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一味桂枝,驱寒气,通阳气,助阳化气,让冬天怕冷的你阳气满满

冬季怕冷,手脚冰凉是很多人常见的一种问题,女性朋友更甚,更有严重的人,感觉自己住在冰窖里面一样,手脚一年四季都是凉的,从来没暖过,之前给大家讲过肉桂是补肾阳,温补命门之火的一味药,今天再给大家讲一味驱寒通阳气的药物,如果把肉桂比作室内的壁炉,桂枝就是输送热气的暖气管道,不仅能把体内火烧起来,还能让热气通达全身。让全身热起来。

先来了解一下为什么会出现上面的情况?

中医认为,我们身体内的热量最终都来自于肾的阳气,肾是先天之本,身体其他脏腑、经络的阳气都得靠肾来维持,输送,就像供暖的锅炉把烧开的热气腾腾的水输送到千家万户,家里面才暖和,肾中阳气一旦不足,就像锅炉中燃料不够了一样,输送到全身的阳气就不足了,阳气不够旺盛,人自然就觉得冷,手脚总是冰冷的。此外呢,还有很重要一点,大家都知道血瘀,其实阳气也容易出现瘀滞,就是阳气通行没那么顺畅,不能很好地到达脏腑和四肢,四肢和脏腑也会凉。所以不光要温阳气,还得通阳气,把肾阳源源不断地给运出来。不然容易出现一补阳气就上火,但是手脚还冰凉的局面。那用什么来通阳气呢?就用到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桂枝。

桂枝

桂枝有以下三大特点,我们分别看一下

1、温通经脉——温暖寒冷的经脉

提到桂枝,就不得不说肉桂,因为二者“本是同根生”桂枝是肉归树的嫩枝,肉桂是肉归树的树皮,二者作用相似,但有不同。有啥不同?分析一下。

因为桂枝不仅能够通阳气,也能温补阳气,但是比较缓和,不燥烈,不容易上火。中医理论认为,枝叶类的中药,都有很好的通达四肢的效果,比如桑枝、桂枝,桂枝能温通四肢阳气,让四肢的阳气旺盛,手脚不再寒凉。

《神农本草经》桂枝 味辛,温,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

《长沙药解》桂枝 辛,气香,擅解风邪,走经络而达营郁,通经络而开涩痹,甚去寒湿,能止奔豚,更安惊悸。

2、发汗解肌——发汗治受风感冒

发汗解肌啥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说人体感受了风邪,风邪待在了皮肤和肌肉,让人感冒了还总出虚汗,这样用桂枝再来发汗,前面说到的汗是生病的汗,用桂枝发汗是一种治疗方法,一发汗,皮肤和肌肉的风邪就被逼出体外了,所以叫发汗解肌,是一种治疗感冒后总出虚寒的方法。用桂枝配上芍药、甘草、生姜、大枣组成《伤寒论》“第一方”桂枝汤就是来治疗这个问题的。

丹溪曰:仲景救表用桂枝,非表有虚而用以补也,卫有风寒,故病自汗,以此发其邪,则卫和而表密,汗自止尔。《衍义》乃谓仲景治表虚,误也!本草言桂发汗,正合《素问》辛甘发散之义。后人用桂止汗,失经旨矣。

3、通阳化气——帮助阳气温暖全身

桂枝不仅把阳气打通了,还能帮助阳气发挥气化的功能,《黄帝内经》载“阳化其,阴成形”说的是呀,阳气主管体内各种功能的正常发挥,阴主管形成各种有形的器官物质。举例说一下,肾这个器官成形主要靠阴,肾发挥它的温暖,运化,推动等作用要靠阳,所以桂枝不仅打通了阳气,还能帮助阳气来发挥温暖,推动的作用。

《本草经解》

气温,味辛,无毒。

桂枝气温,禀天春和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润泽之金味,入手太阴肺经。气味俱升,阳也。

桂枝辛温散结行气,则结者散而闭者通,不吐而能吸也。辛则能润,则筋脉和而关节利矣。

久服通神轻身不老者,久服则心温助阳,阳气常伸而灵明,阳盛而身轻不老也。

基于以上桂枝三大功能,能够解决的问题还有心阳不振导致的胸痹(冠心病)——知识薤白桂枝汤,脾阳虚湿聚成痰导致的痰饮、水湿的问题——苓桂术甘汤。此外,桂枝还能用于心阳不足导致的心悸(早搏)等。《长沙药解》记载桂枝“能止奔豚,更安惊悸”。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桂枝可以温阳气,让体内的火更旺盛,通阳气,把肾产生的阳气源源不断运到全身,最后助阳化气,帮助阳气到达四肢末梢及器官后再帮助阳气发挥作用,这样就能很好的解决四肢冰冷, 暖不过来的问题了。

温馨提示:桂枝常用量为3-10g,用药要在中医大夫指导下进行,桂枝虽然温热之性不及肉桂,但体内热盛不可用哦!

搜索建议:
热议

 会阅读≠会阅读理解

什么是小说?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看到这个说法,可能有同学会问:“老师,这跟记叙文好像有点相似...(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