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一味“顺气”药,上顺胸,中顺胃,下顺肠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味顺气的中药,它就是就是莱菔子,也就是的萝卜子。

莱菔子,它是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成熟种子。在上古的时候叫做“芦萉”。后来,大家叫它莱菔。再后来,又把它说成萝卜子。

莱菔子是一味顺气的中药。那么,它能顺哪里的气呢?

莱菔子可以顺一身的浊气。上到胸中的浊气、中到胃中的浊气、下到肠道里的浊气。它都没问题。

那么这么管用,莱菔子又怎么服用呢?

近代中医学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里的用法,“莱菔子炒熟为末,每饭后移时服钱许,借以消食顺气,转不伤气……”。钱许,就是3克左右。在1999年的《实用中医内科杂志》刊发过的,用炒莱菔子,研碎,每次3克,水冲服,每日3次。治疗痰多、胃胀、食积,吃东西比较没节制的人。这也是一个降气祛痰的小单方。

另外,1995年的《浙江中医杂志》刊发过的。炒莱菔子研成细末,每次服用9克,一日3次,可以降血脂。

另外,关于这个莱菔子,还有一个传说故事。

话说当年慈禧老佛爷在世的时候,喜欢用人参来进补。

这个人参是温补之品,进补多了,身体就进化不了。就出现了脑袋发胀、胸闷,食欲不好等问题。御医看后没有效果,于是,大发脾气。

于是,只好张贴皇榜,聘天下名医来想办法。当时,一位叫曹沧州中医。也是清代名医,而且一直活到1931年,八九十岁。来到皇宫,了解到慈禧之前的饮食习惯,从药箱里取出了三钱莱菔子。研成细末,做成药丸,准备给慈禧用。结果,慈禧吃了这药鼻血很快就不流了,脑袋发胀、胸闷也消失,食欲也好起来了。

慈禧老佛爷换过来之后,便问曹亲家,你给我吃的是什么药丸?

曹沧州心想,我要是直接说莱菔子,这先得太普通了,于是就给药丸取了了个名字,叫做罗汉丸。慈禧这一高兴,还给医家重赏赐。

这就是用莱菔子来顺气。把慈禧进补的温补之气理顺,这气一顺,这个问题解决了。

那么,这个莱菔子又是怎样上顺胸,中顺胃,下顺肠的气呢?

我们先看顺胸肺之气。

在到冬天,老肺病患者,受低温刺激下,就容易咳喘、气逆、多痰。痰量大而色白腻,还伴随胸闷,甚至连呼吸的时候都有痰声。舌苔可能白厚而腻,脉滑,食欲也可能不太好。这个时候,用莱菔子。莱菔子能降气祛痰,理气宽胸。除此之外,莱菔子还有镇咳化痰的作用。

怎么顺脾胃之气呢?

有的人,好东西吃得太多,导致食积、气滞,胃部胀痛,欲呕,反酸,食欲不振。这时候,用莱菔子。它可以消食除胀。有一个中成药,叫保和丸,治疗一切食积的方子,配伍是:山楂六两,神曲二两,半夏、茯苓各三两,陈皮、连翘、萝卜子各一两。就是以莱菔子为君药。

又是怎样顺肠道之气呢?

在1986年《四川中医》刊发的,一次服炒莱菔子30克,治疗30多个便秘患者,全在6小时内排便。还有,1986年《重庆医药》上刊发的,用炒莱菔子,每天早晚盐水送服10克,治疗气滞便秘,效果较好。

总之,这个莱菔子,上能顺胸气,开胸痰,中能顺胃气,除胃胀消积食,下能顺肠气,排出陈便。所以说,它就是一味清除一身浊的气顺气药。

另外,现代药理研究认为,莱菔子还有降血脂、降血压的功效。

但是,莱菔子有毒性,很小。常规用量下,很少出现不良反应。但是,气虚、没有食积、气滞、湿痰的人,坚决不要用。长期大量服用,有些人可能出现胃部不适,或者大便过于稀软,使得排便不畅。

搜索建议:
热文

 132岁欧阳老人常服长寿中药配方

通治:遗精、滑精、失眠、高血压、消气、肾虚腰痛、风湿性关节炎、气喘、产后虚弱、月经不调、补气血、壮筋骨、白发转黑、延寿百岁。云南元亮山132岁欧阳家林老人常附长...(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