽发音一样,我怀疑就是羽山。

禹娶涂山,辛壬癸甲,儿子启呱呱而哭,我顾不上慈爱他,禹也曾(几次)接近过家门。所以禹避到阳城,其实是返回旧居。天下的诸侯都离开商均而去朝见禹,大概就是所谓的禹在涂山大会诸侯,拿着玉帛前来的诸侯达到一万个。涂山和阳城,固然不是同一个地方,但是传说过程中发生相歧义之处,并不会影响到同一件事情。

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正月的诏书说:我在华山用事,到达中岳嵩山,见到夏王启母亲的石头,第二天亲自登上嵩山,等等。颜师古说:夏启的母亲就是涂山氏的女子。禹治洪水,为了开凿轘辕山,化成了熊,对涂山氏说:你如果要送饭,听到鼓声再来。禹在石头上跳跃,不小心碰到了鼓,涂山氏就前去,见到禹化作熊的模样,心中羞愧而去,到嵩山脚下化为石头,当时正怀着启。禹说:还我的儿子。石头靠北方的一面破了开来,这就生下了启。《淮南子》记载了这件事。

另外《山海经·中山经》有太室山,郭璞的注也说太室山的嵩山,启的母亲在此山化为石头,而儿子启也登为神仙,所以上面有启母石。在《归藏》和《淮南子》上有记载。但今天留下来的《淮南子》并没有这个记载。但是这也说明,即便是汉代的时候,淮南王的宾客也不认为涂山是在寿春的。

东汉的堂谿协撰写有《嵩高山开母庙石阙铭》。庙在颖川郡阳城县。又有堂谿典写的《开母庙石阙序》说:“熹平四年在嵩高庙祈雨,我的伯父堂谿协撰写了石阙的铭文。”凡此种种都证明涂山不在寿春。

禹征伐有扈部落,在甘地决战。《世本》:有扈氏与夏族同姓。《水经》记录甘水发源于宏农郡宜阳县的鹿蹄山,注:“山在河南陆浑县故城西北,甘水流过,有以前的甘城。”后来禹和启都定都安邑,而椒举说:“夏启有钧台的宴会。”《左传》杜预注:“河南阳翟县南有钧台。”是夏人不忘故土,所以时时回到河南。夏王太康到洛水的西面打猎,于是失去了北方的土地,说明夏族对于黄河以北的统治,根基还没有牢固。所以会稽、涂山两次大会的地望既已明确,夏人拥有的天下大势也就清晰了。后代论及地理的,全都迷失了,以至于真实的古史湮没了。

①辛壬癸甲:孔颖达的注释是:“夏禹辛日娶妻,至于甲日,复往治水,不以私害公。”所以引申为一心为公。

②禅渚:根据《水经注》,伊水的支流涓水向东流径陆浑县故城的北面。之后东南流,汇合南水,南水发源于西山七谷,也称为七谷水。再向东南流,汇合北水,之后汇合禅渚水,禅渚水的上游承接陆浑县东禅渚,渚在一片高地上,方圆十里,水草丰美,就是《山海经》所谓的“南望禅渚,禹父之所化。”

③郭璞:276—324年,字景纯,河东闻喜人,西晋建平太守郭瑗之子。东晋著名学者,既是文学家和训诂学家,又是道学术数大师和游仙诗的祖师。郭璞曾注释《周易》、《山海经》、《穆天子传》、《方言》和《楚辞》等古籍,现今的《辞海》或《辞源》上均到处可见郭璞注释。郭璞花18年的时间研究和注解《尔雅》,以当时通行的方言名称,解释了古老的动、植物名称,并为它注音、作图,使《尔雅》成为历代研究本草的重要参考书。而郭璞开创的动、植物图示分类法,也为唐代以后的所有大型本草著作所沿用。

④堂谿典:字子度,一字伯并,又作季度,颍川(今河南禹县)人。东汉大臣,历任西鄂长、侍中、五官中郎将,经学家。《后汉书·蔡邕传》记载,他在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与蔡邕等正定六经文字,立石太学门外。同书另载熹平五年(176年)四月“复崇高山名为嵩高山。”李贤注引《东观汉记》云“使中郎将堂谿典请雨,因上言改之,名为嵩高山。”也就是在那一年,他在嵩山的启母阙书写了《请雨铭》,部分保留到今天。

⑤《元和郡县志》:原名《元和郡县图志》,唐李吉甫撰,是我国现存最早又较完整的地理总志。李吉甫(758-814年),字弘宪,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相当于实职宰相。针对当时藩镇割据的形势,他认为“成当今之务,树将来之势,则莫若版图地理之为切也”,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撰得《元和郡县图志》四十卷,另有目录二卷,共四十二卷。《元和郡县图志》以贞观时划分的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淮南、江南、剑南、岭南、陇右等十道为纲,配以宪宗时的四十七镇,分镇记述了各镇所属州县的等级、户口、沿革、四至八到、贡赋、山川形势、盐铁、垦田、水利设施、军事设施、兵马配备等。每镇原皆有图置于篇首,但图在宋代就已佚失,故后世改称为《元和郡县志》。文字部分至宋散佚也较严重,第十九、二十、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六、三十六等六卷全佚,第十八、二十五等卷间有缺失。其散佚部分,清严观有《元和郡县补志》、缪荃孙有《元和郡县志阙卷逸文》等。《元和郡县志》内容非常丰富,保留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在存世的地理总志中,不但是最古的,也是编写最好的一部。其体例对宋代《太平寰宇记》及元、明、清各代的《一统志》都有很大影响。

搜索建议:周初地理考,9  周初地理考,9词条  
热传

 寻找自信作文600字

寻找自信作文600字春风带来远处梨花的幽香;鸟儿带来宛转的曲子;蓝天带来棉花般的白云。一切都是那么潇洒、那么动人。这个季节并不伤感、愁肠,而我却流下一行行清泪。...(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