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第二章/独在异乡为异客/04 咸也好,淡也好!

早晨在古文中看到“炁”这个字,换作平时我定是要查个所以然的,想到阳台上的花,书架上的鱼,还有窗外等着我去消费的阳光,闭了下眼睛,告诉自己我没看见。嘴上说:“无心就是没有心,没心没肺,自在无敌。”藏在窗帘后偷听的阳光,忍不住噗嗤一笑,暴露了,于是我拉她进屋,她倒是常来做客的,在房间里肆意玩耍。我也是随她的性子的,只要别吓坏我的鱼,别弄翻我的琴,别打碎我的盘子,怎么闹都好。   无+心,也就是让心休憩,息心清净,无思无虑。书中常见此类人,大多是日本的禅师或茶师。说的大抵都是饮茶之道,进而推及做人。这里的心不在焉,就是一种超脱,一种优雅了。表面观之,大气洒脱,内里却精致细腻。清晨与鸟鸣微风为伍,黄昏有晚霞落日做伴,夜半也有星光朗月随之入眠。   这样看来,无心胜有心了。于是急着起床忙活生活。8:40分,朋友发来短信问我今天做何打算,我想也没想回了句:“忙着做家庭主妇!”往常就算打扫也是做了计划的,今天兴起突然。一件棉麻长衫,一双去年冬天的棉拖鞋,一个黑色简约发夹,一个自由的空间里,时间都是我的,说干就干,一下子洗刷厨房的锅碗瓢盆,一下子打理阳台的急性子和等待,一下子又晒被又洗衣,到处乱,也到处顺眼。“原来在最近最平凡的一切里,就是最深最奇绝的睿智。”刚刚吐绿的君子兰告诉我。   人人都说随缘,我也觉得“缘是随愿而生的。有愿望就有缘,没有愿望,就算是有缘的也会错身而过”。就像这盘清煮,也是和我缘分不浅。我买土豆、萝卜的时候,感觉上,是买了一兜勤劳和心香的。卖菜的是一个70上下的老太,银丝间很难再找到一根黑发,却打理得利落。由此我想到了她家的菜园,也该是区域划分合理,白菜们都睡了,它们在梦里做着什么。萝卜会不会沿根而下,去探听什么大地深处的消息?莴笋夜里也不忘臭美,穿着高订的新装,星辉下妩媚妖娆。   每一种菜都美,没有最美,阳光雨露恩泽平分。每一种菜都幸福,没有最幸福,都装着老奶奶的辛勤。有心的微风带上一青瓷小樽,倚着小梦,浅斟慢饮,不醉不归。等他们醒来,露水打湿了他们的花衣裳,小鸟叫羞,把这等消息带到远方。老奶奶想必也是宽宏大量之人,依旧浇水、除草、施肥。   林清玄笔下的高僧弘一大师,晚年把生活和修行统合起来,过着随遇而安的生活,吃饭时,他只配一道咸菜,饭后饮一杯清水无茶,常笑着说:“咸有咸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想到这里,我这特意而为之的壮举,也算有了品味人生之意了。清水变浊,有了萝卜味,土豆红薯味道次之,看着还不错,虽然色泽淡了些。摆盘—静坐—观望—品尝—遐想。从来没这么仔细品味过,嘴唇自然放松,上下牙齿的每一次亲密接触,都下意识地让舌头去参与。   不是萝卜不是红薯也不是土豆,我竟吃不出它到底是什么,又觉口齿间有种味道叫熟悉,此刻嘴巴才算经历了完整,咸也好,淡也好。阿婆种菜是有情,菜入口中有情,我带着感恩的心珍视它也是有情的,很亲切,像是种内在生命的完成,我喜欢穿着一身素衣与之相对的自己,饱满、热情、豁达。“水因有月方知静”,我也说菜因无味始觉香。

“终日吃饭,未曾咬一粒米;终日行未曾踏着一片地。”禅师的话是叫世人透过直观,找到自己内心的安顿和超越的幸福。读到这么简单的句子,品尝这一盘清淡,就是仔细地体会了生活的意义 ——咸也好,淡也好。

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