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为什么说宫崎骏的动画电影《起风了》美化战争?

《起风了》确实引起了争议,这些争议在中国并不明显,在日本反而显得更加突出!这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起风了》虽然描述的是二战时的作品,但它并不宣扬战争。整片都显得自然安静,没有战争场面,但体现出了日本战时经济的惨淡,这样反而映衬出战争的丑陋!这也是宫崎骏的意图。

争议点在于影片描写的是零式战斗机的总设计师。零式战斗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日本海军的主力舰载战斗机,被广泛运用于中国战场和亚洲、太平洋战区。“零式战机”这几个词,使人们很容易想到战争,侵略和苦难!

宫崎骏为什么还要这样取材呢?我想这样宫崎骏是个飞机迷有关!

宫崎骏所在的家族经营一个飞机工厂,属于军工企业,所以战争后期物质匮乏中也能保持颇为温饱的生活,宫崎骏度过了相当自由的幼年生活。由于身体不好、不擅长运动,宫崎骏对静态的绘画很有天分,特别对于飞机兴趣浓厚,并成为终身的爱好。

因此,宫崎骏的《起风了》以二战时期的零式战机及其设计师为主题,想必也投入了不少个人情感。

宫崎骏于2009年4月至2010年1月期间在月刊《Model Graphix》上连载漫画作品《起风了》。一向以反战立场著称的动画人,却出于种种原因对杀人的战斗机和战列舰无比痴迷,各种的矛盾性在这部极具个人化色彩的作品里分外突出。也许正因为这份矛盾性以及无处不在的人生八苦况味,令宫崎骏最初全然没有将其拍摄成动画电影的意向。最终成功促成该企划的正是宫崎骏的老搭档吉卜力工作室制作人铃木敏夫,他于漫画连载之初便抛出映画化的提案,但宫崎骏以"动画电影应为儿童而非成人制作"为理由断然拒绝。而铃木制作人指出"宫崎骏应就其(作品中)的矛盾性给出自己的回答",此言准确击中要害。在网站公开的企划书中,宫崎就制作意图做了如下解释,"这部电影既非对战争予以控诉,亦非意图通过对零式战斗机的杰出之处之描写来鼓舞日本的年轻人,却也不想掩饰二郎真心打造民用飞机的心愿,只希望讲述这么一个忠于自己的梦想、不断奋进之人的故事。"

《起风了》中的男主角自幼便对飞机抱以浓厚兴趣,这跟宫崎骏自己很像!而成为一名真正的飞机设计师何尝不是宫崎骏久违的梦想!

了解宫崎骏动漫的同学都知道,他的作品一直崇尚的是和平美好,这种和平不仅是人类之间,还有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

宫崎骏为了抗议伊拉克战争,他拒绝出席2002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他说:“我不想去一个正在轰炸伊拉克的国家”。

宫崎骏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也是日本为数不多能够认清历史的人!

他曾经批评安倍修宪“实在愚蠢”,他还说“和平宪法就像一盏照亮希望的明灯”。

《起风了》很成功,最终于2013年底影片在日本地区收获120亿日元,成为2013年度日本最卖座的影片。

尽管影片的题材与战争有关,《起风了》却传递了一种安静的反战信息。其公映的日期却正值日本政治环境中对外交政策采取鹰派立场的敏感时期。而宫崎骏本人也指出了日本应对以往历史罪行道歉以及不能随意修改宪法等等。如此言论激起了日本右翼保守派们的愤怒,许多人通过互联网表达对于安倍民族主义政策的支持。在雅虎日本网站关于电影《起风了》的页面上,超过2000条评论,许多网民都在指责影片传递的和平主义信息。称其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左翼”倾向电影,有人甚至给宫崎骏打上了“反日”和“叛国者”的标签。

韩国媒体认为“宫崎骏敢言令人佩服”,韩国MK新闻网赞扬道:“宫崎骏博爱以及追求世界和平的想法令人钦佩。” 中国央视则特别对《起风了》进行专题报道,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也称“有一种力量叫宫崎骏”。

宫崎骏是中国的朋友,是一个值得尊敬的艺术大师!

搜索建议:
热议

 一个简易鱼池,40块一根鱼竿,游...

热热闹闹的国庆假期还在进行中,满足了大家出游的想法,玩得应该都还不错吧?说到旅游,可以说如今已成为国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也使得国内旅游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旅游方...(展开)

热议

 快乐大本营有哪些游戏?

游戏规则:每队各出一人参加游戏。主持人要事先准备好一些词语。说一个词语,参与者要反着说一遍,比如“新年好”,游戏者要立刻说出“好年新”,说错或者猛住的人即被淘汰...(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