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博

【原创】孙建巧:读书笔记——《暂坐》感悟

时间:2022-04-21 00:04:21 热博 我要投稿

原创作者:孙建巧

图文编辑:阿拉善文化艺术传媒

读书笔记——《暂坐》感悟

深秋,簿念,风不语,花却懂。有些人来了去了,有些人近了远了。你看,匆匆一年又是秋,岁月不堪数,故人不如初。不过在这人间暂坐,却要历经万千沧桑——贾平凹 这是贾平凹老先生用整整两年,七十岁前的一本描写中年女性的大作。文中深厚的文学功底,简短精炼的语句,中年女性的性格变化和灵魂的无处安放描写的淋漓精致,又用对话的手法,三言两语将我们带入生活的原生态化。 初读这本书,一头雾水,感觉就是生活的一些繁杂闲事,生活中每个人都经历的一些小事,慢慢品读这本书才感觉越嚼越有味道。生活固然有许多繁杂琐碎的事情组合,谁也免不了经历一些难以启齿的往事。严念初的情感、应丽后的投资失败、伊娃受人骚扰、海若的茶庄、夏自花的离世……每章篇幅都是生活所驻。 在这本书里使我最受启发的是《小唐 曲湖里》“人在真理上的七个阶段”分享给大家。 一、堕落的自我。人都是灵魂受困在物欲追求上,为了满足自我的需求而挣扎受苦,又一直将自己的不快乐归咎于他人。 二、责难的自我。当知道了自己的卑微与贬仰,不再怪罪别人,而怪罪自己,甚或自我否定。 三、启发的自我。当体会到屈服真谛,必然有充分表现出的耐心、坚毅、智慧与谦卑,那么世界就充满了启示,美丽喜悦。 四、宁静的自我?认知自我,不管生活有什么困苦,都能感受到慷慨、感恩与永不动摇的满足。 五、欢喜的自我。不论到任何环境里都感到喜悦,世俗的一切都没有了差别。 六、赐福的自我。这个人有一盏明灯,散发出一种能量给任何有需要的人,甚至所到之处,都能让其他生命产生剧烈的变革。 七,净化的自我。完人,只有极少数人达到目的,达到他们也不说。 前一部分这是我感触最深的文字,每一段人生的经历都会在自我的阶段逐渐成长,从一开始到结束。成长的历程艰辛、困惑、迷茫、无助而到柳暗花明。文中对这几位中年女性的描述从生活的沧桑到现实生活的辛酸苦辣,身处欲望都市的灵魂安处均以做了深笔的描述。 《暂坐》到了后续,从一开始的一知半解到深层领会文中的含义。这本书从茶庄搬走到作者写到《暂坐》,源于贾老先生也是茶庄的熟客,耳闻目睹了茶庄一群中年女人的生活引领出一些故事。《暂坐》并不是这些故事的原本,而是以一个生病住院到离世的夏自花为线索,铺设了十几个女子的关系,她们的关系,她们各自的关系,还有和羿光的关系,相互间的关系,社会的关系,在每一个关系中寻找着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正如一段古文所写“墙东一隙地,可二亩许,诛茅夷险,缭以士恒,恒外杂种榆柳,夹桃花其中”。这是她们的生存状态,也是精神状态。 《暂坐》中还是平常的日子里琐碎事多,如贾老先生说是他一惯的写作手法,不同的是这次人物说话更多,有开会的,报告的,有交代和叮咛和诉求、争论等等,众人说的是非都能闻悉意解,接近生活原生态。 整本书中最令人感动的故事属于夏自花离世,众姊妹齐心协力安排了后事还将夏磊收养一并照顾老太太。生活亦是一场修行,该怎么走,要怎么活都是一种修为。这是一群优秀的不婚主义和离异的中年女人,美丽庄重热情典雅于智慧集于一身的女人,她们用善良的人格魅力畅享了爱和友情。在生活的道路上她们历经千疮百孔,依然用最闪亮的星点亮了人生。

孙建巧,女,汉族,笔名,风之吟,阿拉善盟人。用笔尖磨砺人生,记载生命的喜怒悲哀,不问过往,不为所求,喜欢用心感受生活,用爱畅享人生。《中国爱情诗刊》在线作家、《中国乡村人才库》认证作家。