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冲脉:调十二经脉气血;带脉:诸脉皆属于带

奇经八脉除了前两天我们讲的督脉和任脉,剩下的六条奇经是没有自己的穴位的。所以我们主要从他们的循行路线、功能、应用等方面进行讲解。今天我们先来看冲脉和带脉。

“冲脉的循行”

冲脉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在此分为三支:一支向后与督脉相通,上行于脊柱内;一支从气街部与足少阴经相并,挟脐上行,散布于胸中,经喉,环绕口唇,到目眶下;一支沿股内侧下行到足底,又有支脉从内踝后分出,向前斜入足背,进入足大趾。

“带脉循行”

带脉起于季胁部的下面,斜向下行到带脉、五枢、维道穴,横行绕身一周。

“冲脉的生理功能”

1、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

首先讲冲脉,冲脉的“冲”字,有冲要、要道的意思。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串全身,为总领诸经气血的要冲。当经络脏腑气血有余时,则冲脉能加以涵蓄和贮存;而经络脏腑气血不足时,冲脉又能给予灌注和补充,以维持人体各组织器官正常生理活动的需要。古代医家以“海”字比喻冲脉,在体现统率和调节功能方面来说,无疑是生动而有一定意义的。

2、主血海

冲脉起于胞中,它具有主宰“血海”的功能。“血海”指什么?在女子当指内生殖器,已属无可非议。血海接受冲脉的调摄,表现在:冲脉隆盛则血海充盈,月经应时而下;冲脉受损则血海败乱,出现月经失调等证。

男子亦有血海,“在男子则冲脉与血室为化精之所”(《医学衷中参西录》),这个“化精之所”在男子当指睾丸、前列腺等生殖器官。冲脉盛则“精气溢泻”而有子,冲脉受恶伤则精衰无子。

3、主管生殖

冲脉具有促进生殖的功能。《素问·上古天真论》有:“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无子也”的记载。言:“是以女子不育,多责之冲脉。……冲脉无病,未有不生育者。”(《医学衷中参西录》)《灵枢·五音五味》说:“宦者去其宗筋(当指睾丸),伤其冲脉……故须不生。天宦不脱于血,而任冲不盛,宗筋不强,有气无血,唇口不荣,故须亦不生。”

宦者阉也,天宦者天阉也,均无生殖能力。系男子后天冲脉损伤或先天冲脉未充,导致生殖机能衰退,副性征缺如等一系列表现。由此可见,冲脉所主宰的生殖功能实质上包括了部分内分泌功能在内。

“带脉的生理功能”

带脉是人体经脉中最奇特的一条。因为其他的经脉都是竖行的,只有它是横行的,环腰一周,像一条腰带,把所有直行的经脉约束在一起。带脉的“带”字,有腰带的意思。因为带脉像一条宽皮带一样围绕着人的腰部转一圈,统束全身直行的经脉,状如束带,故称带脉。

1、带脉约束总行的诸经

带脉的主要功能,总的说来就是“约束诸经”。约束着纵行的十二经和其余七条奇经。得益于带脉的约束,其余经络的气血通行能够有序的进行。同时,由于带脉行于腰腹,而腰腹是冲、任、督三脉脉气所发之处(冲、任、督皆起于胞中),所以带脉与冲、任、督三脉的关系极为密切。

带脉不通,最典型的就是腹型肥胖,腰部冰冷、僵硬,如《难经·二十九难》:带脉之为病,腹满,腰溶溶若坐水中。带脉的约束功能失调,那么气血都会聚集在腰部带脉的位置,气血有余,自然我们的腰围就会增粗。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人,肚子很肥,腰部是那种虚胖的,其实都是带脉有病的。这一类人,一般腰部也会发冷,摸上去都是冰凉的。因为水湿之邪都积聚在腰部了。

2、主司妇女的带下

带脉与妇科疾病的关系非常密切。中医有“带下病”的说法,广义的“带下病”是指妇科疾病。在古代,人们称专攻妇科病的医生为“带下医”。狭义的带下病就是西医所指的各种炎症,比如盆腔炎、宫颈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等。中医认为,这些病都是因为“带脉纵弛,不能约束诸脉经,于是阴中有物,淋漓下降,绵绵不断”。所以,想要杜绝这些妇科炎症,调理好带脉是必不可少的。

“疏通冲脉和带脉保健康”

有什么方法能辅助疏通冲脉和带脉呢?

对于冲脉来说,根据冲脉堵塞的部位,适当配合一些物理疗法,也有一定帮助。比如,头部按摩、颈部按摩、整脊、背部刮痧、揉腹、泡脚……

食疗:植物中,凡是中空的,都对冲脉有好处。比如洋葱、小葱、竹子等,冲脉往下可养胎儿,孕妇出现妊娠反应,恶心、干呕,可用芦根,芦根能通冲脉。恶心、干呕、牙龈出血,可用竹子煮水喝。

再者要注意保暖,因为冲脉起于腹部,所以腹部不能受寒!

带脉是治疗妇科病的“万能穴”。护理带脉的方法很简单,躺在床上,用手轻捶自己的左右腰部,100下以上就可以。推敲带脉的方法可以让经络气血运行加快,对于腰部冰凉而常常感觉酸疼和痛经都有帮助。除了有疏通血脉的效果以外,推带脉可以强壮肾脏,敲带脉还可以增强肠道蠕动,对于便秘的人有很好的通便效果。

至于“抓带脉”的方法,与传统的推敲带脉是异曲同工,抓带脉主要是针对带脉穴,起的主要目的就是刺激核心穴位,调理气血,恢复带脉约束能力,加速脂肪的代谢,以达到减少赘肉产生的目的。

搜索建议:
热闻

 明代瓷器发展历程及时代特征

一:洪武青花及釉里红(1368-1398年)洪武朝的青花瓷各方面都继承了元代风格。器型粗大,胎体厚重,青花色泽偏灰,图案装饰线条粗疏豪放,改变元代层次多,花纹满...(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