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文

杭州西湖

时间:2022-04-11 14:03:33 热文 我要投稿

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总面积为3322.88公顷,由西湖自然山水、“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特征、“两堤三岛”景观格局、“西湖十景”题名景观、西湖文化史迹和西湖特色植物6大要素组成。该景观秉承“天人合一”哲理,在10个多世纪的持续演变中日臻完善,成为景观元素特别丰富、设计手法极为独特、历史发展特别悠久、文化含量特别厚重的“东方文化名湖”。2007年,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西湖南、西、北三面环山,湖中白堤、苏堤、杨公堤、赵公堤将湖面分割成若干水面。西湖的湖体轮廓呈近椭圆形,湖底部较为平坦,湖泊平均水深为2.27米,最深约5米,最浅不到1米。湖泊天然地表水源是金沙涧、龙泓涧、赤山涧(慧因涧)、长桥溪四条溪流。西湖有100多处公园景点,有“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三评西湖十景”之说,有60多处国家、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20多座博物馆。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肇始于9世纪、成型于13世纪、兴盛于18世纪。“西湖景观”由中国古代的二位大文豪白居易和苏轼开创和营造,突出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蕴含了中国儒家、道家、释家三大传统文化与信仰要素,突出承载了中国传统的崇佛文化、隐逸文化、茶禅文化、忠孝文化和藏书文化,体现了中国农耕文明发达时期文人士夫在景观设计上的创造性精神,虽经千百年历史演变,都基本上获得了完整和真是第保存和延续,在9~20世纪的中国及其周边地区的景观设计史和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地位。2011年6月,“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顺利通过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 基本资料

中文名称:杭州西湖文化景观

英文名称:West Lake Cultural Landscape of Hangzhou

入选时间:2011年

遴选标准:文化遗产 (ii)(iii)(vi)

  标准(ii):西湖景观反映了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思想,如"佛教徒的平和安静"和"风景如画",而且它又对东亚的景观设计具有重要的影响。它的堤、岛、桥、寺、塔以及风格鲜明的景观在中国多处及日本都被效仿,尤其是北京颐和园。十景的概念在中国已流传七个世纪,并在16世纪朝鲜文人造访西湖后传到朝鲜半岛。

  标准(iii):西湖景观是体现唐宋时代演变而来的系列景观入画这一天人合一的特定文化传统的杰出见证,其关联性一直延续至今。得到提升的西湖以及其背衬青山、怀抱堤、岛、桥、园、塔、寺的独特布局,可以被看做是反映这种传统的、具有突出代表性的实体。

  标准(vi):唐宋时期,设计完善景观并由画家为景观作画、由诗人为景观提名的这一彰显天人合一的文化在西湖景观及其岛、堤、寺、塔和特色植物上得到完美体现。西湖在七个世纪以来秉承这一传统价值,使其传遍中国甚至日韩,使其具有突出的重要性。

地理位置:N30 14 15 E120 08 27

遗产编号:1334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自西元9世纪以来,西湖的湖光山色引得无数文人骚客、艺术大师吟咏兴叹、泼墨挥毫。景区内遍布庙宇、亭台、宝塔、园林,其间点缀着奇花异木、岸堤岛屿,为江南的杭州城增添了无限美景。数百年来,西湖景区对中国其他地区乃至日本和韩国的园林设计都产生了影响,在景观营造的文化传统中,西湖是对天人合一这一理想境界的最佳阐释。

概述

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以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闻名中外,是中国着名的旅游胜地,也被誉为“人间天堂”。西湖具有“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地理特征。自古以来,它的美丽就名扬天下,并为众多文学艺术作品所称颂。众多古寺宝塔、亭台楼阁、桥涵堤岸等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浑然天成,使西湖变得更加美丽。自南宋起,西湖十景被认为是“天人合一”最理想、最经典的景观体现。西湖这一文化景观将中国景观美学的理念表现无遗,对中国的园林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西湖文化的关键点在于仍然能够激发人们“寄情山水”的情怀。

西湖的自然山水以“秀美”而着称,湖水与群山紧密相依。低缓的群山呈马蹄形环布在西湖的南、西、北三面,层叠而舒展,天际线柔和委婉,群山环抱中的湖水盈满平静。旖旎的湖光山色激发了中国古代文人无限的创作灵感,成为中国山水画的重要题材,也是历代诗词文学的描写对象,西湖自然山水由此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西湖水域原为与钱塘江相通的浅海湾,后在长江和钱塘江的大量泥沙冲淤下,逐渐变为泻湖。在城市水源补给、生态调节以及供人观赏休闲方面,西湖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体现了人类聚居地选址、开发与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的科学性。全湖被孤山、白堤、苏堤划分为五个水面,形成“湖中有湖”的格局。沉静而优雅的湖水,是联系周边诸多人文景观的重要纽带。

西湖群山是因地质构造运动形成的古泻湖周边的褶皱山,峰峦层叠起伏,自然风光秀美,也是西湖的重要水源。两千多年来,随着西湖东岸的人类聚居和城市发展,西湖周边的群山也逐渐受到开发,成为文人名士的游赏、居住地和佛、儒、道等文化和宗教活动的开展地,西湖群山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成为西湖文化景观重要的组成要素。

依傍于湖山之侧的城市,与湖山形成了唇齿相依的亲密关系。西湖的湖、山、城整体的景观空间特征,呈现出人与自然的独特的整体感和亲和感。西湖的山水空间所表现出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征,高度契合中国文人士大夫的理想山水模式,而被历代推崇为反映中国山水美学思想的典型景观和山水人居的典范,维系和传承千年。

西湖“两堤三岛”的景观格局,是由白堤、苏堤和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以及牠们所构成的西湖水域共同组成。这种以堤岛分割和组织空间的方式,是中国景观设计中营造适度的景观空间尺度的重要手法,并融合了中国江南特有的湖堤景观风貌,形成了西湖代表性的景观格局特征。

苏堤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苏轼所建,南起南屏山北麓、北至北山,纵贯整个西湖,全长2797米,上有六座始建于北宋的单孔半圆拱石桥。白堤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担任杭州刺史时所建的东西向的长堤,全长987米,白堤上的断桥是西湖的着名景观。小瀛洲位于湖中部偏南,全岛呈“田”字形,亭阁掩映,花木葱茏。岛上的“三潭印月”是西湖的标志性景观。湖心亭位于湖中部偏北,为圆形小岛,岛上的清代亭阁建筑体现了水中亭岛给人的仙境飘渺审美感受,以及夜晚游赏时空旷平静的夜空和湖面引发的心性净化升华。阮公墩位于西湖外湖中,植被繁茂,是野生鸟禽的栖息地。

形成于南宋的“西湖十景”,是西湖人文山水景观的集中体现。

自古以来,西湖周边融汇了大量与中国传统文化直接关联的文物古迹,使其形成了特有的景观吸引力和文化魅力。

西湖一带的佛教信仰由来已久,五代吴越国时期,历代吴越国王笃信佛教,在西湖周边建立大量寺观塔庙,并在烟霞洞、石屋洞、飞来峰等开凿石龛佛像,使杭州地区拥有“东南佛国”美誉。宝石山上的保俶塔是西湖标志性的佛教建筑,塔身修长挺秀,有“保俶如美女”之称。钱塘江边的六和塔是中国现存最完好的砖木结构古塔的杰出代表之一,取“天地四方”之意,是吴越国国王为镇压钱塘江潮水而建造的佛教建筑。净慈寺是吴越国时期始建的佛教建筑群,时为西湖周围300多座寺院之首,见证了杭州地区在10~13世纪时作为“东南佛国”的显着地位。灵隐寺始建于东晋,是杭州地区最早的佛教建筑群,迄今仍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最重要的佛教活动场所之一。灵隐寺外的飞来峰造像以元代藏传佛教造像最为突出,在中国石刻艺术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

儒家文化是西湖文化景观中的重要内涵。儒家的忠孝文化传统,以及重文、重学传统影响下的藏书文化传统、书院教育制度等,是“西湖景观”承载和反映的重要儒家文化元素。岳飞墓(庙)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传统忠孝文化传统的楷模、中国历史上最着名的民族英雄岳飞的祠墓,作为人们祭祀、悼念与接受爱国教育的场所,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教育基地,对后世的中国人产生普遍的教育意义。文澜阁文澜阁是我国唯一保持着书、阁共存的清代皇家敕建《四库全书》的着名的藏书楼,为中国历史悠久的藏书文化传统提供了独特的见证。

道教文化是西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湖南北两面的群山中多座山脉为道教文化胜地,现存多处道教文化遗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抱朴道院,东晋着名道家葛洪(号抱朴子)曾炼丹于此。此外,城隍山、紫阳山、玉皇山上都建有重要的道教宫观。

杭州历史上曾经是吴越国和南宋的国都,许多史迹留存至今。钱塘门遗址是12~20世纪初杭州城西城门的遗址,是南宋都城临湖的三个西城门之一。清行宫是清代多位帝王出行西湖时的居住之地。

西湖也是历代文人寄情山水之地,他们留下了大量的事迹典故和传世名作。北宋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隐逸诗人林逋曾筑庐舍于西湖孤山,隐居二十余年,日以赋诗作画、栽梅饲鹤自娱,人称“梅妻鹤子”。近代名人孙中山、林语堂、柳亚子、郁达夫等都曾居住于西湖之畔;高僧弘一法师在西湖之畔出家。1928年西湖国立艺术院的成立,聚集和培养了一代最优秀的艺术家,使西湖一带成为近代中国艺术核心区之一。着名的西泠印社是中国最早的全国性金石篆刻研究学术团体,集中了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书画金石名家,社址由园林建筑群组成,园林精雅,景致幽绝,人文景观荟萃。

杭州是中国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杭州地区自东晋时期开始栽种茶树,约在8世纪,西湖一带的茶叶种植与品种记录已经见诸于《茶经》。北宋高僧辩才大师居于南山龙井寿圣院,遂使西湖龙井茶闻名于世,并在明清以后发展成为世界绿茶之首。座落于风篁岭上的龙井一带是11世纪宋代以降文人雅士与僧人品茶参禅的名胜地点,他们把饮茶的过程作为一种精神享受,进行品格和情操的自我修炼,并将品茗活动作为寄情自然山水的一种介质,追寻和享受着“天人合一”的特别意境。由此,茶文化也因此成为西湖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湖文化景观遗产六大景观要素

西湖文化景观遗产六大景观要素包括:

西湖自然山水:外湖、小南湖、西里湖、岳湖、北里湖五片水域与环抱于湖的北、西、南三面丘陵。这是整个“西湖景观”基本的自然载体,也是景观的组成要素。

城湖的空间特征:西湖的周围空间自12世纪以来就形成了三面环山、一面临城的城湖历史关系,并传衍至今,呈现为西湖景观极为独特的“三面云山一面城”的空间特征。

“两堤三岛”景观格局:是由西元9世纪至19世纪期间透过多次西湖疏浚工程逐步形成的人工产物,由“白堤”、“苏堤”和“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共同组成,是西湖景观具有整体构架作用和广泛影响力的景观要素。

“西湖十景”题名景观:创始于南宋(13世纪)、并持续演变至今的10个以中国古典诗词意境和山水画审美组合命名的景观单元:“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被认为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天人合一”理念的完美展现,是西湖景观中最具创造性精神和艺术典范价值的核心要素。

西湖文化史迹:西湖景观在上千年的持续演变中,由于政治、历史、区位等原因,融汇和吸附了大量的中国儒释道主流文化的各类史迹:包括保俶塔、雷峰塔遗址、六和塔、净慈寺、灵隐寺、飞来峰造像、岳飞墓(庙)、文澜阁、抱朴道院、钱塘门遗址、清行宫遗址、舞鹤赋刻石、林逋墓、西泠印社、龙井等14处历史遗迹,牠们是西湖景观作为“文化名湖”的支撑要素。

西湖特色植物:始于宋代(11世纪至13世纪),传衍至今的沿湖两堤“桃柳相间”景观,与“西湖十景”的四季观赏特征相应的春桃、夏荷、秋桂、冬梅的四季花卉等。

西湖十景

(1)苏堤春晓

“苏堤春晓”是南宋“西湖十景”之首,是以苏堤的长堤六桥、桃红柳绿为主题的跨湖古堤景观,由西湖疏浚工程的淤泥堆积营造而成。该景观单元位于西湖的西部水域,西距湖西岸约500米,范围约9.66公顷。观赏内容包括堤桥本身的“烟柳画桥”景致,以及沿堤漫行时如画图般逐渐展开的湖山胜景,自古至今均为观赏西湖景观全貌的最佳地带。

观赏特征 该景观单元的观赏特征有四:一是以一堤划分西湖东西水域,跨湖连通了西湖南北交通,成为西湖“两堤三岛”格局的基本要素之一;二是全堤穿越整个西湖水域空间,有人在堤上漫步,六桥起伏,湖山胜景如画图般展开,是观赏西湖山光水色的最佳地带;三是全堤以“六桥烟柳”和桃柳相间的植物景观特色着称,且历史悠久。当春日的拂晓晨光初启,宿雾还未散曲,苏堤上垂柳轻拂、桃花绽放,满堤红绿间错、景色如画,洋溢着春机盎然的活泼景象;四是堤上六桥各具景观特色——映波桥与“花港观鱼” 景点相邻,垂柳带雨,烟波摇漾;锁澜桥近看小瀛洲,远望保俶塔,近实远虚;望山桥于桥上望湖西诸山,峰峦叠嶂,如水墨山水画,且近景有丁家山岚翠可挹,远景有“双峰插云”巍然入目;压堤桥居苏堤南北的黄金分割位,旧时又是湖船东来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苏堤春晓”御碑亭就在桥南;东浦桥是湖上观日出最佳点之一;跨虹桥看雨后长空彩虹飞架,湖山沐晖,如入仙境。

景观单元 “苏堤春晓”景观单元整体由景点和景域组成,景点包括苏堤和六桥、御碑及碑亭、御书楼遗址等建筑物和构筑物要素,以及桃、柳间种等传统植物与种植方式;景域包括堤体东西两侧景域内的整个西湖水域和环湖景观,即:堤西的西里湖水域、堤东的外湖水域、湖南、西、北群山峰峦,以及湖中三岛和湖东面的沿湖景观。

苏堤和六桥 苏堤是“苏堤春晓”景观的最主要组成要素,旧称苏公堤,始建于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是北宋着名文人苏轼在担任杭州知州时主持修建的。苏堤堤身用疏浚西湖时挖出的湖泥堆筑而成,堤体为南北走向,南起南屏山北麓、北至北山,纵贯湖面,现长为2797米、宽30—40米,高出湖面0.4米。苏堤是跨湖连通南北两岸的唯一通道,穿越了整个西湖水域,因此,在苏堤上具备最为完整的视域范围,是观赏全湖景观的最佳地带。苏堤上有六座始建于北宋(960—1127年)的单孔半圆拱石桥,每座桥的净跨约6—8米,自南向北依次命名为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和跨虹桥。桥体为条石砌筑,桥栏雕花,形态小巧、工艺精致。

御碑和御碑亭 题刻“苏堤春晓”景名的御碑是该题名景观的重要历史物证之一,位于苏堤压堤桥以南21米的堤体西缘,是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巡游西湖、品题“西湖十景”、御书“苏堤春晓”景名所立。碑为太湖石所制,通高2.56米,宽1.05米,厚0.22米;碑额正反面浮雕海水和云龙图案;碑身正面刻康熙帝1699年御题行书“苏堤春晓”四字,背面刻乾隆帝1751年御题七言绝句,侧面刻乾隆帝1757年、1762年两次为该景观御题的两首叠韵诗;碑座方形。御碑的保护性建筑御碑亭为清代风格的四角攒尖顶木构亭,座西朝东,面积为12.2平方米,通高4.8米。植物特色 苏堤自北宋始建至今,一直保持了沿堤两侧相间种植桃树和垂柳的植物景观特色。春季垂柳初绿、桃花盛开之时,绿柳如烟、红桃如雾,红翠间错、灿烂如锦。

(2)曲院风荷

“曲院风荷”是南宋“西湖十景”之一,在西湖北岸的苏堤北端西侧22米处,范围约0.06公顷。该景观单元以夏日观荷为主题。该景观单元因南宋时期酿制官酒的作坊“曲院”以及其周边的荷塘景观闻名,至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景观因康熙帝巡游杭州而复兴,在苏堤跨虹桥西北的西湖北岸建造蜿蜒曲折的园林院落。据此以同音异意的“曲院”景名代替原指酒坊的“曲院”,配以沿岸水域种植的荷花,形成西湖北岸苏堤北端西侧的“曲院风荷”景观单元。

观赏特征 该景观单元观赏特征有三:一是在感官层次,于视觉上表现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特色,于嗅觉上因随风飘送的荷叶特有清香,令人在炎炎夏日中备感神清气爽。二是在精神层次,荷花因“出淤泥而不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品格高尚”。三是与其南面的“玉带晴虹”景观视域相互渗透,遥相辉映。因此该景观含有审美观照和人格追求的双重含义。

景观单元 “曲院风荷”景观单元由景点和景域组成,景点包括:苏堤跨虹桥西北湖岸上始建于清代康乾年间(17—18世纪)的园林院落空间,亭、碑刻等建筑和构筑物遗存,以及荷花等传统植物;景域包括:岳湖水域及其西侧群山峰峦,以及东侧的苏堤和南面的金沙堤、玉带桥。

曲院 根据史料记载,“曲院风荷”景观单元在清康熙至乾隆年间为小型园林院落,后受兵乱破坏,院落毁坏严重。现景点中保存着清代的院落空间范围、经历代维修保存至今的御碑、御碑亭、建筑基址,是该景点曾为园林院落的重要历史物证。

御碑和御碑亭 题刻“曲院风荷”景名的御碑是题名景观的重要历史物证之一,位于院落中部,是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巡游西湖、品题“西湖十景”、御书“曲院风荷”景名所立。碑为太湖石所制,通高2.33米,宽1.12米,厚0.22米;碑额佚,方碑座;碑身正面刻康熙帝1699年御题行书“曲院风荷”四字,背面刻乾隆帝1751年御题七言绝句,侧面刻乾隆帝1757年、1762年为该景观御题的两首“叠韵诗”。御碑的保护性建筑御碑亭坐落于清代建筑遗址之上,为清代风格的歇山顶木构亭,座北朝南,面积为13.6平方米,通高5米。

金沙堤与玉带桥 金沙堤与玉带桥是清代形成的“玉带晴虹”题名景观,位于“曲院风荷”正南向约350米。金沙堤始筑于南宋淳祐年间(1241—1252),清雍正九年(1731年)总督李卫重筑。堤东起苏堤东浦桥,西至西湖西岸,是苏堤以西水域岳湖、西里湖的分界线。堤体为西湖清淤泥堆筑而成,以自然式块石砌筑驳岸,现状长约390米、宽10—40米不等,高出水面约0.4米。玉带桥始建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位于金沙堤中段,供岳湖和西里湖间船只通行,桥身设三洞以泄水,状如带环,故名“玉带”。现玉带桥保存清代形制,为三跨梁柱式石桥。玉带桥上建有桥亭,为清代风格的重簷歇山顶混凝土亭,青瓦红柱,形态轻盈。

植物特色 该景观单元自始建至今,一直保持了种植荷花的植物特色。夏日荷花盛开、香风徐来,湖面水波不兴,绿盖红衣,在阳光的照耀下艳丽多姿。

(3)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是南宋“西湖十景”之一,在孤山东南角的滨湖地带、白堤西端南侧,是自湖北岸临湖观赏西湖水域全景的最佳地之一,范围约0.16公顷。该景观单元以秋天夜晚皓月当空之际观赏湖光月色为主题。该景观单元南宋题名之初以泛舟西湖、观赏秋夜月景为胜;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年),康熙皇帝巡游西湖,品题“平湖秋月”景观,定孤山东南角的临湖水院为该景观的景址所在,并沿用至今。

观赏特征 中国古代文人曾对观赏西湖胜景有过一段绝妙的评说,提出观赏西湖胜景,晴天不如雨天、雨天不如月夜、月夜不如雪景。因此,西湖景观的观赏特点之一是月夜观赏胜于白日。“平湖秋月”景观特征为充满了诗情画意的西湖秋月之夜:高阁凌波,绮窗俯水,平台宽广,视野开阔;秋夜在此众目高眺远望,但见皓月当空,湖天一碧,金风送爽,水月相融,置身于月光笼罩之中,产生身处月宫之上的幻境。在精神层面上,以四季中最为平静清澄的秋季湖水、最为洁净无暇的秋夜明月景观为代表,象征追求人格高洁的审美精神。

景观单元 “平湖秋月”景观单元由景点和景域组成。景点包括:始建于清代康乾年间(17—18世纪)的水院空间、御书楼、碑亭、观景平台、曲桥、碑刻等建筑和构筑物遗存,以及荷花、垂柳、西府海棠等传统植物;景域包括:外湖水域及三岛,西湖西、南环湖群山和东岸沿湖景观,以及孤山南麓景观。

水院与御书楼 水院整体建于湖水中,由中部的长方形水池和四面环绕的建筑物构成。水池的北界即为湖岸,建有围墙;南界为御书楼;东界为东区桥和御碑亭;西界为西曲桥和月波亭。御书楼在水院南缘中部,座北朝南,北面入口临水,南、西、东三面临湖。建筑形式为重簷歇山顶的两层木构建筑,楼面阔三间、外环簷廊、面湖开敞。底层面积约150.7平方米,楼通高约10.8米。入口悬挂清康熙年间康熙皇帝巡游御题的“平湖秋月”匾额。御书楼与北面的湖岸之间以中部入口梁板桥和西、东各一座曲桥相连。楼南有架于湖边之上的长方形观景平台。

御碑和御碑亭 题刻“平湖秋月”景名的御碑是该提名景观的重要历史物证之一,位于水院东曲桥头,原碑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巡游西湖、品题“西湖十景”、御书“平湖秋月”景名所立,现碑为1980年按原尺寸、原刻本、原字迹摹刻重立。碑身正、背面均刻康熙帝1699年御题行书“平湖秋月”四字。御碑的保护性建筑御碑亭为清代风格的四角攒尖顶木构亭,面积15.21平方米,通高5.6米。

月波亭 位于御书楼西曲桥头,是水院的西界建筑,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始建,现为清代风格歇山顶木构敞轩。亭座西面东,面阔三间。敞轩架于湖面之上,柱间设美人靠坐栏,用于临湖观景。

植物特色 该景观单元自始建至今,一直保持以湖中荷花、临水种植的西府海棠、桂花树、以及拂岸的垂柳为植物特色。每当秋季,水岸间呈现花影绰约、绿柳飘拂的植被景观。

(4)断桥残雪

“断桥残雪”是南宋“西湖十景”之一,在西湖北部白堤东端的断桥一带,范围约2.61公顷。白堤东西横接孤山和西湖东北角岸线,分湖面为南、北两部分,因此位于白堤东端的断桥上视域开阔,是完整观赏西湖南、北水域景观的最佳地点,尤以冬天观赏西湖雪景为胜。“断桥”在西湖古今诸多大小桥梁中最为着名,其名称的由来曾有多种传说,例如:一种说法为该桥原以地方姓氏命名为“段(家)桥”,后因读音相同,逐渐传为“断桥”;最通行的说法是:当西湖雪后初霁时,日出映照,断桥向阳的半边桥面上积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桥面一痕,彷佛长长的白链到此中断了,呈“雪残桥断”之景,该桥因此着名的景观称为“断桥”。该桥的着名之处还得益于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白蛇传》,其中男女主人公的几段重要故事情节都发生在这里。

观赏特征 该景观单元的观赏特征有四:一是每当瑞雪初霁,举目四望,但见残雪似银,冻湖如墨,黑白分明,格外动人心魄;二是伫立桥上西望,孤山、葛岭一带楼台上下,如铺琼砌玉,晶莹朗澈,更有一种冷艳之美;三是西湖大雪初霁,登宝石山往南俯瞰,白堤皑皑如银链横陈,日出映照,断桥向阳桥面积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桥面一痕,彷佛长长的白链到此中断了,呈“雪残桥断”之景;四是因中国家喻户晓的民间爱情故事《白蛇传》的主人公相识在此,使断桥拥有爱情象征的意义,并因此成为西湖诸桥中最出名者。

景观单元 该景观单元由景点和景域组成,景点包括:始建于唐代以前的断桥、桥北清代康熙年间(17—18世纪)始建的碑亭、水榭,民国之前西湖通往杭州城的主干道石函路,以及与断桥相连的白堤、锦带桥,堤上桃柳相间的传统植物景观;景域包括:白堤南、北侧的水域以及白堤、孤山、北里湖、葛岭、外湖水域及其东、南沿湖景观。

断桥 始建年早于唐代(7世纪前);桥体历代维修,现为单孔石拱桥,拱形半圆,条石砌筑,拱顶石上有“段家桥”字样。桥面为坡面,沥青铺面。桥长8.8米,宽8.6米,单孔净跨6.1米。

御碑和御碑亭 题刻“断桥残雪”景名的御碑是该提名景观的重要历史物证之一,位于断桥东端北侧,原碑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巡游西湖、品题“西湖十景”、御书“断桥残雪”景名后,1702年勒石而立。现碑为1977年按原尺度、原刻本、原字迹摹刻重立。碑身正、背面均刻康熙帝御题行书“断桥残雪”四字。御碑的保护性建筑御碑亭为清代风格的六角攒尖顶木构亭。亭面积为7.5平方米,通高4.6米。

白堤 与断桥相连的白堤旧名白沙堤,唐代即为连通孤山与湖岸的唯一通道,宋至明代历代沿用;清代起,为纪念曾任杭州刺史的唐代着名文人白居易,堤名改为“白(公)堤”;白堤现状全长987米,宽33米,堤面中部为9米宽沥青路,沿湖两边有石板步行道,道两旁的堤面均为绿化,夹道相间种植桃树和柳树,共约450株。堤体边缘为自然湖石驳岸。

锦带桥 白堤西段建有锦带桥,原为宋代(12世纪)涵碧桥,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改建为木桥名曰“锦带桥”,清代康熙年间(1661—1722)改为单孔石拱桥,沿用至今。现锦带桥为单孔石拱桥。

植物特色 该景观单元的白堤上自始建至今,一直保持了沿堤两侧相间种植桃树和垂柳的植物景观特色;景点所临的湖面则遍植荷花。

(5)花港观鱼

“花港观鱼”是南宋“西湖十景”之一,在苏堤映波桥西北197米处,介于小南湖与西里湖间,范围约0.25公顷。以在私家宅院的山、池环境中观赏花、鱼等特色动植物景观,体验自然的勃勃生机为主题。该景观单元南宋时期位于苏堤望山桥西的内侍卢允升别墅内,因所在位置水域名花港,且别墅内凿池引水、畜异鱼数十种,故得题景名为“花港观鱼”。宋末宅园渐废,至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该景观因康熙帝南巡杭州而复兴,于映波、锁澜两桥间的苏堤西侧湖岛上重建该景,采用院落式格局,建造楼、亭,并叠石凿池,养鱼观景。

观赏特征 该景观单元的观赏特征有三:一是表现出历史悠久的湖畔私家宅院造园特色——园内叠石为山,凿池为池,蓄养五色鱼以供观赏怡情,尤以春日观池中桃花落瓣引得锦鲤争相嘬花之景有趣。二是该处由私宅园林渐成游人萃集、雅士题咏之所,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文人闲逸疏放的特性。三是景点地处小南湖、西里湖两处水域之间,院墙内的鱼池和院墙外的西里湖构成先收后放、有分有合的水景空间特色。

景观单元 该景观单元由景点和景域组成,景点包括:始建于清代康乾年间(17—18世纪)的院落空间、鱼池、假山、御碑亭、碑刻等建筑和构筑物遗存,蕰、藻等水草连缀的池塘植物景观,池中的观赏鱼群;景域包括:西里湖水域及西侧群山峰峦、苏堤及其桃红柳绿的植物景观。

花港观鱼园林院落 根据史料记载,“花港观鱼”景观在清康熙至乾隆年间(1662—1795)为小心园林院落。现景观单元中保存着清代的院落空间范围,院门朝东,由苏堤经梁板式小平桥进院门,院落北端蓄养五色鱼群的方形水池保存完好,为块石驳岸,东西长30.8米,南北宽23米,面积708.4平方米。池岸北、东宽5.6米,为原有临水廊基础遗存。池南4.9米处现存的假山局部、卵石拼花铺地,是该景点曾为园林院落的重要物证。

御碑和御碑亭 题刻“花港观鱼”景名的御碑是该提名景观的重要历史物证之一,位于鱼池南侧,原碑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巡游西湖、品题“西湖十景”、御书“花港观鱼”景名而立,现碑为1980年按原尺寸、原刻本、原字迹摹刻重立。碑身正、背面均刻康熙帝1699年御题行书“花港观鱼”四字。御碑的保护性建筑御碑亭为清代风格的四角歇山卷棚顶石柱木构亭。

动植物特色 该景观单元自始建至今,池中均蓄养着色彩斑斓、品种多样的观赏鱼群。池内的主要植被品种以蕰、藻等水草为主;池岸周边栽植碧桃,与苏堤上夹道杂植的桃、柳等花木共同构成该景观的植被特色。

(6)柳浪闻莺

“柳浪闻莺”是南宋“西湖十景”之一,在西湖东岸钱王祠门前水池北侧约50米的濒湖一带,约0.54公顷,以观赏滨湖的柳林景观为主题。该景观在南宋时期在清波门外南宋孝宗皇帝濒水所建的御苑“距景园”中,因园中多柳树,风摆成浪、莺啼婉转,故得题名“柳浪闻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该景观因康熙帝巡游西湖而复兴,在涌金门之南。

观赏特征 该景观单元的观赏特征有二:一是沿堤植柳为传统沿湖景观特色,低垂的柳丝在清风中摇漾,如翠浪在空中翻滚;二是观赏者闻听柳林中的莺鸟啼鸣,强烈地感受到自然的勃勃生机。

景观单元 该景观单元是由景点和景域组成,景点包括:始建于清代康乾年间(17—18世纪)的亭、碑刻等建筑和构筑物遗存,柳树等传统植物景观,黄莺等鸟禽;景域包括:外湖水域及其环湖群山峰峦。

御碑和御碑亭 题刻“柳浪闻莺”景名的御碑是该题名景观的重要历史物证之一,位于钱王祠门前水池东北约60米,原碑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巡游西湖、品题“西湖十景”、御书“柳浪闻莺”景名而立,现碑为1980年按原尺度、原刻本、原字迹摹刻重立。碑体正、背面均刻康熙帝1699年御题行书“柳浪闻莺” 四字。御碑的保护性建筑御碑亭为清代风格的四柱歇山顶式木构亭。

动植物特色 该景观单元自始建至今,以杨柳和林间黄莺为主要动植物品种。

(7)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是南宋“西湖十景”之一,在西湖外湖西南部的小瀛洲岛及岛南局部水域,是着名的水上园林景观,范围约7.67公顷,以月夜里在岛上赏月、塔、湖的相互映照,引发禅境思考和感悟为主题。该景观单元原指北宋时西湖中为限定水域禁植区所立的三个标志石塔、与湖水和明月共同构成的相互映衬的景观,宋后三塔废毁,随历代西湖疏浚工程的开展和堤岛格局沿革。在明代演变为水上园林小瀛洲岛及其南侧湖面上的三塔景观,该景观在清代康乾年间(17—18世纪)经重点维修,留存至今。

观赏特征 该景观单元是我国江南水上园林的经典之作,观赏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明代(17世纪初)定型的田字形园林平面格局,呈现了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独一无二水景特色,在西湖十景中独具一格。二是全岛以翠柳、荷花、红枫、木芙蓉为主的传统植物品种与楼台亭阁构成了四季色彩绚丽的景观,与岛内岛外水光云天相映,象征了神话中的蓬莱仙岛。三是以月夜“三潭”点烛之景,触动天月、水月、塔月与心中之月交融辉映,引发富有禅境以为的心性关照和人性感悟,并激发和寄托了“千里共婵娟”的思念之情,“三潭印月”因此成为杭州西湖景观最经典的标志。

景观单元 该景观单元有景点和景域组成,景点包括:明代(17世纪初)成型的小瀛洲岛田字形园林格局以及水中三塔,清代(17—18世纪)始建的楼、台、亭、轩、廊、桥、碑刻等系列园林建筑和构筑物,柳、荷、枫、木芙蓉等传统植物景观,岛中池水中的观赏鱼群;后者包括:外湖水域及其四面环湖景观、湖中湖心亭、阮公墩二岛、苏堤、孤山等。

小瀛洲岛园林格局 小瀛洲岛由中心岛和圆环外堤构成基本框架,堤岛间围合为湖中湖,外堤透过十字交叉的南北和东西向交通与中心岛相连,形成了全岛“田”字形的整体格局。其中,中心岛略呈南北向长的长圆形,面积为2446平方米;环状外堤周长约928米,宽约26米。该岛的南北轴线是主轴,由桥、廊串接的系列建筑组群构成,现状建筑基本可分为北、中、南3组;东西轴线为堆筑而成的内堤,由于跨岛通行,堤宽约8.5米,长约232米。

岛南部建筑群 建筑群始建于明代(17世纪)及清雍正年间(18世纪),现状包括岛南湖面上的三塔、岛上最南端的我心相印亭、亭北的御碑和御碑亭、以及两亭之间的三折曲桥。其中:

三塔:为明代遗存,位置呈等边三角形分布,每塔相距62米。石塔为圆球状塔身的小型景观石塔,塔身直径为0.92米,塔高2.32米。

我心相印亭:为观赏湖上“三潭印月”景观的观景亭,始建于清代,现为清代风格的三开间歇山顶混凝土亭,两边加两翼。该亭与其北面的御碑亭间以三折曲桥相连。

御碑和御碑亭 题刻“三潭印月”景名的御碑是该题名景观的重要历史物证之一,位于我心相印亭北21米,原碑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巡游西湖、品题“西湖十景”、御书“三潭印月”景名而立,现碑为1979年按原尺度、原刻本、原字迹摹刻重立。碑身两面均刻“三潭印月”四字,楷书。御碑的保护性建筑御碑亭为清代风格的石柱六角攒尖顶亭。

岛中部建筑群 建筑群始建于清雍正年间(1722—1735),后经维修改造,现状包括位于岛中心十字道路交叉点的歇山顶木构方亭南舒亭、中心岛东南角的迎翠轩、花鸟厅等。其中:花鸟厅和迎翠轩为清代风格建筑。南舒亭位于全岛中心,为清代四石柱歇山顶亭,屋顶覆盖小青瓦,形象朴素。

岛北部建筑群 建筑群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靠南一半为卍字亭、亭亭亭、开网亭;靠北一半为先贤祠大门和正殿构成的建筑组群;五座建筑间以3座曲桥、2座平桥相互连接;先贤祠建筑中轴线南向所对的水池中还点缀有湖石堆砌的“九狮石”假山。整组建筑形态各异,灵活布局在湖面和堤岛之上,并以曲桥串接,形成迂回逶曲的园林空间。

动植物特色 该景点自始建至今,以翠柳、荷花、红枫、木芙蓉、观赏鱼类为主要动植物品种,具有花开四面、缤纷锦绣的花木景观特征。

(8)双峰插云

“双峰插云”是南宋“西湖十景”之一,由西湖西部群山中的南、北两座高峰、以及西湖西北角洪春桥畔的观景点构成,以观赏西湖周边群山云雾缭绕的景观为主题。南高峰、北高峰相距5公里,峰顶南宋时各有古塔一座,每逢云雾低横之日,自西湖西望,群峰隐晦而塔尖分明,因此得“两峰插云”景名。清代,峰顶古塔皆毁废,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皇帝南巡杭州,御题景名,改“两峰”为“双峰”,并在洪春桥旁建观景亭和御碑亭,标示为该景观的观景点。景域为西湖西部群山和自南、北高峰顶看西湖全景。

观赏特征 该景点由佛教建筑“塔”标识了湖西南、北两支丘陵峰峦的制高点“南高峰”与“北高峰”,两山皆为历史悠久的佛教名山,山巅均在唐宋时期建有佛塔,曾是西湖最高登临观景点。在春、秋晴朗之日,于凤凰山、苏堤望山桥、湖上及洪春桥一带观塔,遥相对峙的双塔迥然高于群峰之上,远望气势非同一般;尤以白雾缭绕之际,塔尖于云中时隐时显,状若尘世之外,恍若云天佛国。塔毁后,该景目因南、北高峰而依旧保留。

御碑和御碑亭 题刻“双峰插云”景名的御碑是该题名景观的重要历史物证之一,位于洪春桥北14米,原碑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巡游西湖、品题“西湖十景”、御书“双峰插云”景名而立,现碑为1980年按原尺度、原刻本、原字迹摹刻重立。碑体正、背面均刻康熙帝1699年御题行书“双峰插云”四字。御碑的保护性建筑御碑亭为清代风格的六角攒尖顶亭。

(9)雷峰夕照

“雷峰夕照”是南宋“西湖十景”之一,位于西湖南岸的夕照山一带,范围约13.19公顷,以黄昏时的山峰古塔剪影景观为观赏特点。

观赏特征 该景点以民间故事《白蛇传》而闻名全国,佛教建筑雷峰塔因此成为中国传统中坚贞不移的爱情象征。观赏特征有二:一是因塔位于湖西南向的小山丘顶上,在黄昏之际于湖中、特别是长桥一带逆光观赏雷峰塔及其湖中倒影,形象最佳;二是雷峰塔的木构外簷在明代毁于兵燹之后、仅存敦实塔芯,与湖东北向宝石山上的保俶塔遥遥相对、形成颓然苍老与清秀挺拔之造型对比,清代以来成为西湖景观在空间轮廓上的一个基本特征。

景观单元 该景观单元由景点和景域组成,景点包括:夕照山和始建于吴越国时期(977年)的雷峰塔、清代康乾年间(17-18世纪)始建的御碑亭院落、御碑等建筑和构筑物遗存,松、竹等传统植被景观,以及近、现代维修建造的保护设施和景观设施;景域包括:西湖水域,两堤三岛,西湖西、北方向的环湖群山景观。

雷峰塔遗址 “雷峰夕照”景观单元的最重要建筑要素为雷峰塔,该塔位于夕照山山脊中部,始建于吴越国时期(977年),历代维修,民国(1924年)塌毁后以遗址形式保存。雷峰塔是杭城五代“东南佛国”的建筑遗存,是西湖十景“雷峰夕照”中最重要的景观元素,在历史上曾与保俶塔形成西湖南北两岸的对景,佐证了佛教文化的兴盛对西湖景观的直接影响;同时雷峰塔还因中国四大民间爱情故事之一的《白蛇传》而成为爱情坚贞的象征,赋予了西湖景观丰富的人文情感内涵。

御碑亭院落 御碑亭院落在雷峰塔遗址西93米,考古已发掘的部分为院落入口门址、门前道路、院落内地面及建筑基础。题刻“雷峰夕照”景名的御碑是该题名景观的重要历史物证之一,位于院落入口以东13米,原碑有两座,分别为清代康熙帝、乾隆帝于1699年和1751年巡游西湖、品题“西湖十景”、御书“雷峰西照”和“雷峰夕照”景名而立。现碑为2002年按原尺度、原刻本、原字迹摹刻重立。御碑的保护性建筑御碑亭为清代风格的混凝土重簷八角攒尖顶亭。

植被特色 该景点自始建至今,一直保持松、竹为主的植被特征。夕照山上长松标古翠,疏竹动微薰。

(10)南屏晚钟

“南屏晚钟”是南宋“西湖十景”之一,位于西湖南岸的南屏山一带,范围约3.91公顷,以南屏山北麓净慈寺钟声响彻湖上的审美意境为特点。该景观有可能是西湖十景中问世最早的景目。北宋末画家张择端就曾经画过《南屏晚钟图》。

观赏特征 该景点属佛教文化古迹,以听觉欣赏为特征。南屏山麓自五代(10世纪)以来就是“东南佛国”的佛教胜地,始建于西元954年的净慈寺成为与灵隐寺并峙于西湖南北的两大佛教道场之一,佛教信徒虔诚供奉,寺院晨钟暮鼓,香烟烛光,南屏山因此添了“佛国山”的别称,南屏晚钟的情韵,悠然成型。由于南屏山一带山岭由石灰岩构成,山体多孔穴,山峰岩壁立若屏障,每当佛寺晚钟敲响,钟声振荡频率传到山上的岩石、洞穴,随之产生音箱效应,增强了共鸣;进而自西湖上空传至彼岸,碰上对岸由火成岩构成的葛岭,回音迭起,形成悠扬共振齐鸣的钟声,经久不息。今已成为杭城除夕夜迎新辞旧的撞钟活动场所。

景观单元 该景观单元由景点和景域组成,景点包括:南屏山山体,始建于五代(907—960年)的净慈寺、净慈寺铜钟、清代康乾年间(17-18世纪)始建的亭、碑刻等建筑和构筑物,松、柏、竹等传统植被景观;景域包括:南屏山一带峰峦景观。

净慈寺 “南屏晚钟”景观单元的重要建筑为净慈寺,寺院始建于五代(954年),坐落在南屏山中峰慧日峰下,是与灵隐寺齐名的西湖古刹。该寺自宋至今几经兴毁,现状净慈寺保存着清代的基本格局,寺内古钟也随之屡毁屡铸,钟声数百年维系不绝。近年来,每到除夕之夜,杭州市市民和游客聚集在净慈寺钟楼内外,举行新年撞钟除旧迎新活动,以深沉悠扬的钟声象征着祥和、欢乐、安定和团结。

御碑亭和御碑 题刻“南屏晚钟”景名的御碑是该题名景观的重要历史物证之一,位于净慈寺门前东侧17米,原碑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巡游西湖、品题“西湖十景”、御书“南屏晚钟”景名而立,现碑为2002年按原尺度、原刻本、原字迹摹刻重立。碑体正面刻有康熙帝1699年御题行书“南屏晚钟”四字。御碑的保护性建筑御碑亭为清代六角攒尖顶石柱木构亭,方形亭柱上刻有清代至民国间所刻八幅对联。

如净禅师墓塔 始建于南宋,晚清重点修复,位于净慈寺大殿东约70米,为纪念南宋佛教曹洞宗名僧如净禅师而建,如净禅师是日本曹洞宗创始人道元的老师,被奉为日本曹洞宗始祖,禅师生前曾两度任净慈寺住持。该墓塔座南朝北,分塔和拜石两部分,高3.8米。

植被特色 该景点的景观主体南屏山峰峦耸秀、怪石玲珑,松柏翠绿、山色空蒙;净慈寺内的植物品种也以松、柏、竹为主,寺前放生池内蓄养荷花,古刹名山相互映辉。

新西湖十景

为传承发扬以西湖十景为代表的题名景观文化,进一步展现西湖文化景观的魅力,1984年,《杭州日报》社、杭州市园林文物管理局、浙江电视台、杭州市旅游总公司、《园林与名胜》杂志5单位联合发起举办新西湖十景评选活动。经多轮投票,反复甄选,最后评选出10处景点,1985年9月起10处景点先后竖立了景碑或镌刻景名。

云栖竹径

云栖在五云山下云栖坞内,景点入口处正对梅灵路。相传古时候从山上飘来的五彩祥云常常栖留山坞,故名“云栖”。清代陈璨“万竿绿竹影参天,几曲山溪咽细泉”的诗句,就是此景区优美自然经管的绝好写照。走进云栖,一条长长的小道蜿蜒纵深,两旁茂密的修竹节节向上,石径幽窄,翠竹成荫,泉水叮咚,溪流淙淙,将人们包围在竹海绿波之中。西湖自古多竹景,云栖竹径,堪称西湖竹景之冠。

满陇桂雨

杭州少年儿童公园•满陇桂雨公园是一个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大型生态游乐园,位于虎跑路61号,东临虎跑路,南连动物园,西傍虎跑后山,北邻满觉陇路,地处市中心,交通便利。杭州少年儿童公园•满陇桂雨公园的特别之处就在于不仅仅有“峡谷漂流”、“蝙蝠飞车”、“旋转木马”,“ 4D电影”….等等大中小型游艺项目,还可爬不高的山,涉不深的水,沾桂花,惹香草,人得其乐,老少皆宜,园趣纵横,玩累了就让桂花陪你喝一杯。

虎跑梦泉

虎跑位于西湖西南大慈山白鹤峰下,是一处“一泉二寺三高僧”为载体的景点。虎跑泉水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听泉、赏泉、寻泉、品泉”。所谓听泉,是听泉水宗宗的声音。赏泉,就是在盛满泉水的碗里,慢慢投入镍币,镍币平放水面而不下沉,泉水高出碗口而不外溢。赏泉完毕,转入滴翠崖泉眼处便是“寻泉”,最后来到茶室,坐下来斟上虎跑水,泡上龙井茶,便是名副其实的“品泉”。虎跑的还有两个亮点是济公和弘一法师李叔同,这两位不同时代的高僧曾在此地留下足迹。景区内的济颠塔院相传是济公埋葬真身之处。李叔同纪念室里留下了李叔同在虎跑出家时留下的遗物,供人缅怀。

虎跑是一个清幽的所在,树木深翠逼人,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氛围都令人心境而生凉意,来杭州游玩时如果适逢新茶上市,一定要到虎跑去喝一杯新茶,别处喝不出那种感觉来。泉是从梦里做出来的,这是怎样浪漫的一个传说,浪漫并不仅仅属于爱情,也属于山中老衲。

龙井问茶

西湖有三大名泉,虎跑泉、玉泉和龙井泉。三种泉各有特性,但最有趣的是龙井泉,因为它有个非常奇妙的现象,就是在井泉中会有“龙须”显现,这在全国名泉中也是独一无二的。来到龙井泉旁,面对圆形的泉池,用一根小棒,在泉池中搅动划圈来做一下试验,瞧,水面上已出现了一条奇妙的会懦动的水纹线,状如游丝,起初呈半圆形,由外向内,由大到小,逐渐缩小成圆形水纹圈,最后变为一个小圆点而消失,这条水纹线被称为“龙须”。相传此井和海相通,因海中有龙,所以称为“龙井”。

龙井不仅有名泉、名景,还有名茶。龙井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首,特别是用虎跑水泡制,有“西湖双绝”之称,呈现“色绿、香郁、形美、味甘”四大特色,是茶中极品。乾隆皇帝对龙井非常喜欢,相传他到了龙井,常到茶园观看茶农采制龙井茶。还顺手在胡公庙前的茶地中采了一些茶叶嫩芽,并把它夹在书本里,被夹扁的茶叶嫩芽,芸香四溢。后人将乾隆皇帝采过的十八棵茶树,称为“十八棵御茶”。

九溪烟树

呈“丫”字形的九溪,长约5500多米,源头在杨梅岭,由北向南,途中汇合了青湾、宏法、方家、佛石、百丈、唐家、小康、云栖、渚头的溪流,注入钱塘江,所以叫九溪。由于它汇集了无数细流,又称九溪十八涧。“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这是清代着名学者俞樾(俞曲园)描写九溪风光的诗。“溪中溪”是九溪十八涧的中心点,也是各路溪涧水流的聚汇处。溪中溪对面是九溪烟树公园,只见精巧的园林景观小而俱全,园内有小桥流水,亭台楼榭,还有一泓清澈的人工瀑布飞流而下。山顶有盘石如台,每逢雨后,八觉山峭壁上的树林便会烟雾升腾,满谷迷蒙,形成典型的“烟树”景观,九溪烟树便由此得名。

由溪中溪沿西侧山路循溪涧上溯,可到达龙井,这一路山裹山,湾裹湾,让人有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沿东侧山谷上行可达杨梅岭和烟霞洞。九溪中还有一座理安寺,原名法雨寺,相传为五代时的吴越王所建,因寺内有清澈纯净的法雨泉而得名。后因南宋理宗赵昀游幸到此,曾在寺中祈祷国泰民安,故改名理安寺。寺内吴越高僧“伏虎禅师”的传说,令人深受启迪。

吴山天风

吴山可说是见证杭州的诞生和西湖成长的地方。也许由于“近”的原因,杭城百姓把吴山当作是自己家的大客厅。“大客厅自古有五多,古树清泉多,奇岩怪石多,祠庙寺观多,民俗风情多,名人遗迹多。而城隍阁位于吴山之巅,是游人登高揽胜的必到之地。城隍阁一楼的立体硬木彩塑画《南宋杭城风情图》曾经荣获中国美术百花奖。城隍阁的三楼到顶层以休闲,观景,品茗为主。登上城隍阁凭栏远眺,北望西子湖,波平如镜,轻舟荡漾;东眺市区,高楼广厦,栉比鳞次,繁华街市,尽收眼底;南欢钱塘江,波涛滚滚,片片帆影消失在云水之间;西览群山,松声竹韵,山峰沉浸在烟云雾蔼之中。倘若夜登城隍阁,全城灯光闪烁,与天上的皓月繁星相争辉,其情其景盖徐渭“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灯火尽归此处楼台”。

阮墩环碧

清代嘉庆五年(1800年),浙江巡抚阮元疏浚西湖后用淤泥堆积而成的。面积只有5561平方米。在西湖三岛中,阮公墩面积最小,开发也最迟。但从自然野趣而言,不仅毫不逊色,甚至独领风骚。来到阮公墩,只见四周碧水环绕,外围绿荫浓浓,仿佛一座翠绿晶莹的水上园林镶嵌湖中。一百多年来,由于岛上湖泥松软,阮公墩一直都没有营建,俨然成为了西湖鸟群栖息的安乐窝。直到1982年,这座岛的旅游资源才真正被开发:增添1000多吨泥土,周围块石加固,基建240多平方米。新建了忆芸亭、环碧山庄、云水居等景点,形成了一处“绿树花丛藏竹舍”的水中庭院。

黄龙吐翠

黄龙吐翠位于西湖北山栖霞岭北麓,相传宋淳佑年间,江西黄龙山和尚来此建寺,忽一日黄龙随之飞来震地,山岩一处裂开似龙嘴,清泉从中喷涌,故称“黄龙洞”。此处翠竹茂密,株株吐翠,因名“黄龙吐翠”。黄龙洞在宋、元、明、清时是佛教圣地,清末改为道观。黄龙洞现存之格局及主要建筑、山石、水池均系民国十一年(1922)广东道教会徒众出资修葺。1955年这里建成了以“缘”为主题的圆缘民俗园,成为杭州四大婚庆公园之一。

玉皇飞云

玉皇山高239米,凌空突兀,巍峨挺拔,在西湖边的群山中海拔也是数一数二的了。每当风起云涌之时,伫立山巅登云阁上,耳畔但闻习习之声,时有云雾扑面而来,飞渡而去。湖山空阔,江天浩潮,“玉皇飞云”即从此意境而来。 玉皇山上树多林杂,一年四季山色不同。如今的玉皇山已成为了杭州人锻炼身体的好去处, 沿山螺旋而上有五代规模最大的慈云岭造像,有洞中有洞,七大古洞之一的紫云洞,有清雍正年间设置的七只大铁缸而名的七星亭,从山腰望去,相传南宋皇帝躬耕的八卦四景尽收眼底,实有一眼见穿之感;凭栏远眺,浩渺的钱塘江、巍巍的六和塔,伴着松声竹韵,如登仙台,似驾云涛。堪称登玉皇山揽胜的一大奇观。上一上玉皇山,氧气皇气养身养心。

宝石流霞

宝石山山体玲珑、山脊平缓,高度不过200米,屹立在里西湖北岸,成为人们观赏西湖晴雨阴晦、日出日落的最佳之地。宝石山保存着许多名胜古迹,如秦皇缆船石、来凤亭、屯霞石、川正洞、落星石等。宝石山上最令人注目的景观是那座立于山顶的保俶塔。这座宋代名塔,高45.3米,底层边长3.26米,因为塔基较小,形成了几乎与地面相垂直的垂线,似有高不可仰之感。保俶塔和雷峰塔是西湖上一组塔的对景,一北一南,相映成趣。由于保俶塔纤细俊俏,雷峰塔敦厚典雅,所以民间流传着“保俶如美人,雷峰如老衲”的形象比喻。宝石山的山体岩石裸露呈紫灰色,山上有许多闪闪发光的红色小石子,或镶嵌在岩石之中,或散落在山坡路旁,每当阳光照射,满山彩霞纷披,赭色的石子晶莹闪烁,分外耀眼,犹如熠熠生辉的璀璨宝石,于是就有了“宝石流霞”的美名。

“宝石流霞”之所以在新西湖十景中脱颖而出,一是因为“宝石”,这些石头在西湖其他山头上是看不到的;二是“流霞”景观,当阳光普照、或云霓明灭,彩霞就会在宝石山上汇聚生成,形成了晴霞、晨霞、晚霞、月霞、浓霞、淡霞、残霞、断霞、云霞、烟霞等各种霞光,那五彩斑斓、流光溢彩的瑰丽景色,真是难得一见,令人留连忘返。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