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紧随恒大!广东又一家世界500强凉了,暴雷200亿

如今再说房地产爆雷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被称为广州第一民企的雪松控股现在已无法按照约定期限完成兑付,即使创始人张劲亲自发了一份致歉信,也阻挡不住投资者的愤怒。不过想想也是,毕竟这场危机涉及的金额超200亿,人数约8000人,他究竟闯了什么祸?

雪松控股

1989年还在深圳大学金融系就读的张劲就凭借着自己的本事,从股市中赚得了第1桶金,不过他并没有赌徒心理沉迷其中,而是迅速地创立了公司,这也是雪松控股的前身君华集团。

张劲的目标很明确,他就是要在房地产市场分一杯羹,这也利用其推出的江南世家高档别墅区获得不少人的称赞,即使现在还能卖出一个高价钱。由于他是学金融的,在这方面比其他人多了份敏锐度,这也让他躲过了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

之后房地产迎来了黄金时代,广州房产市场上最出名的便是恒大集团和雪松集团。相对于许家印专注房地产市场,张劲更倾向于多元化的发展,到2002年时,他已经在大宗商品领域以及周边产业布局,这种发展模式让它实现了财富之外,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当时的恒大已经走出广州走向中国,而雪松集团只在广州内出名。

2015年张劲重整了集团的产业版图,此次整合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企业迈进万亿市值,万亿资产以及万亿销售额,随后他便大刀阔斧的进行收购,最引人关注的便是他分别出资48亿42亿收购齐翔腾达和希努尔。两家上市公司在握,张劲勇气十足。

企业金融化

而这时候恒大将总部迁往深圳,替补上位的雪松控股成为广州第一民企,也是从这里开始,他走上了资本运作的道路。

中江信托的前身是江西国际信托,第二大股东是江西省财政厅,总资产有100多亿,信托资产管理规模达1500多亿,就是这么一家庞大的信托公司,2017年后陷入困境。多个项目逾期不能偿付,业界普遍认为这是个烫手山芋,但雪松集团二话不说,斥资上百亿收购了暴雷的中江信托,这也让他跻身于世界500强。

为什么张劲要这样子做呢?实际上他看中了那张信托牌照,因为无论是拥有小贷,还是保理 私募资金等金融牌照,也比不上理财产品发行渠道畅通的信托牌照。不过话又说回来,在房地产调控层层加码经济下行压力的背景下,这张信托牌照的价值已经大打折扣。

关于这场局势小,明显注定是判错了。终将信托改名为雪松信托后,依然没有止住颓废之势 学生控股还要花更多的钱去弥补这个空子,一时之间他带来的不是财富而是累赘。2020年一篇质疑雪松信托的报告将其推到风口浪尖上,当这件事情还没有解决时,雪松的房地产业务也出了问题。

雪松爆雷,背负债务

2020年雪松再次当了个接盘侠,投入133亿拿下466万平的大项目,与此同时他还有一些旧改项目在进行中。

可谁都没想到随着2021年政策的来临,雪松成了被拯救的对象。房地产业务迅速土崩瓦解,最引以为傲的信托也摔得稀烂,面对如此大的危机,他只能在官网上发布产品成立的公告,而这也被众人认为是死马当活马医的最后挣扎。

显然那块花上百亿换来的信托牌照并没能拯救雪松控股,在三条红线的压力下,创始人张劲只能向投资人发放亲笔署名的致歉信,表示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资产处置及回款计划未能按照预期方案落实,即使他们在协调外部资金,但也未能取得实质性的结果。几千名失去信心的投资者,集聚在雪松集团的大门口,跳坑收场的雪松控股砸出了200亿元的大雷。躲过了众多危机的张劲,没能躲过这次房地产的凛冬。

雪松集团和恒大集团都是从广州发展起来的企业,2017年搬走的许家印绝不会想到自己会再回来,替补上位的张劲也绝不会想到再退位,二人颇有点同病相怜的意味。他们的发展模式虽然不一样,但结果却殊途同归,关于这一切,只能说他们把摊子铺得太大了,一直充当接盘侠的雪松控股,这次却等不来他人的救援了。

搜索建议:
热传

 预算10W,提车却变成20W,为...

喵哥先问问大家,你们有多少人,买车的时候,是没有超预算的。这两天,我有好几位朋友,买车咨询我,基本上都是这种情况。预算的时候,可能是10个W,最后加到20个W,...(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