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518种浇头创世界纪录,苏州吃面比北方还狠

不就是面条儿吗?北京炸酱面、兰州牛肉拉面、武汉热干面......苏州面有什么稀奇。

直到阿球某次出差去了苏州, 大型真香现场 ,面好吃到后来自己又去了两次。

甚至为了那碗最鲜的头汤面,凌晨5点便去店里排队。

苏州,明明是个南方城市,偏偏吃面比北方还狠!

©悦食epicure

早晨一碗面,赛过活神仙。 苏州人离不开面,苏州也离不开面馆。

但要在苏州开好一间面馆却不容易,这里有着最挑剔的食客,汤不纯面不韧浇头不新鲜都不行,所以留下来的面馆都一定有过人之处。

苏州还有 “不令不食” 的习惯,不同季节去苏州吃的面也不一样,例如 春末吃三虾面 、 盛夏吃枫镇大面 。

时令浇头面的讲究,是苏州人骨子里对食物要求的精致。

©dongjun.wu

而最有趣的是,跟着苏州人去心仪的面馆寻找一碗头汤的苏式面。

为了吃素面去爬灵岩山,为了太湖十八浇冒着夜色驾车...... 苏州人的温婉内敛却又对生活品质毫不马虎的精神,都体现在一碗面里。

宽汤,硬面,重浇头

苏州面是真考究又好吃

/ 汤 /

外地人吃面看中浇头,而 苏州人吃面看中面汤 。

吃面先吊汤,对于一碗正宗的苏式面来说, 吊一锅好汤便成功了一半 。

用鳝骨、大骨、鸡架、青鱼、猪肉等食材结合香料,文火熬制8、9小时, 这慢慢吊出来的高汤那叫一个鲜。

而在苏州,各家叫得响的店自然也有各家的独门秘方, 例如朱鸿兴会加一些爆鱼汁,陆长兴会放一些秘制的葱油 ,藏着满满惊喜。

苏式面的汤 分红白两种 ,红汤加酱油白汤则不加,而阿球更偏爱白汤。

苏式面的白汤与红汤 ©李建钢

但无论何种汤底, 清而不油 是原则。

透亮没有杂质如同琥珀一般,吃完绝不会口渴,这就是苏式面汤头的魅力。

难怪苏州人讲 “吃面要吃汤,听戏要听腔” ,汤里藏着苏式面的灵魂。

/ 面 /

苏式面都是 细面 。

许多北方人吃面更爱吃面条本身,所以觉得苏式细面不如北方面有劲道。

但苏式面讲究的就是那个“细”,认为 细面才能完全吸收汤汁精华 ,咬起来清爽不费劲。

而苏州人喜欢的又是 硬面 ,要求 面条断生即可 ,所以依旧保留着些许嚼劲。

不过确实有点可惜的是,现在苏州市面上多是机器制面,少了那么些手工的味道。

/ 浇头 /

阿球每次在苏州面馆选浇头,都会纠结半天。

毕竟苏式面曾获得过世界记录,凭着 518种浇头 被认定为 “世界上浇头种类最多的原汤面” 。

爆鱼、素浇、炒肉、卤鸭、焖肉、虾仁、鳝丝、雪菜肉丝等日常选项,还有三虾、秃黄油、蕈油等时令版本,是要双浇、三浇还是四浇,我什么都想吃。

浇头的吃法也有很多种。

阿球最喜欢的是 过桥 ,将浇头单独盛在碟中,再根据喜好加入素面里,分开或融合品尝都行,任我心情决定味蕾。

©人气美食

除了过桥,也可以选择 面浇 或 底浇 。

面浇是直接盖在面上,底浇是放在碗底,各有各精彩, 焖肉底浇 也是阿球心头好之一。

/ 青 /

苏式面点睛之笔,就是那道 “青” 。

如果你听到客人喊 “重青,宽汤,硬一点” ,那他一定是吃面届的行家。

©cicinz13

青,指的是冬天的青蒜,夏天的香葱。

将它们切成细碎,最后洒在热腾腾的汤面上,碧绿的一层无论是从视觉还是味觉上都能提鲜。

如果你也爱吃面,不妨试试像吃面老饕一样 要求”重青“ 。

一天一碗面

一年都不重样

/ 奥灶面 /

©spancersun

奥灶面 是苏式面中比较有名气的种类,还被录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奥灶面的浇头选料讲究,采用 青鱼 或 昆山大麻鸭 制作。

红汤使用青鱼、鳝骨、螺蛳等材料加酱油熬制,白汤使用老鸡、老鸭、猪骨等熬制。

奥灶面最初因为不太讲究而得名,后来也有人说取“奥妙全在灶里”之意。© 袁千禧

其中 红油爆鱼面 和 白汤卤鸭面 最具代表性,各有千秋都推荐一试。

红油爆鱼面味道很浓郁,但却不油腻,而白汤卤鸭面则味道较鲜甜,都很不错。

/ 枫镇大肉面 /

枫镇大肉面曾被 《舌尖2》 相中,如今已成为了“苏州网红”。

它是白汤面,汤头很特别, 加入酒酿提鲜 ,清亮醇厚回甘绵延。

©dongjun.wu

浇头是一块白嫩肥美的 焖肉 ,只靠盐调味, 入口即化肥美细嫩 ,让阿球欲罢不能。

枫镇大肉面一般只有 盛夏 才有,因为当时保鲜能力有限,酒酿面汤容易变质。不过,现在很多面馆不分时令,几乎四季都有了。

/ 三虾面 /

©huangconi

三虾面的三虾即 虾脑、虾籽、虾仁 ,时令性极强,一般 端午节前后品尝最佳 。

这面十分费工夫,需先剔虾子,再剥虾仁,用剩下的虾壳与虾头同熬鲜汤,再从虾头里剥出结成深橘红色的小块虾脑。

©悦食epicure

才将面条下熟过水,连同虾子虾脑一并放入虾汤,用小火煨煮, 将鲜味渗入面中 。

虽然三虾面价格不菲,一碗大概在70元左右, 但如果你亲眼见过他们制作这面所费的功夫,就知道确实 “重功轻料” 钱花得值得。

/ 蕈(xùn)油面 /

©TOP苏州

蕈油面浇头取自 松树蕈 ,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土生菌类。

制作蕈浇头也很费功夫。 新鲜采下来的蕈里有很多小虫子,得先撕去表层的膜衣、洗净后用盐水浸泡三四个小时,然后才能下锅熬油。

©TOP苏州

蕈油面菌香浓郁,有一股春天雨后清新的泥土气息,汤头非常鲜甜,它也是 阿球最爱的苏式面之一 。

/ 两面黄 /

©zhoushuaishuaiya

两面黄,是苏式面种最特别的存在。

它看起来有点 像盖浇泡面饼 ,但掀开面饼内部却 暗藏乾坤 。

金黄的面条上挂着层鲜香透亮的卤汁,配上苏州最地道的河鲜作浇头, 入口酥香弹牙 ,令人愉悦。

两面黄非常考察师傅炸面的手法,如果你来苏州吃,一定不会失望。

/ 素面 /

©花吃姐姐

传统的苏式汤面都是荤油、荤浇,但还有一种面另辟蹊径, 素汤素油素浇 却依旧鲜到飞起,它就是素面。

©dongjun.wu

采用独特的汤底和浇头, 口感十分清爽 ,吃完完全没有大鱼大肉厚的肥腻感,很推荐。

有些好吃的素面就藏在山中或是佛门净地,阿球推荐去灵岩山寺吃素面!吃面的同时去爬山修行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些老面馆

来了苏州你一定要去

同得兴

©okuzak

《舌尖2》当时拍摄便是在同得兴进行,如果来苏州一定要来试试这的 枫镇大肉面 。

不过要注意时间,枫镇大肉面一般 五一之后 才开始供应。

©okuzak

店布置得古色古香,服务态度也很好,店内还有多种浇头可以选择,而汤底也非常不错, 白汤清甜红汤浓郁 ,随便点都不容易踩雷。

不过比起十全街店,阿球更推荐大家去 嘉馀坊店 ,感觉味道更正。

推荐面馆:同得兴嘉馀坊店

地址:姑苏区嘉馀坊6号

裕兴记

©mumayi2050

裕兴记最出名的就是 三加二 ,即三虾面和二面黄。

如果你想同时品尝正宗地道的三虾面和二面黄,来裕兴记吧。不过阿球推荐你去 斜塘老街店 ,味道比较正。

店内的秃黄油面 ©honey_lovelife

这里的三虾面浇头, 虾肉粒粒饱满,虾黄虾籽也给得很实在 ,趁热吃进嘴里的都是鲜味儿。

记得点面时让老板 “紧汤” ,少点汤水这样更能留住虾籽的鲜。

推荐店铺:裕兴记(斜塘老街店)

地址:松涛街1088号斜塘老街1号

琼琳阁

©taursus.yh

琼琳阁在当地老饕里好评度很高,每年夏天苏州评十碗面,它都能 进个前三 。

有趣的是琼琳阁在苏州话里谐音”穷灵各“, 很赞的意思 。

©nozomi.cissi

店内最出名,便是 拥有十八种浇头 ,让你一次就能吃个过瘾。

而它的汤头也是各式食材放入木桶熬制而成,仿照的是百年前的老做法,非常浓郁鲜甜。

阿球 建议你上午去吃 ,熬制的汤有限 一天只卖600碗 ,错过就没有噜。

地址:书院巷20-4号(近十全街路)

兴福望岳楼老面馆

©tommy_coke

这件老面馆位于寺庙清净之地,是 当地老饕拖家带口吃面 的好去处。

露天的场所,山清水秀阳光洒满,当地人自备茶叶来这吃面、喝茶、聊天打牌, 生活气息浓厚 。

©沐鹿大王

十分推荐这里的 虞山野蕈面 和 蕈油面 ,韧劲的面条浇上菜油,配一口新鲜甜美的菌菇,相当满足。

如果你也像阿球一样对菌菇情有独钟,十分推荐前去一试!

地址:虞山北路兴福寺后门

奥灶面

©zhangqian_n

胥城大厦这间奥灶面,入口就摆放着 “姑苏第一碗面” 的招牌牌匾。

店内别的面感觉一般,但 奥灶面 阿球觉得还不错。

©zhudayao

它家的 红汤头 很棒, 用老鸭、嫩鸡、鲜肉蹄膀加骨头吊成,配上爆鱼卤汁,鲜甜浓郁 。

不过价格有点小贵,对奥灶面情有独钟的朋友可以来试试。

地址:沧浪区三香路333号胥城大厦二楼

光用一碗面就能征服你,苏州真的是一个很奇妙的城市。

我想我还会去第四次,那你要跟我一起吗?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浇头  浇头词条  苏州  苏州词条  世界纪录  世界纪录词条  北方  北方词条  518  518词条  
热博

 庆祝万圣节的活动小学作文

庆祝万圣节的活动小学作文4篇庆祝万圣节的活动小学作文1我们心中盼望以久的万圣节终于来临。当天学校组织每个班做一个南瓜灯,我班的南瓜灯看似小巧玲珑,其中也带着一些...(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