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闻

南海考古新发现!这艘船停靠三亚,带回西沙海底900多年前古铜钱…

时间:2022-07-19 12:13:14 热闻 我要投稿

7月17日,中国首艘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停靠在三亚,标志着自6月6日开始、历时40余天的2022年北礁海域水下考古调查项目结束水下考古工作,“中国考古01号”将于19日返回青岛母港。据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消息,此次水下考古工作共采集出水331件文物标本。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馆员、2022年北礁海域水下考古调查项目领队邓启江介绍,此次水下考古工作有两项主要内容,一是通过潜水调查的方式,对北礁海域已发现的35处水下文化遗存进行复查;二是对北礁海域进行物理探测调查,获取探测海域的水底地形地貌、水深、水文、浅表地层构造等数据。

“此次北礁海域水下考古调查项目从不同遗存采集出水的文物标本共331件,主要包括有陶瓷器、玻璃器、铜钱、铜钉等遗物,其中陶瓷器和玻璃器以残片居多,少量铜钱保存相对完整。”邓启江说,根据初步判断,此次采集出水的铜钱中既有宋代元丰通宝,也有明代洪武通宝。

通过对出水文物历史信息的挖掘分析,为开展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以及当时航线航路、对外贸易、外销瓷等提供重要实物资料。

此次水下考古工作是按照国家文物局统一部署,在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的管理下,由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三沙市旅游文化和交通运输局以及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联合组织实施。

据了解,承担此次水下考古项目的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是我国首艘专业级水下考古工作船,也是我国的第一艘考古船。该考古船自2014年投入使用并加入国家海洋调查船队至今,已先后赴辽宁、海南、广东、山东、河北等地开展水下考古工作,为提升我国水下考古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提供了保障条件。

新闻多一点

水下考古,惊艳时光

6月初,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考古部工作人员以“北礁海域水下考古调查”开启了今年的南海水下考古工作。

早在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便开始组织实施西沙群岛文物普查和水下考古调查,发现一批古代沉船遗址和水下文化遗存,出水了大量陶瓷器、历代铜钱及石雕制品等遗物;21世纪初,在南海海域对宋代“南海1号”“华光礁1号”和明代“南澳1号”等沉船开展了水下考古发掘和保护工作,出水了十分丰富的文物,取得了重大成果。

“南海考古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不仅反映出中国水下考古学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已进入持续发展的阶段,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发展轨迹,体现出中国南海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蕴。”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考古部员工王万峰说。

800年后的苏醒

“哇,这些瓷器太漂亮了!第一次见这么多宋代的文物,还这么有海洋气息。”在位于海南省琼海市潭门千年渔港旁的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内正在进行“八百年守候——西沙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游客们对精美的出水瓷器赞叹不已。

800年前,这艘运载瓷器的宋代商船航行至西沙群岛附近海域不幸遇险,因未能及时靠岸维修,最终沉没在永乐群岛南部的华光礁水域。直到1996年,琼海潭门镇的渔民在华光礁环礁内的西北边缘潜水捕鱼才偶然发现。

1998~1999年,相关部门在西沙群岛海域进行了首次水下考古。在华光礁礁盘内用拖拽搜寻和自由搜寻两种方法发现了沉船遗址。沉船表面散落有大量陶瓷残片,经过试掘,出水一些瓷器,可分为青釉、青白釉和褐釉器等,器形有碗、罐、盘、瓶、壶、粉盒等。华光礁1号沉船是我国在远海发现的第一艘古代沉船船体。

随后,2007~2008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和海南省文体厅汇集众多省市的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对华光礁1号沉船遗址进行了水下考古发掘,完成了沉船遗址的全面揭露,逐层清理船内遗物和船体全面测绘,对船体构件进行编号测绘,分解提取并运回海南省博物馆进行脱盐、脱水处理保护。目前,已整理6380 件瓷器,修复瓷器1433件和铁器100余件,并对511块木船船板进行溶盐脱除技术处理。这艘南宋商船虽然没能驶向既定的目的地,但在沉睡800年后,惊艳众人。

水上修复不可少

“很多文物打捞上来都是破损的,修复起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文物修复方面的人才也很少,目前我们博物馆仅有文物修复专家一名,所有的文物保护修复都得靠他,特别是还有一些急需进行抢救性修复的文物,根本忙不过来。”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藏品保管部副主任李剑介绍,破损残缺的文物打捞上岸后,要对其进行检查分析,研究怎样延长文物的寿命,怎样把缺失的部分重新补上。

“仅仅给一件文物上色,有时候就得好几个月。比如漆器,市场上有30多种材质,颜色本身的搭配就有上万种。修复成什么样,这完全取决于修复师的能力,有时候两三个月也调不出自己想要达到的那个颜色,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李剑又举例说:“一些价值很高的元代青花瓷,有些部分瓶颈缺失,瓶身还有裂缝,变形实现严重,修复起来非常艰难。首先得参考其他元代文物制作3D模型,模型补全后,还要花费很多功夫去修复裂缝。最难的是补充空白部分的花纹,这不仅要研究元代的特征,还要参考同类型的文物。最后还要花几个月,不断调整文物的颜色,让新涂上的颜色与之前的几乎没有差别,才算成功。这样下来,光修复一件文物,有时候得几年时间。”

水下考古>潜水+考古

此次北礁海域水下考古调查项目团队成员安兴龙,是第二次参与水下考古调查工作。他对水下考古的体会是,仅仅是物探工作也是集计算机、数学、物理、遥感技术、水文、航海技术等多学科、多种类的综合于一体的,绝对不是成为一名“会考古的潜水队员”就能完成的。

安兴龙上次“下水”是参与去年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联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开展的西沙水下考古工作。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调集了海南、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等地的水下考古及出水文物科技保护专业人员共计22人组成了水下考古工作队,对石屿二号沉船遗址进行复查和试掘工作以及对华光礁海域进行物探调查工作。

据王万峰介绍,仅石屿二号沉船遗址钻探试掘过程,潜水作业就达162人次、潜水时长累计15063分钟。

“每位水下考古队员都很辛苦,经常见到他们在海上考古被晒得没人样儿。今年,新的北礁海域水下考古调查项目启动,他们一定能在汗水中收获新的成果。”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馆长辛礼学对今年的水下考古充满期待。

事实上,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水下考古事业从单一的水下考古学科发展到现在的水下考古、水下文物保护、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等全方位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从二三十米水深的人工潜水,到搭乘载人潜器走向1003米的深海考古;从远赴荷兰、日本学习水下考古技术到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水下考古队员。

“南海的水下文物是‘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文化遗产,未来我们将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加大发现、发掘、研究、保护、利用的力度。我国的水下考古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必将取得优异成果,达到新的深度。”辛礼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