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议

中国山水画创作简析:

时间:2022-04-21 11:23:21 热议 我要投稿

创作重在对生活的感受,登黄山是一种感受,访峨眉又是一种感受,同样是名山,可是感受不一样。绝不能套用古人的皴法,也不能用一种方法去画不同的山水。黄山是一种画法,峨眉又是一种画法,笔墨要随着变化。山水画创作,不提倡程式语言,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但是古人的传统不能丢,古人的理论、笔墨,甚至感受方式,是一个无穷无尽的宝库,只要深入进去,永远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惊喜。

我是不赞成命题创作,学生想画什么就画什么。但有时在课堂上针对个别人也不得不出两个题目。我出的题目都非常具体。比如从太行山写生回来,一个同学画创作无从下手,我曾给他出一个题目:“太行小院”,这个同学就这个题目画了相当不错的一幅习作。为什么出这样的题目?我认为:先得学会画局部,然后才能学大构图。我觉得先作一些这样的局部习作,是有好处的,一方面循序渐进由小极大;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基本功。

树是山水画中最小的局部,最常见的元素。树的形态和人的形态很接近,树的形态也有规律,就像画行进中的马,四条马腿不可能都一样直。关键是要靠画家的眼睛去找,这种差异性就是产生美的地方,或许也可以成为你特殊发现的地方,成为你的视觉语言。

山水画创作不在于题材,而在于意境,我常说山水画创作要围绕意境来展开。很多同学不懂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以为这是山水画的精髓。我说这句极其简略的话包含这样几层意思:山水画里,意境是主要的,主导的;其余部分都是派生的,次要的。作者的主观抒情、章法布局、笔墨、设色,都只能附着于意境,不能和意境游离。作者要进入意境之中、成为意境中的一员。作者的心要随时紧贴着意境。什么时候作者的心“贴”不住意境,笔下就会浮、泛、飘、滑,花里胡哨,故弄玄虚,失去了诚意,而且,作者的笔墨语言要和意境相协调。写山,笔墨语言要接近山;写水,笔墨语言要贴近水。山水画要避免“照搬生活”的地理图,更要避免“脱离生活”的胡编乱造。

山水画创作的表现关键是笔墨。画中国画,笔墨一定要表现好、处理好,这是中国画艺术最精深的领域。对一个画家的风格具有决定意义。真正懂画的人都在笔墨上下功夫。齐白石的画语录:“四百年来画山水者,余独喜玄宰、阿长,其余以匠家目之”。道出他的美学判断和笔墨认识,具有高度的自觉。黄宾虹更是在笔墨的研究上倾其毕生精力。笔墨取决于天赋、才情、胆识、修养,综合体现画家的个性品质。有什么个性,就有什么笔墨。当然,笔墨要先学古人,然后超越古人,不然,就感觉肤浅,缺失厚度。笔墨反映画家的审美判断力,有了自己的判断,才可以识得笔墨格调的高低。

山水画创作贵在“精微”。“精微”非指精确、细致,而是自然流露出来格调的高华和布局的精巧,如古人所云:潘安之美,增之一分则多,减之一分则少。一幅画上一定要有精彩的地方,而且那个最精彩的地方最好是让人看了以后,不知道你是怎么想到,怎么画出来的。画家但凡懂得精微,则可以有法而不为法所拘,无法而亦有其自然之法。光靠慢慢地描、制作是不会出现精彩东西的。石涛山水的笔墨变化,极尽“精微”,却不造作,自然而然如行云流水,隐然有禅意。当代中国画家应在石涛的个案中,深究笔墨交融的可能性。

山水画创作还与状态有关,画家驾驭笔、墨、水、纸、色等等相互交融、冲破,有很大的偶然性,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出现,画才可能生动。 状态好的时候画出来的东西是无法重复的,过了当时那个契机,再画也画不出那种感觉来。 胸有成竹不见得能够驾驭好,还要懂得随机应变,眼到手到才有可能做到苏东坡所言的:“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 真 正状态好的时候画出来的东西是无法重复的,过了当时那个契机,再画也画不出那种感觉来。 在创作的时候,胸中的储存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是景物与景物的搭配是否合适,放到画面里要美,要感觉舒服,这是关键。而且不能老是一种元素,比如树,是有叶子的还是没有叶子的,树后面的背景是重背景还是空白的。先立意确定总的构想,大的框架。大的构架确定后,就基本决定了用那几种元素,但你用的元素和元素的多少不一样,笔墨、赋彩的轻重不一样,效果也不一样。关键是围绕着你所设想的那个意境,这就考验你储存量怎么样,就这几样东西你变的怎么样,变动的目的是使画面新颖,给人不同的感受。在组织画面的时候容易概念,概念是程式化、标签化,成为说明性的。在表现对象的时候,对象是活的,人也是活的,画也是活的,如果僵死了、概念了,就可能成商品画了。

现在有些青年人,往往一上来就画大作品,两米见方甚至百米长卷,篇幅很长,而能力不足。他们认为创作就是塑造,这是西画的观念,中国画不是雕塑,除了塑造以外,还有笔法、墨法及线条的表现。而笔法、墨法、线条是需要反复锤炼的。山水画中的基本元素,如树、石、云、水等也需要反复锤炼,画的少,体会的少,就不可能过关。

很多人对自己的创作、内心状态、审美感受无知无觉,却指望通过照搬照片,照搬古人就能创作。艺术是心性的表现,思想的外化,靠拿来的办法肯定不成。一切的源头,在于无形的思想、精神,然后才有了能量,然后才化生为物质。所有的艺术,都是这么来的。真正的创作,是去感受自己,当一个人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感受艺术的时候,是从他的内心出发,原点是自己,就没有错位。

前人有“行万里路”作壮游者,足迹远遍大江南北,攀高山,临大川。这对一个山水画家尤为重要,使其开眼界,阔怀抱,从大自然中汲取艺术的汁养与灵感。同时也是积累素材,积累胸中储存量的过程。所以石涛有“搜尽奇峰打草稿”之说。这里的草稿,更多地应理解为腹稿,亦即“胸中自有丘壑”。这里的丘壑,也应当是饱受造化万象之蒙养,蕴藏于胸中的淋漓元气。然而,也有不少画者误以为就是要把所见名胜古迹,风光美景,搬到画纸上来。例如,安徽黄山、云南石林、岱宗泰山、秦川华岳、蜀中峨嵋……殊不知,此等奇胜之景,乃是造化之功,亦即大自然自身最恢宏完美之创造。如若一味追仿其表象,只能视为复制或临摹。如着眼于具体景点如金猴观日、梦笔生华、仙翁对奕之类,则更为等下,无异于高级导游图,何来艺术创造之真美?反而将大境界缩化成小盆景。

大自然的因素必然在画家的画面上有所反映,给予画家灵感,所以笔墨绝对不是凭空产生的。作画的过程往往依赖于平时学习积累的经验,画家在体现和把握新对象的时候,往往不满足过去的经验和规律,创造的原动力促使他必须要有独特的表现方法,而且要不断变化,能够比较成熟地运用。

对创作的认识与实践探索,可视为检验一名画家艺术境界、艺术品位的重要尺度。创作不是“写景”而是“造境”,我们可以翻览历代大师之名作,用直观去深究感悟。自范宽、李成、云林、玄宰、沈周以降,四王、石涛、八大、龚贤,乃至近代宾虹、可染、抱石,无不毕生攀越“造境”之峰巅,留下无数令世人魂魄为之悸动的杰作。 有如上所述中国画创作的影响因素及特点,教创作靠“讲”是不成的。如果在课堂上讲“中国画创作法”或“山水画创作法”之类,讲如何立意,如何构图,构图有几种,那是要误人子弟的。教创作主要是让学生自己“画”。我把创作课叫做画“习作”或“实习”,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要讲,那“讲”要在“画”之后。就学生的习作,讲他的得失。老师先讲一套,让学生照猫画虎,那是行不通的。 我教创作,画的比说的多,我常常在点评学生作业时讲很多话,有时会讲一节课。这些点评有时评析一幅习作得失,也有时从一幅习作说开去,谈及有关创作的问题。学生画了一个作品,我除了点评之外,还会介绍学生看一些与这个作品立意、画法相近的历代名家的作品。学生看看别人是怎样画的,自已是怎样画的,对比借鉴,是会有长进的。为此我购买了历代山水画作品原大复制品二百余幅。这些方法我以为是行之有效的,一个画家应该勤于思考,勤于实践,不论画什么都要画得讲究。 中国画教学老师对学生的影响,课外比课堂上要大得多,当老师要不厌其烦。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要做到。面对 学生的问题,面对 一张白纸,老师要摆脱对写生 对象依赖。 不参用写生稿、照片,惟凭脑中的储存、胸中之块垒,以双眼为尺度,信手画去,东涂西抹,以期胸中之境在纸上显现,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艺术世界。学生不可能有这种一触即可发的能力,需要长期在生活中 历练 人与自然 的 水乳交融,若无自然现实存在之源,则人无所依;而失去人的自由能动性,自然本身不可能变成艺术作品。

运用笔墨直接在宣纸上创作,这是一个回归传统文化根脉的问题,也需要有此共识之士,摆脱美院对景写生创作的教学模式,以充满自信之全部心力,去探讨并付诸实践的重大课题。文/丁雪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