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看脸吃饭、刷脸取钱,人脸识别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近年来,人脸识别技术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线,作为众多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之一,其以高精度、易使用、稳定性高、性价比高等特点,成为了市场应用场景最为广阔的识别技术。在刷脸淘宝、刷脸买单、刷脸住酒店等应用陆续出现后,如今的iPhone X也用Face ID取代了原来的Touch ID,“刷脸”已成为商家抢占市场的有效利器。

除了iPhone X迭代更新,进入刷脸时代以外,今年9月,支付宝在杭州万象城肯德基餐厅里,也上线了刷脸支付,一时间“出门只需带上脸”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而之所以人脸识别能够从指纹、声纹、静脉等众多识别技术中脱颖而出,成为市场应用的宠儿,主要是其具有普适性和易用性两大特点的原因。与虹膜识别、指纹扫描等技术相比,人脸识别可以通过非接触的方式完成识别过程,提供了极为方便的使用体验;而且人脸识别技术与其它生物识别技术相比,其识别精度处于较高的水平,误识率、拒认率较低;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成本低,一般的PC、摄像机等通用性的常规设备,均可使用,无需大量添加专用设备,就可以满足应用需求。所以集高精度、易使用、稳定性高、难仿冒、性价比高的人脸识别技术,备受市场应用青睐。

而除了商业市场中的广泛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在金融行业也开始大放异彩。延伸到金融领域后,人脸识别技术的易用性和普适性变得更加突出,目前目前已在多种场景得以应用。其中银行业颇具代表性,在用户身份核查、刷脸取款、刷脸支付等多个业务领域,人脸识别技术均得到了有效实践。如招商银行在2015年便成功上线了人脸识别技术在柜面、可视柜台渠道的应用,通过人脸识别技术,银行能够准确识别出客户是否为本人,并快速给予柜员警示,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业务风险。而像中国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利用人脸识别技术推出的“刷脸取款”、“刷脸支付”等功能,无疑为用户提供了极为便捷、高效的使用体验。

如今,无卡、无现金趋势十分明显,银行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进行自我创新,追赶时代潮流,相信会逐步赢得年轻人的市场。但是,对于银行这种创新的方式,还是有部分人会质疑其安全性、可靠性,其原因就是虽然人脸识别带来了便捷,但是用户的个人身份资料信息可能“暴露”在更多的智能终端机器的信息系统里,这些信息的保护机制或是业界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总体而言,人脸识别作为如今应用最为广泛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虽然仍不完善,但其发展前景可谓一片大好。自2012年深度学习算法概念提出后,人脸识别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而在政策大力支持的重要前提下,未来人脸识别技术在机场、铁路、公安检查站等更多场景的应用或都将实现。

搜索建议:
热闻

 躺着也能开的“床车”

躺着开车有多舒服?会不会开着开着就睡着了?更多精彩,1月17日21:30,看《乡约》,关注主持人肖东坡,关注因为热爱,所以专业的民间追梦人。(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