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一种具有靶向性穴位外用消肿止痛、活血化瘀、调节内分泌的外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具有靶向性穴位外用消肿止痛、活血化瘀、调节内分泌的外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具有靶向性穴位外用消肿止痛、活血化瘀、调节内分泌的外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694918.X (22)申请日 2016.08.19 (71)申请人 江西中天医药生物有限公司 地址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郊鲤鱼洲 (72)发明人 高国文 李成林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12 代理人 谈杰 (51)Int.Cl. A61K 36/9068(2006.01) A61K 9/08(2006.01) A61P 29/00(2006.01) A61P 5/00(2006.01) A61P 1/12(2006.01)。

2、 A61P 1/04(2006.01) A61P 1/00(2006.01) A61K 31/045(2006.01) A61K 31/12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具有靶向性穴位外用消肿止痛、 活血化 瘀、 调节内分泌的外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靶向性穴位外用消 肿止痛、 活血化瘀、 祛风除湿、 调节内分泌的外涂 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中药原料采用特定的提取方 法, 得到可以针对穴位用药的有效成分, 通过皮 肤吸收后经穴位直达病灶作用, 不仅可以在人体 皮肤外表上消肿止痛, 治疗外用扭伤的消肿止 痛, 而且可以在人体体内活血化瘀、 疏通经脉, 清。

3、 热消炎, 治疗消化道疾病, 如腹泻、 胃炎、 溃疡性 结肠炎等, 与一般的外涂药物比较, 综合性强见 效迅速, 疗效显著。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 CN 106215146 A 2016.12.14 CN 106215146 A 1.一种具有靶向性穴位外用消肿止痛、 活血化瘀、 祛风除湿、 调节内分泌的外涂药物, 其特征为: 具体配方为: 生姜45-55g、 透骨草25-35g、 乳香28-32g、 没药28-32g、 薄荷脑17- 23g、 冬青油18-22ml、 麝香酮1-2ml、 月桂氮酮4-6ml。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靶向性穴位外用消肿止痛、 活血化瘀、 祛风除湿、 。

4、调节 内分泌的外涂药物, 其特征为: 制备方法为: 1)把透骨草、 乳香、 没药、 生姜粉碎过60-80目混合, 用600ml的60乙醇70-80加热 回流提取1h, 过滤, 得到提取液; 2)把薄荷脑用200ml的95乙醇溶解, 加入冬青油, 麝香酮、 月桂氮酮, 混合; 3)将1)和2)合并, 加60乙醇定容至1000ml, 放置24h过滤, 得滤液, 分装即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靶向性穴位外用消肿止痛、 活血化瘀、 祛风除湿、 调节 内分泌的外涂药物, 其特征为: 制备方法为: 1)把透骨草粉碎, 加300-400ml95乙醇70-80加热回流80-100min, 得到提取。

5、液, 把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7-1.09的浸膏; 2)把浸膏用350ml的乙酸乙酯浸泡并溶解, 过滤, 得溶液; 3)把溶液上1300大孔吸附树脂柱, 1300大孔吸附树脂的体积为150ml, 树脂柱的高度和 直径比为8:1, 上柱流速为1.4-1.6BV/h, 依次以3.5BV的90乙醇、 2.5BV的70乙醇、 1.5BV 的50乙醇、 0.5BV的30乙醇, 进行梯度洗脱, 洗脱流速为1.4-1.6BV/h, 收集合并50乙 醇和30乙醇洗脱液, 备用; 4)把没药粉碎, 加200-240ml的60乙醇50-60浸提160-200min, 过滤, 得滤液, 把滤 液减压浓缩至。

6、无醇味, 得到提取物; 5)把4)步骤得到的提取物用100ml的氯仿萃取, 分离得到水层, 再把水层用60ml的乙酸 乙酯萃取, 继续分离得到水层, 备用; 6)把没药和生姜粉碎过60-80目混合, 用300ml的60乙醇70-80回流提取1h, 过 滤, 得到提取液; 7)薄荷脑用150ml的95乙醇溶解, 加入冬青油, 麝香酮、 月桂氮酮、 步骤3)得到洗脱 液、 步骤5)得到的水层, 混合; 8)将6)和7)合并, 加60乙醇定容至1000ml, 放置24h过滤, 得滤液, 分装即可。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215146 A 2 一种具有靶向性穴位外用消肿止痛、。

7、 活血化瘀、 调节内分泌的 外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一种具有靶向性穴位外用消肿止痛、 活血化瘀、 祛风除湿、 调节内分泌的外涂药物 及其制备方法, 属于医药制剂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用于扭伤, 消肿止痛、 活血化瘀、 祛风除湿和调节内分泌、 治疗 消化系统和内分泌循环系统的外用和内服的药物, 但这类药物大都是单一疗效, 疗效和用 法不尽相同, 对人体多病因的综合性治疗, 疗效不明显且缓慢。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靶向性穴位外用消肿止痛、 活血化瘀、 祛风除湿、 调 节内分泌的外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中药原料经过特定的提取工艺, 得。

8、到有效成分, 通过 (靶点)穴位外擦药物, 经过透皮吸收, 经络传导, 外达肌肤, 内通脏胕, 不仅可以治疗风湿骨 痛, 跌打扭伤, 还可以治疗内分泌失调, 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 通过穴位直达病灶, 作用 迅速疗效显著。 0004 一种具有靶向性穴位外用消肿止痛、 活血化瘀、 祛风除湿、 调节内分泌的外涂药 物, 具体配方为: 生姜45-55g、 透骨草25-35g、 乳香28-32g、 没药28-32g、 薄荷脑17-23g、 冬青 油18-22ml、 麝香酮1-2ml、 月桂氮酮4-6ml。 0005 一种具有靶向性穴位外用消肿止痛、 活血化瘀、 祛风除湿、 调节内分泌的外涂药 物, 。

9、制备方法为: 0006 1)把透骨草、 乳香、 没药、 生姜粉碎过60-80目混合, 用600ml的60乙醇70-80 加热回流提取1h, 过滤, 得到提取液; 0007 2)把薄荷脑用200ml的95乙醇溶解, 加入冬青油, 麝香酮、 月桂氮酮, 混合; 0008 3)将1)和2)合并, 加60乙醇定容至1000ml, 放置24h过滤, 得滤液, 分装即可。 0009 一种具有靶向性穴位外用消肿止痛、 活血化瘀、 祛风除湿、 调节内分泌的外涂药 物, 制备方法为: 0010 1)把透骨草粉碎, 加300-400ml95乙醇70-80加热回流80-100min, 得到提取 液, 把提取液减压浓。

10、缩至相对密度为1.07-1.09的浸膏; 0011 2)把浸膏用350ml的乙酸乙酯浸泡并溶解, 过滤, 得溶液; 0012 3)把溶液上1300大孔吸附树脂柱, 1300大孔吸附树脂的体积为150ml, 树脂柱的高 度和直径比为8:1, 上柱流速为1.4-1.6BV/h, 依次以3.5BV的90乙醇、 2.5BV的70乙醇、 1.5BV的50乙醇、 0.5BV的30乙醇, 进行梯度洗脱, 洗脱流速为1.4-1.6BV/h, 收集合并 50乙醇和30乙醇洗脱液, 备用; 0013 4)把没药粉碎, 加200-240ml的60乙醇50-60浸提160-200min, 过滤, 得滤液, 把滤液减压。

11、浓缩至无醇味, 得到提取物; 说 明 书 1/8 页 3 CN 106215146 A 3 0014 5)把4)步骤得到的提取物用100ml的氯仿萃取, 分离得到水层, 再把水层用60ml的 乙酸乙酯萃取, 继续分离得到水层, 备用; 0015 6)把没药和生姜粉碎过60-80目混合, 用300ml的60乙醇70-80回流提取1h, 过滤, 得到提取液; 0016 7)薄荷脑用150ml的95乙醇溶解, 加入冬青油, 麝香酮、 月桂氮酮、 步骤3)得到洗 脱液、 步骤5)得到的水层, 混合; 0017 8)将6)和7)合并, 加60乙醇定容至1000ml, 放置24h过滤, 得滤液, 分装即可。

12、。 0018 本发明靶向性穴位用药的功效: 具有活血化疏通经络、 消炎消肿、 止痛、 搜风祛湿、 通利关节等功能, 通过穴位外擦, 皮肤吸收, 可内通脏腑, 外达肌表。 只要患者在病变部位涂 抹本发明药液, 就能使热毒蕴结者清热消炎; 邪凝结者, 散寒温通; 气滞血淤者气顺血畅; 痰 凝硬结者, 化痰散结; 经络阻寒者, 通经活络。 0019 综上所述,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中药原料采用特定的提取方法, 得到可以针对穴位 用药的有效成分, 通过皮肤吸收后经穴位直达病灶作用, 不仅可以在人体皮肤外表上消肿 止痛, 治疗外用扭伤的消肿止痛, 而且可以在人体体内活血化瘀、 疏通经脉, 清热消炎, 治。

13、疗 消化道疾病, 如腹泻、 胃炎、 溃疡性结肠炎等, 与一般的外涂药物比较, 综合性强见效迅速, 疗效显著。 具体实施例 0020 实施例1: 0021 一种具有靶向性穴位外用消肿止痛、 活血化瘀、 祛风除湿、 调节内分泌的外涂药 物, 具体配方为: 生姜45g、 透骨草25g、 乳香28g、 没药28g、 薄荷脑17g、 冬青油18ml、 麝香酮 1ml、 月桂氮酮4ml。 0022 制备方法为: 0023 1)把透骨草粉碎, 加300ml95乙醇70加热回流80min, 得到提取液, 把提取液 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7的浸膏; 0024 2)把浸膏用350ml的乙酸乙酯浸泡并溶解, 过。

14、滤, 得溶液; 0025 3)把溶液上1300大孔吸附树脂柱, 1300大孔吸附树脂的体积为150ml, 树脂柱的高 度和直径比为8:1, 上柱流速为1.4BV/h, 依次以3.5BV的90乙醇、 2.5BV的70乙醇、 1.5BV 的50乙醇、 0.5BV的30乙醇, 进行梯度洗脱, 洗脱流速为1.4BV/h, 收集合并50乙醇和 30乙醇洗脱液, 备用; 0026 4)把没药粉碎, 加200ml的60乙醇50浸提160min, 过滤, 得滤液, 把滤液减压浓 缩至无醇味, 得到提取物; 0027 5)把4)步骤得到的提取物用100ml的氯仿萃取, 分离得到水层, 再把水层用60ml的 乙酸。

15、乙酯萃取, 继续分离得到水层, 备用; 0028 6)把没药和生姜粉碎过60目混合, 用300ml的60乙醇70回流提取1h, 过滤, 得 到提取液; 0029 7)薄荷脑用150ml的95乙醇溶解, 加入冬青油, 麝香酮、 月桂氮酮、 步骤3)得到洗 脱液、 步骤5)得到的水层, 混合; 0030 8)将6)和7)合并, 加60乙醇定容至1000ml, 放置24h过滤, 得滤液, 分装即可。 说 明 书 2/8 页 4 CN 106215146 A 4 0031 实施例2: 0032 一种具有靶向性穴位外用消肿止痛、 活血化瘀、 祛风除湿、 调节内分泌的外涂药 物, 具体配方为: 生姜50g。

16、、 透骨草30g、 乳香30g、 没药30g、 薄荷脑20g、 冬青油20ml、 麝香酮 1.5ml、 月桂氮酮5ml。 0033 制备方法为: 0034 1)把透骨草粉碎, 加350ml95乙醇75加热回流90min, 得到提取液, 把提取液减 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的浸膏; 0035 2)把浸膏用350ml的乙酸乙酯浸泡并溶解, 过滤, 得溶液; 0036 3)把溶液上1300大孔吸附树脂柱, 1300大孔吸附树脂的体积为150ml, 树脂柱的高 度和直径比为8:1, 上柱流速为1.5BV/h, 依次以3.5BV的90乙醇、 2.5BV的70乙醇、 1.5BV 的50乙醇、 0.5BV。

17、的30乙醇, 进行梯度洗脱, 洗脱流速为1.5BV/h, 收集合并50乙醇和 30乙醇洗脱液, 备用; 0037 4)把没药粉碎, 加220ml的60乙醇55浸提180min, 过滤, 得滤液, 把滤液减压浓 缩至无醇味, 得到提取物; 0038 5)把4)步骤得到的提取物用100ml的氯仿萃取, 分离得到水层, 再把水层用60ml的 乙酸乙酯萃取, 继续分离得到水层, 备用; 0039 6)把没药和生姜粉碎过70目混合, 用300ml的60乙醇75回流提取1h, 过滤, 得 到提取液; 0040 7)薄荷脑用150ml的95乙醇溶解, 加入冬青油, 麝香酮、 月桂氮酮、 步骤3)得到洗 脱液。

18、、 步骤5)得到的水层, 混合; 0041 8)将6)和7)合并, 加60乙醇定容至1000ml, 放置24h过滤, 得滤液, 分装即可。 0042 实施例3: 0043 一种具有靶向性穴位外用消肿止痛、 活血化瘀、 祛风除湿、 调节内分泌的外涂药 物, 具体配方为: 生姜55g、 透骨草35g、 乳香32g、 没药32g、 薄荷脑23g、 冬青油22ml、 麝香酮 2ml、 月桂氮酮6ml。 0044 制备方法为: 0045 1)把透骨草粉碎, 加400ml95乙醇80加热回流100min, 得到提取液, 把提取液 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9的浸膏; 0046 2)把浸膏用350ml的乙酸。

19、乙酯浸泡并溶解, 过滤, 得溶液; 0047 3)把溶液上1300大孔吸附树脂柱, 1300大孔吸附树脂的体积为150ml, 树脂柱的高 度和直径比为8:1, 上柱流速为1.6BV/h, 依次以3.5BV的90乙醇、 2.5BV的70乙醇、 1.5BV 的50乙醇、 0048 0.5BV的30乙醇, 进行梯度洗脱, 洗脱流速为1.6BV/h, 收集合并50乙醇和30 乙醇洗脱液, 备用; 0049 4)把没药粉碎, 加240ml的60乙醇60浸提200min, 过滤, 得滤液, 把滤液减压浓 缩至无醇味, 得到提取物; 0050 5)把4)步骤得到的提取物用100ml的氯仿萃取, 分离得到水层。

20、, 再把水层用60ml的 乙酸乙酯萃取, 继续分离得到水层, 备用; 0051 6)把没药和生姜粉碎过80目混合, 用300ml的60乙醇80回流提取1h, 过滤, 得 说 明 书 3/8 页 5 CN 106215146 A 5 到提取液; 0052 7)薄荷脑用150ml的95乙醇溶解, 加入冬青油, 麝香酮、 月桂氮酮、 步骤3)得到洗 脱液、 步骤5)得到的水层, 混合; 0053 8)将6)和7)合并, 加60乙醇定容至1000ml, 放置24h过滤, 得滤液, 分装即可。 0054 实施例4: 0055 一种具有靶向性穴位外用消肿止痛、 活血化瘀、 祛风除湿、 调节内分泌的外涂药 。

21、物, 具体配方为: 生姜50g、 透骨草30g、 乳香30g、 没药30g、 薄荷脑20g、 冬青油20ml、 麝香酮 1.5ml、 月桂氮酮5ml。 0056 制备方法为: 0057 1)把透骨草、 乳香、 没药、 生姜粉碎过70目混合, 用600ml的60乙醇75加热回流 提取1h, 过滤, 得到提取液; 0058 2)把薄荷脑用200ml的95乙醇溶解, 加入冬青油, 麝香酮、 月桂氮酮, 混合; 0059 3)将1)和2)合并, 加60乙醇定容至1000ml, 放置24h过滤, 得滤液, 分装即可。 0060 对比例1: 0061 一种具有靶向性穴位外用消肿止痛、 活血化瘀、 祛风除湿。

22、、 调节内分泌的外涂药 物, 具体配方为: 生姜40g、 透骨草40g、 乳香35g、 没药25g、 薄荷脑28g、 冬青油15ml、 麝香酮 4ml、 月桂氮酮2ml。 0062 其余同实施例1。 0063 对比例2: 0064 一种具有靶向性穴位外用消肿止痛、 活血化瘀、 祛风除湿、 调节内分泌的外涂药 物, 具体配方为: 生姜45-55g、 乳香28-32g、 没药28-32g、 薄荷脑17-23g、 麝香酮1-2ml。 0065 一种具有靶向性穴位外用消肿止痛、 活血化瘀、 祛风除湿、 调节内分泌的外涂药 物, 制备方法为: 0066 1)把没药粉碎, 加220ml的60乙醇52浸提1。

23、80min, 过滤, 得滤液, 把滤液减压浓 缩至无醇味, 得到提取物; 0067 2)把1)步骤得到的提取物用100ml的氯仿萃取, 分离得到水层, 再把水层用60ml的 乙酸乙酯萃取, 继续分离得到水层, 备用; 0068 3)把没药和生姜粉碎过70目混合, 用300ml的60乙醇75回流提取1h, 过滤, 得 到提取液; 0069 4)薄荷脑用150ml的95乙醇溶解, 加入麝香酮、 步骤2)得到的水层, 混合; 0070 5)将3)和4)合并, 加60乙醇定容至1000ml, 放置24h过滤, 得滤液, 分装即可。 0071 对比例3: 0072 一种具有靶向性穴位外用消肿止痛、 活血。

24、化瘀、 祛风除湿、 调节内分泌的外涂药 物, 制备方法为: 0073 1)把透骨草粉碎, 加400ml75乙醇80加热回流100min, 得到提取液, 把提取液 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9的浸膏; 0074 2)把浸膏用350ml的丙酮浸泡并溶解, 过滤, 得溶液; 0075 3)把溶液上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 D101大孔吸附树脂的体积为150ml, 树脂柱的高 度和直径比为8:1, 上柱流速为1.6BV/h, 依次以3.5BV的90乙醇、 2.5BV的70乙醇、 1.5BV 说 明 书 4/8 页 6 CN 106215146 A 6 的50乙醇、 0076 0.5BV的30乙醇, 进。

25、行梯度洗脱, 洗脱流速为1.6BV/h, 收集合并50乙醇和30 乙醇洗脱液, 备用; 0077 4)把没药粉碎, 加240ml的60乙醇60浸提200min, 过滤, 得滤液, 把滤液减压浓 缩至无醇味, 得到提取物; 0078 5)把4)步骤得到的提取物用100ml的乙酸乙酯萃取, 分离得到水层, 再把水层用 60ml的氯仿萃取, 继续分离得到水层, 备用; 0079 6)把没药和生姜粉碎过80目混合, 用300ml的60乙醇80回流提取1h, 过滤, 得 到提取液; 0080 7)薄荷脑用150ml的95乙醇溶解, 加入冬青油, 麝香酮、 月桂氮酮、 步骤3)得到洗 脱液、 步骤5)得到。

26、的水层, 混合; 0081 8)将6)和7)合并, 加60乙醇定容至1000ml, 放置24h过滤, 得滤液, 分装即可。 0082 其余同实施例3。 0083 1.本发明对小鼠足跖部外伤性瘀血肿胀的影响 0084 取体重(18-22)g昆明小鼠60只, 用内径3.2cm, 长27cm的圆筒垂直压住小鼠左后 足, 再用200g砝码从圆筒内自上而下垂直打击小鼠足跖部, 造成左后足跖急性外伤性瘀血 肿胀。 造型后将小鼠按体重、 性别随机分为8组, 每组10只, 雌、 雄各半。 1h后开始给药, 实施 例1-4组和对比例1-3组分别按实施例1-4和对比例1-3制得的药物给药, 模型对照组给同体 积蒸。

27、馏水, 给药剂量10ml/kg, 外用。 药物涂于小鼠左后足跖瘀血肿胀处, 每天给药2次, 连续 d5。 末次给药后2h, 将小鼠处死, 在踝关节上4mm处剪下左右足称重, 其差值即为肿胀度, 并 观察瘀斑消散时间。 结果见表1。 0085表1本发明对小鼠足跖部外伤性瘀血肿胀的影响(n10) 0086 组别 足肿胀度(mg) 瘀斑消散时间(h) 模型对照组 138.726.1 104.115.2 实施例1 88.514.2 75.310.8 实施例2 83.613.7 70.811.1 实施例3 85.212.2 72.510.3 实施例4 91.815.0 83.212.5 对比例1 102。

28、.315.8 91.714.6 对比例2 117.918.3 96.015.4 对比例3 114.118.9 94.914.0 0087 从表1结果可以看出, 本发明制得的药物(实施例1-4)对小鼠急性外伤性瘀血肿胀 有明显抑制作用, 并能明显促进瘀斑的消散, 效果优于对比例1(原料配比不同)、 对比例2 (少几种原料)、 对比例3(中药提取工艺不同), 其中以实施例2的效果最佳, 可见本发明选用 一定的中药原料及配比, 再通过特定的提取工艺制备得到的外涂药物, 有利于改善和促进 局部的血液循环, 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 促使局部结缔组织发生改变, 从而改善外伤所致 的红肿疼痛、 功能障碍, 。

29、使机能恢复正常。 0088 2.本发明对慢性胃炎的治疗作用 说 明 书 5/8 页 7 CN 106215146 A 7 0089 取大鼠80只, 体重140210g, 雌雌搭配, 随机分成8组, 每组10只, 乙醚麻醉, 沿剑 突下剪毛, 消毒皮肤, 手术、 暴露胃, 用微量注射器在腺胃胃壁下注入0.05m110醋酸, 缝合 腹壁肌肉和皮肤, 手术后第2d开始外涂实施例1-4和对比例1-3组分别制得的药物每日1次, 给药剂量10ml/kg, 对照组不给药, 连续15d, 第16d杀死大鼠取胃, 甲醛固定, 测定注射醋酸 部位的炎性瘢痕直径, 以直径大小表示药物对慢性胃炎治疗作用的强弱。 结果。

30、见表2。 0090表2本发明对大鼠醋酸型慢性胃炎治疗作用的观察(n10) 0091 组别 炎性瘢痕直径(mm) 对照组 5.81.7 实施例1 2.71.5 实施例2 2.21.3 实施例3 2.41.6 实施例4 3.11.8 对比例1 3.81.7 对比例2 4.31.4 对比例3 4.21.5 0092 从表2结果可以看出, 本发明制得的药物(实施例1-4)可以减小炎性瘢痕直径, 对 大鼠醋酸型慢性胃炎治疗作用明显优于对比例1(原料配比不同)、 对比例2(少几种原料)、 对比例3(中药提取工艺不同), 其中以实施例2的效果最佳, 可见本发明选用一定的中药原 料及配比, 再通过特定的提取工。

31、艺制备得到的外涂药物, 有治疗慢性胃炎的作用。 0093 3.本发明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 0094 取SPF级昆明种小鼠, 体重18-22g, 雌雄各半。 将小鼠随机分为9组, 分别为空白对 照组, TNBS模型组, 实施例1-4组, 对比例1-3组, 每组10只, 禁食不禁水12h, 实施例1-4组和 对比例1-3组分别外涂实施例1-4和对比例1-3制得的药物10ml/kg, TNBS模型组及空白对照 组ig等容积生理盐水。 1h后乙醚轻度麻醉小鼠, 将直径2mm的灌肠器(蘸取少量液体石蜡)从 肛门轻轻插入结肠约4cm处, 用注射器注入2TNBS(用50乙醇作溶媒)0.1mL/只, 并保。

32、持 小鼠水平状态约30s, 空白对照组注入50乙醇溶液0.1mL/只。 第1次造模后动物连续给药 14d。 0095 第14天, 给药2h后处死小鼠, 取肛门上约4cm的一段结肠, 放大镜下观察结肠黏膜 损伤情况, 参照表3的标准进行评分, 并按总分值腹腔粘连分值+结肠溃疡及炎症分值计 算各组总分值; 然后测量结肠自然长度及负荷长度(负荷质量2g), 用负荷长度增加值比自 然长度的百分比表示结肠弹性。 结果如表4所示。 0096 表3腹腔粘连及结肠溃疡评分标准 说 明 书 6/8 页 8 CN 106215146 A 8 0097 0098 0099表3本发明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n10)。

33、 0100 组别 粘连及溃疡分值 结肠弹性() 空白对照组 0 32.510.8 TNBS模型组 6.73.6 11.711.5 实施例1组 1.62.4 26.112.4 实施例2组 1.31.8 28.912.8 实施例3组 1.42.5 27.011.9 实施例4组 2.02.6 21.310.7 对比例1组 3.22.8 18.511.1 对比例2组 3.93.1 15.210.6 对比例3组 3.42.7 16.811.0 0101 从表4结果可以看出, 本发明制得的药物(实施例1-4)可以降低小鼠结肠粘连及溃 疡分值, 提高结肠弹性, 对小鼠结肠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明显优于对比例1(原料配比不同)、 对比例2(少几种原料)、 对比例3(中药提取工艺不同), 其中以实施例2的效果最佳, 可见本 说 明 书 7/8 页 9 CN 106215146 A 9 发明选用一定的中药原料及配比, 再通过特定的提取工艺制备得到的外涂药物, 有治疗溃 疡性结肠炎的作用。 说 明 书 8/8 页 10 CN 106215146 A 10 。

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