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人间清醒的合肥市,堪称当下中国房地产经济大环境中的一股清流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1248篇原创文章:

这个时代,没有点真本事和大动作,想走红网络,吸引关注,引发舆论,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特别是在国内国外大事频发,魔幻交织的8月份,想要出戏,更是难如登天。

令人意外的是,素有“风投之城”,近年来在中国新一线城市竞争中异军突起的安徽省省会合肥市,突然就出现了一个“网红事件”:

8月12日,一封《关于请求维护营商环境、增强房企投资信心的纾困解难报告》的文件在网上流传。根据文件内容,有17家房企联名盖章,对合肥市政府发起三大请求: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根据《报告》截图显示,华润置地(合肥)、安徽保利房地产、合肥龙湖地产等17家房企联名认为,当前合肥市场存在大量不合理、不合规的维权诉求,背后或有专业房闹机构推波助澜,希望合肥市政府予以关注,切实维护房地产市场交易与交付秩序,为房企纾困解难。

总的看下来,为大家提炼一下核心思想:

其一,打击业主“恶意维权”;

其二,约谈自媒体,严禁不合理负面报道,对不实报道自媒体进行封杀、处罚;

其三,通过敏感词汇,净化网络环境,将不合理言论进行屏蔽,无法通过网络传播。

在这三大请求的后面,房企对政府还发出了“善意”的警示:

政府对于购房人的相关诉求慎重考虑,稍有倾斜,则引起连锁反应,将会有大量购房人“非法维权”,产生更大的社会矛盾,并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和交易稳定。

图片来源:网络

名为报告,实为警告?

从这些内容来看,房企的姿态是很高的。这份报告中的诸多内容,都颇具威胁的色彩,大有一种经济捆绑和社会捆绑的意味。在内容中,17家房企提出的三大请求,倒不如说是三大要求,“请”中带着一股浓烈的“威胁”味道。

为什么这17家房企的胆子这么肥?因为它们不是房地产行业中的小鱼小虾,而是房地产大鳄,不乏有保利、华润、中交、葛洲坝、绿城等国企央企,也有龙湖、旭辉、融创、阳光城这样的民营房企龙头。别看只有17家房企联名,但当他们抱团时,其影响力是非常大的,个个都是中国房地产市场里的头部大哥。

有了央企和国企牵头,民营房企也就有了更大的底气。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收入基本上就是他们说了算。 他们不出钱,地方政府的地就卖不出去,土地财政就会加速走向枯竭。

姿态,理由,言语,要求,威胁,警告……气氛直接拉满,该有的都有了,就看合肥市的政府,怎么接招了。

实际上这个事情刚出来第一天我就看到了,但是并没有写文章去分析,也没有去讨论,为什么?

当然是等着看合肥政府怎么接招,怎么出招啊!

这次17家开发商联名上书,态度嚣张,语言出格,威胁意味明显,客观来说,这种情况既罕见,又反常,当然,事情既然出来了,那对于合肥市政府来说,肯定是一个必然要去面对,还要解决的体面的公共事件。

结果令人舒适:说业主“恶意维权”无效的合肥开发商们,被合肥反手就是几个耳光。

那句话怎么说的?现实教做人,猖狂必遭罪?

这篇文章,就将基于这一次合肥本土开发商集体上书“维权”事件发生以后,合肥市政府如何进行破局,反制,并且公开体面解决这个事件的做法复盘和梳理,透过表象,抓住本质,更好的认识合肥这座城市的气质,并且研判后续中国楼市的趋势和风向。

本文已反复自查合规,不碰红线,语言平和公允,不带价值导向。

内容有依有据,分析理性客观。

硬核内容,错过不再。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

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

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

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

头条独家文章,抄袭搬运必究!

(如果这篇文章在其它资讯平台被看到,不用怀疑,就是抄袭搬运,厚颜无耻)

选择大于努力,思维决定层次,是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的重要规则。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1

事件复盘:开发商联名反诉维权业主,罕见而又魔幻

合肥17家房企联名请求打击“恶意维权”一事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上述房企共同发布的《关于请求维护营商环境、增强房企投资信心的纾困解难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一文表示,当前企业面临部分群体性不合理客诉、房闹事件,背后或有专业房闹机构推波助澜,希望合肥市政府能遏制种种“恶意维权”行为。

不过,即便该《报告》中,17家房企表示他们“天然处于被动地位”,但大部分网民还是持不同意见,更有网民直言,“和开发商相比,购房者更为弱势”。

事实上,这是第一次有如此多开发商集体向地方政府反映他们遭遇不合理的客户维权事件。

第一次,就有意思了,到底是毒苹果,还是肥美的螃蟹,总是要试一试的呗?

信的名字很长,叫做《关于请求维护营商环境、增强房企投资信心的纾困解难报告》,乍一看还以为是什么救市举措建议。

没想到,句句指向了维权业主!

信的字里行间,都是在诉说“开发商们受委屈了”,我帮大家总结了一下要点:

1.房地产不景气,开发商压力很大

2.现在是个楼盘就要维权,我们压力更大了

3.很多维权都是无理取闹,怀疑是专业房闹捣鬼

4.事态异常严峻,恳请政府紧急出手整治

诉苦完了,就提出明确的要求, 从他们的三大要求来看,可以说是相当霸道。

第一条,打击业主“恶意维权”。 什么叫“恶意维权”?“恶意维权”的界限在哪里?房企可以雇佣法务维护房企利益,业主是否也用权力雇佣律师维护自己的利益?

第二条,约谈自媒体,还要封杀自媒体。 自媒体该不该约谈,该不该封杀,是听房企的吗?房企一声令下,自媒体就要被封杀?媒体的核心功能之一就是舆论监督。如果房企都能要求政府封杀自媒体了,那自媒体的舆论监督何在?

第三条,通过敏感词汇屏蔽不合理言论。 什么叫“不合理言论”?是不是对房企不利的言论,就算是“不合理言论”?房企有没有权要求政府对网络信息进行屏蔽?

事情大概就是这么一个事情,实在地说,就算我本人也是在房地产开发商一方工作,端着房地产的饭碗的人,对于这样的事情发生,着实是大大出乎了意料,合肥同行们的这波操作,直呼看不懂,只能说好家伙,完全是想象力突破天际,胆子肥到失心疯程度的做法。

在当下的经济和政策环境,谁给了合肥本地这些开发商勇气,摆出这么一副高高在上的主人姿态的勇气和动力的?梁咏琪和动力火车么?

事情出来以后,吸引了大量目光和关注的,是合肥政府。

面对这份开发商群体联名,咄咄逼人,姿态拉满的所谓报告,完全就是烫手山芋,拔了安全栓的手雷一样,就看合肥政府如何接招,又如何出招了。

在这场“维权”行动中,不管业主有没有恶意,但精致的利己主义私心是有的。房企呢?同样如此。双方都去政府那里闹,都以自我利益为最高准绳,对双方都是不公平的。

很现实,这就是考验地方政府“端水”艺术造诣的一次现实案例。

合肥天鹅湖政务区(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2

事件后续:合肥开了一个会,然后是事件如何发展的?

不得不说,这一次合肥政府处理这个在外界看起来非常棘手的纠纷和问题上面,展现出了出人意料的优秀表现:

联名维权的一众开发商,对后续事件带来的预判里面,肯定没有想到这种可能,就是遇到了合肥硬茬回复,强硬处理。

合肥不但风投做得好,对社会复杂形势的处理也是到位的,直接就给了开发商们一个清脆的耳光,完全不按原本市场和媒体所想象的剧本走:

很多舆论观点本来以为合肥官方一定会“拉偏架”,一定会压着业主不再维权,说不定还以“寻衅滋事”的罪名抓几个人。或者“各打五十大板,息事宁人了事,和事佬一贯传统”?

可是,非常时刻,紧要关头,合肥官方是堪称人间清醒的。

在开发商集体“上书”后,合肥召开了全市房地产问题治理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有关工作。

8月13日上午,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主持召开全市房地产问题治理专题会议(下称会议),研究部署有关工作。

图片来源:网络

开会定基调: 房地产开发应该是良心工程,要全面推行房地产开发企业、施工企业和监理单位“信用管理”制度 ,对查实存在明显质量问题、抽挪资金、虚假宣传、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的企业,严格依法依规追究,并及时向社会公开曝光,情节严重的,要暂停其参与在肥开发、建设和监理新项目资格。审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房地产管理部门审计监督,必要时要依法依规开展延伸审计。

嗯?不是开发商群体联名盖章来维权的么?怎么开个会研究的问题,都是开发商群体那些见不得人的猫腻和风险呢?

这气氛,非常到位了。这是在收拾不规矩的开发商和房地产管理部门,然后解决问题。

什么叫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开发商要是都做得到位,身正怎么会怕影子歪?

“对极少数购房者不合理诉求,要加强沟通解释和教育引导,如有违法违规行为,也要依法依规处置”。

这是明确了哪怕是不合理诉求也是极少数,即使是极少数,也要沟通,不要强来,更别指望政府动用警力为你们站台,最后强调了对违法违规不手软。

合肥的这一套组合拳打得有理有据,绝对算得上顺民心,解民情,暖民心,值得点赞。

当然,集合了人中龙凤的合肥政府部门的反击,才刚刚开始:

开发商说业主“恶意维权”,但政府并不认可,反而直接指出了开发商群体的弊病和软肋, 这是第一重敲打回应。

舆论高地站住了,合肥还建立了一个系统来解决问题:

建立由常务副市长担任组长的市房地产问题协调处理机制 ,下设六个工作专班,畅通房地产开发企业和购房者双方反映问题渠道,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全市房地产领域存量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坚决遏制住增量问题发生。

政府不会撒手不管,而是要依法依规解决问题。 这是第二重推进。

正常来说,到这个份上,开发商群体也该看清风向了,很有意思的是,几天之后的8月17日,大概是觉得合肥市房地产问题协调处理机制让自己不满意,于是有些开发商“躺平”了,有些问题的解决也不配合。

没想到合肥政府完全没有当和事佬的意思,态度严肃,力度到位,又把开发商群体,按在地上摩擦了一波:

据“合肥发布”消息,8月17日下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虞爱华再次主持召开化解房地产问题专题调度会。会上提出,对查实存在有明显质量问题、违规销售、抽挪资金、虚假宣传、超容减绿、故意“躺平”等行为的,严格依法依规处置,及时向社会公开曝光。

图片来源:中安在线

图片来源:中安在线

开发商以污蔑业主“恶意维权”开头,结果从第一回合就被打了个闷棍,现在想用“拖字诀”,想用“躺平”来表达不满,没想到合肥完全不吃这一套,直接掀桌子,直接表态“对查实存在有明显质量问题、违规销售、抽挪资金、虚假宣传、超容减绿、故意‘躺平’等行为的,严格依法依规处置,及时向社会公开曝光”。

合肥政府并没有给开发商好脸色,并且在后续开发商躺平姿态显露的情况下,目标精准,态度坚决,直接下场,把开发商的问题直接揭了个底朝天!

开发商们万万没想到吧,本以为大闹一场,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连带着自己的一系列问题都曝光了,因为业主也不是吃素的。

这事儿闹得越大持续越久,对开发商越不利。

一封联名维权信,一点好处都没讨到,还被反手按在了地上被教育敲打了一番。

合肥能够从新一线城市群中脱颖而出,果然有两把刷子,不服不信。

这个事件的处理和态度,对于合肥这座城市而言,绝对是赢民心的加分大项,没有争议。

合肥地标剪影(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3

不止于闹剧:合肥开发商联名所谓的“维权”,或将成为一个典型反面教材。

事情发展到这个程度,其实走向已经很清晰了,合肥面对开发商创造的新名词“恶意维权”还是很有定力的,保持了清醒的思维方式,而且处理手法成熟老道,没有被开发商带节奏,可供全国各城市学习:

在当下复杂的就业形势、房地产销售局面下,面对业主和开发商的纠纷,地方政府千万不要出于利益诉求,直接就站到开发商一边,那样会激发出全国层面的舆情事件,难以收拾。

而是要冷静、低调处理事情。既要依法依规,也要把工作做细做足,一定要切实解决问题。

最重要的,合肥政府这一波反击,不仅赢了民心,获得了认可,更重要的一点,是让市场恢复了信心,对政府部门门口的那句口号,有了更强的公信力认可: 为人民服务!

合肥市人民政府 图片来源:网络

合肥这茬事出来,不同的角度,其实可能得到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所以需要用中立的角度来进行一个分析。

客观来说,表面上是合肥官方敲打教育了开发商,但是实质上,这是一种治标治本,有长远考量的正确做法。

试想一下,如果官方和开发商沆瀣一气,拉偏架,搞什么政府为资本强势集团保驾护航,遮掩问题的事情,结果会怎么样?

如果那么做,合肥今天不会有“风投之城”和新一线超新星的成就和地位。

短期看是对房企强势,长期来看,实际上是对合肥土地财政运行,楼市平稳健康,持续发展,做出了最合适的应对手段。

这绝对是地方政府协调供需关系和资本市场关系,教科书级别的示范和案例。

而这一次合肥本土的开发商群体,不好意思,注定成为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了。

万事开头难,或许合肥政府的做法,能够给全国各地城市管理者,带来很多现实参考和借鉴的经验。

就这个事情而言,合肥这座城市,值得高看一眼。在营商环境和市场管控上,开了一个具有示范性的好头。

合肥市中区(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写在最后:

资本主导和高高在上的卖方时代落幕,才是人间真实。

2022年都8月份了,现实也应该给出足够的警示和教育了。

大人们,时代变了。

房地产的黄金时代,结束了,不要有什么幻想了;

卖方主导,拿捏市场的时代,已经不一样了,不要还活在过去;

资本为王,一切向钱看的经济运行逻辑,已经不复存在了,要学会适应新的环境和价值语境了。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是现实永远都是说易行难。

所以才会有合肥本土开发商集团们的这般魔幻反常,完全不看环境趋势,自以为是的愚蠢表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这一次不懂遭教育了,下一次恐怕连哭闹的机会都没有了。

当然,作为同样是房地产行业中的一员,内心肯定是希望房地产行业的持续发展运行,市场的繁荣昌盛,这一点并没有冲突。

想法和现实,永远都有差距的,再强的个体也不可能和时代和趋势和环境作对为敌。

只有安全,才有稳定,只有稳定,才谈得上的持续和发展,时代不一样了,玩法和认知,也该跟着升级和调整,才是正途。

只有健康,长期存续的生意,才有想象力,才有未来可言。

最重要的,不仅仅是房地产,在当下中国经济特殊阶段,有一条最重要的主线,不能忽略:

赢民心,才能赢未来。

是否能够抓住这条主线,直接决定了很多城市,很多行业,很多生意,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面的发展结果和生存状态。合肥能发展到到今天,这条主线,毋庸置疑,抓的很好。

以上,就是基于合肥房地产经济领域的热点事件,进行的一次专题跟进分析和观察研究,和各位读者朋友们,进行一个分享。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

交个敢说真话,会说实话,善于观察的年轻人朋友,可好?

原创写作分享不易,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点赞。关注本人

实力原创,头条独家,如有抄袭搬运侵权行为,必究!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搜索建议:
热议

 现役军人违法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检察院、解放军总政治部印发《军人违反职责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第一条 战时违抗命令案(刑法第四百二十一条) 战时违抗命令罪是指战时违抗命令,对作战造成危...(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