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倒按揭”无法替代社保体系

日前有房产界人士透露,一种可以实现“以房养老”的保险产品———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有望在近期推出,目前相关项目方案已经获得批复,即将进入市场操作阶段。

从该方案的具体内容来看,这一新型养老保险品种与在发达国家流行的“倒按揭”做法基本相同:即老年人将自有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按月向投保人支

付资金,直至投保人亡故,保险公司收回该房屋。由于这一操作模式中资金和抵押物品的流向,与银行贷款按揭正好相反,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倒按揭”。

在中国,“但存方寸地,留于子孙耕”的观念早已植根于百姓心中,也正因如此,使得很多市场人士此前并不看好“倒按揭“的市场前景。那么,真的是“传统文化观念”阻碍了“金融创新”吗?其实养老观念会因地而异、因时而异、因势而异,但并无绝对的先进与落后之别。现在“倒按揭”就要推出了,说明中国人的理财观念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事实上,如果把“倒按揭”置于整个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大背景中,我们会发现,这一金融创新产品的积极作用在于为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提供了新的选择,但对于整体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而言,则仅仅是锦上添花。政府之于社会养老保障的责任还是不可或缺的,不能够因此就把养老问题完全商业化、市场化了。  其实,我国养老保障问题的当务之急并不是如何选择金融产品,而是在于政府主导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建设的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障体制运行尚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其一,当期社会统筹资金收不抵支,缺口逐年扩大,国家财政受到严重威胁,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报告显示,全国养老保险基金在未来25年间将出现收不抵支的状况,总缺口高达1.8万亿元,平均每年717亿元。

其二,解决养老金的收支困难,阻力重重。据有关部门调查,以现行企业财务体制与财务状况,提高企业社会保障费的缴费比例不仅缺乏必要的空间,而且强行提高费率还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

其三,公共养老保障体系的覆盖面过窄。目前,我国公共养老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只占人口总数的15%,低于世界劳工组织规定的20%的最低标准。面对如此诸多的根本性养老体制存在的缺憾,“倒按揭”之于其中的积极意义只可忽略了。

在中国的一些旅游景点,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很多外国老年游客惬意地进行着国际旅游,而在他们轻松自如的神情背后,固然有金融创新的作用,但更多的老人依靠的则是全面覆盖、体制完善的政府保障制度。

搜索建议:“倒按揭”无法替代社保体系  
热传

 小米众筹平台上线!给力新品来了

还记得小米上周预告的智能家庭新品吗?现在它正式跟我们见面了。今天上午,小米宣布上线自家的众筹平台,为智能硬件产品项目发起者提供筹资、投资、孵化、运营一站式综合众...(展开)

热传

 地方为了稳楼市、救房企真的拼了

9月24日,一则“多个特大城市全面放开落户”的消息冲上微博热搜。热搜内容显示,郑州、济南、昆明、大连等地相继出台政策,全面放开落户条件。郑州规定,凡在中心城区具...(展开)

热传

 低易品与固定资产的区别?

低值易耗品与固定资产的区别:低值易耗品是指单位价值较低、使用年限较短的,不能作为固定资产的有形物品。如如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以及在经营过程中使用的包装容器等...(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