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主题:当我们写大纲的时候,我们在写什么?

在问题的一开始,先说说对大纲的一种常见误解。大纲是“情节”?是主线支线?是这篇小说里角色要经历的事件?都是,但也都不是。大纲的主要内容确实包括以上,也确实它们可能占据绝大部分篇幅,但它们并不是大纲。那么问题就来了:什么才是大纲?可以想一想大纲的目的——不是写事件,不是拉主线支线,而是最开始那个愿望:【掌控故事】。主支线也好,情节事件也好,它们只是手段和工具,故事才是根本目的。那么故事又是什么?说来说去无非是这两样元素:剧情与角色。听上去很简单,其实不是的。首要的一个误解就是:人物与情节是分离的。小说是分离的吗?不,情节与人物互为一个整体,不存在说小说里这个地方写的是情节,这个地方写的是人物,可能经常出现一些片段,表达的侧重点不同,但要是角色与情节真分离到互斥的这种程度,读者也不用看了。这样一说大家都容易理解它们是一个整体,但是每每讨论起来,都是“人物如何如何”,“情节如何如何”,很容易给新手一种潜意识里的错觉:它们是分离的。也许说起来不会这么说,但一到做大纲,到写文,下意识会这么做。所以现在要探讨的对象就变成了:情节与人物是怎么融合在一起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插播一条广告,推荐一本书《畅销书写作技巧》,下面对角色和情节的理解很大一部分来自这本书。)【情节是一系列无关事件的连接,而角色赋予这个事件的连接以意义。】这个理解就来自上面这本书,举个例子:事件1:南边的A城发生了一场地震;事件2:B城的政治斗争落下帷幕,有人落败下狱,有人升任高官。两件事本身毫无关联。现在有一个角色甲,生活在A城经历了地震,为了逃灾他决定投奔在B城做大官的亲友,而这个亲友便是斗争中心之一。引入这个角色,是不是两件事便发生了关联?在小说里,担任这个身份的便是主角。(同时主角也是故事和读者之间的连接,这个有缘以后再说吧,或者上面那本书里也有探讨到这个话题。)【角色不可能凭空诞生,要放在情节中展现。】比如现在,我们对上面的亲友,就叫他乙吧,一无所知。乙是斗争胜利的大官,还是失败的罪臣?当甲投奔他到达B城之后,我们知道乙属于胜利的一方,在一个多厉害的高官手下干活,前途无量。好的,这是一条基础的身份设定,跟着情节发展我们get到了。更进一步,乙这个人人品如何?甲上门求助,发达的乙却避之不见,只当没有这样的穷亲戚,甚至态度恶劣地赶他们走。于是我们觉得,这个乙做人的品德是比较欠缺的。然而随着情节发展,我们发现乙在暗中帮助罪臣之后,于是又了解到他可能暗中站在斗争失败的那一边。而前面对甲的躲避、驱赶,我们不再认为是他人品败坏的证据,而是因为他不愿意牵连老朋友。乙隐忍多年埋伏在敌人身边,孤注一掷要做某件危险的事这个人设慢慢剥开在眼前。他的性格是温柔?冷漠?腹黑?他是细心还是粗犷?在场景中由于他的行为、由于细节,这些设定也得以展现。……总之,不难看出,人设是在情节中逐渐展现、一点点丰满的。所以回到标题,当我们写大纲的时候,我们在写什么?我们写的是角色,写的是角色之间的关系,他们的成长得失。他们从哪里来?最终要到哪里去?哪怕纸片人式的爱情故事也能看到这样的变化:主角实现了事业梦想,收获了美满爱情。CP之间从敌人/朋友/陌生人等,变成了恋人。而情节/事件/主线支线,是它们的具体表现。现在再思考怎么做大纲,会不会有一点不一样的感觉?参考能找到的各种方法,侧重角色还是侧重情节,要不要写背景介绍前尘往事等等……这些都只是表象上的内容,大纲的本质是,你对“这个故事我要写什么”的了解,已经足够多了吗?再具体一点大纲怎么写,写什么,多少字,就是个人的事了,每个人的习惯都不同。但目标是一样的,“理解故事”。具体做法这方面有很多优秀的教程书和教学贴了,各种办法眼花缭乱,我就不再多指手画脚了。可以多尝试各种方法,记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仅列一下个人做大纲必要的东西供参考,包括但不限于:人设;背景线(故事发生的背景环境,从一个宏观的角度俯瞰故事);故事主线(主角最主要的那个目标/对抗,贯穿全文。一般来说会有一个“反派大boss”(对抗目标),但也不绝对,我建议有),按三幕式结构分成四部分;主要角色之间的人物关系、他们的目标欲求,以及为了实现目标欲求的携手或对抗(可以丰富主线、挖掘支线)。至于后面,细纲怎么写、正文怎么写,也有各自的技巧。值得注意的是,细纲≠更详细一级的大纲,或者你也可以这么写,但这样的细纲不可以直接到达正文。_(:з」∠)_本来想一次性把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思考都分享出来的……但是要没时间写更新啦,又忍不住好多天把所有话题都写完才分享……就先把大纲的话题扔到这里吧。

其他话题有缘下次再见~~

以上尤其适合剧情文,但同样适用其他类型~

欢迎探讨,拒绝KY。

本楼不答疑,码字去啦,挥挥~~

搜索建议:
热议

 高中作文精彩开头结尾写作技巧

高中作文精彩开头结尾写作技巧范例俗话说:“织衣织裤,贵在开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一篇好文章,除了有引人入胜的开头,还应该有耐人寻味的结尾。所谓“豹尾”,便是...(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