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四川电焊工,曾经月薪90元,开火锅店身家190亿,成新加坡首富

有人曾在网上感慨,世界这么多人,可没人把自己当人看。

底下有人调侃道:“去海底捞吧,那里不仅把你当人看,更把你伺候成神!”

这也不是开玩笑的,在营销方面,海底捞比肯德基疯狂星期四还疯狂。

免费做美甲、饮料随便喝、水果保你吃到饱等服务,海底捞已经玩腻了,他们已经玩上了新的招数。

曾有网友在海底捞吃完饭后,急着去赶火车,结果在路边等了大半个小时,也打不到的士。

正当他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时,海底捞店长开着SUV路过,按了一下喇叭,催他快点上车。

如此服务态度,令同行们震惊,让顾客们受宠若惊。

可以说,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海底捞做不到的。

大家开玩笑地说,再这么下去,海底捞该不会要送房子、送女朋友了吧。

可惜,大家没等到房子、女朋友,等来了海底捞的丑闻。

大家天真地以为,海底捞对自己的爱如潮水,结果到头来才发现,这水是勾兑过的……

青岛一分店被爆出,骨头汤、酸梅汤和柠檬水皆为勾兑。

店里你在唱着,对所有的烦恼说拜拜,后厨老鼠对着你的餐说嗨嗨。

正当海底捞掉链子时,呷哺呷哺趁虚而入,加大炮火疯狂扩张,打得海底捞节节败退。

时至今日,不得不承认,海底捞捞不动了,已经慢慢沉入海底,沦为平庸之辈。

然而,海底捞背后,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去年的190亿美元身家,都难买张勇一笑,而以前,一粒花生米就能让他开心一整天。

小时候,张勇住在四川大杂院里,那里一共住着5户人家,张勇家最穷。

而最有钱的那一家,男人在县城一家国营饭店当经理。

每天一下班,他就拎着一小袋花生米、一壶小酒,大摇大摆地走过其他四户人家的门口,回到自己家里小酌两杯。

在那时候,要脸吃不饱,不要脸才有饭吃。

邻居们闻着味道馋哭了,张勇直接过去串门,蹭几口花生米吃。

经理吃花生米,每一粒都得掰成4瓣,吃一瓣就咂一口酒,快乐似神仙。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他有酒有花生米,就是没有故事。

这时,张勇的脑瓜子就派上用场了。

张勇母亲是小学教师,经常订阅《少年报》和儿童读物,张勇吃了不少精神食粮。

此外,张勇还有点生活小情趣,特喜欢听收音机,天南海北的事儿他都知道。

就这样,张勇得到了经理的赏识,成为他唯一的酒友。

经理一回家,就喜欢找张勇唠嗑,小酒一下肚,两人越聊越投机。

酒劲一上头,经理大言不惭,料定这孩子将来一定有出息,绝对是人才一个。

只可惜,人才搞得定所有,就是搞不定一张试卷,张勇的成绩一直在班上吊车尾。

看着儿子成绩差得那么稳定,夫妻俩也不想再花冤枉钱了。

张勇一毕业,就被推进一所技工学校学电焊,毕业后工作包分配。

结果,电焊技术还没学到手,刚进学校,张勇就被焊在了耻辱柱上。

青春期,男生往往都有变声期,张勇也不例外,可他的变声期格外长。

当同学们都在拼命奔向男人的竞技场,卯足劲儿撩拨女孩子的芳心。

张勇一口公鸭嗓,就足以吓得她们花容失色。

张勇一开口说话,准能引来男同学的嘲笑,有的甚至指着他的鼻子问,“你到底是不是男的啊?”

女生见到他,更是嗤之以鼻,完全没把他当回事。

久而久之,张勇变得很自卑。

他变得不敢开口说话,奈何体内荷尔蒙正在骚动,张勇只好躲在县城图书馆,用知识的力量压制住内心的欲火。

卢梭、尼采、巴拉图、孟德斯鸠等西方哲学家的书一本接着一本看,《第三帝国兴亡》都看了三遍。

结果,张勇越看心性越高,他笃定自己非同一般人,未来肯定是干大事的人。

区区一个电焊工,没必要耗费他珍贵的精力去学,张勇直接把教材一股脑送给同学。

上课时间,他要么看课外书,要么睡大觉,要是老师声音再小点,说不定他能睡到自然醒。

考试的时候,全靠兄弟们的鼎力相助,四面八方的同学轮流贡献一点答案,应付一下就完事了。

最后,就连毕业证书,张勇都懒得去拿,托同学顺道捎回来。

1988年,父母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儿子毕业,张勇顺利被分配到四川国营拖拉机厂。

小张有工作了,老张却愁哭了……

张勇进入的拖拉机厂,正是父亲工作的单位。

父子俩在一起上班,原本是一件开心事,但父亲每天只想找个地洞钻进去。

张勇光有一张毕业证,其他啥都不会,连基本的电焊工作也做不来。

干啥啥不行,偷懒第一名。

每天,看自个心情上班,心情不好就随意旷工,是车间有名的“刺头”。

当张勇每月领着90元工资,隔壁的詹婆婆已经靠着祖传做熏鹅的手艺,成为少有的万元户。

詹婆婆也很大方,每天卖剩下的熏鹅,她全部分给邻居。

啃着肉质鲜嫩的熏鹅,张勇心里很不是滋味。

凭什么人家一大把年纪,还能赚大钱,而自己年轻气盛,就只能拿几十块工资?

张勇心想,是时候表演真正的技术了。

他到成都玩,发现街头一大群人围着一台机器,拼命往里投钱。

要是整一台放在老家,岂不是天天都有钱哗啦啦流进来?

于是,张勇找遍了整个成都,终于找到卖机器的商家,准备买一台扛回简阳。

一见年轻小伙上门,老板开始磨刀霍霍向猪羊,一口价6000元。

张勇倒吸一口冷气,自己辛苦打工两年,也才攒了2000元,6000元无疑要了他的命。

张勇犹豫了,但生意都主动上门了,哪有不做的道理?

老板对张勇说,“我看你将来一定能成大事,我是惜才之人,就卖你5000元吧!”

这一拍马屁,直接把张勇拍上天,马上跑回家借钱。

可是,张勇掏空家里积蓄,再加上自己的小金库,也才3600元,要凑齐5000元远远不够。

兄弟有难,怎可不帮?

张勇一铁哥们,正在帮老爸打理自家杂货铺。

一听说张勇缺钱,他冒着挨揍的风险,偷了一沓钱资助张勇。

不得不说,这才是真正的“风险投资”。

结果,人还没到成都,张勇就先为骗子冲了一波业绩……

当时,张勇把5000元装在一个铝饭盒,跟这位“风险投资家”一起坐车去成都。

途中上来一个男人,他老是不经意间露出手腕,手腕上那块金表瞬间亮瞎了大家的双眼。

乘客交头接耳讨论,这块表值几个钱,结果这个男人忍不住,自己先揭晓谜底:

“这块表2400元买的,我太太在成都住院,我走得急,钱没带够。如果谁能给我1200,我就把表卖了。”

2400元的表卖1200元,也太便宜了吧,张勇头脑一热,马上掏出1200元买下那块表。

1200元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很不幸的是,张勇买了既吃亏又上当。

事后一鉴定,那块表是假的,1200元白白打了水漂。

钱没了,也买不了机器,张勇和哥们拿着剩下的钱,只好打道回府。

然而,做生意赚大钱的念头一直盘踞在他脑子里。

80年代那会儿,大家先得拿到油票,才能给车子加油。

而油票对外只发给政府、国营事业单位,私人只能走后门,托人要油票。

张勇赚大钱的DNA又动了,他心想自己要是能从公家司机收到油票,再卖给私人不就赚翻了吗?

然而,中间商却不好当,此时张勇还不知道,有一口唾沫正蓄势待发,准备往他脸上吐……

张勇在公路边拿着牌子,站了大半天,站到腰酸背痛,也没有司机搭理他。

就在第二天傍晚,有辆解放车经过他,缓缓地摇下车窗,张勇满心欢喜迎上去。

没想到,还没等他开口推销,司机立马朝他脸上吐了一口唾沫,一踩油门溜了。

张勇自尊心受损,当晚就决定不干了,他觉得这活根本不是人干的。

四川虽然没能用扑克机、油票留住张勇,但成功用一口火锅拴住了他的胃。

当时,成都流行小火锅,餐馆提前将食物串好,顾客只需要丢进小火锅里,边煮边吃。

张勇跟风开起火锅店,在老家租了十几平米小店,从家里搬来锅碗瓢盆,“小辣椒火锅店”就开张了。

半年的时间,张勇一算账,兴奋得嘴角疯狂上扬,小小的火锅店半年竟然净赚一万多元。

然而,小辣椒再辣,也抵不过迷人的大辣椒辣……

张勇偶遇了舒萍,也就是如今的太太。

张勇一恋爱,比吃了火锅还上头。

他果断关了小辣椒,一头扎进爱情海里,与女朋友鸳鸯戏水。

冲动是魔鬼,谈了半个月恋爱,张勇一摸裤兜,心凉了半截,一万多块全花光了。

没办法,他只能重操旧业,再开火锅店,自己没钱不要紧,兄弟有钱就行。

张勇拉上同学施永宏,施永宏拖家带口拉上女友,再加上舒萍,四人搓了一晚麻将,通宵决定合伙开店。

可不能小看施永宏,他对张勇“爱”得可深沉了,一点都不输舒萍。

(施永宏)

上学那会,他全包了张勇所有的作业。

小辣椒营业,他每天一下班就跑过去当免费劳动力。

有一次,他实在累得慌,打烊回家路上,不小心被汽车撞伤了腿。

腿刚好得七七八八,他又马上去给张勇打下手。

说是合伙开店,但掏钱的只有其他三个人,凑了8000元,毕竟张勇已经没钱了。

为了将火锅店开得有逼格,张勇特意找人定制了4张火锅桌。

眼下,就缺个响亮的名字,张勇想破脑袋,也没想出来,最后全靠太太打得一手好麻将。

那天,舒萍搓麻将,手气不错,抽到最后一张牌自摸。

自摸术语是“海底捞月”,舒萍灵机一动,店名就叫“海底捞”好了。

张勇一出手,月没捞着,一把捞到了顾客的心。

顾客一上门,马上上前帮忙拎包,有孩子的就帮忙带孩子。

顾客随口夸一句辣酱好吃,张勇就送了一瓶。

有位顾客,走了几公里水泥路,就为了吃一口纯正的火锅。

张勇眼力劲不错,发现对方鞋子脏了,马上安排服务员帮他擦鞋。

底料一加,火锅味道都差不多,但论如此真诚的服务,当时全中国就海底捞一家,绝无仅有。

于是,1999年海底捞跨出了四川大门,冲进了西安街头。

然而,就在海底捞扩张势头正猛,张勇和施永宏友谊的小船翻进了阴沟里。

张勇不敢得罪顾客,但合伙人、员工可没少得罪。

海底捞发展得越来越好,张勇却越来越不满意施永宏,觉得他管理能力太差劲了。

2004年,借着优化员工的当口,张勇把施永宏夫妇俩“优化”出局了。

三年后,海底捞火锅火得一塌糊涂,张勇就跟施永宏谈了笔生意。

他以原始出资额1000元,买走了施永宏手中18%股份,张勇夫妇成为绝对控股人。

这怎么看,施永宏都亏大发了。

但他也没办法,毕竟张勇是老大,他说了算,而他自己,只能算了。

施哥一走,员工们没了靠山,面对张勇,更加瑟瑟发抖。

有一次,大家一块吃饭,有个员工不小心掉了几粒米,没有捡起来吃。

张勇看到后,脸唰的一下就黑了。

他走过去捡起米饭,往自己嘴里塞,二话不说直接端走了所有的盘子,留员工们在风中凌乱……

大家一起去高原团建,员工心情大好,唱起了歌。

唱得正开心,张勇突然把员工杨小丽骂了个狗血淋头。

只因为她刚刚摘了一朵野花,杨小丽好歹也是副总经理,张勇搞这一出,完全让她下不了台。

事后,张老板意识到自己确实过分了,还主动拉下老脸,去跟小杨道歉。

只不过,他的道歉方式,还挺特别的,估计只有小杨受得了。

张勇走过去说了一句,“怎么,还想不开?想不开,就从这里跳下去啊!”

一句玩笑话,两人一笑泯恩仇。

张总凶归凶,但对员工真的很上心,这点没得说,该有的福利只多不少。

张勇很低调,总对外宣称,他做的都是小本生意,赚不了多少钱。

结果,一份365页的招股书,无意间掀了海底捞的“家底”。

有人曾采访张勇,会搞投资吗?

张勇连忙摆手,说自己能做好火锅,就该谢天谢地了,投资搞不来。

前脚刚说完,张勇后脚就豪掷1000万,入股和邦股份。

他哪曾想,人家马上回了份“大礼”……

和邦股份上交的招股说明书,无意间曝光了海底捞的家产。

2011年底,海底捞净资产7.25亿元,净利润2.92亿元。

若这就是小本生意,那当时最大的餐饮企业,净利润1.29亿元,那就小得直接看不见了。

可是,对于张勇第一次搞投资,股市真的太不够意思了。

和邦刚上市,马上跌破发行价,跌幅达6.17%,张勇先亏为敬,亏了216万元。

不过,张总不差钱,区区216万元,只是伤其皮毛,还不至于伤到海底捞的要害。

海底捞也很争气,2015年利润逼近4亿。

刚过两年,海底捞直接翻了个大跟头,利润跃入11亿元。

海底捞走得越快,张勇越心慌,他自我调侃道:

“五年以后,海底捞有两种可能性。

第一种可能性是不行了,管理跟不上,肯定完蛋。

第二种可能性是活下来,那五年后一定面临国际化的问题。”

结果,他刚说完,天空立马飘来阵阵乌鸦叫……

2017年,海底捞分店爆雷,卫生问题堪忧,老鼠爬窜、餐具清洗不干净。

说好的顾客就是上帝,结果消息一出,直接吓跑“上帝”,海底捞一天客户量下降50桌。

张勇急了,立马亲自坐镇。

为挽回颜面,他甚至贴了张“邀请函”,欢迎顾客到后厨参观、监督工作。

张勇曾信誓旦旦说,2017年营业额定达到100亿,结果最后负债11.56亿元。

海底捞账面现金更是一滑再滑,2016年还有2.9亿元,到了2017年只剩下6020万元。

这时,呷哺呷哺抓住这绝佳机会,剑指海底捞,开始大肆扩张。

不到四天,就有一家分店开张,一年下来,足足扩张了100家店。

竞争对手都打到家门口了,张勇只能斗胆走最后一步险棋。

2018年9月26日,海底捞上市。

现场张勇敲钟,不小心用力太猛,钟声太大,张勇立马捂着耳朵,笑得眼睛眯成缝儿。

股市也特别捧场,一上市股价窜得比火箭还快,市值马上突破1000亿港元。

他还没来得及高兴,他绝望地发现,股市对他的爱,只能维持25分钟。

25分钟过后,股价开始跌跌不休,当天市值跌至944亿港元。

不过,这也不妨碍张勇夫妇俩身家近600亿港元。

2020年,张勇身家190亿美元,更是过了把新加坡首富的瘾。

可异国的风再温柔,还是帮不了海底捞。

2021年11月,分店陆陆续续关门,员工收拾行李,提前回家过大年。

曾经,大家喊着,地球人已经拒绝不了海底捞了。

现在疫情一来,大家一摸钱包,突然发现,拒绝也不是一件难事……

火锅或许还能捞得起来,可碎了一地的初心,恐怕拼命捞也捞不上来了。

作者:朱小鹿&罗小洁

关注我 ,阅读更多百万级爆文。

你好,我是朱小鹿博士,是90后,也是武汉大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

主业一门心思搞科研,副业用零碎时间写稿。

用动人的笔触,写走心的真实故事。

关注我 。或者点赞、评论、私信我,互相探讨学习,一起努力蜕变,成为更优秀的人。

搜索建议:
热评

 清华大学2020年招生明确表示外...

七问清华!十年寒窗苦读不如一纸国籍,向外跪舔向内趾高为哪般?近日,清华2020年国际学生的招生简章引起重大争议,其中免试录取外籍学生引起了国人的讨论:十年寒窗苦...(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