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腰椎间盘突出病人们一直想知道的知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发病原因是因腰椎间盘( 由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组成)的退变,同时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突出剌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也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脊柱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腰疼、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及马尾综合征等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

以椎间盘突出导致坐骨神经痛发病率,男性约3.1%,女性约1.3%,国内外报道的男女发病比率相差很大(7-12: 1不等),-般来说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与男性从事的劳动强度大有关系。腰椎间盘突出发病率约占腰腿痛患者的20%左右。大多发生于青壮年,20~40岁者占80%,尤以壮年男性体力劳动者多见。从发病部位看,以腰椎第4~5为最多见,占58%~62%;其次是第5腰椎至第1骶椎,占38%~44%;而腰椎第3~4及其以上椎间盘突出少见。偶见两椎间盘同时突出者。

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

一、腰部疼痛

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都有腰痛,有些病人可在有明确的扭伤或外伤后出现,但有的病人却无明显的诱发因素。腰痛的范围比较广泛,但主要在下腰部及腰骶部,以时重时轻的钝痛为主,急性期可有撕裂样锐痛,平卧时疼痛可以减轻,久坐或弯腰活动时疼痛加重,疼痛可使腰部活动受限。

二、一侧或是双侧下肢放射痛

下肢放射痛可在腰痛发生前出现也可在腰痛发生后或同时出现。疼痛主要沿臀部、大腿及小腿后侧至足跟或足背,呈放射性刺痛,严重者可呈电击样疼痛。为了减轻疼痛,患者往往采取屈腰、屈髋、屈膝、脊柱侧弯的保护性姿势。放射痛一般发生在- -侧下肢, 即髓核突出的一侧,少数中央型突出患者可出现双侧下肢放射痛,一般一 侧轻,一侧重 。下肢放射痛的直接原因是因为突出物及其代谢产物对神经根的刺激。

三、下肢麻木及感觉异常

下肢麻木的发作-般在疼痛减轻以后或相伴出现,其机制主要是突出物的机械性压迫神经根的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麻木或是感觉减轻区域与受累的神经根相对应,下肢的感觉异常主要是发凉、患肢温度降低,尤以脚趾末端最为明显。这是由于椎盘的交感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引起下肢血管收缩的缘故。

四、肌力减弱或瘫瘓

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根很严重时可产生神经麻痹而致肌肉力量减弱甚至瘫痪,这多为腰4/5椎间盘突出,腰5神经根受压麻痹所致,表现为伸晦力或屈晦力下降,重者表现为足下垂。

五、间歇性跛行

患者行走时,随着行走距离的增加而加重腰腿痛的症状,在休息- -段时间以后又可行走,再走相同的距离又出现相同的症状。这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后继发的产生腰椎狭窄所致。

六、马尾神经损伤

马尾神经损伤部分患者会有会阴部、肛门区感觉障碍,感觉麻木或者针刺觉减退。马尾神经还可以造成受累侧的下肢无力,患者肌张力、腱反射低,病理征呈阴性。如果马尾神经损伤持续不能缓解,晚期部分患者会出现尿便障碍,可以表现为尿潴留或者便失禁等等,男性患者也可以出现性功能障碍。

腰椎手术后如何锻炼?

术后1-3天,取舒适体位,练习股四头肌训练,踝关节的主动屈伸练习。术后2-3天,在床上行直腿抬高,以防止神经根粘连。术后一周,切口愈合良好,病情允许佩戴腰围下地活动,可练习踢腿,屈膝屈髓,下蹲,腰部左右摇摆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出院后应注意什么?

1、继续佩戴腰围三个月。

2、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腰部损伤。

3、工作时注意正确的体位及操作,避免长时间固定体位,劳逸结合。

4、增强体质,加强腰脊肌及双下肢肌肉锻炼

5、如有不适随时复查。

腰椎间盘突出症恢复期的锻炼?

1、五点式仰卧,两下肢伸直,两脚后跟、两肘几头后部着地,尽力挺胸3-5秒,重复10次。

2、半桥式仰卧,两腿弯曲90°,两上肢自然放松伸直,然后将髋、背抬起5-10秒,重复10次。

3、飞燕式 俯卧,两下肢及上肢伸直并连头部同时抬起3-5秒,重复5次。

4、下蹲式站立,两上肢自然放松或两手抱住头后部,然后下蹲3-5秒,再站立,重复5次。

5、弯腰式站立,双手叉腰,向下弯腰,最大程度为90°,重复20次。

6、后伸式站立,双手叉腰,做腰背后伸,重复10次。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退行性变基础上积累伤所致,积累伤又会加重椎间盘的退变,因此预防的重点在于减少积累伤,如锻炼时压腿弯腰的幅度不要太大,否则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还会造成腰椎间盘突出。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运动,端正坐姿、站姿等,对于该病的预防有一定意义。

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