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水”模式再难撬动消费,买房逻辑变了?

在1997年的一场大会上,有人问弗里德曼,能不能一句话概括出经济学的精义。 这位著作等身的经济学大师脱口而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就是我经济理论的全部。 疫情至今,全球主要国家为应对危机纷纷货币大放水,导致全球房产价格泡沫飙升。 这不仅是“最大的放水年”,也是普通人最艰难的“财富保卫年”。

.01.

2001—2020年疫情前,美国广义货币M2总额增长了约3倍。 2020年疫情—2022年初,不到2年的时间,M2的总额增长了50%,年均增速超过了20%。 可以这么说,全球市场最近两年多出了50%的美金,意味着输入性的通胀非常的严重。 2020年3月,美国宣布实施无上限量化宽松,就此打开了货币供应的水龙头。 无论以怎样的角度来看,美国的这一轮放水都堪称“史诗级”。 作为全球货币供应的总闸门,美国史无前例的放水,在全球市场引发洪水滔天,一场超级资产泡沫呼啸而来,各类资产价格开始狂飙猛涨。 如今,天量放水没消化完,又有能源和供应链等危机,大宗商品持续处于高位,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 回到国内,有数据显示: 2001年,广义货币M2总数15.8万亿,到今年9月,这个数字是260万亿。也就是说,20年间,国内广义货币的总量翻了16倍多。 而去年,这个数字还只是238万亿。大半年时间,增长了20多万亿。 这么多的货币,都去了哪?主要的蓄水池有三个:银行、股市和楼市。 这里主要说楼市。 过去20年,楼市一直是国内的主要蓄水池,相信未来20年,会仍然如此。 据估算,国内楼市的蓄水池总量大约是450万亿,虽然房价总体增长空间不会太大了,但450万亿的体量相比238万亿的M2,仍然有很大空间。 楼市最大作用,还不在于蓄水体量大,而在于它消化了大量的超发货币,让大量的资金沉淀在了楼市中。 这种沉淀,拖缓了整个物价的上涨,至少物价的上涨速度,远不及货币超发的速度。 所以说,楼市蓄水池作用,短期内无法改变,长期来看也不会有太大改观。 无论房价涨跌,未来一二十年,楼市仍然会是超发货币的主要蓄水池。

.02.

蓄水池地位难撼动,是不是意味着楼市还会像过去一样,越是放水,大家就越买房,房价就越是大涨? 很可惜, 房价普涨的局面很难再现了。 一是逻辑变了。 在货币大放水的背景下,为了避免资产贬值,购买房产都是大家保重增值的主要途径之一。不仅中国如此,全世界也是如此。 但这一次放水,与之前也有着很大的不同。 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超级大放水(货币超发),不过并没引发强烈通胀。 背后原因复杂,有贫富分化抑制了消费需求、科技创新降低了成本、全球化压低了商品价格等因素。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放出来的水很大部分没有跑到实体经济,而跑到了金融领域,造成商品价格上升不多,但资产价格一路狂涨。 2015年的主要是引发一轮楼市虚火,不少城市的房价都出现了翻倍行情。 不得不承认,目前的市场情况与2015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各城市的房贷利率都在下降,有不少城市还放松了落户、限售、限价的条件,房地产的销售额也是负增长。 但也必须知道,2015年的房价翻倍行情是肯定不会有了。 2015年的需求比眼下旺盛,2015年的房价没有现在高。所以,大涨行情绝对一去不复返了。想靠房价来一夜暴富,你也别想了。 还有一个明显不同是,这一轮放水钱并没有流向地方政府平台和房地产开发商。 房地产“三道红线”和银行的“两道红线”死死的掐住了地产商们的脖子。以前那种“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楼市不再是放水的主要受益者,而是高精特新和小微企业。 所以在未来,不是你买了房子就一定会涨,也不是所有新区的房价涨得都快。 以前都是有了规划再去砸资源,但是在未来,很多政府都没钱了,就只能集中火力去发展那些有新兴产业,能吸引高端人才的区域。

.03.

二是买房观念变了。 以前是恐慌性买房,坚信房价不跌神话,如今是拼命不买房。 这厢,银行已经开启了“拼命放水”模式,想方设法撬动消费、贷款,尤其是买房; 那厢,人们捂紧钱袋子拼命存钱,甚至自发地收缩负债…… 俨然是一场资金攻防大战! 央行前不久做了一个调查,未来三个月中,有高达82.9%的人不打算购房,有72.9%的人认为年内房价不会上涨,更有18.1%的人认为收入减少了。 有买房打算的,仅有17.1%。 央行最近的一份社融报告指出,截至9月底,今年的居民新增存款已经去到了13.21万亿,再创新高。 与此同时,9月的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1211亿元,连续10个月出现少增。

还有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6大国有银行新增房贷仅为去年上半年的三分之一,业务量膝斩。 存款激增,贷款萎靡。很多人还是宁愿把钱存着也不愿意消费,更遑论买房了。

一边是拼命放水,一边是拼命蓄水,时代的两大洪流还在疯狂角力,胜负未分。 日本学者大前研一在《低欲望社会》一书中描述过日本经济社会的现状: 日本人——特别是那些从开始懂事时就遭遇经济不景气、如今35岁以下的年轻人——对未来抱有不安,不想背负贷款重荷。 这幅画像,如今也能匹配不少中国年轻人。 拼命不买房,折射的还是人们对当下的不安,对未来收入不稳定的担忧。 但是房地产走到现在,也绝非用泡沫来总结,要有泡沫,早就跌到妈都不认了。 房价是的确有支撑的,未来一二线城市小涨的结构性行情,是大概率。

.04.

曾有经济学家针对经济和楼市政策的关系,做过一个这样的分析,这是根据历史上房地产对GDP的贡献程度来推测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有些在应验了。 6%以上,不会动用楼市 降到5%,困难地方会再度激活 5%以下,相对大范围激活 4%以下,全面激活 房住不炒,但房地产仍旧是重要的经济支柱。房子也不是能不能买,而是怎么买,买哪儿的问题。 以前的市场是商品过剩、资本短缺。现在则过渡到了商品和资本都过剩的年代。 未来买涨不买跌的人性,会驱动占人口大多数的三四线城市的人,把过去在红利期创造的财富,从三四线城市转移到一二线城市去,从而形成一二线城市最强的房价支撑,又一波行情。 所以,一二线城市本身的需求叠加这一轮财富的大转移,将会进一步造成资源的进一步集中,进一步造成全国房价的不平衡。 对普通民众而言,大放水引发的资产泡沫就是一场财富重新分配的过程,因为能够最大程度享受泡沫的,主要是持有房产和股票等资产的富人。 如果不想在财富分配的过程中被边缘化,普通民众也不得不适度拥抱资产泡沫,否则就有可能在贫富分化的道路上被越甩越远。 这个大时代,注定一些人会摔倒,一些人会逆袭。 大震荡中有大希望,大放水中有大机会,希望每个人都能屹立潮头,乘风破浪

搜索建议:
热闻

 珍惜生命

珍惜生命每天,只要打开电视、电脑,我们便能获得许多消息,也许从新闻中得知,也许从报纸上了解,也许从网络上发现,但共通点是:我们都能从中获得启发。大家应该都记得那...(展开)

热闻

 为什么于朦胧资源那么虐?

近日,《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曝出概念海报,剧中主演曝光。农业频道即视感的预告视频马天宇扮演凉生钟汉良扮演程天佑孙怡扮演姜生于朦胧扮演程天恩这样的阵容尼萌期...(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