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网友热议德云社王惠拜师韩宝利,有的很清醒,有的很犀利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德云社董事长王惠拜师韩宝利在网上引发了热议,其中多数人都是看个热闹,也有部分网友则是看门道,表现在评论区的内容也是各式各样,有的纯属瞎胡闹,有的很清醒,还有的则是很犀利。

本文就从评论区入手,点评一下王惠拜师这件“曲艺盛事”。

有一位看起来挺懂行的曲艺博主这回有点儿外行了,他居然搞不懂,唱大鼓的王惠为什么要拜弹三弦的韩宝利为师?这个问题估计也能代表很多外行网友。

事实上,很多唱大鼓的演员都是拜弦师为师,典型如卢派(花派)梅花大鼓创始人卢成科,他就是弦师,他的徒弟花四宝和花五宝等人都是唱大鼓的。

虽然花四宝她们都算是带艺投师,但在门面上的师父都是卢成科,一方面卢成科岁数大,经常和大鼓演员合作,作为年轻的大鼓演员你得尊敬弦师。另一方面,卢成科确实可以教徒弟,而且教得很好,要不然人家也不可能创出一个流派。

著名骆派京韵大鼓骆玉笙的师父韩永禄,他也是弦师。所以,大鼓演员拜弦师,在业内那是很正常的事情,没必要大惊小怪。

有一位假装内行的博主说“王惠拜师韩宝利是为了给师父养老”,这纯属顺嘴瞎捧。韩宝利是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三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虽然他已经退休,但他的退休待遇和经济情况相当不错,怎么可能沦落到要抱个徒弟大腿养老。

曲艺界为了给师父或师娘养老拜师的人确实有,比如李金斗和陈寒柏,郭德纲拜师金文声也算,但王惠拜师韩宝利还真谈不上。那位曲艺博主您捧董事长可以,但请别寒碜董事长的师父“没人养老”。

还是一些网友的评论比较清醒,王惠这次拜师学东西是次要的,其实就是挂个名,也算拜个码头,双方都有利可图。

这种事情在曲艺界可以叫“建立师承”,一辈子没有师承,老了的时候需要对自己的演艺事业有个交代,找个名望大的师父(去世师父的照片也行)拜个师建立自己的师承。

类似的事情太多了,侯耀文拜师赵佩茹,郭德纲拜师侯耀文,侯耀华拜师常宝华等等,都是不需要学艺只需要一个名分。

没有郭德纲,谁认识韩宝利,这句话看似胡闹,其实还是挺清醒的,因为这位网友反映了一个现实,徒弟的名气比师父大得多,徒弟的丈夫名气更大,甚至徒弟的丈夫的徒弟名气也很大。

所以,外界在报道这件事时经常用“王惠拜师”,没见几个人说“韩宝利收徒”,从艺术水准上讲,韩宝利要高过王惠几个档次,在曲艺界的名望也更大,但在普罗大众那里,韩宝利甚至不如郭德纲的徒孙有名,这就是现实。

表现在王惠拜师现场,这种突出徒弟的现象则更明显,甚至和韩宝利八竿子打不着的岳云鹏的戏份都比韩宝利多得多,在台上讲话全是讲师娘对我如何如何好,感觉不像是韩宝利收徒仪式,更像是德云社师娘过生日。

老实说,这种场面下,韩宝利先生肯定也会感到一些不适,但没办法,选择了收这样一位徒弟,就能承受这样一种现实,都是成年人,都可以理解。

还有一位网友非常清醒,看到王惠拜师现场背景墙上写着“曲艺大师韩宝利”,忍不住调侃道:这事要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称韩先生为大师,恐怕得被(饭圈)骂残。

这话看似戏谑却同样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非德云社的曲艺名家,不论是拜师还是收徒,一些饭圈经常是冷嘲热讽,比如在这之前收徒的马岐就是。换成德云社的人拜师,那就可以无限拔高,这种情况其实只会给德云社招黑,没有其他好处。

有一位德云社粉丝就是这样,将王惠拜师这种曲艺界常见的事情上升到了“中国曲艺的延续”,显然有点捧过了,没必要,到底是怎么回事,行业人都懂,行外人大多数也懂,只有部分粉丝非要过分吹捧,到最后吃亏最大的其实还是王惠。

有的网友看问题就很客观,任何人拜师学习曲艺都是对曲艺的发扬光大做出努力和支持,包括你爱好曲艺,都是为曲艺的传承和延续倾注了活力,提供了发展的市场。

王惠拜师搞这么大排场,炒了这么多流量,对曲艺界来说当然是好事,这是谁都承认的事实,饭圈过分吹捧之后反而属于“捧假了”。

还有一些德云社的粉丝看热闹不嫌事大,居然又想挑衅曲协,说曲协连夜开会讨论对策。

讨论什么?韩宝利先生就是从天津曲艺团退休的,本身就是曲协的会员,两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获得者,中国曲艺家协会“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获得者。

值得注意的是,在韩宝利收徒现场,中国曲协副主席籍薇也到场祝贺了,如果用德云社粉丝的划分标准,韩宝林先生就是曲协的骨干,主流的主流。

有网友戏谑道, 如果饭圈非要把王惠拜师这件事拉上曲协,那只能说明一件事:“德云社董事长拜倒在主流演员和曲协会员脚下”。

宝利先生在收徒现场说了一些话,对郭德纲夫妇提出了表扬,当然也难免有一些比较符合德云社营销套路的话术。

实事求是讲,韩先生的话里肯定有不少是场面话,毕竟这是自己收徒,人家真金白银花钱了,自己说点好听的也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不过,有些曲艺博主显然难以苟同,对此提出了犀利点评: 有的体制内的曲艺工作者,感谢班主夫妻的原因是:“在国家院团给他们交保险发工资若干年以后,班主夫妻又给他们一份外快”。当初组织上安排优秀老师教他们学艺的培训费不提了?国家掏钱培养你一身能耐,你无有丝毫感恩之心,反过头来却感谢老板打赏几个小钱儿,这个只能呵呵了。

针对这个评论查了一下韩宝利先生的履历,他出生于1946年,1960年考入天津市曲艺团少年训练队专攻三弦,学习四年后实习一年,后来加入天津曲艺团,获得了诸多成就被誉为三弦圣手。

如果从韩先生的从艺生涯看,他还确实是国家从小培养出来的曲艺工作者,他的成功离不开自己的努力,同时也离不开老师们的培育,更离不开国家的培养。

换言之,那位博主的犀利点评确实有一定道理,做人要感恩,但不能只感恩外快。

类似的情况在德云鼓曲社招生时也发生过,梅花大鼓艺人张雅琴的履历和韩宝利差不多,1946年出生,14岁考入天津市红桥区曲艺团训练队,师从花云宝,直到1996年在天津曲艺团退休。

退休后张雅琴依然长期活跃在曲艺舞台,经常参加中国曲协和北方鼓曲艺术委员会组织的演出活动,就在参加德云鼓曲社招生之前几个月,张雅琴还参加了曲协和天津演艺集团组织的鼓曲名家演唱会。

这样一位体制内培养出来的演员,在体制内工作了一辈子,退休之后不仅享受体制内的退休金同时还经常参加体制内的演出活动挣外快,结果到了德云社自媒体的宣传通稿中就变成“老无所依,没人管没人问,一身本事无处施展还穷困潦倒”的老艺人,最后幸运地被郭德纲夫妇给“拯救”了。

牛顿说过一句话,他取得的成就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按照某些饭圈的逻辑,如果牛顿到了曲艺界,也许他就成了“一路坎坷走来,势必嫉恶如仇”了。

王惠拜师韩宝利,本质上当然是一件好事,对曲艺对鼓曲都是好事,希望有些人不要把一件好事给搞成了排除异己攻击同行的工具,更不能借此来否定鼓曲行业的历史和国家在鼓曲行业几十年的投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德云  德云词条  宝利  宝利词条  王惠  王惠词条  有的  有的词条  拜师  拜师词条  
热闻

 新一轮猪周期

作者:连平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丁宇佳系植信投资研究院研究员来源:首席经济学家论坛(ID:ccefccef)猪肉是我国...(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