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议

重庆母城外,这个叫做江北城的地方,有着你不知道的故事

时间:2022-07-16 01:40:22 热议 我要投稿

一座城市最能唤起人们记忆的通常是它那历史悠久,具有地域特色的老街区、老建筑,重庆老城也不例外。这是何智亚先生在《重庆老城》中开篇的一句话。

重庆城,是山城文化的发源地,因此这里被大家称为母城。时代变迁,老城的痕迹已经逐渐消失殆尽,现代化的建筑形式成为了主流。而依然健在的古城门,仍然保留着最久远的记忆。

九开八闭十七座城门,是母城渝中历史上最辉煌的象征。而在此之外,重庆还有着另外一座城。

江北城,现在看起来,可能只是一个地名,但它同时也的确是一座城。

历史上的江北城,可是和重庆城一样重要的存在。据相关历史资料记载,在秦国灭掉巴国之后,建立了江州府,而江北城就是最初的府治所在。

和重庆城一样,江北城也在同一时期,开始修筑城墙,并且由最初的土墙演变成了后期的石砖墙。不过,因为城市中心的转移,江北城没有形成重庆城那九开八闭的格局。

历史上,江北城拥有共计十座城门,目前还留存着其中的三座,分别是保定门、问津门、东升门。

因为被长江和嘉陵江环绕,江北城的城门也是沿江而建。历史上多次的修修补补,让这些城墙也不再是最初的模样。

位于重庆大剧院下方的保定门,紧邻着嘉陵江,城门相对完整,还有一段较长的城墙。以此作为基础,这里已经被改建为一座小型的公园,成为了市民日常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城门洞的前后各有一块竖立的石碑,都是《创修江北城记》,只不过来自两位不同的作者。其一是当时的同知高学濓,其二是下一任同知福润田。

这两段《创修江北城记》,大致描述了修筑江北城城墙的经过。通过当地商人的集资,城墙的修建才得以实现。

城门已经失去了原本的防御功能,曾经用来抵御外敌和匪患,如今也只是一个可供通行的洞口。那么,这些留存下来的城门,是否就失去了意义呢?

这个问题需要大家自己来判断,光靠我自己一个人说,那也是不具有说服力的。

江北城当年的发展轨迹,就和目前的江北区非常类似。

很多本地人都分不清江北和渝北,其实这一情况也并不奇怪,因为渝北区是在原来江北县的基础上重新组建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江北机场却在渝北区。

目前,重庆整体城市发展有一种往北迁移的趋势,因为这部分区域还有很大的可开发空间。而相对而言,以渝中区为代表的传统老城区,真的是没有更多可开发和利用的空间了。

也正因为如此,江北和渝北两区的重要性就凸显了出来。而传统的江北城,更是和渝中半岛以及南岸弹子石形成了最为核心的中央商务区。

以上所说的这些,和遗留的城墙又有何关系?

当年筑城的目的,除了是保护城内的百姓和公共财产,也是一种城区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就和如今大量发展建筑业一样,只不过当初的我们想着如何把自己包围起来,而现在的我们,却想着如何扩大开放。

虽然看起来不太一样,但是其本质却还是相同的,因此,无论怎样,这些古老的城墙都有着它们不可替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