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明代瓷器发展历程及时代特征

一:洪武青花及釉里红(1368-1398年)

洪武朝的青花瓷各方面都继承了元代风格。器型粗大,胎体厚重,青花色泽偏灰,图案装饰线条粗疏豪放,改变元代层次多,花纹满的风格,趋向多留白。

釉里红瓷器多为大盘、大碗、大罐、玉壶春瓶、梅瓶、执壶等大件器物,纹饰以各种缠枝、折枝和串枝花卉为主,此外还有松竹梅、庭院芭蕉及龙凤等纹饰。此时期的釉里红发色不甚鲜艳,多为红中偏灰黑的色调。

二:永乐青花(公元1403年——公元1424年)

永乐时期青花瓷器造型圆润、灵巧、清秀,不但继承了前朝器形,还吸收了大量外来的元素,制作出了许多创新器物。如双系扁壶、双系扁瓶(抱月瓶)、如意耳扁瓶、鸡心扁瓶、扁瓢形、瓶、折壶、折沿盆、盘座、烛台等。还有大家都知道的天球瓶,也是创烧于这个时期。

三:宣德瓷器(公元1426—1435年)

明代宣德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以其古朴,典雅的造型,晶莹艳丽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纹饰而闻名于世,与明代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烧制技术达到了最高峰,成为我国瓷器名品之一,其成就被称颂为“开一代未有之奇”。

四:明代瓷器的空白期

正统、景泰、天顺三朝30余年,政局动荡,使得经济生产受到很大影响。

据文献记载,此三朝有官窑产品:

正统三年(1438)曾禁止民窑烧造和官窑器式样相同的青花瓷器;

正统六年(1441)命景德镇烧造金龙、金凤白瓷罐及九龙凤青花缸;

正统十二年(1447)又有不准民窑私造黄、紫、红、绿、青、蓝、白地青花等瓷器的禁令;

景泰五年(1451)有减饶州岁造瓷器三分之一的记载;天顺元年 (1457)曾派中官赴景德镇督烧瓷器;

天顺三年(1459)又有将原定烧造13.3万余件的瓷器准减8万的命令。所见瓷器均为民窑所产,故学术界有“空白期”和“黑三代”之称。

五:成化青花及天价的斗彩

主要器形有瓶、杯、罐、洗、碗、盘等。胎质纯洁,白釉如脂,彩色精良,笔法流利,造型秀美,造型玲珑俊秀,胎体细润晶莹,彩料精选纯正,色调柔和宁静,绘画淡雅。胎质细腻纯净,胎体轻薄,修胎规整厚胎者美如玉,薄胎者玲珑透体在光线透视下,显现微弱肉红色。

六:弘治青花与弘治黄釉(公元1488—1505年)

弘治、正德时期的黄秞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器物色调均匀一致,釉面平整无痕,色泽滋润娇嫩,且光泽度较好,恰似鸡油,是真正的黄色。因其施釉时是将釉料直接浇在白釉瓷器上或素胎上,釉层不易剥落,故名“浇黄”。由于其色调较淡,显得娇艳,又称为“娇黄”。

七:嘉靖青花与嘉靖五彩(公元1522—1566年)

明代嘉靖年间曾多次爆发农民暴乱,国力衰弱。景德镇官窑开始施行“官搭民烧”制度,由于民窑“钦限”器的烧造促进了制瓷技术进步,缩小了官窑器和民窑器之间的差别,嘉靖民窑精瓷已与官窑器之间无明显差别。典型器型,葫芦瓶。

嘉靖釉上五彩以红、绿、黄、紫、孔雀蓝、黑彩描画,其中红、绿、黄为三主色,亦有金彩等多种色彩的五彩器。典型器型是广为人知的鱼藻纹大罐。

八:隆庆瓷器

隆庆朝仅历时6年,青花完全承袭嘉靖风格。未署年款的青花瓷器,很难与嘉靖、万历朝的区别开来。这个时期的官窑底款多为“大明隆庆年造”。

九:万历时期青花——明朝瓷器发展最后的辉煌

万历青花构图繁密、主次不清,稍显凌乱,很多器物里外满工,绘满了装饰图案,甚至在一件器物上绘了不同内容的二十几种吉祥图案。

搜索建议:明代瓷器发展历程及时代特征  
热闻

 自动离职扣上个月工资可以吗?

一、自动离职扣上个月工资可以吗?不应该扣上个月的工资的。按劳分配是规定的基本原则,只要职工付出了劳动的,单位就应支付相应的工资。单位可以根据单位相应的规章制度予...(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