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闻

谁说太极拳软绵绵的不能打?练法和打法不同而已!

时间:2022-04-21 16:58:55 热闻 我要投稿

【太极】中国最受欢迎的太极文化类公众号

文 | 网络

编辑 | 鹿鸣

太极拳演练的时候,看起来实在不像是一种可以实战的拳法。

不仅慢,而且动作似乎也不够直接,东摸西摸的样子。这种理解其实也对,因为我们看到的,都只是太极的练法,而非打法。实战的时候,用“练法”去应对的话,恐怕早就被打趴了!

不过我也发现,懂得太极的练法和打法不同的人似乎很少了。

很多宗派的“大师”,把祖宗留下来的拳套路一招一式的分解教学,详细告诉大家这一招是怎么用的。比如野马分鬃就是接住对方攻击的手,然后向外旋转下压,另一手辅助向前扣住对方大臂,将对方按到地上等等。这种教学法似乎很受欢迎,还博得了“公开门内不传奥秘”的美名,而且门内的弟子们在互相练习的时候也觉得“很有用”。但是懂行的人看了会笑掉大牙的。

为什么呢?

很简单:如果太极的打法就是这种样子的话,基本上真的就是“找打拳”了。坦率说,真打实战的话,一个初练拳击一两年的新手,就可以击败这些照猫画虎,比着拳招练习“实战”数年甚至数十年的“老太极”了。

老话里面就说“好拿不如赖打”,真打起来谁跟你这样慢慢的玩?我相信这些门人们总有一天会发现:师傅教的攻防办法,只能在内部互相比试一下,互相喂招玩儿,根本就拿不出去的。

可“徒弟们”往往执迷不悟,以为这是因为“功力不到”的原因。其实,照这种样子练拳的话,别说十年不出门,一百年也练不出来的。因此很多“太极门人”,都只能与本派的弟子们“过招”,在互相“喂招”中,假想自己的拳“很有实战价值”。

太极的“练法”练什么?

与所有的技击一样,主要就是练力量和速度。太极的练法是“有招”的,这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各派多少式的招数套路。门人们利用这些有形的招数,来练习去除身上的僵劲,并练成整体劲,同时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所谓的太极的“无招”,是指打法而不是练法;打法就是“无招”的,没有规定具体的方式,只有基本的原则,也就是“打法心诀”。

真太极的打法,估计见过的人很少,就算见到了也不会认识的。因为它与平时见到的太极拳练习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风格。给人的感觉就是“特别快速和威猛”,根本不像是“软绵绵,慢吞吞”的内家拳,而像是极刚极猛的“外家拳”。

这种打法,是“一触即发”,快得令人惊异:在交手的一瞬间,整个身体就走完了一个完整的劲路,达到所谓的化发一体,力量和速度都很惊人。但是从外形一般人是看不出来这种内在劲路的变化,甚至连交手的当事人也不知道就被莫名其妙的打倒了。所谓的“疾如风,快似电,打倒还嫌慢!”,就是太极一派的打法。

内家拳的打法中,有一句话让人很不好懂,就是“打人如亲嘴”!如果内家拳没有练到一定的程度,告诉你这句话也是没有用的---你根本就用不出来。

实际上,内家拳打人的时候并不是“舒展大方”的,可能并不好看。内家拳讲究手不空出,只在接到对方的劲路之后才出拳。这样最佳的出拳机会,就往往与对方靠得很近,就像是两人要亲嘴一样。这样的距离上,练外家的人由于需要用腰腿摆动的力矩来获得肌肉力量的杀伤力,因此就根本就无法贴身发力。

可是真正练内家拳的人,讲的就是“力不出圈”,就是专门练习在身体的重心周围发力,因此发出来的力量奇大。这种专门在别人无法发力的近身距离内,以别人无法发力的身体姿势,来发出超强力量的拳派,完全做到了“出人意料之外”。因此,一旦出手,对手就只有一条路----被打飞或者当场被击垮在地。

内家拳在练的时候,身体要求是舒展大方。可是在“打”的时候,身体要求却相反---像是一根绷紧的弹簧一样,身体似乎是被压着的;但随时准备弹起来。说的好听一点,身体就是特别像是正在捕食的豹子,或者说是捕鼠的灵猫。而对手,对于这样的攻击,往往是“不堪一击”的,他们几乎没有机会来还手。更要命的是:即使打人出手后,身子依然保持卷曲的样子,因为它随时有下一次的出击。

所谓的“太极者,长拳也,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中间是没有断点的。因为太极的打法一旦出手就是连绵不绝的凶猛攻击,不断封杀对手的攻击机会,不让对方有机会还手-----怎样做到呢?很简单,就是攻防合一。拳出手后,第一是“打死不后退”的要诀,“硬打硬进无遮拦”,第二是连消带打,不会给时间让对手来反应和调整的。

然而,分析的那么多也难掩遗憾!太极的打法真的很难见到了,希望团体组织真的能够重视太极实战的训练,让实战太极真真正正传承下去!

其他平台转载文章请注明:(来源:太极微信公众号 ID:taijicha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