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课堂防翻车行动指南→

如果有人说小组讨论也有很多小技巧,作为培训师,你会不会嗤之以鼻?

你可能会想小组讨论还要组织呀?

难道不就是把任务布置后让各小组自己讨论的吗?

这么简单的教学形式还有啥要解释的?

实际上,小组讨论虽然作为课堂中高频使用的教学形式,但在企业内能拿捏到位的讲师并不多。

为了便于培训师更好地学习与掌握这一教学形式,今天请《培训》杂志融媒体特约作者何铄锽老师,讲一讲他基于教学经验,设计出的一套“ 小组讨论技巧-四段推进法 ”,供大家参考。

小组讨论技巧-四段推进法, 是指一段完整的小组讨论教学活动应由明确任务、设定边界、巡场互动、输出呈现四个阶段组成,培训师应按照上述的四个阶段实施相关的教学细节,以期让小组讨论的教学效果最大化。 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明确任务

第一阶段的工作核心是培训师要用最简洁的话术告诉现场的学员,小组讨论中,学员需要做什么,以及怎么做。这就是所谓的明确任务。 需要进行小组讨论的问题大多是较复杂的问题,太容易得出结论的问题并不适合小组讨论。所以,明确在小组中讨论什么是非常必要的。

需要注意的是, 小组讨论的任务除了不能特别简单以外,还应当贴合参训人员的实际工作或生活,这样才可以在任务发布后被充分讨论。 如果某个问题,小组中只有部分人员有相关经历,那么讨论就不会特别的充分。所以,在明确任务阶段,要有以下两项输出的工作去做。

第一项工作:讨论目标

即本次小组讨论,大家讨论的目标是什么?讨论目标应当是明确的且可衡量的一种成果。培训师要把这个讨论目标在讨论之前对参训人员传达清楚。例如,请各小组罗列出对于本次课程,大家最关注的6个知识点是什么?

第二项工作:输出展示

即培训师要说清楚,谁展示和怎么展示。目标出来了,呈现的人是谁也很重要,呈现方式是写在白板纸上,还是通过一个情景演练来测试小组的完成情况?作为讲师,你要把怎么展示想清楚并说出来。当然怎么展示的载体是人,需要多少人展示,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并非人越多就越好。

培训师只有在“明确任务”阶段,将两项任务“讨论目标”与“输出展示”界定清楚并向学员准确传递后,才能确保小组讨论的推进是充分的。

设定边界

当任务被明确传达,此时现场的学员已经跃跃欲试,希望立刻开展小组讨论了。 作为培训师,此时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要做,把它称之为第二个阶段,名为设定边界。

这个阶段是为了保证小组讨论在可控的情况下进行而对小组讨论过程中所设置的秩序要求。因为小组讨论是把活动主导权交给了学员,如果不加控制,课堂秩序就有被破坏的隐患。

这里送大家一份设定边界的口诀:时间安排要适度,可用资源说清楚,奖励措施别含糊,调整人员要有数。

时间安排要适度,关注的是讨论时长

意思是这个讨论大概要花多少时间,培训师心中要有数且要和学员们说清楚。安排讨论的时长要适度,占用时间太长显得拖沓,占用时间太短则讨论不够充分。

可用资源说清楚,关注的是配套资源

即学员可以借助哪些资源来完成这个任务?例如可以借用手机查询讯息嘛?需要采用课堂上的工具方法来完成讨论吗?可以查看资料吗?培训师把可用资源说清楚,也很重要。

奖励措施别含糊,关注的是激励机制

即小组讨论完成,各组展示讨论成果时,需要对各组的交付进行评判并给予奖励。那么,奖励的措施,培训师应要提前说清楚,是课堂加分,还是现场给奖励。这有助于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也避免了机制不明挫伤学员后续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调整人员要有数,关注的是各组讨论参与的人员数量

心理学家艾伦·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说话的、最适合的讨论小组人数为3~6人,现实场景下,课堂小组的人员设定是6-8人一组。

所以,最有效的研讨小组有4-8个成员,这样在有限时间的讨论中既保证了每个人都有时间说话,也不至于让每个人说很多话。如果课堂中,某个小组超过了10人,那么可以临时将一个小组拆分成2组推进讨论。

培训师如果能在“设定边界”阶段将时长、资源、激励、参与四个方面的因素都安排妥当并传递清楚,那么,小组讨论就能正式进入到讨论的推进阶段了。

巡场互动

当培训师宣布完“边界”的规则后,各学习小组开始讨论议题,此时就进入到第三阶段,名为巡场互动。

该阶段要求学员在进行小组讨论时,培训师要积极投入到互动中去,适度参与讨论,掌握各组的进度情况,并处理突发问题。 在这一阶段,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巡场的动线,另一方面是巡场内容。

巡场的动线

即巡场的走动路线,培训师是采用顺时针还是逆时针。 培训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来安排动线,但一定要确保每个讨论组,都要去过、看过、交流过。切忌无序跑动或仅在某1-2个组参与互动。

巡场内容

即巡场要关注什么。 下面为大家罗列了四个关注点,分别是掌握进度、询问情况、启发调动、激励强制,这四个关注点是渐进式的。

关注点一:掌握进度。 培训师巡场到某个小组,首先需要观察小组的讨论情况,判断其讨论进度的快慢。

关注点二:询问情况。 如果进度合理,可转入下一小组。如果进度慢了,就需要培训师加入该组的讨论,了解是否需要提供帮助。

关注点三:启发调动。 如果在培训师询问情况时,学员反馈比较沉默,培训师就应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员进行思考,以推进这个讨论继续开展。

关注点四:激励强制。 如果培训师在启发调动后,学员的反馈仍不理想,此时,培训师一方面要激励小组成员,重申先前的激励措施,这是激励;同时也要强制安排,组长带领大家讨论并要求给出一个交付的成果,这是强制,这也是“激励强制”。

当培训师将上述工作推进到位,则小组讨论的成果就有了保障,小组讨论这一教学形式的目的也就基本达成了。

输出呈现

小组讨论的成果是需要展示的,所以,“巡场互动”阶段后,就进入到讨论成果的“输出呈现”阶段。 在本阶段中,培训师有三项工作要推进,分别是约法三章、择机点评、实现激励。 以免让小组讨论出现“虎头蛇尾”的局面。

第一项工作:约法三章

即不干扰、认真听、有掌声。 也就是说某个小组进行呈现展示的时候,其他组要做到上述三点。

所谓的不干扰,就是有人展示的时候,其他人不能继续私下讨论,不能起哄,不能打断。

所谓的认真听,是一种状态,表示对别人的尊重。

所谓的有掌声,是指在其他小组分享结束后,无论分享的质量如何,都应该给予掌声。因为掌声代表一种肯定,肯定的是愿意分享的动机。至于分享质量,是讲师要点评的内容。

第二项工作:择机点评

是指各组分享完成后由培训师进行点评。 点评分为两种,一种是逐一点评,另一种是总结点评,两种形式要根据具体的目标任务来确定。如果任务内容较为趋同,那么总结点评是合适的,如果各组交付的内容差异较大,建议逐一点评更好。

第三项工作:实现激励

也就是点评结束后培训师应对各组展示结果给予表扬与记录,目的是兑现激励承诺。 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学员的学习动力,并且及时激励也会让各组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保持与提升。

写在最后

当上述四个阶段的工作都顺利完成,才能称之为有效执行的小组讨论。

再次回顾“小组讨论技巧-四段推进法”的四个阶段,分别是明确任务、设定边界、巡场互动、输出呈现,各阶段呈现出先后的顺序关系。

“明确任务”阶段重点关注讨论目标与输出展示。 “设定边界”阶段通过口诀,帮助培训师明确了讨论的时长、资源、激励、参与四个维度的设定要求。

“巡场互动”阶段要求培训师关注巡场动线和巡场内容,以确保各组讨论被有效推进。

“输出呈现”阶段要求培训师关注约法三章、点评形式、实现激励三个方面的内容,以确保小组讨论后的成果展示能够转化为学员进一步提升学习意愿的动力。

以上便是“小组讨论技巧-四段推进法”的全部内容,希望这个方法能够帮助大家组织好一场完整有效的小组讨论。

搜索建议:课堂防翻车行动指南→  
热议

 儿童感冒方

清解一号组成:藿香3 苏梗2 菊花3 连翘3 芥穗1 生石膏5功效: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主治:感冒初期,流涕发烧轻症加减:恶心呕吐者,加竹茹大便稀不消化者,加尾连...(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