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迪奥广告丑化中国女性,千万级粉摄影师被骂上热搜,网友:别跪了,恶心!

我们鼓励审美多元,但绝对不是建立在傲慢与偏见上的刻板印象。

作者:天生我材(富书作者)

来源: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

近日,迪奥的一幅摄影作品,引来网友口诛笔伐。

整张图色调阴暗沉闷,模特的狭长双眼翻起下三白,脸色土黄,似笑不笑的嘴角弯起怪异弧度。

太瘆人了,这迪奥走的午夜凶铃风吗?

这幅作品由国内知名摄影师陈漫制作,网友不禁发出灵魂拷问:

“为了迎合欧美市场丑化中国女性?”

“这是美?这不是丑化吗?”

“眯眯眼,歧视亚裔?”

一时间,陈漫成为众矢之的。

“别跪了,跪着拍不出好作品。”

这不是陈漫第一次翻车了。

有网友扒出陈漫在2012年拍摄的一组名为“中国十二色”的封面照,里面的女模特个个复制粘贴的眯眯眼、红脸蛋。

不仅没有展现出中国女性之美,反而更像是西方人眼中对东方人的刻板偏见形象。

我记得,陈漫镜头下的其它明星,不是这个风格的呀。

(图片来自陈漫微博)

照片风格前后一对比,眼尖心细的网友们很快就真相了:“双标”翻车现场!

拍外国明星艺人精致到零瑕疵,拍国内普通素人不修图就算了,还要往脸上“加料”,难怪网友怀疑她讨好金主爸爸。

毕竟迪奥是扭曲国风元素辱华的“老阴阳人”了。

早在1997年,迪奥秋冬系列做过一期以中式旗袍为灵感的走秀。

中国风的元素拉满,但画风就见仁见智了。

有人觉得这是扭曲的男性审美。

也有人趋之若鹜。

说实话,这满屏的媚俗和搔首弄姿,恕我难以看出高级感。

还有这个一头黑发、身穿龙袍衣裙、戴着护甲的模特,脸上涂着白粉、嘴上贴着胶带、背戴枷锁。

全身带着国风元素,但每个细节都讽刺意味十足。

即使不是美术和设计专业的,基本美丑还是能分出来的。

这个模特展现出来的,别说美感,连正常都算不上,不知道还以为是走错片场的恐怖片演员呢。

这不是展示真正的中国风,而是打着国风元素进行丑化抹黑。

他们是不了解中国风吗?不是,他们是不希望别人了解真正的中国风。

最近几年,国外奢侈大品牌、媒体对国人形象的丑化,并不少见。

Burberry的中国新年大片,拍出了叙利亚的风格。 时尚杂志《Vogue》拍的“中国脸”,满脸写着“苦”字。

BBC报道武汉时,特意调了个“阴间滤镜”。

在西方人眼里,亚洲人就该长成他们定义的模样。

然而,却还有人帮着洗白:“那是你们不懂高级感,上纲上线!”

每个人在审美修养的确有差异,但硬把“丑化”说成高级感,怕不是审美问题,是底线和三观问题。

从迪奥、杜嘉班纳到清华美院毕业作品的争议,每次一有这些明显违背认知的事情出现,就总有人阴阳怪气地在那里说中国人玻璃心。

怎么,我们看起来很好pua吗?

是觉得我们瞎呢还是蠢呢?还当现在是几十年前,欺负绝大多数中国人没出过国,任公知们利用信息差摆布呢?

过去,什么叫艺术,什么叫时尚,好像都是西方人说了算。如果你不能苟同,那就是你的审美不够“高级”。

一些国风艺术品表面看起来是传播中国文化,实际上站在西方人的角度对中国审美进行“自定义”。

是好心帮忙传播,还是帮忙黑化,明眼人,闭着眼都看得出来。

为什么我们要激烈反抗,因为,他们已经得逞太久了。

在他们的传播下,世界人民真的以为“中国人就是这样”:

曾经有留学生说过自己在外国亲身体会过的“文化霸凌”。

在外留学时,他曾经遭遇过校园喊话、口令凌辱。

特别是对黄种人的那种口令,弄眼睛、扯衣服,也就是对中国人来说极具侮辱性的“眯眯眼”。

当地的小朋友当做好玩,会跟着这些口令做出侮辱性的动作。

从小被灌输的思想观念,会在成长过程中根深蒂固。

往后每提到中国,没有亲自来过中国的外国人,脑海里的第一印象就会是“眯眯眼”、“搔首弄姿”。

而我们呢,又有多少人一看到“国际化”这个词,第一反应就是时尚、潮、高级,有品位。

就算你内心声音,明明在强烈告诉你:好丑!

可一听到是国外某时尚大牌的杰作,你的不满就变得好小声了。

说到底,还是不够自信,老觉得自己不配。

但却不知道,我们美起来的时候,真是美极了。

汉服舞蹈视频《礼仪之邦》在B站非常火,单个视频最高点击量超过85万,其它相关的视频也是动辄几十万点击量。

动作简约利落,汉服随着轻盈的动作飞舞,看着灵动又赏心悦目。

这支古典舞的编舞设计和舞蹈服设计来自璇玑姑娘,一个自幼学竹笛书画、热爱汉服的中国女孩。

璇玑姑娘汲取了汉服、传统乐器乐器和中式礼仪的精髓,编排成古典舞《礼仪之邦》。

结合安九,HITA,叶里演唱的歌曲《礼仪之邦》,制作成舞蹈MV。

《礼仪之邦》MV被传到网上后,被众多舞蹈爱好者模仿翻跳,被维和部队女兵跳到联合国日庆典的表演上,向世界亮出真正有内涵的中国文化。

(图片来源:新京报)

璇玑姑娘对国风的推崇,来自年少时在英国留学的经历。

她和朋友穿着喜欢的汉服、拿着横笛在英国街头演奏,吸引了许多当地民众。

这让璇玑姑娘大受触动,没想到异国他乡也有人欣赏国风文化,她更加坚定地宣传汉服、推崇国风文化。

留学期间,璇玑姑娘举办的汉服讲座,第一次登上了英国媒体;后来,她在伦敦大学亲自展示中国传统乐器,去到牛津大学演示并演讲汉服穿搭。

璇玑姑娘裙带飘逸的舞姿,让世界看见的是汉服的古典美,落落大方的东方礼仪。

璇玑姑娘展示的汉服和舞蹈,正是千姿百态国风艺术文化中的一种美。

国风文化的美,可以是李子柒视频中记录下的田园诗意。

也可以是阿木爷爷精湛工艺制造出来的“鲁班苹果锁”。

凝聚在汉服、巧匠、美食、田园生活中的魅力,才是真正展示了我们的文化形象和审美。

还有历史的气质:从史前时代之瑰丽想象,到先秦两汉之磅礴粗犷,从魏晋之仙风道骨,唐诗之少年气息,宋词之哲思儒雅,到明清之烟火俗趣,民国的融汇中西。

论审美,咱可佛可仙、可儒可爷、可浓可淡、可盐可甜。

用你来告诉我,我们中国人的美是眯眯眼、高原红、大油头吗?

放肆。

中国市场份额在全球奢侈品行业中,已经从2019年11%,增至2021年的21%,未来还会更高。

可偏偏就是这些奢侈品牌最爱恶心我们。

世上最难看的吃相,大概是你明明馋我碗里的好肉好菜,馋得要死。

又非要说我不配吃肉吃菜,从我祖宗十八代起开始pua我,要我怀着谦卑之心,把肉菜都拨你碗里。

然后你一边吃得吧唧响,一边挑肥拣瘦、品头论足,完了还把饭粒儿吐我脸上。

岂有此理。

我们不仰视、也不俯视,只是要平视而已。很难吗?

若你们不懂,我们乐意教。

今年真是见证历史的一年。

前有杨洁篪说“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

后有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国际媒体记者粗暴打断中国特使解振华:“打断一下,你能不能直接用英文回答问题?”

解振华哈哈一笑,说道:“不如你用中文提问。”

最后,我觉得,喷归喷,骂归骂,总有一天,一切辱华都会“茶叶蛋”。

面对井底之蛙,网友们不仅不气,甚至异常兴奋,才子佳人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一个个口吐芬芳,文采斐然,巴不得都能出本书。

全民努力配合,尽力自嘲。顺着笑话往下编,生怕井盖盖得不够紧,让井蛙们了解到了真实的中国。

但若往此刻,倒数20年前,我们听到“台商”这个词,那谄媚的反应,又何异于今日听到“国际化”这个词。

自信不是一日立起的,低级红,无脑吹,建立不起真正的自信。

我们需要更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向世界介绍自己,才能逻辑清晰、观点鲜明、态度坚决地,反击这些居心叵测的“代言”。

共勉。

点亮在看,转发给更多人看见真正的中国魅力。

或许你还想看

作者简介:天生我才,富书原创作者,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新书《好好生活》正在热销,知乎@富叔,微博@富书,本文首发公众号: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

搜索建议:
热议

 【歌词】守望空城 / 歌手:吕言

歌手名:吕言歌曲名:守望空城专辑名:守望空城感谢{岛主大仙}辛苦编辑Lrc歌词,并分享给大家下载守望空城作词:赵立兴作曲:赵立兴演唱:吕言熟悉的地方变了样繁华的...(展开)

热议

 【歌词】宝贝 别哭我还是一个人 ...

宝贝不要哭听听这优美的旋律让我们安静天黑了快快入睡吧天亮以后你就要离开天空中飘着雪花那是我们曾经拥有的爱情我站在这里静静的感觉和你一起走过的岁月那些一个人的日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