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利用反馈,提升团队管理水平

导读:

1、 反馈的重要性

2、 常见的不正确反馈

3、 积极反馈,提升团队能力

说起反馈,其实它是控制论的一个基本概念,指将系统的输出返回到输入端并以某种方式改变输入,进而影响系统功能的过程。我们常说的正反馈就是放大系统的输出,负反馈就是减弱系统的输出。通过反馈调节系统,实现我们控制的目的。在管理中,反馈也起着很大的作用,正反馈可以增强信心,负反馈可以打击被反馈者的信心。

01

反馈的重要性

在管理中应用最多的是绩效反馈,通过绩效反馈让绩效考核对象了解自己与绩效目标的偏差,对于超出目标的员工,要进行正面反馈,告诉他们做得非常好,希望继续努力,总结经验,保持自己的绩效成绩一直优秀。对于没有达成目标的员工,要先进行负反馈,告诉员工实际绩效情况,和员工一起复盘绩效过程,找出绩效不好的原因。接着要进行正反馈,让员工总结教训,学习他人的经验,接下来努力实现绩效的提高。这样才能让优秀者越来越优秀,能力不足者,逐渐改进,达成目标。

心理学家罗西和亨利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反馈效应心理实验:他们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三组,每天上完课后就进行测验,测验后分别给予不同的反馈方式:

第一组每天告知测验结果;第二组每周告知一次测验结果;第三组只测验不告知测验结果。

8 周后,第一组成绩最好,其次第二组,最后是第三组。

接着将反馈方式进行调整:将第一组和第三组的反馈方式对调,第二组反馈方式不变,实验也进行8周。反馈方式改变后第三组的成绩有突出的进步;而第一组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第二组成绩稳步上升。

实验说明,学习者对自己测试结果的及时了解,对学习积极性有强化作用,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反馈方式不同,对学习的促进作用也不同。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成绩对学习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及时反馈比远时反馈效果更好。

为了进一步了解反馈的影响。他们将反馈内容进行了调整,第一组反馈是表扬,第二组反馈是批评,第三组不表 扬 也不批评,不予反馈。 这次反馈频率是一致的,每天反馈,结 果 一个月后进行测试。 结果第一组成绩最好,第二组成绩次之,第三组最差。

实验表明,给予有反馈比没有反馈好,正向的、积极的反馈效果最好。

各类运动中都有教练,教练的作用就是观察比赛,观察运动员的动作是否正确,并给予反馈,不断纠正不正确的动作,不断加强好的动作和习惯,让运动员持续改进,提升运动员成绩。

在管理中,管理者就是教练的角色,给员工分发任务,通过任务执行过程和结果,不断将任务结果和预期进行比较,出现偏差,及时反馈给员工,并给以意见,加强过程不断改进提升员工能力。这就是PDCA戴明环的雏形。

 

02

常见的不正确反馈

在实际工作中,管理者比较忙,尤其是基层管理者,自己还承担不少关键任务,没有时间进行反馈,只关注结果,也没有辅导过程,容易造成基层管理者自己忙死,其他员工绩效不好,整个团队的绩效都压在基层管理者身上,越是这样,管理者越忙,越没时间给员工反馈并辅导,恶性循环,团队业绩越来越差,管理者自己还累得不行。其实这是管理者的责任,管理能力不足的表现。

有的管理者反馈次数太少,只是在年终绩效反馈时,和员工进行沟通,这时往往已经比较晚了,绩效考核结果出来了,也不能改变,可能导致本来能力不错的员工,因为方法不对导致绩效结果不好,不但耽误了员工,团队绩效也不好。不能及时反馈,使得员工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

有的管理者不懂得激励员工,只会打击员工。做得好的员工,也不表扬,做得差的员工,使劲批评,整天板着脸,好像员工欠他钱似的。这样的管理者,一般员工都不喜欢,都敬而远之。

与只打击员工的管理者对应的是,只懂得表扬的管理者,员工做对了进行表扬没问题,但是做得不好的员工也不批评,害怕员工心理承受不了,导致员工问题迟迟不能得到改正, 错失 改正机会,员工进步比较缓慢。 有的管理者表扬员工也不是针对某一件事表扬,而是笼统地表扬,这个员工很好,工作不错,继续保持,这样员工也不知道哪里做得好,保持哪些优点,就像赞美一样,要具体。 工作表扬最好针对事情进行表扬,效果比较好。

有的管理者反馈比较滞后,反馈的效果就不如立即反馈效果好,比如客户发来对员工的表扬信,我们要及时公布,及时给出表扬和鼓励,这样员工觉得受重视。如果几周过去了,再想起来表扬,员工自己都忘了,那反馈效果肯定不好,起不到即时激励的作用,甚至还起反作用。

有的管理者担心频繁的反馈会引起员工的反感,关于这一点,我们大可不必太担心,我们可以先按正常节奏反馈,找出每个员工的特点再针对性进行反馈。确实有些员工属于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积极工作,积极思考的人,我们可能反馈就不用太频繁,对于错误百出,频繁出错的员工,我们就要加大反馈力度,督促改正。

 

03

积极反馈,提升团队能力

管理者,尤其是基层管理者,尽管自己身上有其他任务,但是作为管理者,我们首先要转换思维,我们不再是优秀员工,我们是管理者了,管理者的第一任务是带好团队,通过团队获得得到想要的成果。这就需要管理者定目标、追过程、拿结果,通过过程中不断 地 给员工反馈,把自己的业务经验、独门技术复制给团队成员,让员工能力提升,实现团队业绩的提升,团队的业绩就是管理者的业绩,管理者已经不需要证明自己比普通员工强了。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我说你听,我做你看,你说我听,你做我看”的方式不断循环演练,让员工真正掌握工作技能,提升个人能力,个人能力提升了,业绩自然能提升,每个人业绩提升了,团队业绩自然也就好了。

其次,反馈也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公开表扬,私下批评。 私下批评不会伤及员工的尊严和面子,是保护员工的一种方法。表扬大家希望能被别人知道,表扬目的也是在团队中树标杆,让其他员工学习。关于反馈方式,有的单位采用游戏化方式反馈,利用积分、奖章、排名等方式给员工以反馈。积分就是对员工行为进行打分,通过加减分表达我们倡导或反对的事情。勋章可以增强员工的荣誉感,有时荣誉激励大于物质激励,尤其针对90后的员工。排名就是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排名反馈让员工在竞争中比学赶帮超,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第三,要保证反馈的真实、公平、公正性,真实是反馈的内容是事实,没有偏差的,不带感情色彩的反馈,不能把个人主观情绪加进去。用事实说话,不要说自己的观点。关于反馈,樊登在《可复制的领导力》中讲过BIC反馈方法,B是 Behavior 指事实,I是  Impact 代表影响,C是 Consequence 代表后果。比如一个员工迟到了,许多管理者开篇第一句话往往是:“小王你经常迟到。”注意,这句话不是“事实”,只是管理者根据事实总结出来的观点,不能用于给予反馈,否则会引起小王的抵触情绪。影响是事实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的作用。比如,小王在会议开始后进入会场,会议主持人和其他与会人员的思路会被打断,这是对他人的影响。小王在迟到之后也会错过会议的很多内容,这是对其自身的影响。后果是指在影响的基础上,强调长期持续会引发的负面效果。管理者和其他同事对小王的印象会变差就是长期负面效果。公平、公正就是同样事,采用相同的反馈方式,不能同样一件事,甲作恶就表扬,乙做了就批评。简单来说就是对事不对人,反馈是针对事的反馈,通过人来改正或加强。

第四,要及时反馈。现场反馈是最好的反馈,也就是在工作现场要及时对员工的工作状态给予反馈,好的要及时表场,差的要及时辅导纠正。

最后,关于制度方面,有些公司制定了很多罚款条目,而明确的奖励条目很少,让员工感觉是为了罚款而罚款,如果罚款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就是无效的反馈。好的制度是赏罚分明,权责对等。

搜索建议:利用反馈,提升团队管理水平  
热文

 张静波的介绍?

张静波,女,1987年7月毕业于武汉工业学院粮食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1年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高级讲师,云南省第53职业技能鉴定所高级考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