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舌尖上的懒人生意,深析万亿风口——预制菜

撕开包装,直接下锅,简简单单的动作,短短几分钟,就能完成一锅热气腾腾的美食。

无需“炒菜十分钟,洗切半小时”的繁琐备菜,甚至不需要计算调料配比,预制菜包让消费者,甚至是厨房小白,也能速成“厨房大师”,快速做出一道美味佳肴。

当快节奏的生活速度遇上精致的生活需求,“预制菜”得以迅速发展为万亿风口。

预制菜,并非新鲜事物

预制菜是指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在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过程中,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所指导的营养结构,进行食材搭配、营养管理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经简单烹饪或加热后,可作为日常正餐食用。

事实上,预制菜,并非新鲜事物。

追溯历史,美国预制菜起源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日本则起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经过数十年发展,美日均诞生出几个在全球极具影响力的大型预制菜企业,诸如Sysco、康尼格拉、泰森、日冷、神户物产等。

相较于国外,我国预制菜起步较晚,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萌芽。

90 年代,随着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店进入中国,由于快餐店的产品标准化需求,国内开始出现净菜配送加工厂,比如为肯德基提供冷冻切块鸡肉的山东大用食品。当时在国内还没有预制菜这种叫法,大家更习惯称呼其为食品原材料或半成品。

2000年后深加工的半成品菜企业开始涌现,但受限于速冻技术和冷链物流,加之当时国内还未实现大规模餐饮连锁,行业整体发展较为缓慢。

直到 2014 年,预制菜行业在B端步入放量期。 

2020 年,疫情的影响加上大众生活的快节奏,预制菜开始从餐饮后厨走向千家万户,C端预制菜开始迎来指数级放大。在各大电商节及春节期间,半成品菜、快手菜一度销售火爆,成交额均取得倍数级增长。

目前,预制菜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

来源:艾媒咨询

即食食品:开封后能够直接食用的预制调理制品,也就是“开包即食”食品。具体产品如即食泡脚凤爪、鸡腿、火腿肠和罐头等。

即热食品:仅需要加热就可以食用的食品,也就是“加热即食”食品。比较典型的是近两年在市场上非常活跃的快餐料理包,如梅干菜扣肉,辣子鸡丁等等。

即烹食品:指经过相对深加工(加熟或浅油炸),按份分装冷藏或常温保存的半成品材料,可以立即入锅,加上调味品进行调理的食品,属于半成品预制菜范畴,也就是“熟料加热调味”食品,如香酥肉、椒盐排骨等。

即配食品:指经过清洗、分切等初步加工(指物理加工)而成的小块肉、生鲜净菜等。一般以生的菜料为主,烹饪者要自行搭配各种调料,经过炒制加热变熟后可食用。也可以叫做“生料加热调味”食品。

上下游争相入局,预制菜驶入快车道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3459亿元,同比增长19.8%,预计未来中国预制菜市场保持较高增长速度,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10720亿元。

来源:艾媒咨询

其实,自从2011年以来,预制菜相关企业注册量逐年增长。2012-2019年期间,预制菜相关企业注册数量保持平均约25%的速度增长,而2020年新增企业数量依然近1.3万家。2021年我国预制菜企业注册量为4212家。目前,预制菜相关企业注册资本主要集中在100万以内。

来源:企查查

尽管已经发展了10多年,但是从目前市场的竞争格局来看, 国内预制菜行业整体上仍以中小规模企业为主,市场的集中程度较低,行业中各企业市场份额有限,大规模全国化经营企业数量较少。

目前,预制菜市场上的玩家囊括了预制菜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既有味知香、筷百味等专业预制菜企业,也有国联水产、安井食品、西贝、海底捞、盒马、叮咚买菜等农牧水产类企业、速冻食品企业、餐饮企业、零售企业等参与其中。

来源: 红餐产业研究院

这是因为,预制菜是上中下游产业融合的典型案例。

上游的原材料成本问题会直接影响到中下游的生产、消费、利润多个环节,且上游预制菜成本占产品总成本超90%,尤其原材料的价格变动会对该行业产生较大影响,包括行业成本和利润;中游的发展能促进上游原材料的标准化、集约化,上游效率的提高也能促进下游消费端的快速发展,三者互惠互利。

从B端到C端,应用场景需求增加

预制菜火爆的根源在于应用场景需求的不断增加。

从B端市场来看, 预制菜能 帮助餐饮企业降本增效 。相比传统餐厅,使用预制菜的餐厅,可以大幅减少餐厅后厨面积、后厨员工,有效地缓解餐饮行业租金和人工成本压力;并提升餐厅的食品出品效率。

除此之外, 对于连锁餐饮而言,保证其连锁门店菜品的一致性自然离不开标准化的供应商品。

在C端,百度指数显示,2022年预制菜相关搜索同比上涨877%,其中“95后”群体搜索占比超三成。2022年上半年,京东预制菜成交额同比增长170%。在美团买菜、叮咚买菜等电商平台上,预制菜已经在商品分类中单列出来。

相比传统烹饪,预制菜省去了以往买菜、洗菜、切配、烹制的繁琐步骤,更加方便快捷。而预制菜几乎涵盖了大部分中国菜系,也丰富了厨房小白们的餐桌饮食。 此外,相比外卖等待冗长的配送时间以及对黑作坊饮食安全的担忧,原材料肉眼可见的预制菜在品质、营养上明显更胜一筹。

以前段时间新融资的预制菜品牌「 筷百味 」为例。

和大多数toc 的预制菜企业一样,筷百味的目标群体主要为一二线城市的资深中产和精致宝妈人群。这部分群体不需要花时间顿顿做出‘四菜一汤’,也不再满足于普通的速食米面粉,对多样化的半成品食材的需求越来越高。

值得注意的是,筷百味主要专注 空气炸锅 场景下的预制菜。

来源:筷百味

目前我国空气炸锅销售增速居智能小家电品类之首,正处于行业高速增长阶段。这是因为根据权威检验机构分析检测,同一款产品在油炸烹饪和空气炸锅烹饪下,在油脂(脂肪)含量、水分含量、芳香物质留存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别,导致产品在气味、味道和口感上都有不同。

空气炸锅和预制菜相结合——便捷低油健康的烹饪方式,满足了 既要方便快捷又要健康饮食 的用户群体。

除了家庭场景,预制菜在聚餐场景的使用也在快速增长。

饿了么数据显示,2021年农历廿八至除夕,年夜饭半成品外卖同比增长4倍,年夜饭外卖礼盒同比增长2倍。商务部数据表明,2021网上年货节启动以来,年夜饭系列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96%,其中,半成品增长380%以上。

此外,今年国庆黄金周, 伴随着露营的火热,预制菜也紧跟着火爆了一次。

盒马数据显示,盒马工坊半成品菜整体销售额在国庆期间同比增长82%。

叮咚买菜数据显示,国庆期间“预制菜热卖榜”50款上榜产品,总销量超过192万份。10月7日叮咚买菜“预制菜飙升榜”上榜飙升值达到97%,多个单品销量飙升5倍以上。

来源:叮咚买菜

C端预制菜成“必争之地”

近年来在消费升级、冷链物流普及以及互联网多元化营销的助力下, 预制菜从B端逐步向C端渗透,并在疫情催化下加速向C端发展。

根据京东发布的数据,2021年,京东预制菜成交额同比增长156%,2022年上半年成交额同比增长170%;《抖音食品饮料行业分析报告》中数据显示,与去年1-4月同期相比,半成品菜发展迅猛,同比增长率高达1503%。

当前的中国预制菜市场, to B 端与 to C 端所占比例大概在 8:2 左右 ,因此,C端市场成了预制菜商家的“必争之地”,更多品牌正在跑步入场,加速在C端预制菜上的布局。

例如,以海底捞、西贝、锅圈食汇等头部品牌为代表的餐饮企业,开发出以半成品形式的预制菜售卖。一方面可以满足C端用户“带走”的消费需求,拓展销售渠道;另一方面,预制菜可以帮助品牌触达门店堂食无法触达的市场,再反哺餐厅。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方便快捷以外,预制菜产品的口味、性价比、营养含量等同样收到 C端消费者关注 。预制菜只有做到比餐厅堂食更加实惠,比外卖更加安全,比净菜烹饪更简单方便,才能打动消费者,提高复购率。

民以食为天,短短五个字涵盖的却是中国5000年以来形成的饮食文化和习惯。从采摘到切配、从烹饪到上桌,这一系列繁琐复杂的烹饪过程背后体现的是中国人对食物的尊重和追求。

现如今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预制菜的应运而生无疑是对传统饮食习惯的宣战。预制菜最终能否完成这一征服中国人身心的壮举我们不得而知,但预制菜一定会是个“长坡厚雪、道阻且长”的赛道,其竞争本质还是要回归到品牌的营销能力、产品质量以及用户洞察上。

- 推荐阅读 -

 ↓ ↓ ↓ 获取更多行业资讯

搜索建议:
热闻

 户口所在地查询?

问:户口所在地查询?律师解答:户口所在地的地址区别于身份证的地址,那么关于户口所在地查询方法是什么呢?户口所在地查询的方法如下:1、说明一下,户口所在地和身份证...(展开)

热闻

 两个猎豹能不能打过一个花豹?

猎豹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但是在非洲,猎豹的速度除了用来捕猎,更多是用来逃命的,而花豹虽然比猎豹的生态位高一些,但是它在非洲也只能把“家”搬到树上才能生存,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