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温-针灸的日志--平衡火罐

第一章概论一、定义平衡火罐是以中医的基本理论为基础(阴阳学说,脏腑学说,五行,经络学说等);以现代医学的神经反射为治疗途径,以自我修复,自我调节,自我完善为治疗核心;以不同的火罐手法为治疗手段的非药物的自然疗法。 最佳治疗原则:疗效好,痛苦小,无副作用,见效快,成本低二 平衡火罐的来源和发展 在火罐疗法的基础上,1984~1985起用于临床,手法由三种发展到十余种,治疗的病种也日渐增多,已成为脱离了针法,灸法的一种独立疗法。火罐《五十二病伤》角法治疮疾是最早的记录;由《肘后方》(葛洪)角罐(发展到)-铜罐-玻璃罐-竹罐-电温罐-磁罐-负压罐等由古代的单一到现在的多种形式的罐疗技术了。第二章 平衡火罐疗法的作用原理和机理1. 临床作用1)西医认为:火罐具有活血化淤(外伤)扩张血管,调整末梢神经,改善微循环,增强免疫机能,消炎抑菌,退热止痛等。2)中医认为:火罐有温经散寒,舒经活血,祛风除湿,清热泻火,行气通络等不同功效。2. 作用机理1)局部作用(穴位或神经) 两种刺激共同对局部作用:温热及机械作用a) 机械刺激通过罐口对局部神经,背腧等进行牵拉,熨刮,挤压,弹拨刺激毛细血管扩张、组织间隙自溶、组织胺类物质释放、增加机体反应、自我调节(器官组织)自我修复。b) 温热刺激的形成和作用来源:手的温度;火罐体内部的热量作用: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末梢神经的调节2)全身作用 机械和温热双重作用于局部的毛细血管,末梢神经,主要是脊神经根,周围肌组织等?脊髓或大脑皮层?CNS兴奋?转变为良性信息?传递到需治疗的各器官组织 3 平衡火罐的治疗特点1)操作简便,易于普及2)无损伤,患者易接受3)疗效显著4)无副作用5)既治病又防病(此点最重要)4. 取位原则:(绝大部分治疗在背部)1)取中为主:躯体为主,四肢为辅2)胸,腹,盆腔的器官的治疗,以背,腰,骶为主;前病以取后背为主(脊神经后根-华佗夹脊穴,膀胱经)3)据疾病的发病阶段取位:急性病或慢性病急发,取健侧;反之,慢性病或急性病的恢复期,取患侧。5. 补泻原则:1)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如摩罐时的方向2)顺经络为补,逆经络或垂直为泻3)清还为补,重疾为泻第三章 手法操作一、行罐疗法 1. 要求 1)持久(保证一定时间);2)有力 (达到一定力度);3)手法要均匀(力度和速度不可忽大忽小),柔和;4)节律,节奏;5)逐渐加压,决定疗效,注意力的分配; 开始----轻;中间---重;结束---轻 闪罐——摩罐——抖罐——推罐——振罐 2. 注意事项:1) 据患者不同体位,不同的部位,选择不同的火罐2)一定注意勿烫伤,烧伤患者,留罐不宜太长,避免水泡产生3)禁忌症同神经弹拨 局部皮肤有过敏,水肿,溃疡等不能做平衡火罐治疗;大血管分布丰富的地方(颈部:不超过胸锁乳突肌,勿刺激颈静脉窦,靠外侧;腹股沟等)高热患者(成人39℃,儿童39.5℃以上) 3. 手法操作(10个,每个手法分三步:操作-注意事项-应用)1) 留罐(最简单,要求最高) a)操作:5种大小不同大小的罐(常用3#,4# 和5# 罐)用闪火法将火罐留于局部并保持一定时间。预热火罐,调整负压大小b) 注意事项① 不同的年龄,性别,部位负压不同 颈部,留罐 5分钟部位 大椎双侧肩关节,膻中留罐10分钟 其他部位 15分钟② 留罐排列:密排法:罐体间距小于4厘米疏排法:罐体间距大于7厘米c)临床应用:主要对风,寒,湿等所致的背,腰,骶,四肢及关节疼痛的患者;温经散寒,舒筋去湿。d)留罐的皮肤颜色诊断:黑紫: 寒症绛红:热,内热较多水泡;湿浊桔皮样:浊重片状紫点:外伤皱,灰白:气血虚 补白点: 淤症2) 闪罐a) 操作:在留罐的基础上进行,为“留 - 拔 - 留”的循环手法;沿着神经或膀胱经,从患者背部由左上-左下-中上-中下-右上-右下的顺序进行,拔罐时要快,突然,有爆发力,发出大声响。b) 注意事项: ① 负压大(取决于闪火速度)② 要连续,(连贯)c) 临床应用①开始手法,还用于体弱,年老,发病长,恢复期等 ② 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 3) 摇罐 (使用率高)      a) 操作: 在留罐的基础上和缓摇动,负压中偏大,多方向摇动        b) 注意事项:负压中等,用力和缓,均匀      c) 临床应用:以补法形式出现,对体弱多病,重病恢复期的患者常用,舒筋活血,行经通络的作用,同时还具备调和营卫,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效。4)摩罐 a) 操作:涂润滑剂,以平衡穴位或腧穴为中心,做环旋运动,称为摩罐 b) 注意事项:① 负压不宜过大 ② 润滑剂要涂匀 ③ 有力要均匀,动作要节律  c) 临床应用:腹部疾患,以消化道为主,对胃脘痛,食积胀满等有良好治疗效果,具有和中理气,活血化淤,扩张血管,调节末梢神经功效。多用于腹部,以神阙为例,在负压的情况下,做顺逆时针摩动,上下;背部以背腧为主。5)抖罐 a) 操作:垂直神经或经络方向快速抖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b) 注意事项:频率要求120/分,空心握罐,手腕灵活; 泻法,快;负压,中度偏小。 c) 临床应用:此法为典型的泻法,常用于实热型疾病,具有清热泻火,活血化淤等功效。部位:腰,背,骶,上肢正中神经,下肢坐骨神经。6)擦罐: a) 操作手法:沿神经或经络走行直线双向擦罐。 b) 注意事项:对肌肉发达,体胖者双向擦罐,刺激用补法,温热柔和 c) 临床应用:温经通络,行气活血,常治疗内脏虚损,气血失常等病,,用于弱老,大病恢复。7) 推罐: a) 操作:沿神经或经络走行直线单向擦动 b) 注意事项: c) 临床应用:有提高神经,肌肉兴奋性,加快血液循环,推动新陈代谢,对偏瘫后遗症,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等问题。8)弹罐 (难,但最重要) a) 操作:站 在患者同侧,在负压的基础上提起一侧罐口,用另一侧垂直神经或经络,来回拨动。一定要有向下的力以弹动皮肤下的神经及经络。作用于神经点、穴位及膀胱经的 力相对容易掌握,而对夹脊穴的用力相对要难;用近脊柱侧的罐壁来回弹动,通过脊旁韧带将力传导到脊神经根(用力呈U字形),内侧施力较大。用心体会,用力 重—轻—重。 b) 注意事项:注意把握用力的大小,防止击伤韧带,脊突,造成损伤。 c) 临床应用:弹罐对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有很强的调节作用,还可提高肌肉的兴奋性,调节脏腑机能,消除劳损,对疲劳综合症等有明显的疗效。9)振罐:由向上的提罐(泻法)和向下的按罐(补法)两种手法组成(总计为十个手法)。a)操作:向下或向上作用于指定的部位,不移位用力并发生振颤。持续2到3分钟。主要用于腹部治疗。b)临床应用:用于消化系、泌尿系及生殖系的疾病;调节内分泌。c)注意事项:① 频率为每分钟大于200次;② 负压为中上偏大,但小于闪罐;③ 操作要循序渐进,前三次摸索调节最适力度,制定最佳方案;避免负压过重

④ 病人初次接受振罐治疗,相对敏感,吸收量较大,有一适应过程。

上述均为 “行罐手法”,在临床上据千变万化的具体情况,灵活应用

搜索建议:温针灸的日志平衡火罐  
热评

 4点出门 6点就在健身房!37岁...

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勒布朗·詹姆斯和湖人达成了2年9710万美元的提前续约,而在当地的凌晨4年43分,勒布朗·詹姆斯就已经晒出了自己出门去训练的动态。老詹...(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