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逻辑的规范和勘察

逻辑的规范和勘察

什么是逻辑?通常教课书上的解释是:狭义上逻辑既指思维的规律,也指研究思维规律的学科即逻辑学。广义上逻辑泛指规律,包括思维规律和客观规律。逻辑包括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形式逻辑包括归纳逻辑与演绎逻辑。这样的解释对不对呢?总让人感到非常宽泛,使得逻辑漫天飞舞不得要领。如,思维逻辑,自然逻辑,历史逻辑,社会逻辑,政治逻辑、经济逻辑,军事逻辑,革命逻辑,反动逻辑,强盗逻辑,等等等等,凡事都可以套用逻辑二字,什么都可以往“逻辑”这个筐子里装。

由此在学术研究上,我们需要对“逻辑”给出严格的规范,真正地把逻辑的本质所在或根本所在揭示出来,给出透彻的理解。

黑格尔写了《逻辑学》。黑格尔逻辑学的核心是概念,是阐述概念运动的普遍必然方式。在黑格尔式的逻辑学中,概念是绝对理念,也就是世界精神的运作方式。一切事物都是概念运作的创造,无论客体的自然过程还是主体的心灵过程,都共同遵循着“概念”的操控,好比在牛顿那里,无论地球上的物体运动还是宇宙中的天体运动,都共同遵循着“万有引力”的操控。牛顿用“万有引力”解释物体的运动,构建整个力学大厦和世界运转的普遍必然的秩序;黑格尔则用“概念”的运作为总体和根本大法,解释存在的发生、存在的运动、存在的规定和存在的构建,以及自然世界和心灵世界是如何在“概念”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获得统一的。

如何对待和处理黑格尔式逻辑学的哲学遗产呢?我以为关键要抓住两点。

第一,黑格尔把逻辑学严格地定义和规定为概念的运动是对的,黑格尔逻辑学的实质就是概念逻辑,即概念运动的普遍必然方式,是以概念为对象的学说。之所以这样在于,在人类的意识结构中,人类的大脑是以概念方式进行事物的认知和创造的,并由此获得人类世界的一切文化成果的。在这个意义上,概念方式是根本性。对此,深入地勘察概念和概念方式,当是逻辑学的根本对象和总体所在,当把逻辑学定义为概念的学说。在这个方面黑格尔是有深邃的哲学洞见的。

第二,黑格尔逻辑学对概念的理解是有重大缺陷的。黑格尔不了解概念是人类意识结构中的概念方式能动,这种概念方式的能动是有它的发生和生成的历史根源的,以及它的发展的历史进程的。黑格尔把概念方式解释为“绝对理念”的运作方式,而“绝对理念”在黑格尔的逻辑学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外在的纯粹虚构,是没有实在的根基的。黑格尔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在于黑格尔从来没有深入地勘察地球生命意识形态的历史演化,人类的文化进化和人类意识结构的构造,以及人类意识结构中的概念方式是怎样发生和起源的,因而未能在哲学上实实在在地,先验和经验统一地透彻阐明概念的起源、概念的构造、概念的能动,概念方式的加入、制导和概念方式的创造。

对逻辑和逻辑学的严格规范,需要给出逻辑和逻辑学的真确定义。我们当扬弃宽泛的“逻辑”漫天飞的混乱,确立逻辑和逻辑学的总体对象和根本所在是概念逻辑的严格规范,从逻辑是概念逻辑的严格规范上,透彻地展开逻辑学的深入研究和发展。

在这样的前提下,逻辑和逻辑学在广义上研究的是概念逻辑,在狭义上研究的是概念逻辑中的推导逻辑,即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数理逻辑和集合逻辑。

广义逻辑的对象是概念逻辑。

通常的见解以为逻辑是研究思维的,把逻辑定义为思维运动的普遍必然方式。这样的见解有一定道理,但忽略了概念和思维的区别。概念和思维是有所区别的,这种区别在于,概念是涵盖思维的,思维是概念运动的过程。思维逻辑勘察思维的运动方式,也就是概念的抽象运作,它并不涉及概念是一种怎样的生成和构造,概念是怎样造就自我意识,以及概念是怎样反馈制导,在经验实证的求取中获得抽象和经验的统一的。概念逻辑则是总体的,它不仅涉及到概念的抽象运作,即思维运动,更涉及到概念的生成和构造,概念方式的自我意识造就和概念制导的反馈经验实证求取的抽象和经验的统一。

因而,逻辑总体是概念逻辑。

什么是概念逻辑呢?概念逻辑是概念构造和概念能动的普遍必然方式。

我在《概念理论新说》中阐述了概念逻辑共三个主要架构,即概念生成构造的逻辑架构;概念抽象建构的逻辑架构;概念反馈制导的逻辑架构。

概念生成构造的逻辑架构。

概念生成构造的逻辑架构关系到概念是一种怎样的生成和构造,以及概念生成和构造的普遍必然方式。这种普遍必然方式是,概念起源于符号为标识的对象指称,这种符号为标识的对象指称以指称和对象联结为根基,通过事物的专有名称和性状定义,在人类大脑中生成了一种符号为标识的,指称和对象联结的,名称和定义规定的,具有统摄功能的抽象构造,这样的抽象构造就是概念。由此,概念绝不是黑格尔所说的是纯粹先验的,是不能讨论它的身世和由来的。概念是一种符号指称文化的生成和造就,是有它的可以勘察的起源和构造的。

概念抽象建构的逻辑架构。

概念抽象建构的逻辑架构主要包括:概念组合联系的抽象建构、概念集合进阶的抽象建构,概念对称配置的抽象建构,概念必然推导的抽象建构,概念自我意识的抽象建构。概念抽象建构的多维方式,造就了人类思维的组合能力,想象能力、虚构能力、推导能力和自我意识的能力。

概念的抽象运作和概念的抽象建构,拥有丰富的内容和种种潜在的发展的能动。如何深入地、详尽地、具体地、历史地搞清概念的组合联系,概念的集合进阶,概念的对称配置,概念的必然推导,概念的自我意识的运作方式和建构方式,以及它们的互为关系,是逻辑学耕耘的无限多样的广阔田野。

概念反馈制导的逻辑架构。

在人类意识结构中,一切概念抽象运作和抽象建构的成果,都会以各种事物关系的方式反馈于经验实证的求取,即各种精神的、物质的,社会的经验实证的求取。

概念反馈制导的架构:一方面,以概念抽象建构的成果为制导,反馈于经验实证的求取,由此生成人类概念制导的实践活动和实践创造;另一方面,驱动了人类的活动从动物世界的自然之物利用跨向了文化世界的概念之物创造,使人类获得了一种概念创造的智能。

揭示和把握概念逻辑的重要意义:

第一,它将透彻地把握逻辑的总体所在和根本所在,使人类的智慧知道活跃在自己头脑中的意识活动是一种怎样的概念方式运作,了解概念方式的加入是怎样历史地现实地发生的,又是怎样造就人类的概念认知、概念智能和概念创造的,以及人类的概念方式的自我意识的。

第二,它将为现代电子智能技术的发展提供具有人类智能水平的概念逻辑引擎,使电子智能技术的发展最终实现制作和创造具有人类智能的机器人。并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电子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中,走向肉体生命、肉体意识和肉体智能和电子生命、电子意识和电子智能的融合。

狭义逻辑的对象是推导逻辑。推导逻辑是一种多维架构,它们都是概念逻辑的组成部分。

概念运动的一个重要特色是拥有必然推导的抽象运作架构。无论古希腊的形式逻辑,近现代的辩证逻辑和数理逻辑,以及伴随通用计算机技术开发的集合逻辑涌现,都是建立在概念方式的必然推导的抽象运作架构上的。

概念方式的必然推导有两个基本点:

第一,一切概念方式的必然推导都是抽象运作的必然推导,而不是实在本有的自在必然。

第二,一切概念方式的必然推导都是建立在归纳和推理联结的抽象运作上的。

所谓归纳,它是经验恒常的概念抽象,这种经验恒常的概念抽象是受到经验的制约和不能超出于经验之外的,也就是说是为经验所界限的。

所谓推理,是一种归纳后的抽象演绎,是以归纳为前提条件设置下的共性统摄的演绎判断,这种以归纳为前提条件设置下的共性统摄的演绎判断,一方面,承续了归纳的基因,即归纳是以经验恒常的概念抽象和以经验为界限的;另一方面,是一种抽象运作的逻辑必然,总在超越经验的界限,把自己扩展向超越经验的普遍必然。

然而归纳是推理的根基,推理是归纳后的抽象运作,决定了一切推理的演绎判断都需要进一步在反馈经验实证的求取中,在抽象和经验的统一才能获得自己的现实性和有效性,并以此为界限而始终不能离开抽象和经验统一的规范。离开了抽象和经验的统一,哪怕离开稍微一点点,一切推理判断的普遍必然成果就会显现它的经验界限所在而失去它的的现实性和有效性。

对概念必然推导架构的勘察和把握,需要深入地了解归纳和推理的不同特质,以及两者的区分和联结。

国内学者和教科书较为普遍地认为有两种推理方式,一种是归纳推理,另一种是演绎推理,以此为经典。对此,本人并不苟同。金岳霖先生写的《形式逻辑》是专门讲推理的,他没有把归纳放进去,之所以这样在于,金岳霖先生认为归纳和推理是终究要分家的。

归纳和推理是有不同区别的,归纳是经验恒常的概念抽象,是推理的前提;推理是归纳后的抽象运作,是共性统摄的演绎。也就是说,归纳和推理的关系是:归纳是推理的前提条件,推理是归纳后的共性统摄演绎。

没有归纳,推理就会失去它的前提条件而无以展开它的抽象运作的共性统摄演绎;没有推理,归纳则无以进行归纳后的抽象运作,使人类的大脑获得比归纳判断更为高级的推理判断。

如,人们总在推测在地球之外的宇宙星球中,只要具有和地球相同的物理环境,必然存在外星生命和外星人。这样的推测是一种推理判断,这样的推理判断在内容上是经验的,在形式上是概念方式的,是超越于经验的。但一切概念方式的抽象和推理判断在扩展到经验外时是否现实有效,则始终是要由新的经验实证的求取来证明的。

来自于经验的道理是,人们是从地球生命、人类存在和地球物理环境相关的经验恒常中,获得地球生命、人类存在和地球物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归纳判断的。这样的归纳判断一经形成,就会进一步展开它共性统摄演绎的抽象运作,由此及彼地推导宇宙中的其它星球,只要具有和地球相同的物理环境就会产生外星生命和外星人,获得一种以地球经验归纳的概念抽象为根基,把它扩展到地球之外,超越地球经验的推理判断。尽管至今为止,我们一直没有获得直观的外星生命和外星人的经验实证,但以地球经验归纳为根基的统摄推理判断则在概念方式的普遍必然的抽象演绎上,以超越地球经验的必然信念,制导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实践活动,以获得抽象和经验统一的发现和求证外星生命和外星人的经验实证,

归纳和推理的联结,使得人类大脑和肢体活动的意识行为在基于经验和超越经验的抽象运作中,获得了超于经验、高于归纳判断的推理判断,生成概念制导的目标追求和实践活动。

深入地思考,金岳霖先生关于归纳和演绎终究要分家,把归纳排除在形式逻辑之外的见解,既有合理之处又有不足之处。合理之处是,归纳不是演绎,是和推理相区别的,两者是有本质不同的严格区分的;不足之处是,金岳霖先生没有从更高的综合上看清,在形式逻辑中,归纳是推理的前提条件,推理是归纳后的抽象运作,是不能把归纳排除在形式逻辑之外的。

一、归纳

归纳的本质是什么?归纳是经验恒常的概念抽象。经验恒常和概念抽象这两点是需要我们加以精深把握的。

经验恒常。

对于人类的直观感知而言,自在世界的事件在域定范围中,会反复进入人类的经验直观,这样的反复进入造就了人类经验直观的经验恒常。

概念抽象。

经验恒常不会自动地成为归纳,经验恒常要在概念方式的加入和制作中,才会生成经验恒常的概念抽象,即归纳。如,在地球围绕太阳由东向西自转的域定范围中,我们直观感知中的经验恒常是,太阳每天都在东方升起,这样的经验恒常在概念方式加入制作中,就会在我们的头脑中生成“太阳每天都在东方升起”的概念抽象和归纳判断。又如,在我们的经验生活的直观感知中,活着的人都在一一死去,没有幸免者,这样的经验恒常,使得我们的头脑在经验生活的直观感知中产生了“人都会死去的”概念抽象和归纳判断。再如,达尔文在世界各地的旅行考察中,看到了许许多多的生物在环境变迁中,发生了生存方式和身体方式的变化,以此适应生存环境和优势扩张的经验恒常,由此获得了“生物进化”的概念抽象和归纳判断。

归纳的特点是,归纳判断源自于经验恒常,生成于概念抽象。其内容是经验恒常的,其形式是概念抽象的,是经验恒常的概念抽象。

尽管归纳源自于经验恒常,但有一点必须透彻搞清,经验恒常是不会自动地成为归纳的,否则我们就要承认动物的大脑也会进行归纳和归纳判断的。经验恒常成为归纳,是需要概念方式的加入和制作的,由此获得概念抽象的形式。

在动物世界中,不少智能较高的动物,它们在经验积累中取得了各种自然之物利用的能力,如,不少动物世界的视频记录了一些地区的猴子会利用石块砸开坚果取食。这样的经验行为对于这些猴子来说是长期经验积累的本能和传承,是没有概念方式的加入和制作的,它们的大脑是永远不会生成“石块可以砸碎东西”的归纳判断和概念抽象的,并无以生成归纳后的抽象运作的由此及彼的推理判断,进而扩展到方方面面,生成概念制导的实践活动的。

人们会提出,一些从未见过人类的动物,它们初见人类时没有任何害怕的感觉,当它们一经受到人类捕猎的伤害而进入记忆后,就会远远逃避。这是不是经验恒常的归纳判断呢?这样的情况是一种躲避敌害的生物性本能所致,而不是经验恒常的归纳判断。其道理是,动物的大脑是没有概念方式的加入和制作的,并不会从概念方式的构造上,从名称认知、定义认知、统摄认知和实践认知上,生成人类会伤害的自己和同伴的归纳判断的。

归纳判断是经验内容和概念方式的统一,这是归纳的本质所在和精髓所在。

归纳判断的根基是经验,是以经验为界限的,是不能扩展到经验之外的。对此,休谟作了极为深刻的揭示。他认为从经验中获得的知识是或然的而不是必然的,是受制于经验的,是不能扩展到经验之外的。如,人们在经验恒常中获得了“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归纳判断。这样的归纳判断,一度使人们以为是自在本有的,绝对的和普遍必然的,是可以扩展到经验之外的。然而,鸭嘴兽的发现则使得“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归纳判断发生了动摇。鸭嘴兽是一种哺乳动物,但鸭嘴兽恰恰不是胎生的而是卵生的。在鸭嘴兽这个新的经验面前,“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归纳判断,显现了它并不是自在本有的、绝对的和普遍必然的,是受到经验制约和不能扩展到经验之外的,在新的经验面前,归纳判断就显现它的经验界限所在,它为经验恒常生成,亦为经验恒常的打破而失去它的自在本有性、绝对性和普遍必然性。

那么,如何评说“人总是要死的”这样一个归纳判断的概念抽象概念认知呢?日常生活中所经验到的人一个一个都在死去,从古至今没有例外。学者们把这样的归纳判断称之为全称归纳,认为全称归纳是绝对的和普遍必然的,是反映自在本来的,是可以扩展到经验之外的。这样的见解对不对呢?我以为是不对的:

第一,“人总是要死的”这个全称归纳,仍然是建立在经验恒常的基础上的,经验恒常的概念抽象特质是,它只对经验负责,不对经验外负责。

第二,构成人体的基础是细胞,人体死亡首先是细胞的死亡,而细胞的死亡是由控制细胞的基因编码决定的。当控制细胞的基因编码发生某种突变,使得细胞自行凋亡机制的信息指令消失和不再有效时,细胞就不会死去。如,对于癌细胞来说,由于基因编码的某种突变,使得细胞自行凋亡机制的信息指令被改变,只要保持营养和温度的持续供应,癌细胞就会在无限的自我复制中远离死亡。

第三,随着现代生命技术,特别是电子智能技术的发展,一个极为诱人的前景是,人类完全有可能通过电子智能技术的发展,改写生命的定义,造就一种肉体生命和电子生命的融合,从而克服肉体生命寿限的限制,通向远离死亡的生命方式。

由此,“人总是要死的”的全称归纳判断亦会在更为深入的勘察中和人类文化进化的新的历史进程成为一种或然的经验恒常,成为一种不能超越于经验之外的归纳判断。

一般而言,归纳有三种不同的类型,即单称归纳、特称归纳和全称归纳,之所以这样是和概念的阶乘原理相关的。在概念集合进阶的进动中,概念会生成个别概念、特殊概念、一般概念的集合进阶。当我们用个别阶乘的概念生成经验恒常的概念抽象时,产生的是单称归纳,如,当我们用“牛”这样一个处于个别阶乘的概念,抽象统摄一切被称之为牛的对象,生成这些对象都是“牛”的归纳判断时,这样的归纳就是单称归纳;当我们用“动物”这个处于特殊阶乘的概念,抽象统摄一切被称之为“动物”的对象,生成这些对象都是“动物”的归纳判断时,这样的归纳就是特称归纳;当我们用“生物”这个处于一般阶乘的概念,抽象统摄一切被称之为“生物”的对象,生成它们都是“生物”的归纳判断时,这样的归纳就是全称归纳。由此,单称归纳、特称归纳和全称归纳是和概念阶乘相关的。而要进一步把握的是,无论是单称判断、特称判断还是全称判断,都是有它们各自范围的,都是不能超越经验恒常的界限的。

人类的大脑通过概念方式的加入把经验恒常的直观转变为归纳判断的概念抽象,由此获得归纳判断,进一步就会以这样的归纳判断为根基和前提条件,展开归纳后的概念抽象运作,即演绎,生成比归纳判断更高的推理判断。

二、推理。

推理是归纳后的共性统摄的抽象运作,并由这样的共性统摄的抽象运作把归纳判断提升为推理判断。

以三段论为例:

大前提的归纳判断:植物是有生命的;

小前提的归纳判断:水稻是植物;

结论的演绎推理判断:水稻是有生命的。

一个三段论的演绎实际上是由两个归纳判断和一个推理判断组成,即大前提的归纳判断,小前提的归纳判断,以及结论的推理判断组成。其中:大前提的归纳判断处于共性统摄的地位;小前提的归纳判断是从属于大前提的;结论的推理判断是由大前提统摄小前提的共性统摄演绎生成的。

在三段论中,大前提和小前提之间是一种统摄和从属的概念关系,结论则是由大前提统摄小前提所演绎的。这说明,三段论的共性统摄演绎和推理判断是以大前提和小前提的归纳判断,以及两者的统摄和从属的关联为前提条件的,离开了大前提和小前提的归纳判断,以及两者统摄和从属的关联,三段论的共性统摄演绎和推理判断是无以生成的。

大前提和小前提之间是否具有统摄和从属的关联是十分重要的。例如:

大前提:金属通电会产生磁场;

小前提:磁铁有磁场;

结论:磁铁必然通电了。

在这个三段论中,大前提和小前提的归纳判断都为真,但这两个归纳判断之间是没有统摄和从属的关联的,“磁铁必然通电了”的共性统摄演绎和推理判断就失真了。三段论的共性统摄演绎和所产生的的推理判断,不仅要求大前提和小前提的归纳判断为真,还要求大前提和小前提之间具有的统摄和从属的关联为真。

三段论推理演绎是这样,命题推理演绎也是这样。人们从两个命题的互为关系中获得推理判断,之所以能够这样在于,首先,这两个命题之间必须是非此即彼的关联;其次,以此为界限,排除其它没有关联的命题加入和参与。

推理判断是一种抽象运作的逻辑必然,受到三个方面的制约:

第一,受到前提条件的归纳判断制约。归纳判断是建立在经验恒常的基础上的,是受到经验制约和不能超越经验的,推理判断的逻辑必然既然是以归纳判断为依据和前提条件的,那么,它是同样不能超越归纳判断的经验根基的。

第二,受到统摄和被统摄的关系的制约。是不能离开统摄和被统摄关系的制约的。

第三,受到抽象运作方式的制约。推理演绎所获得的推理判断是一种抽象运作的逻辑必然,这样的特点决定了:推理判断,是一种抽象运作的建构,是一种抽象运作的逻辑必然,而不是一种现实的自在必然;第二,它在超越经验和扩展到经验之外的抽象运作中,需要进一步在反馈于经验实证的求取中,获得抽象和经验统一的现实的有效证明。如,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物理定律,在抽象运作的演绎中所导出的推理判断,无论是E = mc2的质能公式,还是质点周围的空间是弯曲的,以及时空震荡的引力波,都是抽象运作的逻辑必然,这种抽象运作的逻辑必然要在反馈经验实证的求取中,在抽象和经验的统一中来确认它们的现实的有效性的。没有抽象和经验统一的实证,一切抽象运作的理判断,始终是抽象运作的逻辑必然,而不是现实有效的必然。

不少形式逻辑的教科书认为推理有两种过程,一种是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过程,另一种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推理过程。这样的见解是经不起深入的辨析的。

如,我们能不能根据张三这个人死了,推理到“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呢?即能不能从个别推理到一般呢?在“张三这个人死了”和“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之间,有没有逻辑必然的关联呢?

我们头脑中的思维运作并不是从“张三这个人死了”的个别中,推理出“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一般的,而是从一个又一个的人都在死去的经验恒常中获得“人总是要死的”的归纳判断和概念抽象的。从个别到一般并不是推理的,而是归纳的,是直接的经验恒常的概念抽象和概念认知。

而一般到个别的过程则是归纳后的共性统摄的演绎,这种共性统摄的演绎是建立在统摄和从属的关联上的,正是这样的关联才使得我们的头脑能够在统摄和被统摄的关联中,由此及彼地以共性统摄的演绎方式导出推理判断和推理的逻辑必然,进而为扩展到经验之外的求证提供概念的制导,生成概念制导的求取抽象和经验统一的实践活动和实践创造,由此获得推理判断的现实的有效性。如,科学家们尽管没有到过火星的直接经验,但可以根据地球上某种地貌由水流冲击造成的经验恒常的归纳判断,以及火星上相同地貌的发现,从统摄和被统摄的关联上,由此及彼地作出火星上有水流或者曾经有过水流的推理判断,并以此为概念制导,在宇航技术的发展中,在航天器发射到火星的观察和降落中,千方百计地寻找和发现火星水源的抽象和经验统一的有效证明,为人类前往火星的生存和开发求得条件。

把归纳同推理严格地区分开来,我们才能作出归纳和推理的界别,透彻地把握归纳是经验恒常的概念抽象,推理是归纳后的共性统摄的抽象运作。

归纳的特点是:

1、归纳是经验恒常的概念抽象,是不能超越经验和以经验为界限的;

2、归纳的内容是经验恒常的,归纳的形式是概念抽象的;

3、归纳有单称归纳、特称归纳、全称归纳三个层次;

4、归纳生成归纳判断;

5、归纳是推理的前提。

推理的特点是:

1、推理是归纳后的共性统摄的抽象运作,是以归纳为前提的。

2、推理判断的逻辑必然是抽象运作的逻辑必然。

3、一切推理判断的成果都是抽象运作的成果,需要反馈于经验实证,在抽象和经验统一的求取中获得它们的现实的有效性。

4、推理判断的重要意义是,它为人类的实践活动和实践创造提了概念制导。

归纳和推理是概念逻辑中的必然推导的架构基础。在归纳和推理的区分和联结上,哲学应当以更高的宽度,更为精深的探求中给出透彻的阐述。

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在西方哲学史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传承和完善,自亚里士多德以来有了许多成熟的运用和注解。亚里士多德把它称之为思维之第一原则。

形式逻辑的特点是:

一是,概念的定格规定,造就以定格规定为依据的“是和非”、“对和错”的统摄判断能力。

一切事物都处在主客关系建构的不断变动中,如果没有概念的定格规定,把事物的抽象相对定格地截取出来,人类的思维活动就会陷于种种捉摸不定中,是无以进行事物的规定,事物的建构和事物的认知的。

由此,形式逻辑强调概念的定格规定,即要求任何一个概念都有它们各自的内涵和外延。例如,一个被称之“鹿”的对象需要给出它的专有名称的指称规定和性状的定义规定,不能“指鹿为马”,把“马”的指称规定和定义规定同“鹿”的指称规定和定义规定混淆起来。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概念都要有它的定格的指称规定和定义规定,并以此统摄可以为它所统摄的对象,是不允许“指鹿为马”的

有了指称和定义的定格规定,形式逻辑就有了“是或非”或“对和错”的统摄依据和判断依据。如,这是“茶杯”,不是“钢笔”;这是“丰田公司生产的车”,不是“通用公司生产的车”;这是“好事”,不是“坏事”;这是“公共领域”,不是“私人领域”;这是“市场经济”,不是“计划经济”;这是“西方文化”,不是“东方文化”,等等。形式逻辑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理由充足律,都是“是或非”、“对和错”的判断方式。人类的大脑由此获得“是或非”、“对和错”的统摄判断能力。

二是,必然推导的抽象运作。

形式逻辑通过由此及彼的“三段论”推理以及非此即彼的“命题”推理,生成概念方式的抽象运作的必然推导。

无论由此及彼的“三段论”推理,还是非此即彼的“命题”推理,都是建筑在统摄和被统摄的概念关系上的。概念具有抽象统摄和高阶统摄低阶的特点,这样的特点造就了概念的共性抽象统摄,以及统摄和从属的概念关系。而正是概念的共性抽象统摄,以及统摄和从属的概念关系,造就了概念方式的必然推导和推理判断。

1、由此及彼的“三段论”推理结构。

“三段论”推理是一个由大前提归纳、小前提归纳和演绎判断结论所组成的推理结构。

如:

人总是要死的;

张三是人;

张三也会死的。

又如:

太阳每天早晨从东方升起;

明天早晨;

太阳总会从东方升起。

等等。

在“三段论”的推理结构中,“人总是要死的”大前提是具有统摄地位的归纳判断,是统摄“张三是人”的小前提归纳判断的,由此在统摄和从属的概念关系中,获得“张三也会死的”必然推导的逻辑结论的推理判断。同样,“太阳每天早晨从东方升起”的大前提归纳判断是具有统摄地位的,是统摄“明天早晨”这个小前提的归纳判断的,由此在统摄和从属的概念关系中,获得“明天早晨太阳还会从东方升起”的逻辑必然的推理判断的结论的。

“三段论”的推理结构,是一种概念方式的抽象运作,它使人类心灵获得了一种由此及彼的推理判断能力。

讨论“三段论”的推理结构,涉及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三段论中的大前提和小前提是从何而来的呢?这就关系到了归纳的问题。

在“三段论”的推理结构中,归纳是推理的前提。如,在“太阳每天早晨从东方升起,明天早晨太阳还会从东方升起”的三段论推理中,“太阳每天早晨从东方升起”这个大前提,是经验恒常的概念抽象归纳。这样的概念抽象归纳,初看起来是天经地义的和自我绝对的,但仔细分析,是受制于经验的,是受制于经验的概念抽象,这样的概念抽象是不能超越经验的。一旦太阳系的现有结构解体,这样的解体终将会在未来某个时刻发生,在未来的那个新的经验到来时刻,“明天早晨太阳还会从东方升起”的逻辑必然的推理判断就会失去它的现实的有效性。

归纳的特点是,它是经验恒常的概念抽象,其内容是经验恒常的,其形式是概念抽象的。归纳是不能超越经验的。这样,由归纳提供的大前提是有它的界限的,即受制于经验而不能超越经验的。归纳的特点决定了以归纳为前提的“三段论”推理是一种归纳后的抽象运作,这种归纳后的抽象运作,提供了抽象运作的逻辑必然,这种抽象运作的逻辑必然在概念方式是普遍必然的,即具有抽象运作的普遍必然特质,但这种抽象运作的普遍必然并不是现实的,是需要在经验实证的证明中,在抽象和经验统一的求取中,才能回归于实在,获得一种抽象和经验统一的现实有效性的。

2、非此即彼的“命题”推理结构。

如:

早上出门钥匙不在口袋里;

昨晚我是用钥匙开门进屋的,并且没有再出去过;

记得回家后平常口袋放钥匙的外衣脱下放在椅子上;

因此,钥匙不可能丢失在外面,必定落在家里哪个地方。

经过寻找,果然在椅子下的地板上发现钥匙,肯定是从口袋里滑落到椅子下面的。

这样的推理判断就是非此即彼的命题判断。

命题推理判断的条件是,排除再出去过,排除钥匙放在其他地方,排除家里其他人拿走过,等等的其他因素,只有非此即彼的两种前提条件和前提关系,即非甲即乙或非乙即甲的两种前提条件和前提关系。这是一种特殊的统摄与从属的关系,即以非此即彼的统摄关系,由此作出非甲即乙或非乙即甲的推理判断。

命题判断的推理演绎亦是一种概念方式的抽象运作,同样需要通过经验实证的求取来获得它的现实的有效性。需要在抽象和经验的统一中实际地确认和排除其他的可能因素,即钥匙被别人拿走了,自己的记忆发生了差错,等等的其他因素,这样的情况并不是绝对不可能的。

形式逻辑的优点是:它以定格的概念规定和必然推导,造就了人类思维的确定性原则,以及由此及彼和非此即彼的推导能力,使观念、思想、知识和自我意识的活动有了确定性的定格基础。这样的确定性的定格基础,是符合常识的需要的。

形式逻辑亦有不足,形式逻辑的不足是:

1、它执于每个概念抽象和概念建构的自我绝对,没有洞察到它们都是主客关系的域定截取。随着主客关系变化,任何一个传统的概念抽象和概念建构都会显现它们的域定界限所在,在新的主客关系的更大域定截取中获得历史性的进动。

2、它执于概念抽象和概念建构的定格规定,忽略了任何一个概念抽象和概念建构都处在变易联系的历史进动中。概念的运动不仅需要以域定的思维方式,进行定格的概念抽象和概念建构,以及概念方式的必然推导;更需要用变易联系的总体方式,进行概念的抽象和概念的建构,以及概念方式的必然推导。

辩证逻辑。

讨论辩证逻辑的一个疑难是,辩证逻辑究竟是思维架构呢,还是自然规律?在康德和黑格尔那里,辩证法是一种心灵架构和概念架构,前者存在于判断的四个基本范畴中,后者存在于概念从存在到本质进而到理念的架构中。在恩格斯那里,辩证法则带有强烈的自然色彩,是自然的规律,恩格斯直接地把辩证法称之为自然辩证法。

然而,逻辑的本质是概念的抽象运作,对辩证逻辑的理解当从概念方式上勘察。也就是说,辩证逻辑和形式逻辑一样,是概念逻辑多维架构中的一员。

辩证逻辑以变易联系为核心,从变易联系的历史进动的总体过程上把握上概念的抽象和概念的建构,绽出事物变易联系的普遍必然的概念方式。在这样的意义上,可以说,形式逻辑是域定的定格思维方式,辩证逻辑是过程的变易联系思维方式。

辩证逻辑的根本所在是:

1、概念的历史进动。

在概念逻辑中,无论概念的构造,概念的抽象运作,概念的反馈制导,都处在变易联系的历史过程中,并由此绽出辩证逻辑。即从变易联系的总体把握上,进行概念的抽象和概念的建构,获得概念的历史进动。如,“边境”这个概念抽象和概念建构,在古代和现代有着显著的不同。在古代,“边境”的性状定义是“国家行政管辖力所能及的人烟稀少的边缘地区”,是孤城一片万仞山,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地方;在现代,“边境”的性状定义是“国与国之间的边界,这样的边界受到历史的、自然的、人文的、宗教的和国际条约的制约和划分”。又如,“宇宙”这个概念抽象和概念建构,在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性状定义又有很大的不同和历史进动。在古代“宇宙”是一个九层天的构造;在近代“宇宙”是天体运行和引力作用的结构体;在现代“宇宙”是“奇点”的大爆炸生成和构造,等等。

辩证逻辑的必然推导是,要求从概念的历史进动的把握上,跨出定格规定的概念抽象和概念建构,走向变易联系的概念抽象和概念建构,使思维在变易联系的过程的、历史的和总体的把握上获得概念认识和实践制导。

2、对立统一的更高进阶。

什么是对立统一?长期来,国内的学说普遍地把对立统一理解和归结为事物的矛盾斗争,并引为定论。我以为,这是一种偏失。我们必须深入地搞清何谓对立统一,把概念方式的对立统一架构,同事物之间的矛盾斗争严格区分开来。

首先,对立统一是一种概念方式的架构。在概念方式中任何一种概念抽象和概念建构都内置了一种对称配置,如,“无限”和“有限”,“上”和“下”,“左”和“右”,“整体”和“部分”,“正题”和“反题”等等的对称配置。这样的对称配置并不是外在加入的,而是概念方式的架构生成。

其次,在概念方式的架构中,对立统一中的每一方,都不是先于对方的,自我绝对的,各自独立的和可以去除对方的。它们是互为依存的和不可分割的。如:

在“无限”和“有限”,“上”和“下”,“左”和“右”、“整体”和“部分”、“正题”和“反题”的对立统一中,“无限”不先于“有限”,“有限”不先于“无限”;“上”不先于“下”,“下”不先于“上”;“左”不先于“右”,“右”不先于“左”;“整体”不先于“部分”,“部分”不先于“整体”,“正题”不先于“反题”,“反题”不先于“正题”。它们是同时发生和展开的。

离开了“无限”就无谓“有限”,离开了“有限”就无谓“无限”;离开“上”就无谓“下”,离开“下”就无谓“上”;离开了“左”就无谓“右”,离开了“右”就无谓“左”;离开了“部分”就无谓“整体”,离开了“整体”就无谓“部分”;离开了“正题”就无谓“反题”,离开了“反题”就无谓“正题”。它们是互为依存的和不可分割的。

“无限”不能消除“有限”,“有限”也不能消除“无限”;“上”不能消除“下”,“下”也不能消除“上”;“左”不能消除“右”,“右”也不能消除“左”,“整体”不能消除“部分”,“部分”也不能消除“整体”,“正题”不能消除“反题”,“反题”也不能消除“正题”。

如此等等。我们要从哲学上正本清源,透彻地把握对立统一是一种概念方式的逻辑架构,是不能简单地用自然的方式和矛盾斗争的方式来解释概念方式的对立统一的。对立统一的核心和精髓并不是事物的矛盾斗争,也不是矛盾双方的互相转化,更不是矛盾双方的一方战胜和取代另一方,概念方式的更高进阶,并由此造就概念抽象和概念建构的历史进动,驱动概念抽象和概念建构走向新的高度,新的视野,新的领域,获得新的概念认知和实践制导。

在古希腊有“正题”和“反题”的对立统一,走向更高进阶的“合题”。“合题”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既不是“正题”也不是“反题”,或者说它既不停留于“正题”也不停留于“反题”,更不是“正题”对“反题”的取代或兼容,也不是“反题”对“正题”的取代和兼容,而是综合正题和反题的对立统一的更高进阶,生成既高于正题又高于反题的概念抽象和概念建构。

在康德的范畴表中,量的范畴有“单一性”和“复多性”的对立统一走向更高进阶的“总体性”;质的范畴有“实在性”和“否定性”的对立统一走向更高进阶的“限制性”;关系范畴有“实体与偶性”和“原因性与依存性”的对立统一走向更高进阶的“协同性与交互性”;模态范畴有“可能性与不可能性”和“现实性与非现实性”的对立统一走向更高进阶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读黑格尔《逻辑学》,我们更可以从“存在论”到“本质论”进而到“概念论”的阐述中,看到对立统一走向更高进阶的逻辑方式。在“存在论”中,有“质”和“量”的对立统一走向更高进阶的“尺度”,生成“本质论”的概念抽象和概念建构;在“本质论”中,有“本质”和“现象”的对立统一走向更高进阶的“现实”,生成“概念论”的概念抽象和概念建构;在“概念论”中,有“主体”和“客体”的对立统一进入更高进阶的“理念”,获得绝对理念的自我意识和自身回归。

辩证逻辑以对立统一的更高进阶为架构,驱动人类的心灵从概念方式的普遍必然架构上把握事物的变易联系,从变易性、联系性、过程性、历史性、发展性和总体性上进行概念的抽象和概念的建构,以及由此带来的概念历史进动和辩证逻辑的必然推导,获得以对立统一和更高进阶为驱动的逻辑必然的推理判断。

黑格尔认为,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进程。在辩证逻辑的概念架构中,一切概念抽象和概念建构都不是绝对的和不变的,它们都处在对立统一的更高进阶中,在对立统一的更高进阶中走向更高的概念抽象和概念建构,赋予人类更高的概念认知和概念制导。

如何看待辩证逻辑和形式逻辑的相互关系呢?

1、两者各有所长,对于人类思维的和实践的概念认知和概念制导来说,两者互补,都是不可偏废和缺失的。

2、没有形式逻辑,思维的抽象运作无以进行事物域定的定格规定和判断;没有辩证逻辑,思维的抽象运作则无以把握事物变易联系的总体所在和推理判断。

3、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都是概念方式的推导架构,我们既不能高仰辩证逻辑而贬低形式逻辑,也不能滞于形式逻辑而拒绝辩证逻辑,应当共同地将它们理解为是概念逻辑多维推导架构中的维相。

数理逻辑。

把握数理逻辑,关键要把握两点,第一,任何一门数学都是由数字符号、运算符号和运算规则的创立所构造的;第二,数理逻辑是概念逻辑多维推导架构中的一维。

1、数学的构造原理。

以十进制四则运算为例:

1 + 7= 8;

2-2= 0;

2×5= 10;

9÷3 = 3;

4 + 2 = 6。

这里,我们看到十进制四则运算是建立在0、1、2、3、4、5、6、7、8、9的数字符号,+、-、×、÷、=运算符号,以及四则运算规则的构造上的,并通过这样的数字符号、运算符号和运算规则为构造和抽象运作,获得数学方式的逻辑必然推导。

以代数二元一次方程为例:

4筐苹果和3筐梨共重310千克,3筐苹果和5筐梨共重370千克,苹果、梨每筐分别重多少千克?

分析与解答:

设苹果每筐x千克,梨每筐y千克。

根据4筐苹果和3筐梨共重310千克,列出方程4x+3y=310;

再根据3筐苹果和5筐梨共重370千克列出方程3x+5y=370

4x+3y=310 ①

3x+5y=370 ②

①式两边都乘以3,得12x+9y=930③

②式两边都乘以4,得12x+20y=1480④

用④式减去③式,得11y=550

y=50

(310-50×3)÷4

=160÷4

=40(千克)

答:苹果每筐重40千克,梨每筐重50千克。

这里,我们同样看到代数方程运算亦是有它的方程组的数字符号、运算符号和运算规则的构造的,是由方程组的数字符号、运算符号和运算规则的构造,所生成的逻辑必然推导。

以解析几何为例,解析几何的特点是通过x轴和y轴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创立,利用X轴Y轴可以把平面内的任何一点和一对实数(x,y)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在这样的对应关系中,平面上的一条曲线就可由带两个变数的一个代数方程来表示,由此几何问题可以通过代数方程的方法获得解决,并由此实现图形和数字的统一。解析几何的创立将变量引入数学,使数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这样的情况说明,任何一门数学学科的创立和应用,都是建立在数字符号、运算符号和运算规则的构造上的。数学的发展和创立实质上就是种种不同的数字符号、运算符号和运算规则的构造所创立的不同门类和应用,这是数学的灵魂和精髓所在。一个国家的数学创新和门类开创,关键在于能否能够在概念方式的指称和对象的联结中,创立新的数字符号、运算符号和运算规则,进而在抽象和经验统一的求取中,获得它的现实有效的应用领域。

2、数学是一种概念方式的运作。

关于数学常有两种见解:

(一)认为数学是先验的和自我绝对的逻辑必然,忽略了数学是从经验活动的计量对象指称中发展出来的,数学的逻辑必然是概念方式的逻辑必然。

数字来自于经验活动中以计量和计量关系为对象的概念指称、概念抽象和概念建构。没有经验活动中的各种计量对象和指称需要,人类的头脑是无以生成数字符号和运算符号的制作和使用,并以数字符号和运算符号为标识,引入运算规则而进行计量的概念指称,概念抽象和概念建构,以及计量的逻辑必然推导的。

恩格斯说过,数学看起来是最为先验的,离开感性的东西非常遥远,但它仍然起源于经验。欧美的不少科学论著,都对数学起源的古代历史作过详尽的论述,认为数学是在各种经验活动的计量需要的指称中逐步抽象出来的,并形成一种数学方式的概念抽象运作。从概念方式上勘察,数学是根基于经验活动中的计量需要,所造就的计量指称和计量对象联结的概念抽象和概念建构,并不是与经验无关的。

不少学者强烈地以为,数学具有纯粹先验的逻辑必然特性,这样的逻辑必然特性是先于经验材料和统摄经验材料的。如,3 ×3=9,是一种纯粹先验的逻辑必然,它在经验之前就确立的,任何经验的计量对象进入这样的运算框架,都会服从3×3 = 9的逻辑必然推导,如3头牛×3=9头牛,3只羊×3=9只羊,3辆车×3=9辆车,3支笔×3=9支笔,等等,都是不能违背3×3 = 9的逻辑必然推导的。

如何理解数学运算的逻辑必然特性呢?把数学运算的逻辑必然特性放置于概念方式中勘察,其原理是非常简明的。在概念方式中,任何一种概念抽象和概念建构,都具有以抽象的方式统摄一切可以被它所统摄的对象的逻辑能力。3×3 = 9在本质上是一个数学方式的概念抽象和概念建构,在这样的概念方式下,无论3头牛×3,3只羊×3,3辆车×3,3支笔×3等等的计量对象,都将为3×3 = 9的概念抽象和概念建构所统摄,并由此绽出3×3 = 9的数学运算的逻辑必然。

此外,任何一种概念抽象和概念建构都有它的界限所在。对于3×3 = 9来说,这样的逻辑必然只在十进制的概念规定中有效,离开了十进制的概念规定,3×3 = 9的逻辑必然就会失效。在八进制的概念规定中,3×3的逻辑必然并不是9而是11;在六进制的概念规定中,3×3的逻辑必然不是9而是13,等等。我们看到,数学运算的逻辑必然并不是自我绝对的,而是受到它们各自概念规定的运算规则所制约的。

(二)认为数学是万物的本质,是一切事物仍至宇宙的根本所在,万物仍至整个宇宙都是数学的创立。这样的认为并不懂得数学是一种概念方式的构造,而概念方式的本质是,它是一种意识方式,这种意识方式的特质是,通过符号为标识的指称和对象的联结,以及指称、定义和统摄的抽象构造,生成人类的概念认知和概念制导,获得从自然之物利用到概念之物创造的能力。

数学能不能替代实在呢,显然不能。实在的本质在于,它是自在的存在,这样的实自在是自然的没有创造者的,更不是由人类的意识活动和概念方式的创造。意识和实在的关系是,意识可以通过概念方式的加入,获得概念认知和概念制导,在实自在的基础上,也就是在自然之物的基础上,利用自然之物进行概念之物的创造。人类的概念认知和概念制导可以在实自在的基础上进行概念之物的创造,但永远不能改变自然之物的实自在。

深刻了解数学的本质极为重要。当代理论物理学的发展有一种倾向,认为数学是一种实在构造的原始力量,可以通过数理逻辑的必然推导,掌握实在的构造,用一个终极的数学模型揭示宇宙的创造,这样的见解正在走向一个被称之为“弦论”的数学模型。“弦论”认为,微观世界中的所有基本粒子的性状,都可以通过“弦”的数学模型构造来揭示。而“弦”的构造通过数学模型的计算,可能是六个维,也可能是十二个维,在“弦”的多维构造中有的维是展开的,有维是卷曲的。由于基本粒子性状的愈益多样的发现,于是“弦”的数学模型构造单有维还不行,还得在维上开洞。尽管“弦”的数学模型非常迷人,但总让人感到是一种纯粹的编织,至于“弦”的数学模型构造到底有多少维和多少洞,以及还要添加几根维和几个洞,看来是根本无法说清的。现代理论物理学试图通过“弦”的数学模型构造来接替哲学和上帝,完成形而上学的任务,在我看来既是不可取的,亦是无法实现的。

对数理逻辑的把握我们需要深入透彻地了解,数学的本质是概念,是一种概念方式认知和制导;数理逻辑的必然推导是一种概念方式的抽象运作的必然推导,为概念方式所框架;数理逻辑的必然推导,仍需要在反馈经验实证的抽象和经验统一的求取中,验证它的现实的有效性和界限所在;数理逻辑和形式逻辑、辩证逻辑一样,是概念逻辑多维架构中的一维。

集合逻辑。

探索集合逻辑,首先需要搞清集合逻辑和数理逻辑的区别所在。集合逻辑和数理逻辑的区别是,集合逻辑的对象是集合关系,如,无限集、有限集、并集、交集等等;数理逻辑的对象联结是计量关系,两者的对象联结是不一样的。从符号标识上分析,数理逻辑使用的是数学符号(包括数字符号、代数符号和几何符号),集合逻辑使用的是集合符号,如在集合逻辑中,∪是并集的符号标识,A∪B表示集合A和集合B中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是交集的符号标识,A∩B表示既在集合A中又在集合B中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是属于的符号标识,a∈A表示元素a属于集合A,等等。

集合逻辑通过种种以集合关系为对象的符号标识,进行集合逻辑的概念抽象和概念建构,创立集合逻辑的运算规则,获得集合逻辑运作的种种逻辑必然推导。逻辑学的研究和勘察,要深入仔细地辨析集合逻辑和数理逻辑的不同。不能因集合逻辑和数理逻辑的互相渗透和都采用运算的推导方式,而将两者混为一谈。

集合逻辑同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数理逻辑一样,都是概念逻辑多维架构中的一维。为什么说,集合逻辑是继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数理逻辑之后的一个新的必然推导架构呢?根本在于,概念逻辑是随着概念运动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而激发和绽出它的多维架构的。集合一开始就潜在于概念抽象运作的统摄中,任何一个概念的指称和定义,一旦进入统摄一切可以被它所统摄的对象过程中,就激发和展开了一种集合能动,如,当我们用“牛”这样一个指称和定义的概念抽象和概念建构统摄一切可以被称之为和定义为牛的对象时,就激发了一种集合的运作,这样的集合运作是概念方式的本性所在。此外,在进一步的概念从个别到特殊,特殊到一般,一般到根本的进阶中,亦激发了一种集合的运作,即概念的集合进阶运作。如,“动物”这个特殊阶乘的集合概念是“牛”、“羊”、“马”、“狮”、“虎”、“豹”等个别概念的集合进阶,“生物”这个以生命体为总体框架的一般概念是“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特殊概念的集合进阶,等等。可见,集合逻辑以集合统摄和集合进阶的方式存在于概念逻辑的抽象运作架构中,是概念逻辑的多维推导的架构之一。

以集合关系为对象,有意识地展开集合逻辑的探讨、勘察和创立,源于二十世纪早期德国学者莱布尼茨的梦想,莱布尼茨认为,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普遍文字,即一个不仅真实,而且包含了人类全部思想领域的符号系统。当莱布尼茨发现任何数都可以仅仅用0和1表示出来,即二进制时,他满怀热情地相信,当人们围坐在桌子旁边来解决某个棘手的问题时,只要运用一种普遍的通用语言公式,说“让我们算一下!”于是人们拿出笔来找到一个答案,其对错必然可以为所有人接受。莱布尼茨的梦想就是集合逻辑的必然推导,这样的集合逻辑就是通过一种普遍的符号系统,以0和1的有限集处理对应一切疑难问题的无限集的输入,求得集合逻辑的必然推导。

莱布尼茨留下的梦想,驱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学者艰难地耕耘在集合逻辑的勘察和发芽成长中。无论布尔的逻辑代数,如x和y表示两个类,布尔则用xy表达那些既属于x又属于y的类,也就是xy被称之为x和y的交集,等等;还是弗雷格的句子分析的集合符号运算,把一阶的命题逻辑构造转化为二阶的符号逻辑运算;康托尔对实无限和无穷集,以及集合对应关系的探索,并由此把集合论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罗素所提出的集合逻辑悖论的深入思考,希尔伯特对集合逻辑的营救,以及图灵对计算过程的分析和通用计算机的集合包处理,等等,使得集合逻辑在二进制运算的基础上,逐步地成为了现代计算机程序编写和硬件设计的逻辑引擎。正如美国学者马丁·戴维斯在《逻辑的引擎》所说,“计算机从20世纪50年代的塞满整个房间的庞然大物,逐步演变为今天轻巧而强大的能够完成各种任务的机器,在这整个过程中,其背后的逻辑始终保持如一。这些逻辑概念是几个世纪以来数位天才思想家一步步发展出来的。”这样过程在我看来,就是集合逻辑从概念逻辑的内含的激发中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过程。

人们疑问,为何中外学术界没有集合逻辑的提法,没有设置一门独立的集合逻辑的学科。对此,我以为,这样的情况并不能证明集合逻辑的不存在,只是更加说明对逻辑的规范和勘察仍需作深入的透彻的努力。只有站在更高的山峰上才能看清河流的走向,推动逻辑学的新发展。集合逻辑的勘察和创立必将成为意识到的一门独立学科。

结语

以上,我对逻辑的规范和勘察提供的是一种极简梗概,这样的极简梗概重在说明:

1、逻辑的本质是概念,是一种概念方式的运作。

2、逻辑学总体研究的对象是概念逻辑。概念逻辑是一种多维架把构,它包括概念的生成构造逻辑,概念的抽象建构逻辑,概念的反馈制导逻辑。

3、逻辑学狭义研究的对象是概念逻辑中的必然推导架构,这样的必然推导架构包括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数理逻辑和集合逻辑,以及未来还有可能发现的必然推导的架构方式。集合逻辑是继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和数理逻辑之后新发展起来的一门逻辑学科,需要加以更多的学术聚焦和关注。

4、一切逻辑必然的推导,一方面,它们都是抽象运作的必然推导,是概念方式的生成和造就;另一方面,它们都需要在对象联结的激发中,在反馈经验实证的抽象和经验统一的求取中,实现它们的现实性的有效性。

搜索建议:逻辑的规范和勘察  逻辑的规范和勘察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