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议

中国记忆总冠军:在同学们眼里,我竟成为了什么都能记的“神人”

时间:2022-04-21 04:29:09 热议 我要投稿

作者介绍:张兴荣,网名伴药炉经卷,男,1994年生。2年时间,先后学习了超级记忆、文章记忆、英语记忆、快速记忆等体系,使他在记忆方面的综合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最终在2017年各大记忆赛事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7月取得了北京城市赛的总冠军,8月亚太赛全场第四,保送世界赛,10月的记忆九段赛在马拉松扑克上取得全场第三,并且在古文记忆上获得了并列第一的好成绩。在10月的广州城市赛上总分全国第二,并在12月世界赛上打破马拉松数字的中国纪录,获得世界第三,以总分6694、世界第七的好成绩获得“国际特级记忆大师”IGM称号。在2018年11月份中国总决赛上获得全场总冠军,并且打破两项世界纪录(抽象图形记录与半小时马拉松数字记录)。

我是张兴荣,网名伴药炉经卷,男,1994年生,目前担任强战队的主教练。兴趣广泛而专注,说广泛是因为我从小就喜欢下象棋、打乒乓球等,初中又因为兴趣开始自己练习硬笔书法,不像别的家庭,家长可能会强迫孩子学各种技能,我的兴趣纯是天性使然,也因此我的每一个兴趣都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在不同年龄段专注着练习每一项我喜欢的技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三个技能也成为了我的特长,让我结识了很多有趣的朋友。记忆是我第四个兴趣,我也有幸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它转化成为了我的特长,并为我赢得了诸多荣誉。

我大三在德国交换学习时,有次去奥地利旅游,灵感突发想要拿到“世界记忆大师”证书,于是在网上搜索教学视频,看到一个网名为“大天使”的老师讲解的道德经记忆视频,大为受益,所以果断加入学习,开启了自己的追梦之路。

从2016年春开始,我最开始先学习了超级记忆体系,因为喜欢尝试各种记忆方法,所以走了不少弯路,所幸和任天杰老师交流后,终于正确打开了记忆训练之门。随后,我反思了自己的不足,决定先从实用记忆入手,锻炼自己的联想能力。于是,我又开始学习文章记忆、快速记忆、英语记忆等体系,并跟随叶祥文老师训练竞技项目,也正式迈入竞技的大门。

通过这些体系地训练,我打下了扎实的记忆和联想基础。我认为一名合格的记忆高手应该不是只会记数字、扑克牌等内容固定的可以编码的信息,而应该可以记忆任何内容。所以我要将这些理论知识转成实战技能,我主动帮助同学记忆各种枯燥抽象的文字信息,从商品学专业的化学反应过程,到经济学专业中外部介绍,再到政治中的辛亥革命失败原因,以及教育学考试的教育基本内涵等。

每一次向同学讲解,我都会为之分析段落逻辑,然后在思维导图的基础上用抽象词转化的方法联想记忆,为同学们记忆内容提供新思路。总之,在同学们眼里,我成了什么都能记的“神人”。

2017年,我进入强战队备战世界锦标赛,训练期间中断了在记忆吧的学习,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仍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着我的综合能力。时间管理体系的相关知识,如订计划,列清单,蕃茄工作法、四象限等都和我的日常训练融在了一起。

在2017年一整年的训练及比赛中,我训练了更强记忆能力,且在一次次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思考能力变强,这一年可以说是对自己有生以来生命利用率最高的一年。这一年获得的比赛奖项有:7月北京城市赛总冠军,全国排名第七;8月亚太总决赛全场第四,获得直接晋级世界赛的名额,马数、马扑、抽图均位列第四;10月“记忆九段”世界杯赛马拉松扑克全场第三;11月广州城市赛总分6166,全国第二,此次比赛全国仅有2名选手上6000分;12月世界赛全场第7,中国第4,马拉松数字以100%的正确率记对2880个数字,打破中国记录,获得季军。马扑、抽图第六,听记数字第八,二进制第十。以6694的高分获得“国际特级记忆大师”IGM称号。

一年下来参加了很多次比赛,从我2016年开始第一次参加城市赛开始,我每一次比赛无论大小、无论发挥的好坏,都会记录下比赛过程的状态、心态起伏,我从小就有各种爱好,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参加了很多次象棋、乒乓球、硬笔书法比赛,经历了很多胜负、得失的洗礼,我深知状态、心态对一场比赛的胜负多么重要,所以我非常重视每一次的比赛经验,不管结果如何,一定要记录下来,这样自己在日后回顾时也会有很多可总结的地方。

每一次比赛都是对自己一段时间训练的最好的练兵,通过对每一次比赛的分析总结,我几乎每一次大赛后都会有进步,最好的一次是在2017年7月北京城市赛后半个月进步了1300多分,一下子突破5000大关,后来不管怎么发挥,都掉不下5000分。我深深感受到记录、总结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自己有多大的裨益。

关于心态,我看过很多在各自竞技领域的顶尖高手的心得(由于从小就参加竞技类型比赛,尤其爱看这类书、纪录片),关于乒乓球,听的最多的是“要想赢不怕输”、“关键时刻不要期望通过对方的失误得分”、“一分一分咬住坚持下来,不放弃”;关于象棋,听到的更多的是“专注”、“耐心”、“坚持不放弃”,这些听起来很鸡汤,但大道至简,虽然说起来无非就是这些东西,但是真正做到的人却少之又少。

象棋比赛对弈常常会遇到比较被动的局面,这时候如果意志消沉,没有坚持下去的恒心,就很容易让对方看到你心态上的波动,在可攻可稳的情况下采取更凶猛的着法让你陷入恐慌之中,而如果你能够保持镇定去应对局面,对方可能会怀疑自己的进攻是否存在漏洞,不敢紧凑跟进,这时候往往就会给你喘息缓解局面的机会。对于象棋这种对抗性很强的活动,你越是坚持不懈,你给对手的压力就会越大。在记忆训练中也是,有的选手时常会因为正确率不高而感到痛苦,又找不到提高的手段,这时候有可能会滋生想要看两遍的消极念头,但越是正确率不高,就越不应该逃避,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贯彻只记一遍的思想,相信总会有一天熬过去。

还有就是专注和耐心,无论周围的世界发生什么,始终沉浸于自己的世界。在世锦赛的十个项目中有一个是“听记数字”,要求你在听完播报的数字之后,按顺序写出来。这个项目对专注力的要求非常高,赛场上很多小选手无法一直往下记,就会停下来做自己的事,有时会发出一些噪音,这时候一些专注力不强的选手就会受到这些声音的干扰,无法专注导致中断。所以无论外界发生什么,一心一意记忆,是成为一个高手必背的品质。

此外,怀有一颗“平常心”是非常重要的。我在年少时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并一直收藏着。1965年,23岁的林海峰获得了日本围棋名人的挑战权,当时的名人是一代传奇大师坂田荣男。对于这个23岁的挑战者,坂田荣男赛前放言,他不信围棋界会出现一个30岁都不到的名人。与坂田荣男的第一局,林海峰明明感觉实力相差无己,却就是赢不下来,最后输掉这场比赛。首局败北后,林海峰失去自信,他去找老师吴清源请教。吴清源说:“你现在最需要的是要有一颗平常心。老天对你已经很厚爱了,23岁就挑战名人,这已经是多少人梦寐以求也达不到的成就了,你还有什么放不开的呢?”言毕,吴清源题写一幅“平常心”送给弟子,林海峰由此大悟,随后连胜三局,坂田扳回一局后,林海峰再胜一局,挑战成功,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名人。

林海峰说:“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为输了棋而难过了。

这就是“平常心”在高手对决中的重要性。记忆界我最佩服的王峰也曾说过,关于比赛,他最大的感悟就是平常心,当你想赢的那一刻,你已经输了。在我看来,一旦内心出现胜负计较时,说明你已经没有全身心专注于事情本身,而在高手对决之中,这是致命的。有这些优秀的前人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我对于比赛,常常以一种强烈的必胜决心上场,但又顺其自然,没有贪念,从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十大项目失误一项很正常,运气好超常发挥也很正常,总分总是会保持在你的真实水平;象棋比赛也是如此,一子的得失没有必要过分介怀,一对车马炮6个大子,有三子归边即可成杀,又为什么要去在意一子的得失呢?

除了心态之外,在平时训练中我也会有一些策略。比如二八法则的应用,把80%的时间花在20%的重点或者薄弱环节上。每一次训练一定是有针对性的训练,而不是平均发力。连接不熟练,就大量连接;什么项目拉后腿或者可以冲击世界顶尖水平,就短时间内大量突破,将80%的时间花在上面,争取让弱项不弱,强项更强。解决了主要矛盾再去解决那些中庸项目。在目标的制定上,就会应用SMART原则,除了大家比较了解的目标要精确、制定期限之外,我会注重目标的共振性,即一个目标的实现是否可以对别的目标有帮助。比如当我想要提高历史事件时,我会考虑是否再练练数字,提高数字水平,这样再练别的是否效率更高。想通了这个我明白了初期应该注重数字水平的训练,提高后练别的会事半功倍,当数字相关的项目都匹配之后,再反过来重新突破数字,这样别的项目又会更上一层楼。

当一个人努力去做一件事后,他会被现实影射出自己真实的模样。如果你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这件事会让你认清自己一遇到挫折就会放弃;如果你是一个自认为天资过人的人,这件事会让你知道你的成功,是否天资真的起到了什么作用。我也不例外,在这漫长的备战期中,我慢慢深刻地了解了自己。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我发现自己并不是一个有爆发力的人。

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我有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没办法做到快速学习,特别是大学阶段,同学可以通过一两周的爆发式学习取得好成绩,而我只能通过一学期的学习达到同样的效果,也曾模仿过别人临时抱佛脚,但是发现我对知识有着固执的理解深度需求,我没办法把理解不深刻的知识硬塞入大脑,从那时候起,我发现我可能不适合这种学习模式,而通过这一年的学习和观察,我再次验证了这个道理,别人可以通过一两个月的拼命努力就取得不错的成绩,而我只能慢慢打好基础,在后期取得跨越式进步,也许两种方式没有高下之别,但我在这一年的训练中更加了解了自己的学习习惯。

这一年中随着自己的竞技成绩越来越好,我也越来越认可自己,以前觉得自己的认知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都不错,但却没有练就一身远超常人的本领,这次通过记忆法也让我更加对自己有自信,以我的认知和自我管理,以及上下求索的求知欲,大多数事情,只要我想做,我就可以比普通人做得好很多。在天赋与努力哪个更重要的问题上,我心中也有了自己的答案,技能学习领域,天赋只能在初期有明显帮助,后期纯粹是靠反思能力与努力,而也许在一些数学这样的抽象、不依赖实验的科学上,在后期天赋依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这一路走来,非常感谢家人给我提供了长期的经济支持,让我无后顾之忧去全身心地训练,感谢大脑时代的李博士、任天杰、大天使、叶祥文等人对我的关心和引导,同时也要感谢郑爱强、倪生贵、杨泽金、覃雷等记忆界前辈对我的技术指导,我会铭记你们对我的帮助。

未来的日子,我会将自己所学教予我的学生以及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希望他人的世界能因自己的存在而有一些改变。

(作者:张兴荣;文章优化:记忆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