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订阅观点

 

19岁大学生送外卖赚1.7万,博士兄弟替母亲拧钢管

不久前,“19岁男孩暑期送外卖挣1.7万”登上热搜。

读大一的男孩妈妈郭女士在抖音发了儿子利用暑假送外卖的视频,总结儿子60天,接单3470单,赚了17350元。

不仅自己交了一年的学费,而且下半年的生活费也够了。

(赵春阳)

新闻一出来,引发热议。

有网友说:这么小的年纪就知道为家里分担压力,勤工俭学,自立自强,少年未来可期!

有网友说:我点了60天外卖,千万别让我妈看到……

但也有网友不赞同郭女士,认为父母不负责任。

郭女士为此回应说:

我和孩子爸都是普通工人,家里就一个小孩,并不需要儿子现在去挣钱。

但是,儿子觉得自己大了,想替父母承担一些,不能总花父母的钱。

为此,网友纷纷点赞:把父母的苦看在眼里!真是懂事的孩子

“我想替父母分担一些压力”

男孩名叫赵春阳,在山东潍坊读大学。

2003年,赵春阳出生在山东德州,父亲在炼钢厂上班,母亲在电子厂工作。

自幼生活在农村,中学后,跟着爸妈搬到城里。

2021年高考结束后,在等通知书的日子,他突然说要去送外卖。

父母觉得送外卖辛苦,不同意他去。

赵春阳说他已经交了押金,租好送餐的电动车了。

父母只好依着他。

跟着师傅跑了两天,他学会了送餐系统最基本的操作后,他一个人就开始跑单了。

最初感觉新鲜,就连说“你好,xx外卖,祝你用餐愉快”都让他特有成就感。

但新鲜劲一过,他觉得又苦又委屈。

原来看别人送外卖很简单,自己一干,才发现世上就没有简单的事。

他不熟路线,送餐耗费时间,导致订单超时客户不满,被骂被投诉,让他很有挫败感。

不过,路线熟悉后,超时的单子很少发生。

高三暑假,他一个月挣了8000多元,攒够了自己的大学的生活费。

大一放寒假,他又送了一个月外卖。

冬天送外卖比夏天还辛苦,天冷他戴眼镜很不方便,眼睛上霜看不见路。

但他那个月挣了11000多元。

因为赶上过年,有些外卖员回家了。

竞争少,单子多。

过年那天,他都不舍休息,后来给母亲发了2000元红包,郭母却哭了。

她说:

这不单单是钱,更是孩子的血汗,我不忍心花,只能先放着,有需要的时候还给儿子。

今年暑假,他说要送两个月外卖,把大二的学费和生活费挣出来。

郭女士觉得他未必能坚持下来,但是,她没有反驳他,而是选择支持他。

7月1日,赵春阳开始暑期外卖之旅。

每天早上6点出门,下午3点回家吃午饭,接着再去送外卖,晚上11点多才回家。

赵春阳做事有自己的计划和目标,并且按照计划和目标严格地执行。

他根据今天完成的订单,来制定明天的接单目标。

完不成定的目标,就不回家吃饭。

常常郭女士做好饭等着他,等凉了,不得不打电话求他回来。

高温天气有时达到40多度,在室内不动都会出汗,赵春阳却穿梭在暴晒的街头送外卖;

赶上下雨天,穿着雨衣根本不管事,经常淋得和落汤鸡似的。

从7月1日到8月30日,他只有七夕那天中暑后休息一天,他坚持送餐60天。

赵春阳晒黑了,瘦了6斤,手磨出了很多茧子 。

郭女士生日那天,赵春阳要买蛋糕,郭女士拒绝了。

她表示,

大家看到的是赚了多少钱,当妈的看到的是孩子吃的苦、流的汗,每一分钱都是辛苦钱、血汗钱。

对未来,她只希望孩子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赵春阳)

赵春阳接受采访时表示,父母从小对他的教育就是勤俭节约,珍惜每一分钱。

父母比较宠他,只要他想要的东西父母很少拒绝他,那时没觉得赚钱不容易。

自己赚钱后,才体会父母赚钱的辛苦。

他常看见父母下班回来时,脸上露出疲态,他们的工作也不轻松。

对有人说他作秀的说法,他表示

有一点不理解。我想替父母分担一些压力。

送外卖时和顾客接触,让赵春阳迅速成长了很多,以前内向现在变得开朗了,而且抗压能力也增强了。

谈到未来,他笑着说:

送外卖只是兼职,我对自己的未来挺乐观也挺自信的,我能吃苦,只要坚持不断的努力,肯定要比现在好。

双胞胎博士学霸

暑假帮妈妈在工地打工

其实向赵春阳这样学习好、又懂事的孩子还有很多。

被保送读博的双胞胎兄弟李国平、李国安也是这样的孩子

1998年,李国平、李国安兄弟两个出生在江苏徐州市丰县城关镇。

李父曾经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高考时一心报考军校。

他因为体检不合格而落榜,后因家穷,就此告别校园。

未上大学一直是他的遗憾。

李母只有初中毕业,在社会上尝到了没文化的苦后,她意识到,人还是要多读书。

两口子的想法不谋而合,孩子出生不久,他们一家就搬到了徐州市里。

四人住进李父只有30平米的原单位宿舍,一住就是16年。

那时,李父在一家货运公司工作,李母在一家鞋厂打工,生活过得还算轻松。

(李国平与母亲)

随着国家企业改革,2002年,李父李母的所在的企业先后裁员,两人双双下岗,失去了经济来源。

那时,国平、国安正上幼儿园。

没了收入,手里又没有多少积蓄,两个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压力。

国平、国安发现菜里肉少了,吵着要吃肉,李母实话实说。

爸爸妈妈工作没了,钱要省着点花。不过,爸爸妈妈会努力找工作的,以后会好起来的。

国平、国安从懂事起就尝到了没钱就没有好生活的滋味。

李父很快找到一份开出租车的工作,每天早出晚归,将家的责任扛在肩上。

李母负责接送两个孩子,为了增多收入,她做点小时工。

2004年,6岁的国平、国安两兄弟进西苑小学读书。

李母告诉两个孩子,放学先把重要的事做完,才可以玩。

从上学,国平、国安养成了到家就写作业的好习惯。

一二年级,李母用一辆自行车接送他俩。

三年级时,李母出去赚钱,他们俩自己骑自行车去上学。

当父母疲惫地回到家,看到他们满分的成绩单和奖状后,就会露出开心笑脸。

他俩懂了,好成绩就是让父母最高兴的事。

他俩互相攀比着学习,谁也不想落后。

他俩成绩不分伯仲,却一直遥遥领先于其他人。

当周围人,都买上房子搬走,李母也有买房子的想法,李父觉得钱还是留着投资在孩子读书上。

李母赞同,他们一家继续住在简陋的宿舍里。

李父告诉他们两个,咱们不和别人比吃穿物质,要比就比成绩。

外在的光鲜,只能风光一时,但学业有成,会让你风光一生。

(李国平李国安)

2013年,李国平、李国安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重点高中徐州一中。

学校有物理实验班,需要从新生中考试选拔进入。

最初兄弟二人不敢报考,怕选不上。

李母说,你们可以输,但不能认输,人生路上,永远不要放弃和认输。

最后,他俩一起考入实验班。

他俩不但成绩好,人缘也好。

在一次足球比赛中,李国平腿不幸骨折。

怕耽误学习,他在学校找了一间宿舍。

班里同学每天轮流抬着他去上课,他的课程一点没有落下。

2016年,李国平、李国安同时被东南大学物理学院录取。

那年刚好赶上房子拆迁换了新房,双喜临门。

因为家庭困难,入大学时两人办了助学贷款。

大学期间,他们两个把学校的奖学金几乎都拿了。

最难拿的国家奖学金李国平也拿到了,李国安择把国家励志奖学金收入囊中。

2020年,他们两个本科毕业。

因为各方面表现优秀,李国平被保送到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直博,李国安刚被保送至中科院物理所读博。

在各自奔赴前程前,他俩来到母亲打工的工厂,接过母亲的工具,替母亲干拧钢管的活。

那天,从清晨忙到酷暑难耐的中午,李国安工作四个小时,身旁的钢管架已经堆到1人多高。

汗水浸湿了他厚厚的工作服,脸上的汗水一条一条淌下来,看着就像刚淋过雨一样。

一周前,李国平和他一样,也曾在这样忙碌过。

这一刻,他们体会到了母亲的艰苦。

兄弟两个最大的愿望就是早日完成学业,经济独立,让父母不再这么辛苦。

“我要赶去工地打工,这些题对我来说都不难!”

提到林万东,你可能不知道他是谁。

但如果说,2019年的高考,第一个戴着眼镜冲出来的那个男孩,你可能会有印象,他对着采访的记者说:

我要赶去工地打工,这些题对我来说都不难!

他就是林万东,那年他18岁,以713分的高分成考入清华大学。

在清华大学的开学典礼上,邱勇校长点名表扬了他。

“你们当中……有来自云南宣威坚信"唯有自强不息,才有日后无限可能"的林万东同学。……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清华大家庭的一员。”

(林万东)

林万东,出生在云南宣威市阿都乡一个偏僻的贫困村,兄弟姐妹三个。

他是老二。

他的童年,有在山野里狂奔肆无忌惮的快乐,也有贫穷人家不得不承受的心酸。

他的父亲因为工作将腰扭伤,落下了病根,干不了重活。

紧接着,父亲又得了脑梗。

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林母一个人的身上。

上有80多岁的老人,下有三个读书的孩子

对于农民家庭来说,供一个孩子读大学都不是件轻松的事,何况她家三个孩子读学。

林万东的姐姐在上大学,弟弟还在念高一。

林母40出头,没有读过几年书。

为了多赚钱,她选择去工地打工,一个人比男人还能干。

做了四个月,她已经瘦了三十多斤。

所以,高考结束后,林万东着急去妈妈工作的工地帮忙。

林万东觉得,自己19岁了,应当承担起家里的更多责任。

然而,一天的工作下来,他的双手已经完全使不出力气。

母亲告诉他,他的工作量仅仅是母亲平常工作量的三分之一。

后来,老师给他介绍几个学弟学妹,希望从他那里学到一些高考经验。

他于是,发挥自己成绩好的特长,给他们补课,赚到了比在工地多得多的钱。

他终于体会到了“读书可以改变命运”的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林万东)

高考前,他的父亲曾经告诉过他,咱穷人家的孩子,考上一个重点就可以了。

他的母亲从不在他面前表现出,她在工地上有多么辛苦。

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都没有给他过多的压力,让他得以轻松地走进考场。

那天,他拿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回到家。

他看到父母脸上掩藏不住地久违的笑意,他终于明白望子成龙对他父母的重量。

他突然意识到:一个成器的孩子,不仅仅带给父母喜悦,甚至还寄托着他们的尊严。

这些年,他们一家人都处在高压力下,每个人都在期待黎明的到来。

如今,他给这个家带来了希望。

尽管,他们的家光明的未来还未到来。

面对未来,他勇敢而又坚定。

我不在意前方是艰难险阻,还是五彩缤纷。

我只知道,这是一条新的路,而我将努力带着我的家人在这条路上一起走向幸福。

他相信,“只有自强不息,日后才会有无限的可能”。

高考603分学霸

为筹学费去冰棺厂打工

2014年暑假,一位被西南交大录取的高考生,为了赚学费去冰棺厂打工的故事被新闻媒体大量报道,引发大众关注和议论。

该考生名叫罗贵平,是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回天镇石门村人,是家中独子。

他曾经有过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恩爱,身健体康。

爸爸妈妈对他倍加宠爱,母亲除了学习要求严格,其他方面都尽可能地满足他。

家境普通,一家人和美地享受平淡的却不失幸福的生活。

那时,他什么都不用操心,只需要好好读书。

然而,这一切在他读初中时,一个意外击碎了平静的幸福生活,让这个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罗贵平)

那天,他正在上课,班主任跑来告诉他,他母亲出车祸了。

他赶到医院还是晚了一步,见到的只是母亲冰冷的尸体。

没能和母亲说上一句话,他成了一个没妈的孩子

而且,因为肇事司机逃逸,母亲白白失去生命,没有得到一分钱的赔偿。

中年丧妻,罗父痛不欲生。

妻子最大的愿望是孩子能考上大学,成为有用的人。

罗父收起悲伤,当爹又当妈地照顾罗贵平的生活。

读高中需要钱,读大学需要钱,他希望给孩子赚更多的教育费,每天辛苦地打工赚钱。

然而,上天并没有怜惜他们,意外再次袭击这个承受伤痛的家庭。

罗父的手指由于操作失误,被机器绞断,成了残疾,丧失了一部分劳动能力。

他再也不能从事重体力活,只能做些轻松工资少的工作。

罗贵平小小的年纪接二连三承受着家里的苦难,不知偷偷哭了多少回。

然而,磨难只能打败弱者而无法让强者屈服, 强者会用勇敢来回应磨难。

正如伏尔泰所说:“人生布满了荆棘,我们想的惟一办法是从那些荆棘上迅速跨过。”

罗贵平知道自己无法改变命运的安排,努力读书,是他能改变命运的最好途径。

考上大学,给未来争取更多的资本,将来有更多更好的选择,这样才能给父亲更好的生活。

别的同学放学后,或拿钱去网吧玩游戏,或奔赴各种补习班。

而他放学后会穿梭在大街小巷各个垃圾堆捡废品,攒到一起换钱,为了减轻父亲的经济压力。

他没钱去补课,也没有练习册可以做,他只有一颗不屈服努力上进的心。

中考后,他考入成都重点中学成都十二中。

家庭的变故,让他独立得特别早。

自己一个人办理了入学手续,因为没钱,他放弃了收费较贵高的重点班名额,去了普通班就读。

周一到周五他在学校抓紧一切时间读书,生怕浪费每一分每一秒。

周末他回家和罗父一起去附近的电磁厂串磁环挣钱。

两人一天不停歇地串,能串500个。

按个数算钱,这时罗贵平恨不得自己多长出一双手来,多串点多赚钱,这是家里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直到高三,他才停了这份兼职。

因为他懂,他必须全力以赴,才有未来。

尽管他没在重点班,但他的成绩一直和重点班的同学比肩。

有人曾经询问罗父:你在什么方面给过孩子奖励吗?

罗父回答说:

在得到成绩后,我们父子俩的第一反应都是去给他母亲上坟。

老师曾经让他作为优秀家长交流一下教育经验,他说了一个自己生活日常。

罗贵平在家学习时,他不会看电视,而是坐在旁边看报纸和读书。

罗母对他学习上的严厉深深刻在罗贵平心里,而罗父也在默默地给罗贵平创造好的读书环境。

2014年6月末,高考放榜,他以总分603分的成绩为自己的高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开启人生新的起点。

在填报志愿时,考虑到父亲的身体,他放弃了本可以去的学习而是选择了离家近的学校,报考了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

然而,喜悦没过多久,现实的难题就摆在眼前,上大学的学费还没有着落。

罗贵平决定出去打工,但是,因为是短期工,用工的地方比较少,工资还特别低。

后来,有人帮忙找到一份工作,工资2000元,但是工作地点不太好,在冰棺厂工作。

(罗贵平)

罗贵平毫不犹豫地答应去,能赚钱,只要不违法,他什么工作都可以干。

然而,第一天到冰棺厂他还是有些许不适,那个冰冷阴森的氛围真的让他想后退。

但一想到,人生最后的归宿都是如此,他的心就平静了, 渐渐克服心里的不适坚持下来。

他每天的工作是给冰棺材盖布置装饰花或者打磨不平的边角,有时候也需要搬送冰棺等。

不管让他做什么,他都细致认真地完成,他要对得起给他提供工作机会的老板。

结束一天的工作,他还为上大学做准备,坐在书桌前学习英语背单词。

自律已经是罗贵平刻在骨子里的习惯。

进入大学后,这份自律罗贵平一直保持。

并且,他又有了新的目标。

有人说,你想要什么东西,不要向外界和外人去祈求,你要从自身出发,一步一个脚印,就会到达目的地。

罗贵平深知这点。

2018年,他以394的高分考取了本校建筑与土木专业的研究生。

在努力的路上,他一直步履不停。

父母恩爱,婚姻稳定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蔡元培说:“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谓百变不离其宗者,大抵胚胎于家庭中。”

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懂事到大学前,都是好父母在一起的。

文章里这四个孩子,都出生在普通人家,家境都不富裕,有的甚至家境极度贫寒。

虽然家境不同,但在孩子身上有很多相似之处。

他们非常独立,懂事,有爱心,有责任感,且积极向上,不怕吃苦。

相比于同龄人,他们没有叛逆,很让父母省心。

从中可以看出:

第一,父母恩爱,婚姻稳定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四个家庭中,他们的父母都婚姻稳定,家庭和睦。

一位作家说:“家庭是心灵惟一的绿洲和安憩之地。”

和睦的家庭,孩子内心被温暖填满。

他们会感受到爱与温暖,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不缺爱,有安全感,人格健全,更有爱心和责任感。

相反,在父母关系紧张,经常打骂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会敏感脆弱,没有安全感,容易偏激,缺爱,缺乏责任感。

父母恩爱,婚姻稳定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第二,对生活很少抱怨

托尔斯泰曾说:

“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是光,孩子的心里就不会有黑暗。

这几个家庭,他们的父母即使工作非常辛苦,即使遭遇人生变故,都能坦然接受,从来不抱怨。

他们也没有屈服命运,而是努力抗争,对生活总是充满期待。

他们努力去做事,相信只要努力,生活一定会变好。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几个孩子,也学会了父母这样的生活态度。

他们从不抱怨命运的不公,积极乐观,不服输,不怕苦,努力向上攀爬,争取自己能得到的最好的。

第三,以身作则是父母的必修课。

身教比言传更重要。

以身作则,是父母的必修课。

罗贵平的父亲,手残疾后依然努力打好几份工;

林万林的母亲在丈夫失去劳动能力后,像男人一样去工地干活撑起一个家……

他们都在用自己身体力行地告诉孩子,一个人需要做好自己的事,为自己负责。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一场现场直播。没有彩排,不能重播。

好的父母,并非是给孩子留下多少财富,而是给予孩子一个幸福的家庭,身体力行地教会孩子终生受用的好习惯,养成良好的品质。

孩子想到父母时,内心永远充满爱与力量,从而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不卑不亢,努力过好自己的人生。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外卖  外卖词条  钢管  钢管词条  博士  博士词条  母亲  母亲词条  兄弟  兄弟词条  
热博

 金门国家公园

 金门国家公园  黄辉煌洋楼金门国家公园,位于金门县。福建省金门县古名浯洲,明、清两代,科甲鼎盛,名将辈出,郑成功曾驻军于此,现代更经历古宁...(展开)

热博

 奇妙的大自然作文700字

奇妙的大自然作文700字篇一:奇妙的大自然作文大自然是奇妙的,是绚丽多彩的。它孕育了生物圈中所有生物,并且哺育了人们。今天,是假期第二天,我怀着激动与喜悦的心情...(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