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写作漫谈:改文章,我有三大招

文章不厌百回改,要写出好文章不仅要写,更要下功夫修改。 九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作文训练就是“修改润色”。课本中讲了一些方法,只是针对文辞的修改,没有谈到文意的修改;不够详细,显得比较单薄。 本文对第四单元进一步发挥,重点讲文意修改。号主现身说法,全是经验之谈,方法具体,简便实用,注重实操,看后定能受益。

改文章,我有三大招

本号前文《》(可点击跳转查看)谈到了文章的“写”与“改”的关系。后续其他文章谈了如何“写”的问题(参看《》、《》,可点击跳转查看)。 今天专门谈谈如何修改文章。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很多杰出作家都重视文章修改,我们普通文学爱好者,想把文章写好,自然更要重视修改。 如何修改文章?通常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文辞,一是文意。 文辞的修改就是看看写好的文章有没有错别字、病句、漏字、衍字,以及标点缺失或不当、修辞不妥、语句拖沓等等问题。 这些虽然都是小问题,但是要想把它改好,其实也并不容易。因为有时我们自己写出的语句,自己读起来根本看不出有什么问题。这里边有个人的语言修养问题,也有说话习惯用语以及语感等等问题。 《咬文嚼字》杂志经常会“咬”国内知名作家、知名大报刊,也常常能从知名作家、知名报刊中一“咬”一大堆文字错误。可见,文辞的功夫也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要靠平时多读多练提高水平。 不管怎么说,文辞修改是第一步,是简单的、基础的。 对于文意的修改就比较难了。

这首先要求文章的作者有一定的思想高度,写出的文章才能站得高看得远,给一般的读者深刻启示。要做到这一点,文章作者必须是一个喜欢读书思考的人。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知识修养,开阔眼界,这样让自己站得高看得远,才能够写出意境深刻的文章。 即便如此,还要不断修改。然而,文意的修改远比文辞难得多,尤其是自己修改。 为什么自己修改很难?我想起了好像是钱钟书说的一个段子: 一般人都是“老婆是人家的好,儿子是自己的好”;对于文章,则是“老婆是人家的好,文章是自己的好”;而我则是“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也是自己的好。” 这个段子很形象地说出了一般人心理,也说明了自己修改自己的文章确实很难。 该怎么修改“文意”呢?我在实践中摸索出三种办法,我觉得比较行之有效。 第一种、我称之为“沉淀法”。 写好了一篇文章,先放一段时间。也许是两三个月,也许是一两年,甚至更长时间。放了这一段时间,让它沉淀沉淀,再回头看时,如果自己觉得这篇文章仍然是很好的,那么这时候极有可能就是一篇好文章了。如果过了这么长时间,自己回头一看,觉得这文章多幼稚啊。那么这个文章可能就不行。 我用这个法子,修改自己的文章,效果非常不错。 第二种、我称之为“碰撞法”。

写好的文章自我感觉良好,仅仅如此还不行。这时候就可以拿给你的同道们看。看了以后,大家对你的文章提出批评,相互交流碰撞,提出修改意见,促进你修改完善。这比沉淀法来得要快一些,也更有效。 需要注意,有的人出于礼貌或者出于顾忌,他们不愿意讲真话,即使你写的不好,也会敷衍一番大加恭维。另外也有一些人,他们会讲真话,快人快语,也可能让你听着不舒服。这时候,你都要虚心接受。即使他们讲了,你认为不对,也要虚心听取。 这样,你才能听到真实的意见,才能看到自己文章的不足,才能更好地修润完善。 第三种、我称之为“求师法”。 所谓“求师法”,是指虚心拜一位各方面都比自己高的人为师。 写好文章以后,先自己修改文辞文意,确定没有毛病(自己看不出毛病)了再去请教老师。当然,有时候老师说的不一定对你心路,或者你觉得他说的不对,这时候我们还可以综合运用沉淀法、碰撞法等等。 总之,向老师请教,到班门弄斧,求高人指点,这是一种修改文章的快捷方法。

搜索建议:写作漫谈:改文章,我有三大招  
热传

 一条近在咫尺的芯片产业链

文 | 杨旭然1. 一份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的访谈内容在社交网络中悄然流传。这家全球规模最大的芯片企业之一的领导者在受访时表示,战争“只会为彼此带来灾难”,并且 ...(展开)

热传

 小学六年级毕业作文500字

关于小学六年级毕业作文500字6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