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嘉兴记忆 | 我与双桥及双桥小学的情缘

文 | 周荣先

作者于月河街工作室

作者简介:周荣先,1948年11月生。字龙轩,号品泉书生。嘉兴人。资深收藏家、地方文史爱好者。浙江省钱币学会会员,原嘉兴市收藏协会秘书长。现为嘉兴市地方档案文献史料研究员,嘉兴电视台特邀《鉴宝栏目》专家,秀洲区收藏家协会顾问及秀洲区收藏家协会王店分会顾问。

双桥是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下辖的一个小集镇。镇东面有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西南接近新塍镇,繁荣的嘉兴市城区与之相邻。这里河网密布、土地肥沃,民风淳朴勤劳,是一个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

据历史记载,清光绪八年(1882),双桥仅仅只有两家小店,以后各种小店逐渐多了起来,才聚集而成了一个集镇。但它真正出名却是因为三千多年前嘉兴先民在此留下的文化遗迹。如:在双桥西北范滩荡,南北两面曾为古战场,常有石斧、石锄、箭鏃和三代以上兵器等古物出土;双桥一带,春秋战国时期古吴越八城之一的诸城遗址等。令人感慨万千。

最轰动考古界的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人们生产劳动日益频繁和筑造苏嘉公路等原因,双桥又有“双桥玉” 等各种文物发现。为此张凤博士(张天方)及我先师许明农等先生在《上海晨报晚刋》《嘉区文献》等当时的刋物上发表了许多研究资料与文章。

张天方、许明农为嘉兴乡贤。

张天方(1887-1966),嘉善人,又名张凤,曾留学法国,获文学博士,为考古学家、文学家。对木简研究造诣尤深。他也是爱国爱乡的前辈。

许明农(1908-1997),嘉兴新塍人,曾用名许石友,号缶禅,别号五行居士,斋名烟雨簃。精于制陶,为黑陶名家,并擅长书画。

据嘉兴市文化局2005年编,《崧泽良诸文化在嘉兴》一书介绍:1953年7月,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队来嘉兴,在当时嘉兴市图书馆长汪大铁、我先师许明农陪同下观看了张凤博士采集的双桥古文物,了解了当年双桥考古挖掘的情况。上世纪七十年代,省考古队又一次去双桥进行了考古挖掘,发现收获颇多(附图一)。

另,嘉兴市图书馆编,2021第二期《味书轩》,“董巽观逝世五十周年纪念专辑(上)”调查资料记载: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在双桥陈家村出土玉器及石器开始,因有农民建屋而发现存放在陶器内,后贩于上海,逐有“双桥土’ 玉器之名。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双桥天宁寺湾又出土玉器放置在陶器内等几次。后来至民国二十一年(1932),筑苏嘉公路,在双桥一带两侧出土玉器古物最多(附图二)。

董巽观(1897-1971),原名祥晋,字吉甫。原浙江省文史馆馆员、嘉兴市政协副秘书长。在世时写了许多与嘉兴有关的史实。

在嘉兴双桥古文化遗址,经过上世纪五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考古挖掘发现,从新石器时代良诸文化开始,延伸到春秋战国,出土文物种类丰富,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尤其考虑到在双桥镇及双桥小学内文化层特别多,嘉兴市人民政府在1981年10月将其公布为“嘉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附图三)。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我有多位亲戚和老朋友在双桥镇小学任教多年。六十年代前后,我当航运公司工会干部的父亲也曾去当时的双桥公社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工作(简称“社教”) 多月,并与双桥公社当地农民群众和乡村干部结下了深深的感情。以后,每逢节假日多有往来,亲如一家。

想不到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响应国家“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上山下乡”的号召,我家兄弟姐妹三人,包括后来成为我弟媳总共5人,去了双桥公社插队落户。后除了我有幸留在嘉兴城镇参加工作,我的大哥也去了新丰镇净湘公社战天斗地。我大弟在双桥公社坚持了9年后才上调返城。

就其它公社而言,双桥公社距嘉兴市区是较近的农村,仅管如此,由于当时农村的落后及艰苦条件,因为我家兄弟姐妹的关系,使双桥成了我父母与我日夜牵挂的地方。多少年来,双桥的一草一木令我永远难忘,双桥的河水、田地、庄稼令我神往。后来我父母仙逝后也长眠于双桥这片土地上。所以双桥是我感情的寄托地。

正因如此,作为嘉兴收藏家协会一员的我非常关注双桥的发展,当我得知座落在双桥遗址上的王江泾镇双桥小学(现双桥逸夫小学)内考古文化层特别多的消息,于2013年6月4日应学校的需要,捐赠了我多年精心收藏的有四千多年历史的48件出土文物。其中有良诸时期的灰色陶罐、玉针、玉珠、玉坠、陶纺轮、石斧、石锛、石铲等。当时嘉兴的电视台、报刋介绍了此事(附图四)。

到了2020年12月9日,我再次向双桥小学捐赠了一批家乡文物:马家浜良诸时候的陶豆、麋鹿角、贝币等17件,及达尓文塑像、有关历史资料、书籍。为了双桥小学的师生了解这些文物的渊源,我还为小学的师生们讲介了双桥的历史文化知识,得到了师生们的好评。嘉兴电视台和嘉兴媒体也做了报导(附图五)。

这两次的捐赠虽然受益人是是双桥小学,但也算是我对双桥的回报之举。

我和双桥与双桥小学的情缘是由来已久的、深厚的,这份情缘更是我的感情寄托所在。我还会向双桥小学再次捐赠我的收藏精品。

我爱家乡,我爱双桥!

周荣先

2022.2.12

备注:

一、《崧泽·良渚文化在嘉兴 》 书影;

二、《味书轩》(董巽观逝世五十周年纪念专辑(上))书影;

三、 嘉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双桥遗址》碑;

四、我第一次捐赠文物照片(四张);

五、我第二次捐赠文物及达尔文塑像照片。

注:以上部分照片由双桥小学陈云光等老师提供,在此向他致谢!

--END

搜索建议:
热评

 黄帝内经解读(63)

【原文】帝曰:余念其痛,心为之乱惑(1),反甚其病,不可更代,百姓闻之,以为残贼(2),为之奈何?岐伯曰:夫人生于地,悬(3)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展开)

热评

 儒林外史15个人物介绍(儒林外史...

文中典型人物书中重点描绘了一群热衷于功名富贵的儒林丑类,从而揭露和讽刺了科举制度的腐朽和整个封建道德的虚伪。腐儒的典型——周进、范进;贪官污吏的典型——汤奉、王...(展开)

热评

 成都有哪些好吃的?

因为特别喜欢成都美食,所以去过成都很多次,我来推荐我心中值得推荐的美食店:第一, 火锅1:川西坝子杜甫草堂店。请注意,一定是杜甫草堂店。我第一次吃川西坝子就是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