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文

中药性味之谜——四气寒、热、温、凉

时间:2022-04-23 12:03:51 热文 我要投稿

下面我们逐个来看一下中药的寒、热、温、凉这四种性质。

(一)寒性药说

药性有寒,以泻人体火热之邪。烈日炎炎,火邪可从外而侵袭;烦怒焦躁,火邪可内生于五脏;膏粱厚味,火邪可积聚于六腑。凡此种种,大火熊熊,能拯危救难者,非寒冷不行。或以冰冷直折其火势,或以泻下抽薪于釜底,或以清透之力还热出肌表,皆寒药之功也。

助读:随着生活水平的曰益提高,我们的身体有越来越多的机会,感染到火热之邪。

火邪主要的来源有三:外感邪气,饮食积热,情志化火。

而热邪一旦形成,从其部位来看,可在表,可在里;可在气,可在血;可在脏,可在腑。虽然热病总需寒药治,但随其部位不同,治法也相应的有所区别。在表则清透,在里则清泻;在气则清气,在血则凉血;在脏则清脏,在腑则通腑。

下面我们以三味药为例,来体会一下寒性药的特点。

1.大黄

大黄素有“将军”之名,最善攻下,斩关夺门。凡热邪隆盛于体内,而腹中有大便不通者,必选大黄攻伐。试想腹中积热停滞,身上高热不退,神志躁扰不宁。遍身热象,皆由腹中积热所致;譬如一锅沸水,滚滚蒸腾,清凉求解,恰似扬汤止沸,唯有大黄,釜底抽薪,方可去除热病之根源。

2.黄连

黄连至苦至寒,是苦寒直折类药的代表,最善清脏腑热。所谓直折,譬如以冰水浇灌柴草之火,可令火势骤减。一般来讲,清脏腑热的药,多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即某一种药擅长清某一种或几种脏腑热证。黄连最擅长的,一是清心火,二是清胃肠热。夏季炎热,人容易烦躁,是热扰心神之象;饮水时稍加一点黄连,心火得以清泻,即可神清气爽。感受暑邪,或饮食不洁,导致腹泻痢疾,泻下黄黏臭秽,或见脓血,后阴灼热疼痛,是湿热客于胃肠,可凭黄连之寒以清此热,为正治之法。

3.石膏

邪从外入,侵袭肌表,而导致高热不退。此时需要观察一点,就是我们在上一讲辨证中讲到的,辨别表里的重要指征_恶寒。如果恶寒存在,说明病邪的位置尚在于表,需要用发散的药物来治疗。如果恶寒消失,甚至出现不恶寒、反恶热的表现,也就是说,患者从起初的怕冷喜多盖衣被,变成怕热喜掀开衣被时,即说明病位已经在里,需要用清热药来治疗。但这种情况下的清热,还与以上的两种情况不同。用大黄通腑,腑中本无积滞,下之徒伤正气;用黄连清泻,热邪未至脏腑,清之亦损真阳。此时唯有生石膏,能清能透,而不损脏腑正气,方是正解。

(二)凉性药说

气有小寒,谓之性凉。凡热不甚,用寒则伤正者,凉药之所为也。风热之袭表,则需凉散;阴血损而燥热生,则宜凉润;凡血有热,不宜寒凉太过,常用凉血。

助读:如果热证本身不是很严重,或者患者体质偏于虚寒,用大寒的药来治疗,往往可以导致人体的正气受损,疾病难愈甚至加重,此时就需要选用性质仅次于寒的凉药来治疗。临床常见的凉药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辛凉解表,以解在表风热之邪;甘凉清润,以治阴血不足所致的燥热内生;凉血宁血,以治血热躁动。

以下我们还是举三味药为例,来体会凉药功效。

1.薄荷

薄荷以其清香宜人的气味,经常被加工成各种饮品,在炎炎夏日为我们带来凉爽。薄荷这种清凉之气,也被医生用来治疗由于外感风热邪气所导致的疾患,用以疏风清热。风热之邪本性轻浮,所袭肌表亦属轻扬之地。凡欲解此处此邪,非轻清之品不得。若治以大寒,总难免卫阳被遏,毛孔闭合,而邪走无门。

2.麦冬

麦冬有小热伤及阴津,或是热病后期邪气渐去而阴液受损,最适宜除此小热,益此津亏者,非麦冬莫属。

我们常说的阴,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较浅的一层,称为阴津,主要来濡养肺、胃、大肠等;阴津受损,主要表现为口渴、咽干、舌燥、咳、大便干燥等。较深的一层,称为阴精,主要藏于肝、肾,称为一身阴之根本;阴精不足,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无力,夜尿频多,心虚胆怯,耳聋耳鸣等。我们留意麦冬的形态质地,白白胖胖的像个蚕宝宝。其性味温和,轻浮在上,而又质稠明润,故最善疗小热阴津之不足。

3.丹参

丹参色赤入心,善于理血。与气相比,血有形,流动有一定的路径。如果用大寒药来清除血分之热,就非常容易造成血行的凝滞。譬如河流遇寒凝结成冰,再要破冰恢复水流,就是一个比较浩大繁重的工程了。

所以除非遇到血中热象非常明显,出现各种出血的表现,如流鼻血、大量吐血、尿血等,中医一般不主张用大量寒药冰伏血液。而是代之以凉而能行的一类中药,比如丹参。丹参功能凉血、活血、养血,且性味平和,不燥不滞。古人盛赞曰“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四物汤是养血第一方)。

(三)热性药说

人有大寒,因用热药。冰寒禁锢之地,非熊熊烈火无以消其阴翳。寒凝在脾,则需千姜温中以囿守;寒聚于肾,必经肉桂温下以培元。其寒气大盛于一身之内外,抑或阳气将脱之危重大症,非附子孰能力挽狂澜?

助读:治热以寒,治寒以热,是中医治病的基本思路。凡人体出现阴寒内盛的征象,寒邪盘踞,坚守不去时,即需大热之药来辅助回阳驱寒。人体五脏六腑皆可有寒邪停留,但在脾肾两脏更为常见。温中焦者,干姜最佳;暖下焦者,肉桂尤良。如果遍身内外寒邪皆盛,或者阳气暴脱欲绝,就必须选用“回阳救逆第一品药”附子了。大热之药,总量并不很多。

我们下面就以三种最常用的热药为例,来体会热药之用。

1. 附子

附子为热药之最,为大寒稽留,阳气虚损,必选之药。善于行走,一身上下内外,无所不能及。寒在外,关节痹痛难忍;寒在上,胸痹喘息心悸;寒在中,脘腹冷痛便溏;寒在下,腰膝冷痛小便清长,皆赖附子之大热来温阳散寒。附子如此刚猛的热性,不但表现出如此卓著的功效,也表现出了一定的伤害性,也就是毒性,严重者可以危及人的生命。

所以中医处方用附子,常常在右上角标注一个(先)字,表示此药需要先煎煮半小时左右,以减少其毒性。不过随着今天中药材质量的下降以及火神派的兴起,让医生对附子的忌惮化解了很多。有些医生用附子,起手就是30、50克。无疾对此不作评论,不过对于本文的读者,爱好者朋友们,强烈不赞成学习此法。人的生命何其宝贵,中医治病的方法有很多,何必常出险招制敌。

2.干姜

生姜晒干后即为干姜。物虽同,性却异。生姜性温,可发散解表,民间有用姜糖水来治感冒的方法;还可温胃止呕,被誉为“呕家圣药”。千姜性热,最善入中焦,温补脾胃,散其寒邪,是温补中焦阳气的主将。干姜与附子相配,可以进一步加强附子的热性,用来挽救阳气将脱的患者。

3.肉桂

肉桂就是我们日常炖肉时常会用到的桂皮,不过入药用的肉桂,成色更好些。与干姜相比,肉桂最擅长温补的部位在肾。

有一种病很有意思,上面口舌生疮,咽干鼻干,下面却腰冷疼痛,小便清长。上面一团火,下面一盆冰。中医称为“上热下寒”。上面的火,原本该在下面;但是由于下面寒邪盘踞,把异己的、虚弱的阳气赶了出来,阳气无家可归,浮游于上,才出现了上面的火象。肉桂的作用,就在于入下焦温散寒邪,让阳气来复。中医形象的将肉桂这一功效称为“引火归原”。

(四)温性药说

少火生气,温之谓也。温药于人,温和宜人。诸邪得祛,诸虚得补,能不赞之?

助读:人有生命,全赖体内一团阳气推动。故阳气常宜培补,不宜过度攻伐。体现在用药上,我们可以发现,常见的几种邪气,风湿寒热、气滞血瘀,除热邪外,中医驱散其他几类邪气的手段,多用温法。风邪得辛温而解,水湿痰饮得温则化,寒邪得温则散,气血得温则行。再看虚证,不但气虚阳虚多用温药来补,即便阴血的不足,也常以温药来治。寻思其理,补阴血之药多滋腻,若多用寒凉之性,恐不易行,难以为人所用,填补阴血。例如地黄.生用则性寒,用以清血分之热;若经酒炮制,反复蒸晒,则寒性大减,反成温性,用以补养阴血。

我们还是举三味药为例,来体会温药。

1.防风

顾名思义,防范风邪。防风最善行于肌表,辅助卫气,警惕外界风邪侵袭;譬若岗楼之哨兵。风为百病之长,凡有外邪入侵,总以风邪为先导。风邪既防,众邪无犯,平安得保。风邪未至,防风可防范之;风邪已至,防风可疏散之。实为治疗外风证不可多得的妙药。

2.陈皮

陈皮即干燥的橘子皮。之所以名之曰陈,是因为陈皮入药,以其辛燥为用。但过于辛燥,对人体正气损伤太甚。经久后燥性减,不致伤人。痰湿与两个脏的关系最为密切,一是肺,一是脾。脾主运化水湿,脾气推动无力,则水湿停聚为痰;痰湿随水谷精微上呈于肺,肺脏轻灵娇嫩,湿邪最易停留。所谓‘‘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陈皮性温燥善行,入肺脾,治疗湿痰,尤为所长。

陈皮即干燥的橘子皮。之所以名之曰陈,是因为陈皮入药,以其辛燥为用。但过于辛燥,对人体正气损伤太甚。经久后燥性减,不致伤人。痰湿与两个脏的关系最为密切,一是肺,一是脾。脾主运化水湿,脾气推动无力,则水湿停聚为痰;痰湿随水谷精微上呈于肺,肺脏轻灵娇嫩,湿邪最易停留。所谓“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陈皮性温燥善行,入肺脾,治疗湿痰,尤为所长。

3.熟地黄

地黄生用性寒,经酒蒸晒后成为熟地黄,寒性渐转为温,为养血填精之要药。与防风、陈皮同属温性,但前二者主以解表行气,所治在气;而熟地黄则补益在阴血,道理何在呢?继续读到后面药物的升降浮沉一节,再从网上搜索一下几味药物的图片,看看是否可以给出你的答案。

除上述寒、热、温、凉四气之外,中药里还有一类药物,其性中正,不寒不热,谓之平。平性药为数不少,临床也较为常用,但限于篇幅,不再展开来讲。

此处仅以最常用的两味药为例,帮大家体会平性药的性味。

1. 山药

有朋友间起,如何帮助脾胃虚弱的孩子调养身体,山药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2年前曾诊治一位六七岁的小男孩,身材矮小,头发枯黄,脾胃虚弱,食量小。当时以反复感冒求治。处方后,嘱其母,须常以山药煮粥给孩子吃。半年后再见该小孩,头发转成乌黑,精力十分充沛,感冒也很少发生了。

山药能有此效,主要是因为其性平,善于平补脾肾之气阴。对于正处生长期的小儿,久服温药容易化热,久服凉药难免损阳。唯有用山药这样中正平和,不温不凉的药物长期服用来补益,才不会有寒热之弊,最合适不过了。

2.甘草

甘草在今天医生的处方中,几乎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味药了。

甘草的作用很多,但之所以大家都喜欢用甘草,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其性平味甘,善于调和诸药。怎么个“调和”法呢?

例如上一章所讲的寒热错杂证,治疗时自当寒热药并用。而药中有寒有热,相互之间就很容易发生纠缠,从而影响疗效的正常发挥。

此时如果在方药中加入少许甘草,寒热药之间无法解决的矛盾,就可以从此化解,协力祛疾,即所谓调和。除寒热的矛盾外,甘草还可以调节表里、补泻、上下等不同类型药物之间的矛盾,从而被广泛地用于临床。此外还有一点,甘草,从名称可以看出,此药甘甜,入药后,可以祛除其他药物的一些难闻的气味,使汤药味道变得可口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